从众违例,“左行右立”难推广
近日,在人民广场站,几乎每天中午都能看到多名青年志愿者举着“左行右立,文明乘梯”的牌子,提醒市民遵守秩序。不少市民比较配合,自动扶梯上秩序井然。一位志愿者告诉记者,他们是附近上班的白领,每天中午都会轮流在地铁站进行文明宣传,直到世博会开幕。对于这样的做法,很多市民表示欢迎。
然而记者发现,一旦没有志愿者值勤,便没有几个人会遵守“左行右立”的惯例,即使大多数地铁站自动扶梯中间都划有一道黄色粗线,并在自动扶梯扶手两侧都贴有标识,表明电梯站立区和通行区,也是如此。
记者先后来到地铁人民广场站、中山公园站、龙阳路站采访,发现在高峰时段,人们乘坐自动扶梯时,几乎都是一拥而上,自动扶梯上划出的站立区、通行区都站满了人。在人流相对较少的时段,人们三三两两,有的靠左站,有的靠右站,有的并排站,一些着急的乘客只能在人群中来回穿梭,艰难行走。
市民王宇晨认为,上下班高峰时段,人流量大,如果空出扶梯左边通道会让通过率降低。和他同行的一名男子也认为空出左边通道仅为一些有急事市民备用,不太经济。“我们是看情况的,如果大家都挤着争扶梯,我也会跟随,不然自己的出行就会受到影响。”
曾在国外生活过的市民宋先生认为,要使“左行右立”成为自觉行为,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他初到国外时也不太适应,一段时间后发现这一规则能给他人带来便利,现在已经习惯了。而且,“左行右立”不但不会影响自动扶梯的使用效率,反而会因为通行区人流的快速流动,加快通行速度。
【点评】好习惯需要慢慢培养。倡导市民“左行右立”,一方面需加强现场疏导和管理,一方面也应根据实际情况,错开上下班高峰时段,或指定几部扶梯作为高峰时段的“快速通道”,让规则更人性化。
争先恐后,“先下后上”难成风
除了自动扶梯上的黄色分界线,市民最熟悉的恐怕就是提倡“先下后上”的站台区域线。
记者20日早晨8时40分许在地铁东昌路站看到,虽然车站上清晰地标有“下客区”和“候车区”,工作人员也不停地用喇叭在宣传,然而照样有人熟视无睹地站在“下客区”候车。“这里一会儿要下客,不好站的。”见几名男子几乎“封死”了一个站台的“下客区”,一名工作人员让他们到旁边候车。“知道,一会儿下客的时候我们会让开的。”一名男子没好气地回答。
不过,大部分站台的候车秩序相对较好,按照绿色区域分界线自动排成两列,并在中间留出下客通道。1分多钟后,列车进站,还没等乘客们下完,一名没有耐心的中年女性硬是迎着下车人群往车里挤,后面排队的人也随即跟随往里挤,和几名正要下车的乘客“顶”在了一起。“让我先下去啊。”一位男青年将公文包高高举起,艰难地往外挤。
9时左右,记者在静安寺站看到,一辆空车驶近,乘客们在工作人员的提示下排好队。一位中年女士突然发现,自己的队伍正在两节车厢的交接处,“这个位置没座位啦!”不等车门完全开启,她窜到队伍前面,第一个冲进车厢。后面乘客见状也纷纷跟上,一秒钟前井然的秩序瞬间乱了套。
地铁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不守秩序的行为,往往容易引起别人效仿,尤其在候车时,看到后来者捷足先登,原本排队的乘客有时就会一拥而上。市民张女士说:“要是前面有人排队,上车时也能保持队形不乱,先下后上,我肯定会跟着排,但如果前面的人乱了,那就只能跟着挤了。”
【点评】“先下后上”,下车畅通,上车也快,争抢反而使上下车速度变慢。因此要加强监督和宣传,让文明候车、文明上下车深入人心。
不随指引,人流对冲常发生
在地铁人民广场站换乘大厅,为引导1、8号线与2号线两股换乘客流单向分离,避免对冲,地铁站在地面画了“分界线”,有些地方还设置了“隔离带”,引导人们“顺时针”换乘。
不过,记者发现一些乘客在换乘过程中“抄近道”,不按指引的线路行走,造成部分客流对冲情况。20日下午5时许,记者在人民广场站换乘时,见一名男子逆着人流小跑,撞到迎面行进的乘客,说声“对不起”继续往前跑。
“请乘客们一直往前走,从前面一个楼梯口下楼。”由于是高峰时段,地铁工作人员还拿着扩音喇叭指挥着秩序。然而还是有一小股乘客选择就近的一个楼梯口下楼,和上楼的乘客挤在一起。地铁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按照地铁站的“顺时针”换乘方案,只要乘客按照指示牌和分隔线行进,就不会发生人流对冲。
在地铁南京东路站,为了疏导客流,电梯口有一条长长的红色隔离带,人们进站时要多走十几米。有些不愿意绕道的乘客,直接抬脚跨了过去,结果和电梯口出来的人“搅和”在了一起。
市民陆先生称,客流较多的时候,他往往是跟着前面的人往前走,一旦前面的人不按指引“逆向”行进,后面的一群人也会跟着“逆向”行进。“很少去注意这些隔离引导线。”
市民马胜江则表示,他每天都要从人民广场换乘,对换乘路线已经相当熟悉,每次都是严格按照客流单向分离的路线行进,不仅不会发生对冲碰撞,而且还省时、省力。
【点评】地铁换乘,客流巨大,往往一个人的逆向行进,便会让一群人的秩序发生混乱,影响换乘效率。乘客应严格遵守地铁站换乘秩序和进出站秩序,不给客流“添堵”。
使用手机的常规礼仪手机在人们的生活中可以说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之一。因为手机的方便性,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与人通话沟通、联系,但是,用手机打电话也有一些常规的礼节,我们不访了解一下:一、不应该在公共场合,尤其是楼道、电梯、..
2025-07-21酒店前台接待人员的礼仪前厅服务员是酒店形象的代表,是酒店各部门中素质最高的员工。他们身兼酒店的推销员、公关员、调解员、信息资料员以及业务监督员数职。酒店的成功经营与否,客人对酒店的印象甚至是否在本店留宿往往决定于酒店前厅服务..
2025-07-21商务外事接待礼仪常识一:接待准备外事接待单位为圆满完成接待任务,一般需要专门接待小组,全面负责一切接待事宜。接待工作首先应了解来访者的基本情况,弄清代表团的国别、名称、成员名单、来访目的等内容。如需要根据客人要求预定宾馆或返..
2025-07-21职场礼仪之说话也讲究说话是一门艺术。俗话说:“会说话的令人笑,不会说话的令人跳。”秘书人员工作在领导中枢,负有沟通上下左右关系的责任,如果说话不讲究艺术,有时会带来不良或严重后果。一字不当,令客商拂袖而去。一海外客商到某地某..
2025-07-21职场新人必备的职场礼仪作为初入职场的新人,在进入新的工作环境,一定要注意职场礼仪,否则很容易因为某些细小的失礼行为而给自己带来很多困扰。1、了解、遵守企业文化每家公司都有林林总总成文或不成文的制度和规则,它们加在一起,就构成了..
2025-07-20日本人送礼礼仪在日本,赠礼成为社会交际中一种非常烦琐复杂的应酬艺术。礼品被称为“精神交流的润滑油”,人们通过赠送礼品确认彼此交往关系的某种程度,而不单是为了加深个人间亲密的友谊。为了回赠来自四面八方的亲朋好友,出于“有东西就..
2025-07-20与情人约会用餐的礼仪心仪的他终于提出约会,还是在城中有名的高级餐厅用膳。这次不但不可在他面前失态,更要留下良好印象。马上开始餐桌礼仪特训,为这重要一“餐”做好准备。其实所谓餐桌礼仪是为了让餐膳可以不受阻碍和破坏,而得以顺利流..
2025-07-20办公室用餐礼仪现代工作节奏很快,单位职工或公司员工,不可避免的会在办公室中用餐。在办公室中,与同事一起进餐是件方便、愉快的事,但这时你需注意一些小节,以免破坏了你已在同事中树立的良好形象。这些细节如下:在办公室吃饭,拖延的时..
2025-07-20中国人应该知道的必要送礼常识中国传统的送礼常识:一般说来,对家贫者,以实惠为佳;对富裕者,以精巧为佳;对恋人、爱人、情人,以纪念性为佳;对朋友,以趣味性为佳;对老人,以实用为佳;对孩子,以启智新颖为佳;对外宾,以特色为佳。年..
2025-07-20关于喝茶的礼仪不论是主人还是客人,都不应大口吞咽茶水,或喝得咕咚咕咚直响。应当慢慢地一小口一小口地仔细品尝。遇到漂浮在水面上的茶叶,可用茶杯盖拂去,或轻轻吹开。切不可以手从杯里捞出来扔在地上,也不要吃茶叶。西方常以茶会作为招..
2025-07-20穿毛衣的礼仪毛衣怎么穿?“我应该把毛衣缅到裤子里面,还是让它保持松垂的状态?”很多男人可能不会问这样的问题。但我觉得应该问。因为,谁也不想让自己在穿一件长毛衣时看上去象个苏格兰街头卖艺者。如果毛衣的长度超过了裤袋,那就把它缅到..
2025-07-19耳环的佩戴礼仪耳环,又叫耳饰,具体又可分为耳环、耳链、耳钉、耳坠等等。在一般情况下,它仅为女性所用,并且讲究成对使用,即每只耳朵均佩戴一只。不宜在一只耳朵上同时戴多只耳环。在国外,男子也有戴耳环的,但习惯做法是左耳上戴一只,..
2025-07-19日常生活交际基本礼仪一、化妆的基本原则1.化妆要视时间场合而定。在工作时间、工作场合只能允许工作妆(淡妆)。浓妆只有晚上才可以用。外出旅游或参加运动时,不要化浓妆,否则在自然光下会显得很不自然。2.不要非议他人的化妆。由于文化、肤..
2025-07-19毕业生面试要注意哪些礼仪细节面试礼仪细节问题不可小窥。时下有句流行语叫作;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要想在长跑比赛中获胜,起跑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如果把职场生涯比作马拉松的话,面试就如同起跑。还有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求职者不仅要展现出..
2025-07-19吃西餐的用餐礼仪知识大全西餐礼仪-吃西餐的六个m第一个是“menu”(菜单)当您走进西餐馆,服务员先领您入座,待您坐稳,首先送上来的便是菜单。菜单被视为餐馆的门面,老板也一向重视,用最好的面料做菜单的封面,有的甚至用软羊皮打上各种美..
2025-07-19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