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楚汉相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楚汉相争,是一个在千年历史中经久不衰的话题。伴随着李清照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以及项羽力大无穷的特点和巨鹿之战的神迹,项羽被推到历史的风口浪尖之上。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史实来分析:历史上真实的项羽和刘邦又是什么样的呢?
首先从出身和才能来说,项羽明显可以吊打泥腿子刘邦。楚国名门项式一族,名将项燕之后,自幼武功盖世并深通韬略。而刘邦出身市井,整日胡吃胡喝,最终脑袋开光当上泗水亭长。我们可以这么说:如果项羽是含着金饽饽出生的,那么刘邦就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所以,项式一族从开始就受到范增等天下名士的追随。
1.太过于注重名望而亲疏有别
首先,因为身份而忽略小兵出身的韩信。因为品德而忽略行为不检点的陈平,这点放在一般百姓身上或许会被人称赞,但放在君主身上却是大忌。古往今来,但凡治理天下都必以人才为根本。最为致命的是分等诸侯,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和名望去分封而忽略功劳和能力,最终导致彭越等人的不满。以至于刚分封完,齐地就揭竿而起,接着各地纷纷响应。而项羽疲于奔命,这才给了刘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机会。
2.太过于自我而忽略大局
所有自我能力特别强的人都基本有一个共同的缺陷:过于自我。当然项羽也不例外,首先就是鸿门宴因为小义而没有杀死刘邦。其次,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后,没有在富饶的关中建立都城,却把都城建立在自己钟意的彭城。最后,面对四面楚歌和虞姬的死,项羽失去了大局意识,因为没有从理智出发收揽人心,反而率领几百人突围。而直到乌江,刘邦的主力都没有完全解决楚军,足以看出楚军战力之强。更可悲的是:直到死,项羽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失误,反而将一切都归咎于天意和时事。
当你翻阅这段书籍,你就会发现一个问题:除了火烧阿房宫外,项羽是屠城最多的一方诸侯。这也决定了当时楚怀王与诸侯约定取关中者为王,刘邦能率先攻取咸阳的原因。当然巨鹿之战影响了楚军的进程,但更重要的是楚国屠城引起秦军的拼死抵抗。后来章邯投降后,项羽也杀死一部分降军,这是非常残暴和不仁道的。反观后来的曹操做的就比较聪明,在攻破青州的黄巾军后,他裁掉老弱把精髓编成青州兵,一方面增强了战力而不会增加负担,另一方面也让这些人不会死亡增加了声望。
最后,出身底层的刘邦虽然行迹不羁,但底层的环境却铸就了刘邦一些优秀的品德:
1.打不死的小强
与项羽的乌江绝唱不同,底层的艰辛磨砺出刘邦坚韧的性格。不管被项羽揍得有多惨,刘邦总能重整旗鼓,而且心态贼好。尤其是荥阳之战,可以说是屡战屡败。就是这样的败绩,硬是生生拖住楚国大军,为韩信灭掉其他诸侯而实行战略迂回提供了时间和可能性。
2.知人善任和随机应变的意识
出身底层的他懂得知人善任,所以萧何、曹参、张良等人都积极追随刘邦。再加上项羽的推波助澜,陈平、韩信也加入进来,这才为赢得天下提供了可能。而底层的艰辛让刘邦有了常人难以拥有的随机应变能力,最经典的是韩信向刘邦讨要假齐王。刘邦气急败坏的指责韩信要什么假齐王,在张良的提醒下,刘邦反应过来并接着说道:要封就封真齐王。我在想如果是项羽,估计早就领着兵杀过去了,或许这就是另外一个结局。
或许是出身底层见识了百姓的不易,刘邦基本很少屠城,当然在那时候也没有民贵君轻思想。即使后来,屠城也是很普遍的情况,最经典的就是曹操攻打徐州的陶谦。而我们纵观刘邦的一生,不管大杀功臣还是除掉诸侯王,刘邦都没有荼毒百姓。相反,那些居功自傲的功臣除掉后,大汉才更为长久,百姓才更加能够安居乐业。
而对于项羽的崇拜和刘邦的评述,最早要追溯到司马迁的史记,出身史学世家的司马迁本身对于贵族出身的项羽就有一种莫名的好感,自然也就看不起布衣出身的刘邦了,这在当时是一种常态。再加上司马迁受到汉武帝的宫刑,所以难免对汉朝有一种排斥心理。
我们纵观刘邦一生:我们可以说刘邦不是个君子,可以说刘邦不是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但我们无法说刘邦不是一个好皇帝,毕竟自汉朝建立后他的一生都在为大汉奋斗着,直到他去世时也并未停息。
锡伯族喜欢吃奶制品,如奶子稀饭、奶子面条、奶酪、酸奶子疙瘩、酸奶、奶茶。锡伯族有饮茶和喝糊米水的习惯。伍他茶是将黄豆、玉米等炒熟后磨成面粉,或将麦面用羊尾巴油炒成,食用时用开水冲,放入少许糖、羊油或奶油即可食用。..
2025-10-05冬子锣,又称小钩锣。土家族敲击体鸣乐器。流行于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宣恩、咸丰、来凤和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响铜制成,形似盘状,锣面平坦无脐,锣体较钩锣更小。面径10厘米,锣边宽1.7厘米。锣边无孔无绳。锣棰木..
2025-10-04点子,土家族、布依族敲击体鸣乐器。流行于湖北、贵州、湖南、广西等省区。用响铜制作,形似小锣,锣面平坦无脐,锣面直径9.5厘米~10.5厘米、锣边宽2.3厘米~3厘米,锣边钻有三个小孔,用细绳系于带有三条腿的圆形竹圈中,锣面悬空朝上,竹圈..
2025-10-04在湖南湘西北的大山深处,有一种古老的民间打击乐,它能用简单的乐器,打奏出深山里飞禽走兽、花鸟虫鱼以及人们喜怒哀乐的声音。千百年来,当地人们用清一色的铜制乐器打奏出了天籁之音,并且曾多次作为中国打击乐艺术珍品走出国门,蛮声海外..
2025-10-04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