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古人饮食吗?古代没有现在的条件好,也没有现在能吃到的东西多?那么古人都吃什么?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其实这是因为日子过好了,我们才有心思在吃饱穿暖的基础上追求更多,在过去,穷人是没有心思想健康不健康的,能活下去就很不错了。还记得10年前,穿越剧和穿越小说特别流行吗?那会儿很多人幻想自己穿越到古代就如何如何,倒是《步步惊心》里的穿越女若曦很有自知之明:
“幸好是落到这副小姐身体里,不愁吃不愁穿,否则岂不是要生生饿死我这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人啊。”
从古代的一些文学作品里,我们也能了解到以前的穷人过的什么日子。杜甫写过“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白居易写“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水浒传》里白胜唱歌,说炎夏日头毒,地里庄稼都要枯死了,“农夫心内如汤煮”,王子公孙呢?他们正悠闲“把扇摇”呢。
这些可能还不够细节,《红楼梦》里的刘姥姥,让我们看到了古代穷人和贵族的饮食区别到底有多大。贾府里开螃蟹宴,花了二十多两银子,这仅仅是一次家常小聚而已,对贾府而言都不值一提,刘姥姥听说,却惊叹道:
“这样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钱,五五二两五,三五一十五,再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两银子。阿弥陀佛!这一顿的银子够我们庄家人过一年了!”
那么刘姥姥自己平时吃些啥?书里也写了,鱼肉是吃不起的,一些枣子倭瓜、野菜、豇豆扁豆、葫芦条儿,就是日常主要食物。这还是因为贾府给了点钱,家里有了收成,碰上那灾荒年就要吃树皮为生!
所以说不要被电视剧给误导,以为回到古代生存容易,就以前穷人每天吃的东西,换你可能连一星期都没法坚持。要想知道更多细节,听老人家和长辈回忆最真实,他们也是从苦日子过来的,切身经历要比古代读书人记载的还详细。
作为一个南方人,我小时候经常听老一辈讲述过去。他们经历过像《红楼梦》里柳家嫂子说的那样“连草根都没有”的日子,断粮时,险些就挨不过来,没有粮食,就去野外山林里找吃的,春天,路边山里会有一种红色酸酸甜甜的“乌泡”,这种果子味道还不错,只可惜吃上一堆也不能管饱,而且过不上几天就没了;
南方的水土其实还能滋养些东西,像蕨菜、野生木耳、蘑菇什么的,采回来也不讲究什么好吃了,野菜煮到一个锅里吃,能填饱肚子就很不错。有些树除了结果子还有别的东西可吃,比如桃树,春天里树枝树干上会有那种“胶”,虽然把一棵树上的薅干净也不见得能吃上两顿,但聊胜于无,现在这种东西都是被用来当调养品吃了,功效更是吹上天,哪像过去纯粹图个不饿死呢。
再往前推进到古代,穷人想顿顿吃细米白饭是完全不可能的,主食就是粗粮,黍、粟、麦、菽、豆类等,“盛世无饥馁”是一种幻想的状态,要知道像玉米和红薯这样能管饱的食物都要到明清时期才传入中国、推广种植,避免了更多人因为年景不好饿死,然后才有了人口大规模增长;
碰上那昏君外戚宦官肆意妄为时,即使南方能产稻米,那种出来的都要交上去,自己能留的很少,要不然古代为啥那么多起义?因为都被盘剥得活不下去了。穷人家能吃上稻米配米糠已经很不错,一到灾荒乱世,家里连米糠也翻不出,那该吃什么呢?
吃“观音土”。这是一种很难消化的黏土,现代人自我调侃的吃土,以前的穷人走投无路时真吃过!因为肠胃适应不了,很多人稍稍吃多点就致死了。树皮没了,草根没了,就“易子而食”,而且古代女子地位低下,城池被围时主帅甚至会带头杀爱妾为食,《三国演义》刘安招待刘备时居然“乃杀其妻以食之”,这在古代是真有例子的,不是完全虚构的!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