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人主要活动于中原西部的黄土高原,其始祖为帝喾与元妃姜嫄的儿子弃。弃在帝舜时其就担任着农师,被后世称为后稷,因教民耕稼有功,分封于邰。商朝建立后,弃的后代公刘率领族人迁至磁。而到了古公亶父时,最终迁到岐山南边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县)定居下来,逐渐发展成一个新兴的西部势力,自称为大周。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九年,周文王逝世。其子姬发继位,称周武王。他继续以吕尚为师,周公旦为辅,召公、毕公等人为主要助手,继续文王未尽的事业。将都城扩至沣水以东的镐京(今陕西长安县境),积极作灭商的准备。两年后,武王在盟津召集八百诸侯会师盟誓。周文王受命第十一年十二月,武王兵出潼关,联合各方国诸侯,挥师东向,于次年二月甲子日在牧野打败商朝的军队,杀死殷纣王,史称“武王灭商”,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周朝。周朝经历了37代天子,800多年,到公元前256年,才被秦国灭掉。公元前770年,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丰镐二京在西,洛邑在东,习惯上称公元前770年以前的周朝为西周,以后的为东周。
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周平王迁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众所周知,八百年周王朝共分为..
2025-07-01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