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历来是收藏的热门,涉足书画收藏的每一个人,恐怕都不可避免地碰到过木版水印带来的惊喜和烦恼。几年前,一位有着几十年玩画经验的朋友,拿来一幅原装旧裱的张大千的山水画,岁月留痕清晰可见,画款、印俱佳,纸、墨、绢、裱俱老。画的上款“仲渔”为民国时期天津市市长程克(1878-1936年),程克字仲渔,曾留学日本,参加过同盟会,***成立后,历任北京政府内务部参事、内务总长等职,1935年任天津市市长。
初步分析,这是一件开门见山的真迹。和所有搞收藏的人一样,他既兴奋,又有些不放心,迫不及待地拿过来给我看。当我看到这件东西时,第一印象也是真迹,找不到疑点。细看之后,忽然感到此画有些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随即找出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张大千》查看,真的就有这幅画。
起初,我的朋友大喜过望,以为买到了一件著录过的真迹。冷静下来再细看,头上的汗就下来了。透光观察,细微之处能清晰看到添墨的痕迹。原来这是一件民国木版水印后添墨作品,这是一种很难辨识的作伪方法,利用下真迹一等的木版水印,印制时间越久越逼真,用后添墨来弥补木版水印的惟一缺陷―墨气不足,使其达到乱真的地步。根据笔者多年的收藏经验,木版水印作品几乎都是没有上款的,而这幅张大千的山水画有明确的上款,使其更具迷惑性。我自己也有过类似的经历,真是刻骨铭心,终生难忘。这一经历,从一个侧面警示人们,书画收藏之高深莫测;另一方面,也说明木版水印仿真技艺之高妙绝伦。有鉴于此,就特别留意收集相关信息和资料,并始终关注和研究木版水印的鉴定方法和市场动向。渐渐地,便喜欢上了木版水印,而且一发不可收拾,遇到好的木版水印作品,也会像遇到好画一样,不能自已。
近年来,随着书画造假水平的快速提高、“高价”打眼事例的屡屡曝光,以及大量对簿公堂的买方败诉案件的披露,许多人对鉴别书画的真伪感到困惑不已,甚至教训惨痛望而却步,陷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境地,包括我的老师―有着几十年书画收藏经历、曾经下过苦功钻研书画辨伪、给《中国美术全集》和《中国古代书画目录》挑过错的专家,面对如此复杂的书画市场,也由衷地感叹:在造假领域“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现实一再告诫我们,鉴定和收藏的学问高深无比,永无止境,即使倾毕生精力,也不可能做到精通。与书画市场相比,古籍善本市场要火得多。抛开其他因素,赝品较少,真伪较容易鉴别是最重要的原因。
在经济危机席卷全球、书画市场日渐低迷之时,木版水印却一枝独秀,价位连创新高,应该是其艺术水平和收藏价值的真实体现。抛开投资价值不谈,仅就艺术欣赏和学习绘画技艺而言,木版水印应该是最好的工具。而在今天,书画投资面临巨大风险和不确定因素的形势下,木版水印的投资潜力也已经逐渐为大家所认可。下真迹一等,几可乱真,又几乎没有鉴定和证明作品真伪的麻烦和买到赝品的风险。这自然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收藏品种,无论是艺术欣赏、临摹学习,还是投资赢利,木版水印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也是其价位逆势上扬的原因吧。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它的历史和工艺特点。
木版水印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王阶所刻《金刚经》扉页插图(图2),现尚流传于世,应是最早的单色木版水印作品,也是现代木版水印有记录的最早雏型。由其精湛和熟练的技艺看,木版水印的创制时间应该更早,可惜尚未找到实物证据。自唐以来,历经宋元日益发展的科学、文艺、戏剧、小说等书籍资料,多需附有精美的插图,这一任务,责无旁贷地由木版水印来完成,使得单色木版水印更加完善。至十六世纪开始有了“版”、“拱花”等复杂的套版叠印,即发展为分色分版彩色套印。以后的四百年中,木版水印艺术经历了一个稳定发展的过程。近三十年来,更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改进、革新,并获得了新的发展,现在不仅能印制诗笺小品、黑白插图,而且能印制技术十分复杂的套色绢本绘画和巨幅长卷。今日的木版水印适应中国画的特点,已发展成为一门综合了绘画、雕刻和印刷的再创造艺术,纯系手工操作,这是与其他现代仿真技术的根本区别。它具有现代用网线分色、油墨印刷所达不到的特殊效果,从而能更真实地重现中国画原作的笔情墨韵,表达画家的思想和感情,仿制效果几可乱真,现已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木版水印的印制方法是用许多块木板多次套印而成,全部印制过程分为勾描、刻版、印刷三道主要工序。首先,根据原作进行设计分版,由画家们担任勾描工作,第一步为分色分版―即把画稿上所有同一色调笔迹划归于一套版内。画稿上有几种颜色,就分成几套版。先由画家在赛璐珞(透明薄胶版)上勾摹原作,根据所勾墨线轮廓在雁皮纸上精确描绘刻稿;然后反贴在刨平的梨木板上,运用不同刀具和刀法,刻出线条版、枯笔版或平版;最后选配与原作相同的纸、绢和颜料,将水墨和色彩刷掸到已刻好的木板上,经多次套印,印到宣纸或画绢上。最后钤印,装裱或装订成册而成为木版水印的成品。目前,印制木版水印作品最好和最多的单位,应数北京的荣宝斋和上海的朵云轩。由于木版水印市场的火爆,很多出版机构、企业也加入到生产木版水印作品的行列中来,其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也是良莠不齐。判断优劣,鉴定出处,同样摆到了收藏者面前。让我们欣赏几件木版水印作品,也许会有些收获。
藏品真与假困惑着人们,赝品否定着真品,道德堕落者不断在制假,藏者的乐趣和智慧便在这真与假的辨识中得到满足和挥发。自信是在智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收藏需要自信,但更需要智慧和眼力。所以一般人是“玩”不起的。有心人更将票证时代的..
2025-08-04当今社会多有观点认为目前的艺术品市场以投资为收藏目地的成分太大,艺术拍卖难以体现艺术品真正的艺术价值或文化历史价值。甘学军先生在这一点上持赞同态度。他认为现在国际上却有此潮流。现在的艺术市场已经不是传统收藏的感觉,已经成为一..
2025-08-04收藏一直是投资的热门话题,进来艺术品投资火速升温,更有专家认为,高档的艺术品可以称为软黄金,比黄金还有价值。因为艺术品不但可以投资,还可以提高人的美学和精神的境界。那么,面对艺术品投资市场,我们究竟应该拿什么眼光来对待?应该..
2025-08-04居室挂字画,可以宣染艺术气氛、开拓视野、增添美感、陶冶情操、怡悦身心。但是,挂字画相当有讲究。下面教您窍门1.装裱加框俗话说“人要装,画要裱”,一幅画装裱、加框后,即显露出高雅的魅力。中国字画、源远流长,字画的装裱,也要相益得..
2025-08-04中国画市场突然繁荣所形成的市场冲击波让许多人一时蒙住了理智的眼睛,往往凭耳朵就开始了中国画投资。于是,一些所谓的老年书画家、速成画家纷纷粉墨登场,而那些早已失去艺术生命和创造力的所谓“大家”也在不断地重复,年复一年地“艺术”..
2025-08-04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尤以中国独有的书画艺术品独具魅力,而书画艺术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使它有着坚挺上扬的市场价格,正因如此,诱人的收藏热和由此产生的“收藏文化”的形成也就不难为人所理解。收藏书法和绘画更是学问无穷,要收藏书画艺术..
2025-08-04春节、2008北京奥运会、2010上海世博会……每到值得纪念的日子,各家发行机构都会推出纪念版贵金属收藏品。金银纪念币、金条银条和各种形式的贵金属藏品在市场上大量出现,每个都打出了“值得珍藏”、“升值潜力无限”的噱头。这些纪念版贵金..
2025-06-02酒瓶是一种特殊的工艺品,集酒艺、酒史、陶艺、瓷艺、考古、文物、绘画、书法、诗词、雕刻、民俗、礼仪、风景名胜于一体,综合体现了悠久灿烂东方文化。同时,也反映了社会政治和经济状况。酒瓶收藏有何价值呢?我认为有三:史料价值、和科技..
2025-05-21自明代中叶以来,篆刻的边款艺术成就与明清流派印章艺术是并驾齐驱的。这一显著特点,说明清流派印章艺术是秦汉印优良传统一脉相承的发展产物,那么,明清卓有大成的边款艺术则是秦汉印苑里所未曾有的全新创作。鉴定一方印章是否为明清时代的..
2025-05-13关于“玩”,京城大藏家王世襄曾说:“一个人连玩都不会,他还能做什么!”晚他一辈的上海收藏家金晓东把这句话奉为经典。他收藏也是从这个“玩”字出发。不限门类,不论贵贱,全凭自己的喜好。不过海派收藏家与京派藏家也有不同之处。北京人..
2025-05-12雕塑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人类制造工具时,在对石头、木头、骨头、泥巴等材质加工的过程中,大量运用了雕刻、堆塑等手法,最早的雕塑艺术就这样在原始器物中产生了。后来随着人类思维的发展,开始有了精神文化层面的雕塑追求,生存、祭祀、祈福..
2025-05-12收藏美术作品,已是很多私人和企业考虑的投资意向。确实,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收藏些美术作品,装饰在居室、会议室时时揣摩、观赏,既陶冶情操,提升文化品位,又使资金保值、升值,进而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保护了文化遗产,真是几全其美..
2025-05-12他是一名“武将”,却一直大力倡导读书、藏书,他说,藏书就是藏兵他搞收藏不求经济利益,而在于收藏知识、经历和记忆,他说,最喜欢“见字如晤”的亲切感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熊光楷上将既是一名“武将”,还是一位成就斐然的学者、收..
2025-05-12收藏汉画拓片之风兴起,汉画拓片成为艺术品市场的亮点。尤其在山东、河南、陕北等地,如何收藏与投资汉画拓片成为收藏者的热门话题。许多地区汉画研究组织不断出现,并成立了很多“汉画研究会”,探讨汉画艺术,使汉画这来自古代的艺术更充满..
2025-05-11水彩画的价格在国内被严重低估 专家称价值被低估是不争的事实提起书画收藏,近年来,颇为风靡的书画当属国画与油画。然而,作为异军突起的水彩画收藏市场,也在悄然地露头。业内人士表示,纵观中国艺术品收藏市场,长期以来就是以油画和中国画..
2025-04-22近年来的书画拍卖市场上,成扇成了不可或缺的角色,特别是印有名家书画兼具精美扇骨的,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何谓成扇成扇,俗称“扇子”,也就是所谓的折扇和团扇。据史料记载,扇子在我国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起初的扇子多为鸟类的羽毛编制..
2025-04-22名家是艺术品市场上一个永远的热点。但好的名家之作要么价位太高,要么就是出了钱也买不到,出高价而买应酬之作的事比比皆是。但即便如此,人们的眼睛还是盯着名家。在这场名家争夺战中,一些聪明的藏家另辟蹊径,瞄上了名家的另类作品,也就是..
2025-04-21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