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历来是收藏的热门,涉足书画收藏的每一个人,恐怕都不可避免地碰到过木版水印带来的惊喜和烦恼。几年前,一位有着几十年玩画经验的朋友,拿来一幅原装旧裱的张大千的山水画,岁月留痕清晰可见,画款、印俱佳,纸、墨、绢、裱俱老。画的上款“仲渔”为民国时期天津市市长程克(1878-1936年),程克字仲渔,曾留学日本,参加过同盟会,***成立后,历任北京政府内务部参事、内务总长等职,1935年任天津市市长。
初步分析,这是一件开门见山的真迹。和所有搞收藏的人一样,他既兴奋,又有些不放心,迫不及待地拿过来给我看。当我看到这件东西时,第一印象也是真迹,找不到疑点。细看之后,忽然感到此画有些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随即找出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张大千》查看,真的就有这幅画。
起初,我的朋友大喜过望,以为买到了一件著录过的真迹。冷静下来再细看,头上的汗就下来了。透光观察,细微之处能清晰看到添墨的痕迹。原来这是一件民国木版水印后添墨作品,这是一种很难辨识的作伪方法,利用下真迹一等的木版水印,印制时间越久越逼真,用后添墨来弥补木版水印的惟一缺陷―墨气不足,使其达到乱真的地步。根据笔者多年的收藏经验,木版水印作品几乎都是没有上款的,而这幅张大千的山水画有明确的上款,使其更具迷惑性。我自己也有过类似的经历,真是刻骨铭心,终生难忘。这一经历,从一个侧面警示人们,书画收藏之高深莫测;另一方面,也说明木版水印仿真技艺之高妙绝伦。有鉴于此,就特别留意收集相关信息和资料,并始终关注和研究木版水印的鉴定方法和市场动向。渐渐地,便喜欢上了木版水印,而且一发不可收拾,遇到好的木版水印作品,也会像遇到好画一样,不能自已。
近年来,随着书画造假水平的快速提高、“高价”打眼事例的屡屡曝光,以及大量对簿公堂的买方败诉案件的披露,许多人对鉴别书画的真伪感到困惑不已,甚至教训惨痛望而却步,陷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境地,包括我的老师―有着几十年书画收藏经历、曾经下过苦功钻研书画辨伪、给《中国美术全集》和《中国古代书画目录》挑过错的专家,面对如此复杂的书画市场,也由衷地感叹:在造假领域“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现实一再告诫我们,鉴定和收藏的学问高深无比,永无止境,即使倾毕生精力,也不可能做到精通。与书画市场相比,古籍善本市场要火得多。抛开其他因素,赝品较少,真伪较容易鉴别是最重要的原因。
在经济危机席卷全球、书画市场日渐低迷之时,木版水印却一枝独秀,价位连创新高,应该是其艺术水平和收藏价值的真实体现。抛开投资价值不谈,仅就艺术欣赏和学习绘画技艺而言,木版水印应该是最好的工具。而在今天,书画投资面临巨大风险和不确定因素的形势下,木版水印的投资潜力也已经逐渐为大家所认可。下真迹一等,几可乱真,又几乎没有鉴定和证明作品真伪的麻烦和买到赝品的风险。这自然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收藏品种,无论是艺术欣赏、临摹学习,还是投资赢利,木版水印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也是其价位逆势上扬的原因吧。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它的历史和工艺特点。
木版水印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王阶所刻《金刚经》扉页插图(图2),现尚流传于世,应是最早的单色木版水印作品,也是现代木版水印有记录的最早雏型。由其精湛和熟练的技艺看,木版水印的创制时间应该更早,可惜尚未找到实物证据。自唐以来,历经宋元日益发展的科学、文艺、戏剧、小说等书籍资料,多需附有精美的插图,这一任务,责无旁贷地由木版水印来完成,使得单色木版水印更加完善。至十六世纪开始有了“版”、“拱花”等复杂的套版叠印,即发展为分色分版彩色套印。以后的四百年中,木版水印艺术经历了一个稳定发展的过程。近三十年来,更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改进、革新,并获得了新的发展,现在不仅能印制诗笺小品、黑白插图,而且能印制技术十分复杂的套色绢本绘画和巨幅长卷。今日的木版水印适应中国画的特点,已发展成为一门综合了绘画、雕刻和印刷的再创造艺术,纯系手工操作,这是与其他现代仿真技术的根本区别。它具有现代用网线分色、油墨印刷所达不到的特殊效果,从而能更真实地重现中国画原作的笔情墨韵,表达画家的思想和感情,仿制效果几可乱真,现已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木版水印的印制方法是用许多块木板多次套印而成,全部印制过程分为勾描、刻版、印刷三道主要工序。首先,根据原作进行设计分版,由画家们担任勾描工作,第一步为分色分版―即把画稿上所有同一色调笔迹划归于一套版内。画稿上有几种颜色,就分成几套版。先由画家在赛璐珞(透明薄胶版)上勾摹原作,根据所勾墨线轮廓在雁皮纸上精确描绘刻稿;然后反贴在刨平的梨木板上,运用不同刀具和刀法,刻出线条版、枯笔版或平版;最后选配与原作相同的纸、绢和颜料,将水墨和色彩刷掸到已刻好的木板上,经多次套印,印到宣纸或画绢上。最后钤印,装裱或装订成册而成为木版水印的成品。目前,印制木版水印作品最好和最多的单位,应数北京的荣宝斋和上海的朵云轩。由于木版水印市场的火爆,很多出版机构、企业也加入到生产木版水印作品的行列中来,其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也是良莠不齐。判断优劣,鉴定出处,同样摆到了收藏者面前。让我们欣赏几件木版水印作品,也许会有些收获。
随着国内书画拍卖行情的快速升温,特别是古书画作品跨入“亿元时代”,各种五花八门、花样翻新的书画造假伎俩也相继出现。尤其是近一两年,一种以“高仿真书画印刷品充真”的造假手法在市场中屡见不鲜,许多印刷品已纷纷涌进大拍,以“书画印..
2025-09-19收藏者的身份涵盖了优秀艺术文化传承的责任,收藏风尚变得意义凝重。油画的保养并非易事,现在给大家分享几招。油画在居室如长时间的陈列,地点的选择和陈列的方式颇有讲究。一般油画作品的放置位置应选择在通风、干燥处,避开阳光强烈照射的..
2025-09-18其实,与其等到书画破损、霉变了,请修复专家妙手回春,还不如在书画受损之前,对其进行完善的保护,延长它们的“寿命”。如何在成都这样酷暑湿热环境下保存书画?如何避免书画作品受到霉变等伤害?如何利用家庭条件保护书画?收藏收藏,藏家..
2025-09-18“当代艺术为了几个臭钱谄媚西方、愤世嫉俗!”“书画收藏圈的人被洗脑很深!”……这场由中国书画收藏圈和当代艺术圈的微博“掐架”成为这个夏天最热闹的艺术事件,并在近日达到高潮,共有近百位艺术家、艺术媒体、艺术批评家卷入了此次骂战..
2025-09-18近年来,艺术品市场风起云涌,大量原本对艺术品并不熟悉的普通收藏者蜂涌入市。但是,在具体的收藏过程中,不少人却屡屡失误,不仅没有品尝到收藏的乐趣,而且吞下了因错买藏品而自酿的苦果。对此,着名收藏家郭庆祥告诫收藏者:收藏艺术品最..
2025-09-18时下,许多人已经渐渐从关注收藏到参与其中,并开始尝试着将收藏当作个人理财的一种方式。我把我自己在收藏方面的浅显体会总结了一下,提醒刚刚“上道”的朋友们注意一些事情。在私人收藏艺术品方面,我认为应追求以下“六品”:第一是“真品..
2025-08-27书画收藏的“收”,主要是解决鉴定问题,多有人谈及,令人遗憾的是,很少有人论及书画收藏之“藏”。作为一个书画收藏者,倘若只知“收”,而不知“藏”,那将功亏一篑。书画属于纸绢类文物,纸绢类有机物的寿命有如俗话所说的“纸寿千年绢八..
2025-08-27收藏不能满足于“收”和“藏”。作为一个成功的收藏者,要善于发掘自身的创造潜能,对藏品进行再创造,使收藏活动增添无穷乐趣。诱人的“奇石宴”安徽池州奇石收藏者龙旺路从多年来收集的池州石中精心挑选,根据石头的色、形、纹制作出一桌拥..
2025-08-27国画在我国是一个由来久远、博大精深的画种,收藏的人也很多。笔者认为收藏国画需要注意3点。初涉国画收藏,首先要有明确的定位,这是因为收藏和投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一幅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未必能在市场价位上得到相应的体现,只有那些..
2025-08-27艺术品收藏,艺术一般是以绘画、雕塑、建筑为正宗,所谓不是功能性的,这和陶瓷官窑、青铜器、玉雕都不一样,这些在美术史框架中一般被称之为装饰性艺术或者是实用性、功能性艺术。绘画、建筑、雕塑在西方的市场定义中是纯艺术或者是高端艺术..
2025-08-27人们一定还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惊艳登场。北京的“京”字被幻化成一个奔跑的人形印章,中间的英文“Beijing”和阿拉伯数字“2008”出人意料地用毛笔书法的形式写成,书体风格脱胎于古老的敦煌汉简体,古朴稚拙..
2025-08-27收藏的动力来自何方?开放时代需要开放的收藏观:最高境界是为守护人类文明物证推动文化而收藏,其次是审美境界,讲究个人娱乐和修身养性,第三也要充分肯定投资的动力,但唯有投资而无文化,必然也走不远。我认为开放时代的收藏观要用开放的..
2025-08-27“利玛窦携来西域天主教像,乃女人抱一婴儿,眉目衣纹,如明镜涵影,踽踽欲动。其端严娟秀,中国画工,无由措手。”来自明末清初时期姜绍闻的画史着作《无声诗史》中的一段文字,可窥见西洋画作为域外画种进入我国之始初。西画自明代传入,由..
2025-08-27收藏本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当收藏变成了可以升值保值的投资时,一切就都变了。从过亿的拍品,到过亿的赝品,国内的拍卖市场似乎永远不缺少“眼球”。最近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一条2.2亿元成交的汉代玉凳同样赚足了眼球,当然它的代价便是赝品..
2025-08-26收藏书画作品,已是很多私人和企业考虑的投资意向。确实,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收藏些美术作品,装饰在居室、会议室时时揣摩、观赏,既陶冶情操,提升文化品位,又使资金保值、升值,进而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保护了文化遗产,真是几全其美..
2025-08-26中国扇子历史悠久,从实用品、礼仪物演变为艺术品,经历了漫长过程。近年来,扇画行情水涨船高。2006年,匡时春拍扇子专场,齐白石的大尺寸成扇《红梅蜜蜂》和《蝴蝶兰》以46.2万元和44万元成交,创下当时中国扇画在世界拍卖市场上的新纪录。..
2025-08-26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圈子里,李国昌是个响亮的名字。从注重学术推广的墙美术馆(始建于2006年),到全国首家创新性的“艺术银行”(2007年),到创建资本雄厚的中国当代艺术基金(2008年),再到具有良好学术口碑的“中国当代艺术国际论坛”(2009年第一..
2025-08-26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内艺术收藏力量不断增强,中国书画的地位及价值将无法估量,对书画有爱好的人,除收藏欣赏之外,还作为一种保值、增值的投资方式。书画收藏与许多投资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关键在于要掌握收藏书画的五个基本技巧..
2025-08-26近几年,资本市场发育迅速,一些机构投资者涉足收藏,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给传统收藏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空前的机遇。据笔者了解,这些金融资本的“操盘手”或是以上市公司为后盾,或是某个行业民营企业的经营者,他们携带..
2025-08-26我们现在说的中国近现代书画,通常是指从辛亥革命开始,到上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之前这一阶段的书画作品。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中国画坛可谓风云际会、群星璀璨,产生了多位划时代的艺术巨匠,如人们比较熟悉的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吴昌硕,..
2025-08-26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