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皇帝和功臣,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常言道,伴君如伴虎,陪伴在君王身侧,就像在老虎身边一样,一个不小心就可能是丧命,就算是帮助皇帝夺得天下的功臣也一样。
历朝历代中的,均不乏有开国功臣被杀的情况,其中,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对于开国功臣的诛杀最为严重,同汉高祖打天下的十几位大将均被诛杀。而以刘邦为榜样的朱元璋,不但像刘邦那样取得了帝位,更是像他那样,将开国功臣诛杀殆尽。
难道这数十朝中,就没有能让你开国功臣善终的帝王?有,这里边对开国功臣最好的,莫过于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在做皇帝之前,已是前朝军中大将,在众位军中将领的拥护下,发动陈桥兵变,登基称帝。稳定之后,这赵匡胤,只用一顿酒席,便令众将领交了兵权,回家安度余生,他也就没再对大臣进行诛杀。
在率兵清除前朝余党、各种反对派后,这天下就安稳下来了吗?从表面上来看,确实安稳下来了,没了战争,百姓安居乐业。可是,对于皇帝来说,这天下,其实还没有安定,毕竟自己是领兵打仗才夺取的政权,万一哪个大臣手握重兵,效仿他,那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天下就成了别人的了。
为了防止这种事情的出现,这皇帝便出出留心,一旦哪个大臣将领,做出一点出格的事,就会认为是要造反,便会千方百计进行诛杀。因为在皇帝眼里,任何人对他来说,都有可能会造反,毕竟自己处在一国之首的位置,由于开国元勋多半能征善战,却又少有计谋,难料帝王心事,一不小心,便成了诛杀对象。
于是,各朝建国之初,在经历几年太平之后,诸多开国大臣便纷纷故去,而他们故去的唯一好处,就是巩固了帝王的统治,因为刚经历了战乱,对于百姓来说,都想过安稳生活,没人会去起兵造反,而这些大臣,位高权重,有些甚至功高盖主,不免成为帝王的心腹大患。
平民百姓若非乱世,基本上都不会去想着造反,而这些大臣就不一样了,手握重兵,离帝位只有一步之遥,况且又握有实权,造起反了,轻轻松松便能将皇帝赶尽杀绝。所以,但凡有手握重兵,有能力造反的大臣,就成了帝王诛杀的对象。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