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停地发展,各朝各代的服饰和生活习俗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元明清三朝,他们的服饰风格和历朝的都不同。今天就来看看元、明、清三朝的服饰风格是怎样的?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元朝:蒙古人风格强烈以长袍为主
元朝并没有完整的冠服制度。蒙古人入主中原後仍保持其生活习俗,但同时又受汉族的影响,服饰日趋华丽。元代服装以长袍为主。官员和士庶的日常服装多为窄袖长袍。另外,在元代大宴活动中,天子百官要穿统一颜色的服装,称为「质孙服」,据古籍记载,天子的质孙服款式繁多,冬服有11种,夏服有15种。这个时期的妇女也穿长袍,而汉族妇女则以襦裙为主。由於蒙古民族的风俗习惯影响,在元代,男子流行留辫发和髡发,其特徵是先用刀剃开两道直线,脑後头发全部剃去,左右两侧留出辫发或随意散落披肩。
明朝:沿袭唐宋服饰以袍衫为主
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为了恢复汉族的礼仪,便制定了以周汉、唐宋为准则的新服饰制度。以袍衫为主要服饰,而官员则以「补服」为常服,头戴乌纱帽,身穿圆领衫。所谓「补服」,是指在袍衫前有一块方形刺绣图案的官服,文官图为飞禽,武官图为猛兽。用袍衫颜色和图案的分别来区分官阶品位。另外,明代男子官员和儒生,都流行戴「四方平定巾」,这是以黑纱罗制成,可以折迭,展开时四角呈方形的帽子。妇女则流行穿「比甲」服装,它是一种无袖、无领的对襟马甲(即背心),套在衣裙之外。清朝:以满族服饰风格为主
清兵入关後,建立了清朝。满清统治者规定,军民要穿满族服装,强令汉人男子按满族习俗改变发式,剃去前额发,把头发编成辫子。当时统治者对汉人就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颁令。妇女主要穿旗装,旗装原来是满族人的服饰,汉人也穿著。旗装款式宽大,腰身为简式,後来才逐渐变得窄小合身。
从事农业生产的柯尔克孜族已经住上了土木、砖木结构的住房。住宅多为平顶,长方形,以土盖顶,一明两暗,中间开门的一间为厨房,左右两间是父母及子女的住房。柯尔克孜族大部分牧民已有了定居的村庄和房屋,这种村庄一般都坐落在较平坦的山谷..
2025-11-17“乌拉特”,蒙古语意为“能工巧匠”,早在明代后期,乌拉特部落就以精湛的服饰制作技术享誉草原,形成了乌拉特服饰的男装雍容华贵、女装典雅细腻的特点。男子服装以礼帽、长袍、马靴为主,妇女则以头巾、长袍、马靴为主。乌拉特服饰不仅保留..
2025-11-07苏尼特长袍肥大而无开衩,男女长袍式样基本一致,妇女长袍略长一些。苏尼特男子长袍的面料多为蓝、深蓝和青色布帛,未婚女子以粉色布帛为面料,已婚妇女多以淡蓝、淡青和绿色布帛为面料。苏尼特地区,除年老妇女和妇女做家务时不系腰带以外,..
2025-11-07妇女戴额带,其形如倒写的“丁”字,用蓝布或黑布做成两指宽筒状后缝合,交叉处用白线挑成齿形花纹,称“狗牙花”。头戴卷边毡帽,足穿“过加”、“花云子鞋”、“腰鞋”。“过加”,又称“其吉都鞋”、“仄子花都鞋”,鞋面上用彩色丝线绣成..
2025-10-26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