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明武宗朱厚照驾崩于豹房。朱厚熜在杨廷和的拥立下于正德十六年(1521年)继位。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
对明世宗朱厚熜可以说有拥立之功,同时对明武宗时期的一系列弊政进行了纠正,因而对朝廷、对江山社稷也有拨乱反正之功。然而,有功于明世宗的杨廷和,却在朱厚熜即位后不久,便被迫辞官归隐,其子杨慎更是被发配云南,而造成这种结果的,便是著名的“大礼仪之争”。
明世宗朱厚熜即位之前,君臣矛盾已经初现端倪
杨廷和于明宪宗成化年间入仕,历仕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佑樘、明武宗朱厚照三朝,自正德七年(1512年)出任内阁首辅后,杨廷和虽然成为了明武宗重要的辅臣,但由于正德皇帝实在太有个性,君臣之间矛盾极深。
正德十六年(1521年)二月,明武宗朱厚照病情加重,司礼监太监魏彬跑到内阁,表示太医已经无能为力,希望朝廷能够拿出万两银子从民间招募名医,然而杨廷和对此却置之不理,反而讨论起了伦理等级秩序问题,显然已经是在考虑继承人问题了。杨廷和此种行为,显然不是人臣之道。
同年三月十四(4月20日),朱厚照驾崩,杨廷和引《皇明祖训》“兄终弟及”为据,请立武宗从弟、兴献王之子朱厚熜继统,在得到皇太后张氏首肯后,杨廷和拟发遗诏,派人前往安陆府(今湖北钟祥)迎接朱厚熜入京即位。
而从朱厚照驾崩,到四月二十一日(5月27日)朱厚熜即位,却有着长达三十七天的空档期,这期间的朝政大权却是掌握在杨廷和手中的。也正是在此期间,杨廷和以朱厚照遗诏的名义,对正德朝的一系列政策进行了根本性的扭转,虽说此举是为了拨乱反正,但也足见杨廷和在朝廷中的威信和权力。
而就在朱厚熜抵达京城后,杨廷和便将起草好的登基诏书递了上去,结果不久便有文书房的官员跑到内阁,表示想要对诏书进行修改。结果杨廷和反说,“以前有了不同意见,你们动不动说是陛下的意思。现在也是新天子的意思?我们一会祝贺新天子即位后,当面上奏,要问一问是谁想删削诏书草稿”。
事实上,在杨廷和与礼部官员拟定的程式中,朱厚熜都是按照皇子即位的惯例来登基的,朱厚熜抵京后,先由东安门进入文华殿小住,百官次日递上劝进表,等新皇帝答应后,再选择吉日即位。而朱厚熜看过之后便表示,“遗诏让我即皇帝位,没有让我做皇子嘛”。抵达京师后,杨廷和请求按照礼部拟定的仪式办理,朱厚熜根本不听,而是直接到行殿中接受了劝进表,由大明门直入京师里边,拜见了大行皇帝的神前案几,中午就即了帝位。
朱厚熜即位之后,虽然对杨廷和仍然极为礼遇,对于他提出的一些意见建议,也都虚心表示了接纳,对于杨廷和贬谪和提拔的官员,也都予以了通过。然而,这只是朱厚熜刚刚坐上皇位的缘故,这对君臣之间的矛盾,实际上在杨廷和拟定的登基仪式上便已经埋下了。
即位不久大礼仪之争爆发,杨廷和最终被罢官免职
新君即位之后,接下来的首要问题,便是关于先帝及其生父母的尊号问题了。同年五月七日,礼部尚书毛澄按照首辅杨廷和的意思,率领文武大臣上奏,请皇帝遵照汉定陶王、宋濮王的例子,尊明孝宗朱佑樘为皇考(父亲),而以兴献王朱祐杬为皇叔考(叔父),杨廷和随后上书附议。侍郎王瓒表示朱厚熜入继的是皇帝位,不是做了别人的后裔,结果被杨廷和贬调南京。
朱厚熜接到奏折后极为不悦,多次召见杨廷和表示想要改父亲的尊号,但却遭到杨廷和的坚决反对,无奈之下朱厚熜只好下旨让大臣们再度讨论,结果杨廷和与蒋冕、毛纪一起上书,表示应该遵循宋儒程颐的《濮议》,至于兴献王的祭祀,可暂时由崇仁王主持,若是皇上以后生了皇子,可将第二个皇子作为兴献王后人,再改封崇仁王为亲王。
朱厚熜仍然不悦,让杨廷和等人务必从古籍中广泛考证,毛澄等人也再三上奏,坚持原来的决议,朱厚熜将这些奏章留中。与此同时,朱厚熜的母亲蒋氏也怒道,“安得以吾子为他人子!”朱厚熜更是要辞去天子之位,侍奉母亲蒋氏返回安陆。
同年七月,进士张璁表示汉哀帝、宋英宗虽然是汉定陶王、宋濮王之子,但那是因为汉成帝和宋仁宗无子,因而两人自小便被养于宫中,立为皇嗣。而明孝宗却有明武宗这个儿子,且明武宗此前也曾在位,因此不应该遵循前例。朱厚熜于是将张璁的奏折给杨廷和等人看,杨廷和则以“秀才不懂国家大事”为由,又将奏折送回了宫中。不久,朱厚熜亲自召见杨廷和与蒋冕、毛纪,给他们一个亲笔指示,要他们尊崇自己的亲生父母为皇帝、皇后,再度遭到杨廷和的坚决反对,直接封还了朱厚熜的手诏。
九月,朱厚熜母亲抵达京城,朱厚熜再次表达了想尊称兴献王、王妃为皇帝、皇后意思,杨廷和当然再度反对,同时以罢免官职相威胁,而大臣中谏诤的也有一百余人。朱厚熜迫不得已,只得在嘉靖元年(1522年)下诏,称孝宗为皇考、慈寿皇太后为圣母,兴献王、王妃为本生父母,不称为皇帝、皇后。
嘉靖二年(1523年),张璁与桂萼、胡铎互相辨析大礼议。同年十一月,桂萼上疏,重提此事,明世宗于是在次年正月要求再次廷议,并于四月召张璁、桂萼至京师集议大礼,行至凤阳,奉敕“不必来京”,遂还南京。不久,张璁、桂萼上书,表示应该去掉“本生”两字,否则再也没有理由争论了,此举立即遭到了杨廷和一派则有多达“八十余疏二百五十余人”的反对。
嘉靖三年(1524年)正月,眼看皇帝又要作妖,杨廷和再度上书请辞。面对这个先后四次封还自己亲笔批示,上书近三十余篇的首辅,嘉靖帝这次没有再惯着他,直接批准了他的致仕,即使给事中、御史纷纷请求挽留,朱厚熜也都不予答复。
“左顺门惨案”爆发之后,杨廷和之子杨慎被发配
杨廷和被罢免之后,张璁、桂萼于嘉靖三年(1524年)五月奉召至京,在朝中群情愤懑的情况下,两人刚抵京城便立即遭到朝中大臣的弹劾,甚至面临被捕杀的威胁。不过,此时朱厚熜的皇位已经稳固,在他的支持下,两人不仅没有被杀,反而被晋升为翰林学士,专门负责处理礼仪问题。
嘉靖三年(1524年)七月,朱厚熜在左顺门召见群臣,表示将为生母章圣皇太后之尊号去“本生”二字,这表示朱厚熜将重新议定其父母的尊号。结果,朱厚熜此举立即在朝中引起了轩然大波,朝中大臣纷纷上书表示反对,然而却被下定决心的朱厚熜全部留中不发。
与此同时,朱厚熜正式下诏改称生父为恭穆皇帝,在父亲辞职后多次请辞不成的杨慎“又谐学士丰熙等疏谏。不得命,偕廷臣伏左顺门力谏”,朱厚熜大怒,命人“执首八人下诏狱”,消息传出后,立即引起了朝臣们的同仇敌忾之心。
杨慎约集同年进士检讨王元正等人,言道,“国家养士一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于是,多达231位大臣(《明史》称229人),在金水桥、左顺门一带列宫大哭,抗议非法逮捕朝臣,声彻宫廷。朱厚熜多次令引礼监太监劝退群臣,但大臣们却已经抱定了仗节死义”的决心,死谏不退。
朱厚熜大怒,随即下令将134人收监,并对五品以下的180余人施以廷杖,当场打死17人。杨慎于七月十五被捕,十七日被廷杖一次,死而复苏;隔十日,再廷杖一次,几乎死去,然后充军云南永昌卫。终世宗一世,六次大赦,杨慎终不得还,按明律年满六十岁可以赎身返家,但无人敢受理,最终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七月病逝于昆明。
嘉靖三年(1524年)九月,张璁与礼部尚书席书及桂萼、方献夫等奉诏召集大臣于阙右门辨议大礼,这次张璁等人大获全胜。最终,明世宗朱厚熜以明孝宗为皇伯考,昭圣皇太后为皇伯母。生父兴献王为皇考,生母章圣皇太后为圣母,明武宗朱厚照为皇兄,庄肃皇后为皇嫂。
元至正四年(1344年),淮河流域发生重大灾害,先是旱灾和蝗灾,然后是瘟疫。濠州钟离太平乡的农民因为没有雨水,生活本..
2025-09-06司机出车时的基本礼仪(01)系安全带,是开车前的准备工作。开车之前,应该先和乘客确认一下要去的目的地。(02)当车上乘坐的是老、孕、病乘客时,应该稳速行进,以保证他们的安全和舒适。而且在上下车的时候,如果可能的话,应该主动搀扶一下。(..
2025-09-04实用商务送礼的礼仪当今社会是一个讲“礼”的社会,如果你不讲“礼”,将寸步难行,甚至被人唾弃。求人需送礼,联络关系需送礼,中国古老的格言是这样说的,“以礼服人”、“礼多人不怪”,这格言在今天仍有十分实用的效果。据商业调查研究表..
2025-09-04日常接受礼物应有的礼仪一、接礼:当他人口头宣布有礼相赠时,不管自己在做什么事,都应该立即中止,起身站立,面向对方,以便有所准备。在对方取出礼品预备赠与时,不应伸手去抢,开口相询,或者双眼盯住不放,但求“先睹为快”,应保持风度..
2025-09-04用筷子的10种礼仪中国人使用筷子用餐是从远古流传下来的,古时又称其为“箸”,日常生活当中对筷子的运用是非常有讲究的。一般我们在使用筷子时,正确的使用方法讲究得是用右手执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个手指自然弯曲扶住筷..
2025-09-04新春须知中国餐桌礼仪民以食为天,中国的饮食文化驰名世界,中餐礼仪当然也声名远播。但随着时代的变迁,饮食文化正向多元化发展,西风东移的现象也日渐看涨,中餐中的很多古老礼节早已消失殆尽,但作为礼仪之邦,决不能只为了口腹之欲,而忽..
2025-09-04父母告知孩子春节的礼仪春节是全家欢聚一堂的日子,在这段时间内不管是走亲还是访友,做得最多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对孩子来说,这时正是他学习交往的最佳契机,但在他尝试与人交往前,父母得先告诉他一些基本的礼仪。1、打招呼在春节这段..
2025-09-04会议茶歇礼仪对于活动策划人员,会议茶歇这个环节常常被忽略,这点在策划新手人员上尤为常见,甚至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还不知道,什么是会议茶歇。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形,是因为一般的会议不需要会议茶歇,但如果是中、小型会议活动或者是高层会议..
2025-09-03与国外客户用餐的礼仪餐厅的选择:不一定豪华,但是一定要看起来干净。因为外出工作,身体非常重要。要是因为拉肚子干不了活,他们的中国之行就亏大了。菜式的选择:之前一定要问:doyouhaveanythingthatyoudon’teat?(有没有什么你是不吃的?)..
2025-09-03酒桌上的言语交际礼仪酒作为一种交际媒介,迎宾送客,聚朋会友,彼此沟通,传递友情,发挥了独到的作用,所以,探索一下酒桌上的交谈礼仪,有助于你交际的成功。1、众欢同乐,切忌私语大多数酒宴宾客都较多,所以应尽量多谈论一些大部分人能够..
2025-09-03祝贺寿辰的饮食礼仪祝寿过生日是人生礼仪中的重要内容。饮食方面,十岁、二十岁生日,只吃切面就可以了。贺生日一般都要庆贺,多以寿桃、寿面为礼,本家还有外加白糖、云片的。寿桃被看作为仙桃,面条取其绵长,都表示祝贺长寿。同时也送寿幢..
2025-09-03职场饮酒礼仪不知不觉身在职场已经十多年了,当初还是职场新人的时候,因为很多事情都不懂,结果做了很多错事,现在回想起来,自己都感觉好笑,今天我想以职场老大哥的身份给大家说说职场新人必知的一些礼仪,希望可以帮助初入职场的小弟小妹..
2025-09-03和领导一起喝酒的一些礼仪如果你有幸和和领导一起喝酒,那么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好好表现一下,千万不要搞砸了,以下的礼仪细节一定要牢记心头:1、酒桌上虽然“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但喝酒的时候决不能把这句话挂在嘴上。2、韬光..
2025-09-03宴请座位安排礼仪在中国是个礼仪之邦,饮食上的礼仪源远流长,一直流程至今,其中餐桌上的礼仪更是讲究。大到宴请中座位的安排,小到进食的规矩,无不体现出中国是礼仪之都。今天就为您介绍宴请座位安排的礼仪。中式宴请座位安排(一)由两桌组..
2025-09-03餐桌上应当注意的礼仪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和朋友或者同事吃饭,那么在餐桌上有什么讲究需要注意呢?简单介绍一下。入席时要等长者或者女士入座以后才能入座。入坐后姿势要端正大方,脚应当放到自己的座位下,身体与餐桌保持适当的距离。讲究文明用..
2025-09-03拜年礼仪需讲究什么你对春节的习俗了解多少呢?年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中国人自明清起始,对拜年礼仪定下了不成文的规矩,有着一定的次序:首拜天地神祗,次拜..
2025-09-03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