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威德金刚(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大威德金刚大威德金刚,是藏传佛教寺院中常见的护法神像,也是格鲁派寺院中修习的重要本尊之一。大威德金刚,梵文称“yamantka”,雅曼达噶。藏语称“吉杰多吉”(vjigsbyedrdorje)。汉译“敌治死王”、“大威德忿怒明王”、“圣阎曼德迦威怒王”、“大威德尊”、“降阎魔尊”等多种译名。佛经《仁王经仪轨》说:“威怒六足金刚,此尊为阿弥陀如来之教会轮身,其自性轮身,为文殊师利菩萨,在五方中为西方。”又《补陀罗海会轨》说:“六足尊无量寿佛忿怒,自性轮身文殊师利菩萨”。大威德金刚是密宗修法中的五大明王之一。所谓大威德金刚的象征意义,如佛经所言,有“降伏恶魔之威,护善安良之德”。也就是说伏恶之势,谓之大威;护善之功,谓之大德。由于威德极大,能制伏毒龙,断除诸障,降伏阎罗,故称“大威德金刚”。这里的“金刚”有无坚不摧之意。密宗绘画艺术中的大威德金刚有多种造型,一般是三面六臂、一面两臂、六足六面六臂,乘骑为青色水牛。也有三十二头三十六臂的,被称为十三尊大威德金刚。 《大神验念诵法》说:“圣阎罗德迦威德怒王,身乘青水牛,持种种器杖,以骷髅为璎珞头冠,虎皮为裙,其身长大,无量由寻,遍身火焰,洞然如劫烧焰,顾视四方,如狮子奋进。”这是早期汉地密宗中大威德金刚的基本造型特征。藏传佛教中的大威德金刚造像,基本上是依照佛经《大日经》以及《造像度量经》来造像的。如说:“降阎魔尊,是文殊眷属,是大威德势,其身六面六臂、六足、水牛为座,面有三目,色如玄云,作极忿怒之状。”大威德金刚是文殊菩萨化身的怖畏金刚,为藏密无上瑜迦宝生部三本尊。其像为九头,正面为牛头,每头上都有三只眼,头上戴着五个骷髅冠。34只手臂各手拿着铃、杵、刀、剑、弓、瓶、索子、钩、戟、伞、盖、骷髅等兵器。手执盛有血的头盖骨碗,藏语称“噶巴拉”。34臂象征佛教所说的智慧、勇猛、精进和坚固无比等。16条腿、裸体、拥抱着明妃罗浪杂娃,身色为蓝或黄,表情忿怒狰狞,头上有炽热火焰,头顶是阿弥陀佛,也有说是无量寿佛。大威德金刚脚下,一边踏着水牛、黄牛、鹿、蛇、狗、绵羊、狐狸,象征八位天王;另一边脚下踏着鹫、枭、鹦鹉、鹰、鹊、鸡、雁等。据说是象征脚下八天王的八位明妃。其实是象征修习佛法过程中,我们内心还没有完全克服的邪魔与愚昧。
时轮金刚(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时轮金刚时轮金刚是藏传佛教密宗中主要观想修习的本尊之一。藏语称为“堆科”,意思是“时轮运行”。按照藏族史书《西藏王臣记》的说法,时轮金刚密法起源于古代印度北部的“香巴拉国” (即佛教极乐世界之意),其国王月善最早传承和弘扬《时轮金刚法》。大约在公元11世纪前后传入西藏,到了13世纪时已经成为藏传佛教密宗的重要修习经典之一。《时轮经》据说是释迦牟尼佛晚年传法的记录,共有1200颂(每颂四句),分为五品:第一品讲说外时轮,即宇宙的结构,包括天体运行的规律。第二品讲内时轮,人体生理的形成、胚胎发育、病理病因、医药医疗以及人体内脉息运行的规律等。第三品讲灌顶,正式取得接受密法资格的仪轨。第四品为修法,讲修行的姿势和几种禅定。第五品为“智慧”,讲内时轮与外时轮的结合,即是智慧与方便合修证得的结果所达到的乐空无二“俱生快乐”的境界。时轮金刚密法认为,一切众生都是在过去、现在、将来“三时”的“迷界”之中,所以用时轮表示有情众生在“三时”的无明之苦。要想摆脱无明的苦恼,就须修炼时轮金刚密法。该密法强调在释迦牟尼佛之前,还有一个“本初佛”,他便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源泉。修习时轮密法能保持和控制体内的“有生命的风”,以使人长寿,并通过观修“五佛”,获得“五智”和“禅那”合一相应法,以证得“即身成佛”的圆满功德。时轮密法的主要修习经典是《时轮经》,尤其强调观修的时间。藏密认为修行的最佳时刻是天体运行到日月食的时候。《陀罗尼集经》说:“求闻持经等密轨,往往明期日月食以求悉地”。 “悉地”也就是修行成就。所以,藏传佛教强调:“佛于显密经教多处垂示,月食时善恶作用增长七俱月氏倍,日食时增长十万俱月氏倍。此土虽不见食,,他洲见食者亦能增长。是故一切明智之士,凡际此刻,皆应加行修习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入尊’诸法,以及念诵、朝山、布施、放生等善事。”又说:“昔者我佛于氏宿月之望日夜间证佛果时,适值罗睺入食月轮,今世诸大士亦复如是,登密道之阶梯,升三身(佛的应身、报身、法身)之高堂,外时轮罗睺入食日月、内时轮红白种子遇合,别时轮乐空无二,生稀有之大喜悦。”正是因为观修时轮金刚有这样神奇的特殊功能,所以,时轮经密法传入西藏之后受到了特别的重视。其次,密宗修行非常讲究人气息运行的经脉,经脉中最主要的是中脉和左右的姜玛与汝玛两脉。左右两脉被认为是人的气息运行与日、月的运行相互对应,而中脉的气息运行则与罗睺的运行相应协调。而三脉的气息相遇的时刻又都与日、月食相对应。时轮金刚的造型与胜乐金刚基本相近,有四个头,每个头上有三只眼,身色以蓝色为主,有24只手,拥抱明妃,手臂的色彩也有不同,有的是白色、有的是红色、有的是蓝色,手持各种法器,每种法器则象征福德、智慧、钩召、吉祥、催破等不同的含义。脚下踩踏人物象征无明烦恼的欲望。一般的造像模式是金刚与明妃呈弓步形状,左腿弯曲,右腿向外伸直,站立在莲花座上。大部分唐卡、壁画、泥塑擦擦中的时轮金刚都有火焰纹背光。但是青铜造像在身色上就难以区别,只能从整体风格上来认识和把握。
密集金刚(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密集金刚密集金刚是藏传佛教密宗修习观想的五大本尊之一,梵语称为“库夫雅•萨玛迦”,藏语称为“桑堆”。有时也称为“集密金刚”或“密聚金刚”。“密集”或是“集密”都有表示秘密的含义。“密集”一词在《宝积经密迹金刚力士会》里解释说“法意太子曰:吾自要誓,诸人成得佛时,当作金刚力士,常亲近佛,在外威仪,省略如来,一切秘密常委诳依。普间一切诸佛秘要密迹之事,信乐受喜、不怀疑结……其法意太子则今金刚力士名密迹是也。”因此,在藏传佛教中,尤其是格鲁派教法中非常重视密集金刚之法的观修。也有说密集金刚是从密宗五方佛中的东方阿闷佛化身演变而来的,在藏传佛教格鲁派教法中,据说密集金刚也是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守护神。传统的密集金刚造像也有自己的造像法度和艺术要求。一般而言,密集金刚是双身迦趺坐像造像,本尊有三头,三只眼,左头为白色,中头为蓝色,右头为红色。身色通常是深蓝色,有六只手臂,主臂两手拿金刚杵,拥抱明妃,结跏趺坐在莲台上。其余的四只手分别持法轮、火焰掌、莲花和宝剑。明妃的身色一般也为蓝色,也有三头六臂、三只眼,上两手勾搂金刚的脖子,其余四手持莲花、宝剑、弓箭等法器,双腿盘于金刚腰部。金刚与明妃都戴花冠、耳环和臂钗。在壁画和唐卡中一般都有蓝色圆形头光和橘红色背光。密集金刚的造像一般都供奉在密宗殿之中,较大型的造像是泥塑彩绘,色彩艳丽分明,有文静与忿怒等不同的表情。壁画中的密集金刚更显得文静安详,而雕塑中的密集金刚则多了些威严沉思的动态感觉。
欢喜金刚(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欢喜金刚欢喜金刚是藏传佛教密宗修习观想的五大本尊之一。藏语称为“杰巴多结”,又被叫作“饮血金刚”或“欢喜佛”,“欢喜”的更深意思是通过修行所获得的大自在、大自由和大解脱,也就是真正的身心合一的大欢喜境界。传说欢喜金刚是大自在天之长子,是一个象征残害世界的大荒之神;而明妃则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之躯,以救世渡难为本,以其拥抱吸其荒神之大恶之源,***受摄邪恶和邪欲,以其达到自在欢喜,所以也称其为“欢喜天”。据唐朝密宗高僧善无畏翻译密宗经典《大圣欢喜供养法》说:大圣自在天乌摩女,生的有3000儿子,他们分为左右两边,其中右有一千五百个毗那夜迦王,他们都是人身象鼻,在世间行施诸恶的天魔;左边的1500个为扇那夜迦王的,他们行善积德。而这1500个扇那夜迦王,据说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为了调伏恶魔毗那夜迦王的诸多邪恶行径,观世音菩萨显身为女,与毗那夜迦王成为“兄弟夫妇”,故做拥抱之像。其目的是为改邪为善。欢喜金刚的造像风格通常是双身、单腿稍弯曲立于莲花座上,左腿向内弯曲,右脚下踩两个仰卧人,象征摄受和降伏的邪恶与无明。欢喜金刚拥抱明妃金刚无我佛母,有五个头,五只眼,脸部色彩分别是黑、白、灰、红、灰蓝或黑色,有16只手臂。欢喜金刚的头顶骷髅冠上,一般有佛头、金刚杵或是马头等装饰标志。金刚的身色通常为魔色或是黑色。手臂佩有臂钗。最明显的标志是16只手臂分别都持有白色的骷髅碗,里面盛有各种神物,而且每个碗里都站有一个人物或是动物。右手碗里依次是:白象、青鹿、青驴、红牛、灰驼、红人、青狮、赤猫;左边碗里依次是:黄天地、白水神、红火神、青风神、白日天、青骸帝、黄施财等,每种人物和动物在此都有一定的象征含义。欢喜金刚主臂拥抱明妃,金刚佛母左手勾搂明王脖颈,右手高扬持有弯月刀或是骷髅鼓。与欢喜金刚做接吻状。身上挂有用骷髅装饰的项链,象征着梵文的50个字母。从整个造像的艺术风格来看,欢喜金刚的身姿具有舞蹈的造像艺术特征。在藏传佛教的壁画和唐卡艺术作品中,欢喜金刚的身光一般是描绘非常细腻的桃形火焰纹背光。
胜乐金刚(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胜乐金刚胜乐金刚是藏传佛教密宗修习观想的五大本尊之一,也被称为“上乐金刚”。藏语称“德木巧多结”。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比如拉萨下密院的麦巴扎仓非常重视此本尊的观修,是修行无上瑜迦密的本尊之一。胜乐金刚的造像通常为四个头,三只眼睛,左边头为白色,依次是黄色、红色和兰色。胜乐金刚的身色通常为蓝色,头上戴有骷髅冠,主臂拥抱明妃,双手持金刚杵,表情呈愤怒状,左手小臂处一般都有一根象征胜乐金刚的金刚杵。身后披白象皮,腰间系围虎皮裙,左右共有12臂,各手分别持有斧子、弯月刀、三股戟、骷髅杖、金刚索、金刚钩、人头面等器物。胜乐金刚的头部为绿色头光,周身为火焰纹大背光,双脚踩踏仰卧或是爬着的无明邪魔。胜乐金刚拥抱的明妃为金刚亥母,也叫作“多吉帕母”意思是金刚母猪。其单身时头显猪形,身为女相,一头三眼,两臂。身色为红色,也有为黄色的,全身裸体,象征佛教所说的“清净无染”,双腿勾盘于胜乐金刚腰间,明妃双臂佩钗,身着天衣,左手持金刚铃,右手上扬,挥舞着弯月刀,以示斩断无明欲望之苦。藏传佛教噶举派也很重视胜乐金刚本尊的观想与修行。总之,藏传佛教五大本尊的观修,是一个极其秘密又非常严格谨慎的宗教学修,修行的过程是对性空的领悟和体验,也是对自我认可又超越和否定自我的过程,在这个看似神秘的宗教修行过程中,任何一个修行者在开悟的刹那间,即能强烈地感受到身心的自由与智慧的喜悦,从而进入大自在和大解脱的无上圆满境界。
岗提寺的藏传佛教彩绘(摄影:宏宗法师)不丹岗提寺占据了富吉卡山谷山谷的黄金地段,群山环抱,在庙里极目望去,可遥望富吉卡山谷。据传说,莲花生大师唯一一位不丹弟子--贝美林巴曾预言此处会出现一座寺庙,而佛法将在此弘扬。1613年,贝..
2025-09-15西藏的雕塑艺术源远流长,昌都卡若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士的陶器,造型优美、质朴。双体兽陶罐巧妙地把两个动物的造型融合为一个陶罐,波浪式的几何纹样,朴素、别致。骨器和松耳石饰物造型也十分优美、制作精良,肇开了雕塑艺术的先河。考古发现..
2025-09-14白居寺壁画弥勒下生经变(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白居寺的壁画艺术,主要保存在措钦大殿和白居塔之中,位于措钦大殿后山上的仁定扎仓也保留有一些壁画。从时间上看,措钦大殿内的壁画,比白居塔内的壁画相对要早。1、措钦大殿壁画措钦大殿..
2025-08-241、 金刚结是一个像是中国结之加持物、上方有打结;金刚带则是一条线、上方亦有打结。金刚结上方应会有一个洞,这个洞是要让金刚带穿入的,然后佩带在颈上。2、 上师施打结时持咒以咒力吹入结内,将力量封存其中。结内有护法及力量,佩带..
2025-08-23465窟是一个人们颇感兴趣以表现藏密题材为主体的佛教洞窟。位于洞窟区北段北端,覆斗顶,中央设园椎形四阶佛坛,元代洞窟,俗名“欢喜洞”。窟分前后两室,全为藏式壁画。表现形式为单身的和男女合抱双身的修密像,画法奇特,独具格调,在汉..
2025-08-23《吉祥八清静图》(图片来源:西藏人文地理)吉祥八图宝瓶状(图片来源:西藏人文地理)《吉祥八清静图》,亦称八吉祥徽、八端瑞、吉祥八宝图,藏语称“扎西达吉”,是藏族民间传统美术中最常见而又被赋予深刻内涵和吉祥喜庆喻意的一组组合装..
2025-08-23佛教法器是指佛寺中僧侣们举行佛事活动和佛教仪式时所用的器物。藏传佛教的法器种类繁多,神圣而威严。其形式大多仿自印度佛教法器,同时也加进了具有自己特点的内容。它大致可分为礼敬、称赞、供养、持验、护身和劝导等六大类。不同种类的..
2025-07-31我们以超科学的角度,来看左右旋法螺,有说右旋法螺是稀罕法器,有说左旋法螺是俱有神奇功效,在此全列举出来供各大网友参考一下即可。右旋法螺:代表佛陀三条颈纹,一说代表佛语。象征佛陀宣说法音,如螺声远扬四方,广传天下利益众生,永世..
2025-07-31双鹿金轮 “双鹿法轮”是藏传佛教寺庙常见的标志物。尤其是在大昭寺,屋顶那组“双鹿法轮”的雕塑成为这座寺庙的视觉象征。一种通常的现代解释是它象征着佛祖当初在鹿野苑第一次讲法,或称初转法轮,甚至吸引了野鹿来听;而实际上在佛教的早期..
2025-07-31西藏雪域瑰宝——藏传佛教法器佛教法器是指佛寺中僧侣们举行佛事活动和佛教仪式时所用的器物。藏传佛教的法器种类繁多,神圣而威严。其形式大多仿自印度佛教法器,同时也加进了具有自己特点的内容。主要介绍藏传佛教法器之一礼敬法器。礼敬法..
2025-07-31西藏雪域瑰宝——藏传佛教法器称赞法器主要用于佛教庆典、宗教节日、活佛坐床、开光仪典等重大喜庆法事活动中,种类包括锺、鼓、铃、铙、钹、锣、海螺、骨号、铜号、银号、唢呐等。锺用金属铸成,有大小各式。教徒作法事时,击之以召集僧众。..
2025-07-31西藏雪域瑰宝——藏传佛教法器供养法器供养类法器专为供养之用,包括香炉、灯台、幢幡、华盖、璎珞、花笼以及供养器盆、盘、钵、杯、碗等等。香炉和灯台均为供于佛像前,分别用于烧香和照明的法器。幢有羽毛、宝石、金饰、丝绢等类,其形式为..
2025-07-31西藏雪域瑰宝——藏传佛教法器持验法器是指在修持作法时使用的器物。藏传佛教的持验法器包括曼扎、金刚杵、金刚铃、金刚镢、本巴瓶、法轮等。曼扎,即曼陀罗,是藏传佛教密宗神圣的坛场。僧人修法之地。用金银、铜等金属制成,形制有圆有方,..
2025-07-31说到宝瓶,汉地的朋友可能更熟悉。且不说观音手中那只能够起死回生的净水瓶,也不说《西游记》里大鹏雕手里那个最厉害的“阴阳二气瓶”,说是“内有七宝八卦,二十四气,要三十六人,按天罡之数,方抬得动。此宝能装人,人在其中,若不言不语..
2025-07-30电影《疯狂原始人》里最感人的部分,就是克鲁德用尽全力把家人一个个扔到对面的安全地带,自己被留在茫茫烟尘之中,对面的一家人凑在悬崖边,一起吹响手中的海螺呼唤对岸生死不明的克鲁德的场景。海螺悠悠,穿透空间的阻隔,带着家人的牵挂,..
2025-07-08金刚杵(chǔ),梵名vajra瓦支拉,藏语称“多吉”,曾音译为伐折罗、缚日啰、伐折啰、跋折啰、伐阇啰。又叫做宝杵、降魔杵等。原为古代印度之武器。由于质地坚固,能击破各种物质,故称金刚杵。在佛教密宗中,金刚杵象征着所向无敌、无坚不摧..
2025-07-08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