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元王元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这是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在春秋时期,众多小国相继告别了历史的大舞台,这才有了后面的战国七雄。其中,就樊国来说,也是在春秋时期被消灭。值得注意的是,春秋有两个“樊国”:一个被楚国消灭,另一个被晋国吞并!
一、姬姓樊国

樊国,一个始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君为姬姓。西周初期,樊国的都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一带。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姬姓樊国一开始和周王室的关系,应该是比较亲近的。所以,姬姓樊国的封地,正好位于西周都城的附近地区。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到了周宣王在位时,将樊国改封到太行之南,黄河之北的阳邑(今河南省济源市一带),故曰阳樊。
《待·大雅·蒸民》中记载:王命仲山甫,城彼东方的记述。仲山甫(父)就是周宣王时期的卿士,食采于樊,《国语·周语上》有仲山父谏阻周宣王,不要立鲁武公幼子为鲁国太子之事。仲山父还劝阻宣王不要料民于太原。《左传·庄公二十九年》中记载:樊皮叛王。樊皮即樊侯仲皮,是樊仲甫的后人。对此,在笔者看来,姬姓樊国和周王室关系的破裂,自然为其灭亡埋下了伏笔。
到了公元前664年,周王室命令虢公讨伐樊国,并把樊皮抓回京师。到了春秋时期,樊国和周王室的关系,已经不如从前了。公元前635年,周王室将阳樊之地赐给晋国,晋文公重耳率领大军包围了樊国,樊人不服,后有感于樊人德行,才放樊人出城,樊国遂为晋国所有。在此基础上,对于姬姓樊国的疆域,最终被晋国吞并了。对此,在笔者看来,在春秋时期,不仅楚国不断兼并周边的小国,对于晋国来说,同样没有对周边的小国心慈手软。正是因为不断扩大自身的疆域,这促使晋国、楚国成为春秋时期最强大的两个诸侯国。
二、嬴姓樊国

另一方面,对于嬴姓樊国的起源,则始于尧帝在位时。彼时,樊国的始祖位于今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一带。当然,夏商周时期,嬴姓樊国多次迁移了自己的疆域。
根据《史记》、《左传》等史料的记载,樊国地望有湖北樊城和河南信阳等说,以河南信阳说的认同度较高。对于嬴姓樊国来说,其故城在今河南信阳平桥镇以南的狮河之滨。1978年在平桥南山嘴清理了两座樊国宗室墓,依铭文知为春秋早中期的樊国君及其夫人墓。1981年在这附近又清理一座樊国铜器墓。出土的器物有浓厚的楚文化风格,是樊国和楚国关系相近的佐证。
当然,对于嬴姓樊国的历史来说,因为文献失载,所以没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大约在春秋初期,因为楚国向中原地区扩张,嬴姓樊国最终被楚国吞并了。在西周和春秋时期,除了樊国之外,还有不少嬴姓诸侯国,比如秦国、梁国、江国、黄国、养国等。对于嬴姓樊国来说,当时和江国、黄国、养国都位于江淮地区,所以被后人称之为 “江淮四嬴”。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江淮四嬴”,最终都是被强大的楚国所消灭。
此外,姬姓樊国和嬴姓樊国灭亡后,后人便以国号作为姓氏,这也成为樊姓的重要起源。樊姓发源于河南。春秋战国时,樊姓人口北入山西,东到山东,南迁湖北、江苏,西徙陕西,成为一个分布较广的姓氏。在古代历史上,樊姓著名人物有西汉大将军、左丞相樊哙、唐代巾帼英雄樊梨花等。
土家族的先民与古代巴人有直接的渊源关系。但其来源,目前说法不一,一说为古代从贵州迁入湘西的鸟蛮的一部;另说是唐末至五代初年(910年前后)从江西迁居湘西的百艺工匠的后裔。史籍中将湘鄂西一带土家族称为“土人”、“土民”等,清末地方..
2025-10-25哈尼族有多种自称,以哈尼、卡多、雅尼、豪尼、碧约、布都、白宏等自称的人数较多。另外还有糯比、糯美、各和、哈鸟、腊米、期的、阿里卡多、阿古卡多、觉围、觉交、爱尼、多塔、阿梭、布孔、补角、哦怒、阿西鲁玛、西摩洛、阿木、多尼、卡别..
2025-10-25把葡萄酒按照葡萄种植与酿酒技术的传播进程分类,则葡萄酒产地概略分为“旧世界”和“新世界”。除因自然条件不同而造成的差异外,“新旧世界”的葡萄酒,也因人为因素差异,而产生更大的不同。那么这种说法起源于哪里呢?著名英国葡萄酒作家..
2025-10-19鹰(布日古德)是萨满化身的神物象征。如果解释蒙古萨满的起源,则离不开鹰。萨满传统的说法是“鹰是天的神鸟使者,它受命降临到人间和部落头领成婚,生下了一个美丽的女孩,神鹰便传授给她与天及众神通灵的神术,并且用自己的羽毛给女孩编织..
2025-10-16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