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朝代,从贞观之治、到武则天的中兴、再到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唐朝的繁荣一代更胜一代,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在唐朝二百多年的统治历史前中期,人们的幸福指数应该比任何一个朝代都要高。可惜任何朝代的统治者都逃脱不了历史的宿命轮回,唐玄宗统治后期,君王的好大喜功和昏庸无能在他身上逐渐展现,大唐王朝盛世之下的积弊也逐渐爆发。
21世纪的今天,唐初十大名将仍然为人们所熟知,而尉迟恭、秦琼更是以门神的形式流传千古。讨伐隋朝、东征突厥高丽、打击地方士族,这些悍将在李世民的带领下,打拼出了一片新天地。然而让人惊讶的是,仅仅几十年,唐朝的将领队伍便后继无人,年轻将领难以出头。这其中的缘故可以用薛仁贵的成长经历作为例子分析。唐朝是一个很重视个人出身的朝代。虽然隋朝科举制已经出现雏形,唐太宗、武则天等人也逐渐推行科举制度,用以选拔人才,但是门阀势力在这几百年中仍然顽固不倒。
一个人想要出人头地,那么他的出身就决定了最终他能站在怎样的高度,唐朝建国后,即使是皇室李家也想要通过修订家谱来提高自己家族的地位。薛仁贵虽然也是贵族之后,出生于河东薛氏,但是他的家族在唐朝众多势力庞大的百年世家中,就显得微不足道。这种略显普通的贵族家世,让薛仁贵在接下来,作为一个将领的成长过程中吃尽了苦头。薛仁贵出生时家庭已经十分贫寒,只能靠耕作为生,此时遇见唐太宗远征辽东的时机,于是投身军伍之中,用自己的天赋打拼出了一片天地。
但是唐朝老将经验不能及时传授、贵族牢牢掌握军队话语权,这两条是唐朝军队战斗力下降的重要原因,同样让后来的年轻将领没有上升空间。薛仁贵虽然本身天赋突出,然而在种种战役中,却不得不受比他家世更为显赫的上司的统领。
因为他人家世比自己更高一筹,所以薛仁贵不得不遵循其他人意见,以至于延误战机,再难取胜。薛仁贵在大非川作战时,与副总管郭待封经常会陷入这样的僵局。没有前辈的带领,又失去最重要的战场指挥权力,这样的局面让薛仁贵这种年轻将领无法成长起来,将领队伍人才凋敝严重。
时势造英雄,也许出于国家稳定的考虑,统治者并非不知道如何培养一位将领。然而在他们的盛世蓝图之中,和平年代许多的良将已经作用不大了。正因这种狭隘的原因,唐朝后期制度僵化严重,朝廷官员平庸,军队再无悍将,国家实力江河日下,最终无力压服四方,导致乱世重现。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