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昆明出发,驱车400多公里,来到哈尼村寨,就会发现哈尼村寨本身就是一个园艺佳品,村寨多建在半山的向阳山坡,有的还要请风水先生来看看,村寨上方一般有一个小山包,上面有茂密的树林可作神林,寨内必须要有常年流泻的清泉,以供人畜用水之需,寨内高大的万年青树与民居、竹林、清泉融为一片,相映成趣。村寨的下方则是壮观的千层梯田。
选一个初冬的早晨,呼吸着原野的清风,沐浴着山间的浓雾,来到滇南小县元阳的乡村,登上山顶,俯瞰云雾中的层层梯田,她静静地舒展在山坡上,散发着泥土的气息,仿佛在述说上千年的历史。

据说在隋唐时期,哈尼族先民们从遥远的青藏高原,驱赶着牛、羊,背负着行囊,迁徙过来,他们定居哀牢山区后,当时滇南的河谷、平坝地区均被百越后裔傣族、壮族占据,姗姗来迟的哈尼族先民只能落脚于山区或半山区,他们便利用哀牢山区山高谷深的切割地貌以及气候、植被立体分布的特点,选择在800米至1000之间,地貌切割破碎的中半山建寨,建构了与之相适应的梯田稻作农耕文化生态系统。一个村寨大约就是20到40户不等的人家,时间住长了就会发现,每个村寨就象一个大家庭。村寨还设有专门为六月节使用的磨秋场、磨秋房以及十月年时小伙子们遛马赛马的大路。每当夜幕降临,站在山顶俯瞰,由蘑菇房组成的哈尼族村寨,星罗棋布地坐落在层层叠叠的大山中,背靠茂密森林,万道梯田尽收眼底,哈尼族人民惬意地生活在这人与自然的和谐之境中。
哈萨克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见于15世纪中叶,由古代乌孙人和突厥人的后裔组成、后有12世纪初西迁的部分契丹人后裔和13世纪初兴起的蒙古人的若干部落以及15世纪脱离乌孜别克汗国东迁的部分操突厥语的游牧部落长期融合而成。哈萨克人除少数从..
2025-10-24别再唱什么往后余生了,女孩子不努力挣钱,不舍得变美,往后余生,做饭是你,洗衣是你,做家务是你,遭嫌弃的是你,看孩子还是你。律师希望你被人告,医生希望你生病,修车工希望你汽车坏掉。只有小偷和保险公司才最善良,他们永远希望你荣华..
2025-10-22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