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文化为何充满什么?为何和其余朝代区别那么大?

2024-09-01 08:06历史解密

不同时代的文物往往都有着不同的气质,比如,秦汉的文物往往显得古朴;两晋的文物显得飘逸;唐朝的文物豪迈大气;宋朝的文物则精致可爱。

如果观察殷商的文物,便会发现,殷商文物往往透着一股狰狞和恐怖,时常可见一些猛兽食人的图案和各种抽象怪兽的形象,仿佛商朝人在刻意地描绘出鬼神的威严和人类的卑微。

这是因为,商朝是一个极为迷信的王朝,3000多年前,鬼神和巫术统治着中原大地,那是一个血腥的时代,一个活人献祭的时代。

商人是一个极为迷信的民族,在他们的信仰中,世俗世界的一切都逃不出超自然力量的支配:

生者的世界里,支配一切的是无处不在的精灵和神明,他们和人类相处于同一个世界,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能通过神力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死去的人在另一个世界里,他们变成了“鬼”,在死者的世界里过着和生者世界类似的生活,他们并没有与生者的世界隔绝,常常作祟,让生者感受到他们的存在。

不管是精灵、神怪还是鬼,在商人的信仰里,这些超自然的力量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世俗的世界,人们的健康与疾病、丰收与饥馑、胜利与失败、生存与死亡都是这些超自然力量作用的结果。人类在超自然的力量面前,除了小心侍奉、取悦他们之外,毫无反抗的能力。

理解了商人信仰的这个基本原则,就能理解考古所见的商文化中那股神秘阴郁的气质。

有学者统计,在大型献祭活动中,商朝人最多曾经一次杀死了500多人当作祭品。商朝人这种对死亡的偏爱并不仅仅局限于殡葬活动,而是渗透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不止是在大型祭祀活动中广泛的使用人牲作为献礼,哪怕是新建一座房屋,在房屋的地基,承重柱,大门等部分,都会埋上那么一两个人牲作“奠基”之用。

作为一个有幸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笔者很难想象,在进入朝歌并直观了解到商人是怎么对待俘虏以及有不臣之心的部落首领时,周昌儿子们的内心活动是怎样的。

卯,这个汉字,在如今人们的认识中,多和记录方式有关,但是在商代,它的代表着活人祭祀的一种形式。

具体的做法将人用类似现代屠宰厂的方式,将人挂起来,从中间刨开,掏空内脏,一分为二。

而这只是其中一种,作为先进文明的商人,在祭祀这件直接影响着王朝兴衰的大事上,丝毫不敢怠慢,创造力惊人。

除了卯,还有全牲(俎)、击杀(弹)、砍头(伐)、烧死(尞)、投水(沈)、取出内脏(副)等等。

商人们认为,上天主宰着人间的一切祸福,而已经死去的君王和贵族,则会升天成神,想要获得他们的祝福,就需要不断的献祭,牛,羊,人等都是上天喜欢的祭品,只有献祭的越多,神灵才会越喜欢,得到的祝福才越多。

从甲骨文的记载推测,商朝将首都迁至殷地之后,至少有上万人被残酷地处决,或被敬献给无形的鬼神,或成为死去贵族的陪葬。在所有关于殷商活人祭祀的文物中,有两件文物非常具有代表性,那是两件青铜甗(yǎn),今天陈列在安阳殷墟博物馆的展厅中。

甗是一种炊具,大体上可以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被称为甑(zèng),用以盛放食物,下半部分被称为鬲(lì),用以装水。下方的鬲被加热时,其内部的水会受热蒸发,蒸汽通过中间的篦(bì)子进入上方的甑中,将其内部的食物蒸熟。其原理和今天的蒸锅颇为相似,但是殷墟博物馆展厅里的那两件青铜甗非常特殊,因为它们内部都盛放着人头。

较早发现的一件青铜甗出土于1984年,由一个年轻的考古队员在一次发掘过程中偶然发现。

一般来说,挖出一个甗并不罕见,因为中国人对这种器皿的使用,从商朝一直延续到了汉朝,但这件甗最让人惊讶的是,它的上半部分,也就是那个名甑的部分内,居然有一个人头。

在场的队员无不惊奇,虽然古代墓葬中,并不缺乏类似的“人殉”痕迹,乃至到近代中国,也存在着妇女被用作陪葬的事件,但类似这样的现象却并不常见。

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后,由于其特殊性以及稀少性,暂且把其定性为“个体现象”。

就这样过去十几年,类似的发掘还在继续,但类似这件甗的器皿,并没有再次出现,于是人们更倾向于这是一个“独立现象”。

直到1999年,同样是在河南安阳,在对一个规模较为庞大的墓葬进行发掘时,再次发现了一件装有人头的甗。

这立即引起了考古人员的注意,他们意识到,这很可能并不是一个“独立现象”,而对这片墓葬随后的发掘,进一步刺激着考古队员们的神经,大量的各类人类骸骨陆续出现在这个墓葬里,他们有的完整,有的残缺,有的拿着武器和盾牌,像一个武士一样在保护着什么,形象庄严肃穆,有的却死状凄惨,死前似乎受了很多苦。

而结合部分文献的记载,以及此前考古人员的发现,人们确定,在几千年前,那个叫做“商”的时代里,存在着普遍的活人祭祀现象。封神榜中,周文王的儿子伯邑考被残忍的剁成肉泥,比干被刨心,可能并不是简单的“惩罚”。

商朝盛行人祭,除了迷信的因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商朝有充足的奴隶来源。

商朝定都殷之后,曾经有一段时期,气候非常湿润、暖和,彼时的中原大地还是一片亚热带雨林,今天已经在河南绝迹的犀牛和大象,当年却在殷商王朝的疆域内四处驰骋。在殷墟曾经出土了一副小象的骨骸,脖颈处还挂着一个铜铃,说明那是一只被人类驯养的小象,足见当时的商朝人和大象相处密切。

此外,在甲骨文中,“大有作为”的“为”字,看起来就像是一只手在牵着一头大象,这也是个很有趣的现象。

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农作物往往会有更好的收成,更多的粮食储备意味着更多的人口、更多的劳动力和更大规模的军队,在殷商中后期的历史中,王朝迅猛扩张,骏马拉着两轮战车四处驰骋,一批又一批俘虏被抓回首都斩首祭神。我相信当时整个王朝一定信心满满,昂扬向上,坚信自己所献祭的鬼神会永远保佑自己。

然而,公元前11世纪左右,中国再一次迎来气候的转冷,与寒冷相伴的干燥也随之而来。从甲骨文的记载来看,商朝后期一些卜辞中,“烄”字出现的频率明显多了起来。

“烄”字在甲骨文里看起来就好像一个人被置于火焰上炙烤,其含义为“焚人”,是活人祭祀的一种,主要目的在于求雨。而商朝后期越来越多的焚人记录,意味着当时气候已经整体转向干旱,焦虑的商朝人不断地将人烧死以祈求降雨,可以想象,寒冷和干旱给古代农业生产带来的威胁有多大。

粮食减产会造成食物的匮乏,食物匮乏会使得整个王朝人心涣散,军队后勤崩溃,同时,被饥饿逼入绝境的各地方国和诸侯也会铤而走险,试图挑战中央王朝的权威。在古代社会,饥饿和造反常常相伴相随,殷商军队在王朝末期四处***,然而,他们数百年来一直崇拜的鬼神终究要抛弃他们了。

就在商朝忙于应对各方战事之际,居住在陕西周原一代的周族认为时机已到,在周武王姬发的带领下,早已对殷商心怀不满的各路诸侯聚集起来,在牧野讨伐商军。

公元前1046年2月1日,殷商与周人的军队在朝歌城外的原野上摆开架势,准备大干一场,二者的矛盾已无法调和,战争是唯一的解决方法。

自从决定开始灭商,武王周发就几乎没有睡过一场好觉,双方巨大的实力差距与兄长伯邑考的惨死,让他一直难以安然入眠。

可这是一场不归路,一旦下注就没有结束,直至最终的胜利者的出现,周发心里很清楚,他几乎是在拿全体周人在赌博。

一旦失败,兄长的经历就会降临在全体族人身上。

随着清晨的雾气散去,双方阵容开始出现在对方眼前,周人这里会同盟友的军队,据记载,大致4万5千人左右。

而商朝的军队则像一片没有尽头森林。

被奴役了数百年的周人内心充满恐惧,虽然他们其中已经有很多经过了有效的训练,但是长久以来形成的心理障碍,在此时变得无比沉重。他们几乎走几步就要停下来整顿队形,以防出现破绽,就在众人都快慌了神时,武王周发做了最后的总动员。

今日之事,不过六步七步,乃止齐焉,夫子勉哉!

然而,商纣王忘记自己是如何对待那些奴隶的了,他忘了那些奴隶被斩首和肢解之前绝望的哭喊,忘了商朝人怎样虔诚地将奴隶们的血肉献祭给鬼神。周朝联军大兵压境之际,虚无缥缈的鬼神没有出来保佑残暴的殷商和同样残暴的纣王,那些被鬼神“吃肉喝血”的万千生灵又怎么会为殷商而战?

奴隶们临阵倒戈,殷商王朝灰飞烟灭,绝望之下的纣王站在高台之上,望着无尽的河山,将自己焚于熊熊烈火。在某种程度上,殷商君主成了这个王朝灭亡之前,最后一个被献祭给神明的人。

从周朝开始,中国人渐渐摆脱了对鬼神的疯狂崇拜,转而用道德和礼制来构建整个社会,此后数千年,中国社会中的世俗力量一直牢牢地占据着主宰地位,华夏大地上再也没有出现过一个政教合一的全国性政权。

今天,主宰这片土地的不再是曾经那些虚无缥缈的鬼神,而是千千万万普普通通的人们。

  • 曹操真英雄,刘备伪君子 两人定义为什么差距那么大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操和刘备,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曹操是英雄吗?这要看怎么定义什么是英雄了,如..

    2025-11-02
  • 卜筮与算命的区别

    中国有许多的预测术,名气最大的莫过于“奇门遁甲”,流传最广的则是“四柱八字”,其余的还有“紫微斗数”、“纳甲六..

    2025-10-31
  • 清朝大乱为什么在慈禧死后开始 慈禧的威胁力有那么大吗

    还不了解:慈禧和清代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慈禧死后清代为什么开始打乱?慈禧对..

    2025-10-30
  • 可怕的捡尸文化:在酒吧喝醉酒被捡尸什么意思

    可怕的捡尸文化:在酒吧喝醉酒被捡尸什么意思我没醉啊,继续喝啊!我没醉!我还能走直线呢!快拉我过去路边,我好想吐..

    2025-10-30
  • 穆斯林文化中的阿文书法

    在宁夏博物馆“回族民俗文物”展厅内,陈列着一组由6幅条屏组成的阿拉伯文书法作品。该条屏每幅长208厘米,宽52厘米,底为深藏蓝色锦缎,由金粉、香料、水银等调和为泥金,从右至左书写,一气呵成。其所书内容大意是:赞美真主,是他创造了人..

    2025-10-29
  • 道教文化对中国古代石桥建筑的影响

    窝风桥古代石桥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之一,集中体现了一个时期桥梁科技、桥梁美学、桥梁艺术和民俗风情的面貌,因此无论是石拱桥还是石梁桥,它们反映的不仅是建筑技术,更大层面上反映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其中道教文化对中国古桥建筑有着深..

    2025-10-29
  • 哈萨克族有什么游牧文化?哈萨克族马上求爱风俗简介

    从事游牧生产的哈萨克人,非常喜爱马上运动。叼羊马上摔跤赛马等是他们的传统体育运动,'姑娘追'是哈萨克族姑娘和小伙..

    2025-10-25
  • 古代刺史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这个官职主要是做什么的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汉朝刺史,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古代刺史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这个制度的作用是..

    2025-10-25
  • 商纣王帝辛有哪些行为,为何会加速商朝的灭亡?

    帝辛,商朝末代君主,世称商纣王,在很多人心中,他是个荒淫无道、沉迷酒色的暴君形象。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

    2025-10-20
  • 邯郸之战秦国伤亡那么大 楚国为什么不趁机进攻秦国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楚国,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邯郸之战秦国和赵国损失惨重,可以说两国几乎是两败俱伤,当..

    2025-10-20
  • 新旧世界葡萄酒酿制方法的区别

    葡萄酒产地的新旧两个世界,是两个很容易区分的概念,但是他们的酿酒方式有何不同?新旧世界两大势力代表着国际葡萄酒..

    2025-10-19
  • 蒙古族马头琴背后的草原文化

    马头琴是产生和流传于蒙古族的一种拉弦乐器。它那独具特色的音色,悠扬、深沉、宽广、抒情的旋律,蕴含了独特的审美文化、人文思想和民族精神,与蒙古族的成长、发展、生活环境密不可分。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潮流中,挖掘其文..

    2025-10-16
  • 萨满起源 蒙古族文化中的鹰图腾

    鹰(布日古德)是萨满化身的神物象征。如果解释蒙古萨满的起源,则离不开鹰。萨满传统的说法是“鹰是天的神鸟使者,它受命降临到人间和部落头领成婚,生下了一个美丽的女孩,神鹰便传授给她与天及众神通灵的神术,并且用自己的羽毛给女孩编织..

    2025-10-16
  • 《大白话说文化、思维与个人、国运》

    咱们的股市,是单边市场。就是只能上涨挣钱,下跌时没法挣钱。成熟的西方金融市场,可以买涨,也可以“买跌”,涨跌都..

    2025-10-14
  • 多彩的民族 绚烂的文化

     壮族绣球女 悄悄话制作绣球2012年2月6日是2012年传统的元宵佳节。这一天,百色市在森林广场举办民俗文化活动展演。参加这次这次展演的有百色市12个县(区)各代表队,一共30个方阵,参演人员近3000人,他们先在百色市森林广场集中表演,之..

    2025-10-13
  • 揭秘:历史上唯一被灭两次的朝代是哪个?

    历史上有一个两次被灭的朝代,你知道是哪个朝代吗?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宋朝的建立标志着多个割据政..

    2025-10-13
  • 前朝总督权力那么大 清朝皇帝是怎么防止他们有异心的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清代封疆大吏,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唐代设立藩镇制度方便管理,最后因藩镇割据..

    2025-10-09
  • 清朝巅峰时期和明朝巅峰相比 究竟哪一个朝代更强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清代和明代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明代和清代并称为明清,作为中国最后两个封建王朝..

    2025-10-09
  • 元朝当初的疆域那么大 明朝为何没有完整的继承下来

    元代当初打下的疆域那么打,明代推翻元代之后,元代的疆域明代为何没有完整的继承下来?,明代和元代版图差距为何那么..

    2025-10-06
  • 命好运不好和运好命不好的区别

    常言一个人才能无法发挥叫做生不逢时,这个时就是所谓的运,运也叫运势,运势放大就是时势,《列子·力命篇》言论命:..

    2025-10-06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