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文化对中国古代石桥建筑的影响

2025-10-29 08:05历史文化

窝风桥

古代石桥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之一,集中体现了一个时期桥梁科技、桥梁美学、桥梁艺术和民俗风情的面貌,因此无论是石拱桥还是石梁桥,它们反映的不仅是建筑技术,更大层面上反映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其中道教文化对中国古桥建筑有着深厚的影响。

道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道”来统摄自然、社会和人生三大层面,追求三者的自然平衡,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道教文化全面而深入地渗透到国人的思维方式、民族心理、风俗民情、文学艺术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教崇尚自然,追求自然。认为自然的美,并不在于它的形成,而在于以自然为运,以自然为用,自然者道也。庄子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如果说儒家强调的是官能、情感的正常满足和抒发(审美与情感、官能有关),是艺术为社会政治服务的实用功利;道教强调的则是人与外界对象的超功利的无为关系亦即审美关系,是内在的、精神的美,是艺术创造的非认识性的规律。

一、得道成仙——古桥建筑的宗教寓意

道教文化源远流长,最早吸收了先秦道家关于“道”、“气”、“玄”等哲学概念,建立起一套宇宙本体论、形神论、生死观和修炼方法,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础。浓厚的道教文化对汉地民俗、文艺、建筑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古代石桥跨越河流、峡谷、深涧、小溪,因此经常被作为人和神之间的纽带或中介,在民间信仰与巫术中,被视为众神来去升降的必经之路。道教羽化飞升的神仙传说,有很多与桥密切关联,最常见的是仙人过桥故事。如张果老骑驴经过赵州桥在桥面留下足迹,铁拐李在桥头行医又从桥上隐去,何仙姑以剑为马,送求药者从天界返回人间于桥上的故事等等。在许多民间传说里,仙与桥的关联,不仅表现在桥常是众仙出没的所在,还表现在建桥工程往往也是众仙热心指点所成。因此我们说,桥不仅沟通了人与人,还沟通了仙与人。

古时造桥殊非易事,造桥者的事迹广受世人尊重和赞扬,同时由于宗教的信仰,常取带有“仙”字的桥名,臆想虚无缥缈的“仙迹”,祈盼带有宗教意味的传说故事,来宣传和弘扬鬼斧神工的造桥技术,使之代代流传。这是道教文化自然融于桥文化的一种现象。如明代湖州府治内有桥名“望仙桥”,其名字与道教得道成仙的传说有关。明汪翁仪纂修的《弘治湖州府志》记载:“望仙桥,旧志:道人马自然于此飞升,州人拥桥观望,故名。”古桥中此类与神仙相关联的桥名或故事,不胜枚举。

二、道教哲学对古桥建筑结构的影响

在道教的哲学中,“道”是空有无名之状,是非逻辑、非理性的,不是用语言可以传达的,它超出了人的各种感觉和语言之外,所借助的不是语言,而是语言的意象符号系统,所以它具有抽象性和超验性。我们经常引用道教哲学的话语来概括中国传统建筑结构特征,如老子曾说:“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道教哲学的有无观念体现在古桥设计中,赋予古桥建筑更多的哲学内涵,表现出许多虚实的围合,结构单元与架空部分“有无相生”,产生出空间的流动感。老子还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些听起来玄之又玄的话语,正是道教哲学试图用来提示自然事物中客观规律的表达。把这些理念放置于古桥文化中,似乎正与桥型结构暗合。古代石拱桥的薄拱薄券技术使桥拱的空间发挥到最大,同时自重减至最低;石梁桥的简支结构形式则将古桥建筑中的“有”、“无”之象演绎得淋漓尽致。通过传统的设计手段,道教文化的影响反映在古桥的材质、色彩及装饰符号上,营造出虚静、祥和的意境,这样的空间氛围可以让人品味开阔、简淡、疏朗、谦和之人生追求。

道教哲学中对水是崇拜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认为水“夫唯不争,故无尤”,“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以柔克刚、以退为进是道教哲学主张以不争而达到争的目的的最有效途径。道教宫观是祀神、修道和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故而往往引水入观,绕其屋舍,因此许多宫观建筑的前后都有桥。虽然桥的尺寸要比其他地方的桥小一些,但其布局、形制和其他桥大体相同。除了有助于营造道观殿宇的庄严气氛外,桥在道教文化中还有改善风水的作用,在民间,桥常被道教的阴阳术士用来作为趋吉避凶的一种工具,从而蒙上神秘色彩。

三、道教图案是古桥装饰艺术的一个重要题材

道教文化对桥的直接影响还反映在古桥建筑装饰方面,桥栏板上的饰刻图案,往往反映道教学说和崇拜神灵的寓意,在石桥的构件上雕凿道教文化的标志图案如“太极阴阳图”、“八卦图”、“暗八仙”等,带有镇桥的寓意。开放兼容的心态,使体现道教文化的图案在古桥建筑中的运用屡见不鲜,在桥顶的定心板上经常浮雕“束带笛”等图案,在桥底拱券的龙门石上经常以浅浮雕的形式制成阴阳八卦图,如浙江省德清县德武桥桥中央面石上刻有阴阳八卦图,桥栏板上则刻有“八仙过海”的形象,等等。这种道教文化的装饰反映了造桥者的精神祈望。

作者单位: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 穆斯林文化中的阿文书法

    在宁夏博物馆“回族民俗文物”展厅内,陈列着一组由6幅条屏组成的阿拉伯文书法作品。该条屏每幅长208厘米,宽52厘米,底为深藏蓝色锦缎,由金粉、香料、水银等调和为泥金,从右至左书写,一气呵成。其所书内容大意是:赞美真主,是他创造了人..

    2025-10-29
  • 道教宫观的壁画艺术

    永乐宫壁画我国壁画历史悠久,而且在它一产生便与我国古代汉民族信奉的神及神仙故事结下了不解之缘。这种壁画以它所特有的可视形象,再现于人们面前,使人感受到富有人格意义的神的威力和神通,把宗教中深奥的教义变为生动的形象故事,依靠这..

    2025-10-29
  • 大足南山道教醮坛造像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足石刻,道教石刻造像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南山石刻、石门山石刻、舒成岩石刻为代表。这些道教石刻造像,题材丰富、技艺精湛,可以说是我国不可多得的道教艺术珍品,民族文化的瑰宝。 南山石刻位于大足县城南面..

    2025-10-28
  • 首届当代中国名人道教文化书画艺术作品展在武汉举行

    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书法作品。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黄信阳书法作品。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书法作品。武汉长春观方丈吴诚真国画作品。湖北省道教协会名誉会长李光富书法作品。11月14日上午,首届当代中国名人道教文化书画艺术作品展在湖..

    2025-10-28
  • 道教的“神符”和书法艺术

    道教的“神符”是一种特殊的书法艺术符咒是重要道术。许慎《说文》:“符,信也。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汉书?文帝纪》:“初与郡守为铜虎符、竹使符。”应邵注曰:“国家当发兵遣使者,至郡合符,符合乃听受之。”张晏曰:“符以代..

    2025-10-28
  • 绍兴宾舍庙台有什么演出?绍兴宾舍庙台建筑简介

    建于明代晚期,戏台四面临水,左靠一座三孔大石桥,俗称戏文桥。村民在岸上和土地庙廊下都可观看演剧。据传,该村每年..

    2025-10-27
  • 绍兴安城河台面积有多大?绍兴安城河台建筑简介

    河台临河而筑,台前有石板铺成的空地。戏台台基立于河心,形若桥墩。戏台四面临空。戏房在演区后部,深3.5米,演区深4..

    2025-10-27
  • 达斡尔族的民居是怎么样的?达翰尔族的建筑

    达斡尔族民间建筑。达斡尔人喜依山傍水而居。建筑格局具有传统中轴式特征,正方形,分正房、仓房、畜栏、菜院等。多向..

    2025-10-26
  • 哈萨克族有什么游牧文化?哈萨克族马上求爱风俗简介

    从事游牧生产的哈萨克人,非常喜爱马上运动。叼羊马上摔跤赛马等是他们的传统体育运动,'姑娘追'是哈萨克族姑娘和小伙..

    2025-10-25
  • 蒙古族马头琴背后的草原文化

    马头琴是产生和流传于蒙古族的一种拉弦乐器。它那独具特色的音色,悠扬、深沉、宽广、抒情的旋律,蕴含了独特的审美文化、人文思想和民族精神,与蒙古族的成长、发展、生活环境密不可分。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潮流中,挖掘其文..

    2025-10-16
  • 萨满起源 蒙古族文化中的鹰图腾

    鹰(布日古德)是萨满化身的神物象征。如果解释蒙古萨满的起源,则离不开鹰。萨满传统的说法是“鹰是天的神鸟使者,它受命降临到人间和部落头领成婚,生下了一个美丽的女孩,神鹰便传授给她与天及众神通灵的神术,并且用自己的羽毛给女孩编织..

    2025-10-16
  • 《大白话说文化、思维与个人、国运》

    咱们的股市,是单边市场。就是只能上涨挣钱,下跌时没法挣钱。成熟的西方金融市场,可以买涨,也可以“买跌”,涨跌都..

    2025-10-14
  • 多彩的民族 绚烂的文化

     壮族绣球女 悄悄话制作绣球2012年2月6日是2012年传统的元宵佳节。这一天,百色市在森林广场举办民俗文化活动展演。参加这次这次展演的有百色市12个县(区)各代表队,一共30个方阵,参演人员近3000人,他们先在百色市森林广场集中表演,之..

    2025-10-13
  • 周易预测学对中国古代生活的影响

    《周易》是我国古代一本重要的书籍,被列为四书五经之一。我周易预测学源于《易经》,是中国诸多预测理论之王。千百年..

    2025-10-09
  • 泛黄纸卷现道教神仙 或出自武当

    “我收集到一批武当山建造时的工匠稿本,专程到北京请懂行人看了,他们说这东西太珍贵了,我想捐给湖北省博物馆。”近日,河南藏友栗先生致电本报称。前日,栗先生专程来到武汉,称自己愿意将这批“稿本”捐献出来,本报记者遂陪同他前往省博..

    2025-10-08
  • 道教南宗创始人巨型坐像开雕

    浙江天台山道教南宫祖庭——桐柏宫,用一整段高7.5米,直径2.6米,周长8米,重达25吨的花梨木,为道教南宗创始人雕刻巨型坐像。日前,在天台举行了道教南宗创始人雕刻巨型坐像开雕仪式,该雕像将由全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天台山干漆..

    2025-10-08
  • 道教声腔艺术与地方风俗完美结合

    在三晋曲坛上,有一种叫屯留道情的曲种,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这种道教的声腔艺术结合地方风俗,以讲故事的形式宣扬优秀传统文化,反映日常生活趣事和风趣幽默,成为了当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屯留道情”是稀有的民间传统艺术..

    2025-10-08
  • 《富春山居图》中的道教情缘

    近日,浙江省长吕祖善访台期间,在与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会面后宣布,将出借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的《富春山居图》前段“剩山图”,参与明年7月至9月在台北故宫举办的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富春山居图》是元朝大画家黄公..

    2025-10-08
  • 四川道教造像、道画碑刻艺术

    四川现存较早、最精的道教造像,是610年绵阳西山玉女泉造像,有30余龛。青城山天师洞张陵天师石像也大体造于此时。唐朝崇奉道教,造教得到大发展,较著名的有大足县石门山和南山造像。明清以后,道教造像趋向世俗化,各地大量塑造城隍、关帝、..

    2025-10-07
  • 自贡王爷庙戏楼有什构造?自贡王爷庙戏楼建筑

    建于清末,单檐歇山式屋顶。戏楼高八米,分作两层,由二十八根圆柱支撑。楼宽二十六米,深九点五米。戏楼台沿分三层,..

    2025-10-05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