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粽子的意义_万年历

2024-09-13 08:12历史文化

导读:据悉,在屈原死后,楚国的老百姓都悲痛万分。为了不让屈原的尸体,遭到鱼虾的侵蚀。人们都自发的向江中投粽子。端午节吃粽子的意义是什么?就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一节日习俗,一直流传至今。现在,大家和万年历小编一起了解下端午节吃粽子的意义是什么吧。

端午节吃粽子的意义

端午吃粽子,现在人们只知道这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端午节食品。

但据专家考证,粽子只不过是民间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说端午食粽是祭屈原,是后人附会而形成的,仅反映民众的心愿而已。

实际上,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间节俗的“寒食节”(清明前一天)吃粽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至今,许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与清明食粽的民间风俗。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粽子不仅形状很多,品种各异,而且各地的风味也各不相同,主要有甜、咸两种。甜味有白水粽、赤豆粽、蚕豆粽、枣子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猪油粽、枣泥猪油粽等。咸味有猪肉粽、火腿粽、香肠粽、虾仁粽、肉丁粽等,但以猪肉粽较多。另外还有南国风味的什锦粽、豆蓉粽、冬菇粽等,还有一头甜一头咸、一粽两味的“双拼粽”.这些粽子均以佐粽的不同味道,使得粽子家族异彩纷呈。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吃粽子的意义”,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更多更详细端午节资讯请点击》》端午节的习俗和来历

文章由天气网万年历频道(http://wannianli.tianqi.com/)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世界各国争相推进破解进度

    人类的基因蕴含着生命的终极秘密,可以是基因决定这人的身体健康生老病死。人类基因组计划,就会为了探寻人类生命中最..

    2025-11-20
  • 端午节有什么饮食文化?端午节的食俗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ldquo;诗人节rdquo;..

    2025-11-14
  •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端午节吃粽子的原因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主要有四种,其..

    2025-11-14
  • 端午节粽子馅甜咸大战争议 端午节粽子的种类

    端午节到来,作为节日最具代表性的食品mdash;mdash;粽子,自然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甜粽子、咸粽子,到底哪个更正宗?..

    2025-11-14
  • 端午节传统食物有哪些 各地过端午节都吃什么

    端午节是起源于中国的中国最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那么端午节的传统食物有哪些呢?端..

    2025-11-14
  • 端午饮食注意事项 端午节要注意什么?

    端午节放假放松固然重要,但是也别忘了饮食健康哦,毕竟我们过节是为了身心都愉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本文端午节饮食注..

    2025-11-14
  • 在古代姜字是何起源?背后有何意义?

    千百年前,一个鹤发童颜的老者在钓鱼台垂钓,演绎了一处”愿者上钩“的好戏,姜子牙这个名字也就出现在了历史上,带给..

    2025-11-13
  • 梦见暗恋的人代表着什么 梦见暗恋的人代表着什么意义

    1、在梦中出现自己喜欢的人、或是暗恋的对象,最主要还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但是梦中的你们是否有互动,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哟。2、梦见自己暗恋的人,而且不止一次,说明你在心理上已经过份的压抑自己,同时情绪低落,建议你应该振作起来,最..

    2025-11-12
  • 唐僧念经歇后语下一句是什么_万年历

    导读:唐僧是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中著名的人物,这个人物的经典动作就是念经啦!那么您知道关于唐僧有哪些歇后语来描述吗?唐僧念经歇后语下一句是什么您知道吗?如果答案您都是摇头的话,那就赶紧跟随万年历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为您的知识..

    2025-11-03
  • 骑驴看唱本歇后语下一句是什么_万年历

    导读:关于动物的记载,其语言形式有千万种,歇后语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那么关于动物会有哪些歇后语来形容呢?骑驴看唱本歇后语下一句是什么您知道吗?而关于驴这种动物的相关歇后语又有哪些呢?下面就由万年历小编一一为您解答吧!动物驴的漫..

    2025-11-03
  • 刘备借荆州歇后语下一句是什么_万年历

    导读:刘备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人物,关于刘备,历史上有很多故事记载。刘备借荆州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那么关于刘备借荆州的故事是怎么样的呢?刘备借荆州的歇后语下一句又会是什么呢?下面将由万年历小编一一为您解答。历史人物刘备刘备借荆州歇..

    2025-11-03
  • 十二生肖龙的出生年查询 属龙的出生年月大全_万年历

    导读:龙是十二生肖成员之一,自古以来,人们就把龙这一种动物视为吉祥物,龙年出生的人,身上具有独特的特质,非常的神秘。所以今天万年历小编就带你来了解一下十二生肖龙的出生年查询,看看属龙的出生年月大全,并了解属龙的人都有什么样的..

    2025-11-03
  • 雪顿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雪顿节是什么时候_万年历

    导读:中国民族节日众多,而雪顿节就是其中的一个特色节日。那么,雪顿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雪顿节是什么时候?对西藏文化了解的人一定对雪顿节(藏戏节、展佛节)并不陌生,此节日是西藏所有节日中最为隆重、也是规模最大的一个传统节日。请随万..

    2025-11-03
  • 查白歌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查白歌节的习俗_万年历

    导读:每个民族都有每个民族的传统节日,这些都是经过一系列的岁月所沉淀下来的规矩。它不仅代表了这个民族的形成轨迹,也是作为一个民族向外展示最好的方式。今天,万年历小编带大家走进查白歌节去了解下,查白歌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查白歌..

    2025-11-03
  • 秀才遇到兵歇后语后半句是什么_万年历

    导读:拔苗助长---急于求成、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等歇后语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能听到的歇后语,那么,除了这几句外,日常生活中,您常听到的歇后语还有哪些呢?您知道秀才遇到兵歇后语下一句是什么吗?有关秀才的歇后语又有哪些呢?赶紧跟随万..

    2025-11-03
  • 端午节自制的糯米酒

    关于端午节的美食有很多,而糯米酒就是其中的一种,相信很多朋友都很喜欢饮用,下面就为您介绍一下它的详细做法吧!糯..

    2025-10-24
  • 吃粽子的好处

    我们中医有时候挺讨人嫌的,过个中秋节,会有文章写许多人不能吃月饼,过个元宵节,会有文章写许多人不能吃元宵,过个..

    2025-10-19
  • 韩信点兵歇后语下一句是什么_万年历

    导读:韩信是西汉开国功臣,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因此关于韩信的故事,历史上有很多记载。而韩信点兵的故事广为流传。那么韩信点兵的故事到底是什么样的呢?韩信点兵歇后语下一句又会是什么呢?赶紧跟随万年历小编来了解一下吧!韩信..

    2025-10-13
  • 飞蛾扑火歇后语的后面一句是什么_万年历

    导读:歇后语是最为特殊的一种语言形式,它的特点是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画蛇添足--多此一举、竹篮打水--场空、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等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歇后语。那么除了这几句外,常见的歇后语还有哪些呢?飞蛾扑火歇后语的下一句您..

    2025-10-13
  • 高射炮打蚊子歇后语下一句是什么_万年历

    导读:井底青蛙——目光短浅、聋子耳朵——摆设等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的歇后语,那么除了这几句歇后语外,您知道常见的歇后语还有哪些吗?歇后语高射炮打蚊子下一句会是什么呢?如果对于这些答案,你都不是很明白的话就赶紧跟随万年历..

    2025-10-13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