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田林壮族的欧贵婚俗

2024-11-13 08:21历史文化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在田林县的壮族地区,女孩子到了婚嫁的年龄,往往不是嫁出去,而是娶婿上门,这种叫“欧贵”(即“娶婿上门”,也叫“入赘”)的奇特婚俗自古流传至今,而且十分普遍、盛行。

在田林的壮族中,不少村屯上门入赘的男子往往占同龄男子的大半以上。一个村屯里,家家户户都有人上门入赘,真是与众不同,别有一番风味。“欧贵”婚俗中女娶男嫁,上门的女婿深受尊重,家庭结构没有婆媳、姑嫂等关系,比如男方去到女方家中,女方是长女,女方弟妹就称男方为“大哥”,长辈则称其为“老大”;如果是次女,女方弟妹就称男方为“二哥”,长辈则称其为“老二”,以此类推。当地对“欧贵”的男子的社会地位也都是同样平等给予的,男子无论是社会地位或是家庭地位都得到应有的尊重,体现“生男生女都一样”的观念,因为女方可以娶夫回去,姓氏跟谁姓都可以,因此女孩也可以延续香火,所以“欧贵”婚姻比例仍相当高,女人“半边天”的说法毫无夸张。田林壮族上门入赘婚姻如此之多,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女方而言,源于以下四种情况:

原因一:自古以来,田林壮族民间一直尊崇娅洛(壮族民间传说的造物主布洛驮之妻)、娅幌(壮族民间传说的谷物女神)和娅囊仙(壮族民间的女英雄)等,因此,壮族民间素来有“男女都一样”的观念,人们对生男生女的态度都基本一样,并不在意是男是女。在他们眼里,男女没有贵贱之分。有时候,觉得女孩子比男孩子更会体贴和伺候老人,更会孝顺父母,因此,他们往往希望生育女孩。家里生有女孩,特别是对那些聪明、漂亮或者具有某种特长的女孩,父母一般都不愿或不轻易让其外嫁。

原因二:村里的环境条件好,或娘家比较富裕等,也往往不愿让姑娘外嫁。一些城镇或村屯,当地自然环境较好,交通比较方便,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都相对比较优越,而男方家的各方面条件又不如女方家,这时候,姑娘们通常也是不愿意离开本村屯,不愿意离开娘家,而其父母亦不肯让自己的女儿嫁出去。于是,便招姑爷上门入赘。

原因三:那些只生有女孩而没有男孩的家庭,就更需要招姑爷上门入赘传宗接代了。按照壮族民间习俗,男子上门入赘,要改随女方姓氏,女方家就有人传宗接代了。有的人家认为,嫁女儿出去只赔不赚,划不来,虽然出嫁前男方要付给一定的彩礼,但出嫁时娘家同样要有相当的嫁妆陪嫁。

原因四:女方是长女或兄弟外出工作的家庭,也通常招姑爷上门入赘,来担当家里的“顶梁柱”,把女婿当作儿子看待。

就男方来说,主要源于家里兄弟多。如果家里兄弟多,且家庭经济又比较困难,父母没有能力讨那么多的儿媳妇,就只好让一部分儿子离家上门入赘。而有时,媳妇多了,妯娌之间往往难免闹不团结,无端给老人增添许多烦恼。特别是国家还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前,人们生小孩都比较多,一对夫妻常常都会生育五六个以上的小孩,有的甚至多达10来胎。孩子多,家庭经济自然就困难,而住房亦有限,因此,让一部分男孩子上门入赘就很自然了。

在田林壮族村寨招姑爷上门,常见的有短期上门和永久入赘两种情况。

短期上门:时间多则5到8年,少则2至3年,甚至更短,到期即让女方随丈夫回夫家。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女方弟妹尚小,需要姑爷先上门一段时间,一起照顾女方的弟妹,待弟妹长大了便可离去。这种婚姻男人们一般都乐意接受,因为结婚时,男方往往不需要付给女方太多的彩礼,基本上由女方家里自行操办。将来男方携带妻子回自家时,不得与女方家分配家产,届时只能任由岳父岳母分给多少即得多少。这种情况的上门后来又演变成一种叫“做两边人”的婚姻状况,即男女同是一个寨子人时,生产劳动方面则两边家里都要兼顾。

永久入赘:这种情况在相亲说媒时即已事先讲好,有的还立字据,以示永不反悔。永久上门入赘的男子要改随女方姓氏,至少其子女必须随母姓。即使将来分了家,家里的神台亦只摆供女方的祖宗。有的人家则让子女带父母两姓。

“欧贵”的步骤和程序与“欧贝”(娶媳妇)大体相同,都要经过问亲(上门求亲)、定亲(摆定亲酒、定婚酒)、合八字(请会看黄道吉日的师公给男女双方合生辰八字,合则成婚,不合则双方另择他人)、迎亲(迎接新人结婚)等程序,只是不比“欧贝”(娶媳妇)隆重而已。不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群众婚姻观念的变化,“欧贵”与“欧贝”一样,步骤和程序都大大简化了。

  • 最震撼的广西河池金城江机场,建在300米悬崖上

    我们都听过愚公移山的典故,但是很少有人会想到它会成为现实,而广西河池金城江机场就是现实版的愚公移山,因为它是在..

    2025-09-03
  • 少为人知的广西乐业天坑群,9.6万平方米的地下原始森林

    天坑是自然界中形成一种罕见的地质奇观。广西乐业天坑群就是一个地址奇迹,这一块区域有着28个天坑,复杂的地形使得这..

    2025-08-29
  • 以鲜花为媒的布朗族 布朗族有什么婚俗?

    布朗族的男孩与女孩到了十四五岁时要举行“漆齿”的成年礼仪式。届时男女少年相聚在一起,用铁锅片烧取红毛树黑烟,彼此为异性染齿。染齿意味着步入成年,可以公开参加村寨中的社交活动。“串姑娘”是布朗族传统的恋爱方式。布朗族青年的恋爱..

    2025-08-20
  • 壮族的宗教信仰

    壮族的宗教信仰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新石器时期,甄皮岩遗址中的骨骸就撒有红粉末,说明有了灵魂观念。另外一些地方又发现陶祖、石祖等崇拜物。但壮族宗教的起源显然要早得多,它从自然崇拜开始,经历了动植物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至多神崇..

    2025-08-10
  • 藏式婚俗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不论哪个民族,要婚要嫁,少不了一定的程式。这一程式经过长时间沉淀,成为以书为证或口头相传的约定俗成,逐渐形成了比较固定的仪式。随着社会发展,民族融合,藏式婚俗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妻多夫与一夫多妻制渐行渐远,..

    2025-08-09
  • 壮族“三月三”将至 南国壮乡榔声阵阵迎歌节

    “壮家木榔壮人敲咧,振臂挥杵敲起来啰……”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天等县的1000多名壮族儿女穿上了节日的盛装,用欢快的歌声和豪迈的打榔声迎接即将到来的壮族传统节日“三月三歌节”。天等县地处桂西南,壮族人口占到了全县总人..

    2025-08-07
  • 桂湘边界侗族同胞在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共度一年一度“祭萨节”

    3月7日(农历二月十五),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乐江乡宝赠侗寨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祭萨节”。当天,乐江乡地宝片和相邻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陇城镇、甘溪、坪阳、传素乡近2千余侗族同胞欢聚一堂,唱起古老的侗歌,跳起传统舞蹈,摆上隆重..

    2025-08-06
  • 广西瑶乡唐黄瑶“婆王节”的千年历史演变

    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总人口29万,其中瑶族占57%以上,在恭城瑶族中,有两个“婆王三姐妹”的传说:一婆王在嘉会乡唐黄村,二婆王在栗木镇欧寨村,三婆王在莲花镇势江村;还说:“唐黄婆婆最正直,势江婆婆最风流,欧寨婆婆爱哭涕。”在观音乡也..

    2025-08-06
  • 19岁女孩何红宇在广西涠洲岛失联:酒店留奇怪遗书 最后监控曝光

    19岁女孩龙其乐在广西涠洲岛失联:酒店留奇怪遗书 最后监控曝光镜头一晃,活蹦乱跳的姑娘就没了。从9月1日晚到现在,四..

    2025-07-24
  • 壮族踩高跷踢足球

    壮族的"高脚球",玩起来很像足球。不过却不能用脚来踢,无论奔跑、拼抢和踢球都能用那对“义肢”。现在用的球是足球,但以前踢的可是柚子。原来,早在南宋时,广西南丹县人就有踢柚子的游戏;每逢中秋还要举行踢柚子比赛,近代发展为踩高跷踢..

    2025-07-19
  • 壮族的拜山习俗

    清明时节,广西生活的汉族人在早几天就开始忙碌了起来,大型超市甚至专门设立了“清明专柜”,“拜山”用的祭祀品一应俱全,其中最抢手的就是“五色糯米饭”,“烤乳猪”,还有各色糕点了。广西的壮族人通常在农历三月初三就已经祭祖完毕了,..

    2025-07-19
  • 壮族男女独特的求爱方式

    壮族青年男女爱情观和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有很大的相同,这在现代社会中,显得难能可贵。壮族人谈情说爱的场所和汉族人对爱情表述的委婉恰恰相反的是,壮族人的求爱场所是选在“公共场合”的,赶上歌圩或者亲朋的婚礼,对于未婚的姑娘、小伙来..

    2025-07-19
  • 仡佬族风趣婚俗:新郎竟难辨新娘

    仡佬族青年男女历来实行自由恋爱,除节日、集会和赶集时的交往相识之外,主要的恋爱方式就是在"走坡"中传歌互答交友。"走坡"的季节是阳春三月和八月金秋,年轻人身穿盛装,男女各自结伴,到集市上寻找对歌的伙伴。找到满意的对手后,就邀到风..

    2025-07-17
  • 以箭为媒 锡伯族男女青年的奇异婚俗

    锡伯族民间流行着一句谚语“春天的清风和煦,秋天的婚礼热闹”。那么锡伯族的婚礼有什么特别的风俗呢?锡伯族居住在呼伦贝尔大草原及嫩江流域,18世纪中叶,其中一部西迁到伊犁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锡伯族是一个打牲部落,且弓箭在渔猎生产中..

    2025-07-17
  • 青蛙图腾—壮族的原始信仰

    普列汉诺夫指出:“原始人不仅认为他们同某种动物之间的血缘关系是可能的,而且常常从这种动物引出自已的家谱,并把自己一些不太丰富的文化成就归于它”,这样,人们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对这种动物的各种神话传说。古壮人也不例外,他们依照自..

    2025-07-17
  • 广西——壮族蚂拐节

    壮族传说认为掌管风雨的是青蛙女神,并把青蛙称为蚂拐。红水河沿岸壮族村寨通过祭祀蚂拐,祈求年年风调雨顺,岁岁五谷丰登,四季人畜兴旺。蚂拐节一般从大年初一起至二月初二结束,主要内容有找蚂拐、祭蚂拐、孝蚂拐和葬蚂拐等。壮族蚂拐节(..

    2025-07-13
  • 壮族 仡佬族敲击体鸣乐器有什么?乐器宁宁简介

    宁宁,又称丁丁、灵灵切、五叮、五(钅星)、板兰,是壮族、仡佬族敲击体鸣乐器。宁宁以其发音之谐音得名。流行于广西..

    2025-07-06
  • 广西阳朔:一江灯火满江红 千年渔火再现漓江

    夜色朦胧,远山近岫仅存剪影,宛若缎带般平静无波的漓江江面上,一只只点着渔火的竹筏忙碌穿梭。渔火映照江面,如天上星光,与两岸灯火交相辉映,形成一幅“一江灯火满江红”的绝妙佳景,引发游人阵阵赞叹。这是12月3日在桂林阳朔开幕的渔..

    2025-06-03
  • 广西话方言笑话

    有广西人讲普通话,咬字不准,常带明显的地方口音。普遍的是将空读成公,口念成狗,风又念疯,由此闹出以下笑话。:1、有朋友远到,一般吃饭必上一盘田螺,主人夹起一颗田螺一看说:公的!便弃之。又夹一颗又道:公的!又夹又弃,嘴里不断嘀咕:..

    2025-05-14
  • 世界三大宗教婚俗礼仪

    世界的三大家宗教有着不一样的文化习俗,那么在婚礼中这三大宗教又有着什么样的形式呢?宗教婚礼习俗之佛教结婚仪式一般来说,佛教婚礼中新娘可穿龙凤褂,旗袍而新郎可穿中式长袍或一般西服。1、婚礼开始,全体来宾入坐;2、新郎新娘下跪于证..

    2025-04-27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