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凤翰的书法 高凤翰书风的分水岭

2024-12-23 08:23历史文化

我们来看看这《书怀・石头城外放船行》草书轴,从流利的行笔和自然的气势中可以肯定是他右手未病前所书,从始至终有一种飘飘欲仙的韵味,但是不狂不怪,可谓放而不纵。如果高凤翰从未发病,这件作品很叮能就是一件佳作,他的书风就不会再发生质的变化。

就像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分前后期一样,高凤翰的书风也存在一个分水岭。李清照是以南渡为分界线的;高凤翰则以左右手的转换,完成这种变革的。让我们来看一看,他后期的草书《窗夜・纸帐生虚白》。同是一件草书轴,风格却有了质的飞跃。可能高凤翰本人也不敢正视这个现实,所以落款时加了“左手”二字。

左手的用笔随意性大大增强厂,很可能是它不太听话的缘故。首先用笔的轻重变化相当明显,有几个字格外突出,十分醒目。高凤翰并非驾驭不住自己的人手,而是有意借助它的“活跃”,从而变劣势为优势,加强提按,产生意想不到的变化。这几个字的突出,并没有打破整体的协调,由于这种加力是经过酝酿的,安排得比较巧妙,所以就像是一段乐曲中的几个强音,使人振奋,使人赏心,运用得真是恰到好处。特别是那个“兀”字,内容与形式达到了近乎完美的一致,仿佛足潮水回落时,高兀的礁石一样,急匆匆地扑入人们的眼帘,简直让你无法回避。

  • 瑾妃的家世如何?她的书法水平如何?

    古人通常用毛笔书写,而要掌握毛笔书写绝非易事。有很多文人墨客的书画流传至今,最受追捧的还是一些书法大家的作品。..

    2025-09-14
  • 梁鹄的书法特点

    除前文提及的师宜官、梁鹄等五人外,蔡邕、张昶、皇象,索靖、王羲之、王献之等,也都兼工八分书。可以看出,东汉至魏晋是八分书体最盛行的历史时期。前人盛赞八分“凶险可畏”“奋研扬波”“龙虎腾踞”“交戟横戈”是指八分书在结体、笔势上..

    2025-08-27
  • 梁鹄的书法风格

    在字体布局上,其笔画简者,笔道写得丰腴,有时参与篆书的萦折笔画,在体势上多取横势,增强文字的厚重之感,如“魏”、“运”等字;其笔画繁者,笔道则写得爽劲,尽量减少波折,运笔方纵,自然跌宕。一字之内点画之间的穿插避让,笔道粗细,..

    2025-08-27
  • 王徽之书法特点

    有集八卷,佚。今存文一篇,见《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诗二首,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其书法长于行草,以韵胜。《新月帖》,见于辽宁省博物馆藏的唐摹万岁通天帖,传为王徽之书,唐摹本。此帖以行楷为主,挥洒自如,笔法多变,妍..

    2025-08-27
  • 皇象的书法特点

    《三国志・吴志・赵达传》裴松之注引《吴录》曰:“皇象字休明,广陵江都人。幼工书。时有张子并、陈梁甫能书。甫恨逋,并恨峻,象斟酌其间,甚得其妙,中国善书者不能及也。”晋葛洪《抱朴子》誉皇象为“一代绝手”。南朝宋羊欣云:“吴人皇..

    2025-08-27
  • 吴琚书法特点

    吴琚好书画工诗词,尤精翰墨,孝宗常召之论诗作字。《江宁府志》云:“琚留守建康,近城与东楼平楼下,设维摩榻,酷爱古梅,日临钟(繇)、王(羲之)帖。”擅正、行草体,大字极工。京口(今江苏镇江)北固“天下第一江山”墨迹,乃为吴琚所..

    2025-08-27
  • 我国书法收藏市场扫描

    人们一定还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惊艳登场。北京的“京”字被幻化成一个奔跑的人形印章,中间的英文“Beijing”和阿拉伯数字“2008”出人意料地用毛笔书法的形式写成,书体风格脱胎于古老的敦煌汉简体,古朴稚拙..

    2025-08-27
  • 欧阳中石书法是有生命力的

    “中国书法艺术的光大,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你不想让它光大都不可能。”这是欧阳中石先生在中国美术馆就“中国书法的生命力”所作学术讲座中表达的观点,充分表达了他对中国书法文化发展前景的信心。欧阳中石先生指出:中国书法,是闪烁在中华..

    2025-07-13
  • 刘海粟的书法特色

    艺术大师刘海粟以画名世,唯为画名所掩,人多不知他的书法造诣亦深,早为行家称道。从新加坡作家周颖南先生处得见大师用毛笔写在皮纸或宣纸上,致他的三十九封,共约六万言的长信,使我们对大师的行草书法有了比较完整的认识。大师这些书信作..

    2025-07-13
  • 清代画家:高凤翰

    高凤翰(1683~1749)胶州大行高氏二股十一世,清代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又名翰,字西园,号南村,又号南阜、云阜,别号因地、因时、因病等40多个,晚因病风痹,用左手作书画,又号尚左生。汉族,山东胶州市三里河街道办事处三里河村人。雍..

    2025-07-12
  • 书法教授:尉天池

    尉天池(1936.4-)安徽省砀山县人。中共党员,1960年7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1960年9月起,在南京师范学校(今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执教书法,1986年4月晋升为书法教授。曾任日本文部省1986年度特聘书法教授,执教于国立爱知教育大学书..

    2025-07-12
  • 36岁是个分水岭,人的面相会发生改变

    有句话说的是36岁时一个人面相会发生改变,36岁之前随父母,36岁后开始发生变化产生自己的心像。从命理学的角度来说,..

    2025-06-21
  • 为了拿到王羲之的书法,老道士做了什么?

    对王羲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王马共天下”的东晋时期,王氏是高级的士族。..

    2025-06-16
  • 唐寅的书法

    唐寅的书法不及绘画、诗文出名,但天分也极高。他的书风不离赵孟\的影子,故王世贞在《m州山人稿》中评议:“伯虎书入吴兴堂庙,差薄弱耳。”其实,唐寅的书法与绘画一样,均注意广涉诸家、融会贯通,面貌也很多样,只是享年不永,尚未达到“..

    2025-06-02
  • 欧阳询的书法特色

    欧阳询相貌虽很丑陋,但聪悟绝伦,读书能数行俱下,博览经史,尤精三史。其书法初学王羲之及北齐三公郎中刘珉,后渐变其体,笔力险劲,自成面目,人称“欧体”,为一时之绝,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书法家。人们得其尺牍文字,咸..

    2025-06-02
  • 张良勋的书法成就

    张良勋书法,着意继承传统,古意盎然。学书先从二王入手,取其风神飘逸,心境空明;并上溯秦篆、汉隶、北碑,钟太傅、张伯英,研其超迈简远,高古淳雅;下及欧虞颜柳,立其森严法度,清雄阔大;友邻颠张狂素,鉴其恣肆奔放、惊世骇俗旨趣;又..

    2025-05-31
  • 吴湖帆的书法

    书法临宋徽宗瘦金书,后得米芾“多景楼诗卷”真迹,开始专攻米芾,题画字体不是宋宣和,便是米襄阳。与他的健康状况相适应,从60年代起,是吴湖帆绘画风格的又一转变时期。在书法上,他临习怀素草书《自叙帖》,与此相匹配的是他在绘画上向苏..

    2025-05-13
  • 郑板桥书法横条

    燮行书横幅《难得糊涂》郑燮行书横幅《吃亏是福》

    2025-04-22
  • 中国古代书法珍品解析:陆机与《平复帖》

    晋武帝太康十年(公元289年)秋,29岁的陆机携弟陆云从故乡华亭(今上海松江区)出发,一路北行。龙跃云津凤鸣朝阳两..

    2025-04-02
  • 谈当代书法收藏

    这次友声书社学术研讨会,以“书法展览、评论和收藏”为主题,是很有意义的。一方面,当代全国性书法活动已经轰轰烈烈开展了30年,大家对书法学习、创作和艺术理论探讨得比较深入,而对作为当代书法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的“书法展览、评论和收..

    2025-04-02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