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蜀汉后期,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三国(220~280年)是汉朝到晋朝的历史时期,共分曹魏、蜀汉、东吴三国。汉朝丞相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汉朝灭亡。刘备于221年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孙权229年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在赤壁之战中,曹操被孙刘联军打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于是,对蜀汉而言,成了魏蜀吴三国灭亡之首。关于蜀汉的灭亡,有很多原因。在这些因素中,“蜀中无大将”的出现,显然是蜀汉灭亡的重要原因。例如,在公元263年的魏灭蜀战争中,由于缺少将领,蜀汉只能派缺乏经验的诸葛瞻去抵抗邓艾,结果是邓艾战死沙场,邓艾成功地攻入成都,迫使后主刘禅放弃抵抗。所以,问题来了,蜀汉后期为什么没有大将?
在刘备定都成都后,蜀汉占领了益州,而与曹魏、东吴对峙。不能像以前那样从全国招募人才,而只能从益州招募。与此同时,由于刘备过去征募的人才本身来自士族,自然也不能把所谓的家族迁往益州,为蜀汉持续提供了二代甚至三代的人才。而蜀汉的人才也逐渐消亡。
不管刘备和诸葛亮有多强的识人能力,也不能无中生有,这是客观事实。其实,即便是蜀汉最后的主子姜维,也是被诸葛亮从曹魏降将中选出来的,这已经是很大的智慧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主观上的重要原因,那就是蜀汉的人才政策问题。总而言之,蜀汉政权是由两类人组成的,一是外来者,二是益州土人;若将其细分,则可分为三类:一是刘备领导下的荆襄集团,二是赤壁之战后的荆楚群士,三是益州土人。
其中,刘备的嫡系,蜀汉政权的最高层,就是荆襄,也就是东州人。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这四个人在蜀汉四相中都属于荆襄。三国志蜀***载的立传人物有五十九人,其中荆州籍二十七人。而且益州的土著人也一直被***下去。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