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的习俗礼仪

2025-02-08 08:46历史文化

捷克的习俗礼仪

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czechoslovakia),位于欧洲东部,是个内陆国家。面积12.7万平方公里。人口1560万,捷克族占决人口的64%,斯洛伐克族占总人口的30.8%。主要宗教是罗马天主教,天主教徒约占全国人口的70%。首都布拉格(praha)。捷克和斯洛伐克语为国语,贷币克朗koruna,捷克和斯洛伐克有“支之国”的美称”。

1981年10月28日独立,成立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1936年3月又被希特勒得国占领,直至1945年5月9日全国放。1990年4月20日又改名为捷在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宪法于1960年公布,联邦国会分民族院及两面三刀共和国选出等数休表组成的人民院。人民院按人口比例分配席位,直接民选。总统由联邦国会选举。1949年10月6日与我国建交,中捷两国于1950年建立贸易关系。

捷克和斯洛伐克经济比较发达,工业有一定的基础,已有150年历史,是世界上工业发达国家之一。尤以机业突出,其次是玻璃品、鞋类、酒等也较著名。主要矿产次源有煤、铀、玻璃砂、花岗岩等,森林次源较丰富,但主要工业原料和很大一部分能源须依进口。1983年国民生产总值为1208亿美元,人均5480美元。

捷克和斯洛伐克人在起居方面,有早起早睡的良好习惯。一般说来,他们通常要住宽敞适、卫生设备齐全的房间,穿着也较讲究。

按照当地人的商务活动,随时宜穿保守式样的西装。会政府官员,须先订约会。各经济机构均为国营,现有外贸企业103个,其中,直属联邦外贸部领导的专业公司53个,经济单位自营外贸企业和公司50个。这些贸易组织各司其职,负责一特定会同务谈羊一般较拖拉,叭有耐心的人才能做生意,应邀到捷克和斯洛伐克人家里做客,要上礼物和鲜花、葡萄酒、威士忌或法国白兰地。

在捷克和斯洛伐克,一要在物、美术、军事设施和机场拍照,不要给和军人拍照。捷克和斯洛伐克人认为红三角形是有毒的标记。

捷克和斯洛代表克人在食上习惯吃西餐。他们吃早餐时,要有麦粥。而在晚餐时,一般都要有汤。但是,他们爱吃清汤,同时也特别爱吃用奶油做的各种点心。一般说来,他们在口味上与法国人相似,喜食以炸、焖烹的菜肴。他们特别上与法国人相似。

当地的节日,1月1日元旦、2月25日劳动人民胜利纪念日、5月1日劳动节。各银行营业时间从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上午至下午4时。

商务活动,每年9月至次年5月最宜往访。每年6月8月是传统的休、度季节,这段时间外国商人最好不要去捷谈生意。大城市及度胜地水安全。

捷克和斯洛代伐克是个内陆国家。贷运通常是通过欧洲其他港口进行的,其中主要包括安特卫普、汉堡、勒阿旨尔、特的里格尼亚等。

海关规定,免税香烟250支或雪匣40支、或烟草200克,酒1瓶。本国贷币禁止出入境,但对经互会成员国另有规定。公民往返经互会各国,可出入不超过500克朗的本币。经互会各国公民去捷克和斯洛伐克,出入以600克朗为限。外币入不限,入境时申报数额,可如数携出。

官方禁止小费,但私下仍受欢迎。计程车小费为车资的5~0%,行李一件5克朗,旅店、夜总会的小费为10%,另给3%者,皆大欢喜。

  • 基诺族各方面的介绍 基诺族的生活习俗

    基诺族是云南的独有民族之一,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基诺族总人口为1.8万人,其中云南省有1.78万人。截至1..

    2025-09-12
  • 感恩节的由来和习俗是什么

    你肯定听说过感恩节,那么你知道感恩节的由来吗?感恩节像中国的春节一样,大家都要和自己的家人团聚,那么你知道感恩..

    2025-09-10
  • 西餐礼仪--不可不知的刀叉正确使用方法

    西餐礼仪,顾名思义就是西方人的饮食文化,与中国人的习惯是大大不同的。中国人吃饭用筷子和勺子,而西方人都是用刀子..

    2025-09-10
  • 约会时的餐饮礼仪有哪些?

    和情人约会的时候,如果你的礼仪做到十分,男方会感觉你是高雅大方,女方会觉得你绝对是一个绅士。因此约会时的礼仪是..

    2025-09-09
  • 西餐礼仪介绍

    在现在社会,随着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西餐也离人们越来越近。专家指出掌握一些西餐礼仪很有必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

    2025-09-09
  • 大礼仪之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事件结果如何?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明武宗朱厚照驾崩于豹房。朱厚熜在杨廷和的拥立下于正德十六年(1521年)继位。接下来趣历史小..

    2025-09-06
  • 司机出车时的基本礼仪

    司机出车时的基本礼仪(01)系安全带,是开车前的准备工作。开车之前,应该先和乘客确认一下要去的目的地。(02)当车上乘坐的是老、孕、病乘客时,应该稳速行进,以保证他们的安全和舒适。而且在上下车的时候,如果可能的话,应该主动搀扶一下。(..

    2025-09-04
  • 实用商务送礼的礼仪

    实用商务送礼的礼仪当今社会是一个讲“礼”的社会,如果你不讲“礼”,将寸步难行,甚至被人唾弃。求人需送礼,联络关系需送礼,中国古老的格言是这样说的,“以礼服人”、“礼多人不怪”,这格言在今天仍有十分实用的效果。据商业调查研究表..

    2025-09-04
  • 日常接受礼物应有的礼仪

    日常接受礼物应有的礼仪一、接礼:当他人口头宣布有礼相赠时,不管自己在做什么事,都应该立即中止,起身站立,面向对方,以便有所准备。在对方取出礼品预备赠与时,不应伸手去抢,开口相询,或者双眼盯住不放,但求“先睹为快”,应保持风度..

    2025-09-04
  • 用筷子的10种礼仪

    用筷子的10种礼仪中国人使用筷子用餐是从远古流传下来的,古时又称其为“箸”,日常生活当中对筷子的运用是非常有讲究的。一般我们在使用筷子时,正确的使用方法讲究得是用右手执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个手指自然弯曲扶住筷..

    2025-09-04
  • 新春须知中国餐桌礼仪

    新春须知中国餐桌礼仪民以食为天,中国的饮食文化驰名世界,中餐礼仪当然也声名远播。但随着时代的变迁,饮食文化正向多元化发展,西风东移的现象也日渐看涨,中餐中的很多古老礼节早已消失殆尽,但作为礼仪之邦,决不能只为了口腹之欲,而忽..

    2025-09-04
  • 父母告知孩子春节的礼仪

    父母告知孩子春节的礼仪春节是全家欢聚一堂的日子,在这段时间内不管是走亲还是访友,做得最多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对孩子来说,这时正是他学习交往的最佳契机,但在他尝试与人交往前,父母得先告诉他一些基本的礼仪。1、打招呼在春节这段..

    2025-09-04
  • 会议茶歇礼仪

    会议茶歇礼仪对于活动策划人员,会议茶歇这个环节常常被忽略,这点在策划新手人员上尤为常见,甚至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还不知道,什么是会议茶歇。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形,是因为一般的会议不需要会议茶歇,但如果是中、小型会议活动或者是高层会议..

    2025-09-03
  • 与国外客户用餐的礼仪

    与国外客户用餐的礼仪餐厅的选择:不一定豪华,但是一定要看起来干净。因为外出工作,身体非常重要。要是因为拉肚子干不了活,他们的中国之行就亏大了。菜式的选择:之前一定要问:doyouhaveanythingthatyoudon’teat?(有没有什么你是不吃的?)..

    2025-09-03
  • 酒桌上的言语交际礼仪

    酒桌上的言语交际礼仪酒作为一种交际媒介,迎宾送客,聚朋会友,彼此沟通,传递友情,发挥了独到的作用,所以,探索一下酒桌上的交谈礼仪,有助于你交际的成功。1、众欢同乐,切忌私语大多数酒宴宾客都较多,所以应尽量多谈论一些大部分人能够..

    2025-09-03
  • 祝贺寿辰的饮食礼仪

    祝贺寿辰的饮食礼仪祝寿过生日是人生礼仪中的重要内容。饮食方面,十岁、二十岁生日,只吃切面就可以了。贺生日一般都要庆贺,多以寿桃、寿面为礼,本家还有外加白糖、云片的。寿桃被看作为仙桃,面条取其绵长,都表示祝贺长寿。同时也送寿幢..

    2025-09-03
  • 职场饮酒礼仪

    职场饮酒礼仪不知不觉身在职场已经十多年了,当初还是职场新人的时候,因为很多事情都不懂,结果做了很多错事,现在回想起来,自己都感觉好笑,今天我想以职场老大哥的身份给大家说说职场新人必知的一些礼仪,希望可以帮助初入职场的小弟小妹..

    2025-09-03
  • 和领导一起喝酒的一些礼仪

    和领导一起喝酒的一些礼仪如果你有幸和和领导一起喝酒,那么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好好表现一下,千万不要搞砸了,以下的礼仪细节一定要牢记心头:1、酒桌上虽然“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但喝酒的时候决不能把这句话挂在嘴上。2、韬光..

    2025-09-03
  • 宴请座位安排礼仪

    宴请座位安排礼仪在中国是个礼仪之邦,饮食上的礼仪源远流长,一直流程至今,其中餐桌上的礼仪更是讲究。大到宴请中座位的安排,小到进食的规矩,无不体现出中国是礼仪之都。今天就为您介绍宴请座位安排的礼仪。中式宴请座位安排(一)由两桌组..

    2025-09-03
  • 餐桌上应当注意的礼仪

    餐桌上应当注意的礼仪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和朋友或者同事吃饭,那么在餐桌上有什么讲究需要注意呢?简单介绍一下。入席时要等长者或者女士入座以后才能入座。入坐后姿势要端正大方,脚应当放到自己的座位下,身体与餐桌保持适当的距离。讲究文明用..

    2025-09-03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