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作品已进入市面流通的古今“书画名家”为数极多,但那些“名家们”却并非个个“货真价实”。即使是那些已被定论的“艺术大师”,也并非(也不可能)件件作品全是具有收藏价值的精品佳作。不仅如此,现在书画经营界中的经营者们对“名家书画”的“夸口”现象也极为严重。可以说,书画收藏者的收藏之路如今正处处布满“陷阱”。
名家书画以拍卖为主的交易一般与其他商品的买卖有很大的不同,它既不包“真”,更不管“劣”,多数经营者们还会不切实际地“浮夸”(有的甚属欺诈行为)其“经销品”。因此,消费者的鉴赏眼光与自我保护意识显得至关重要。
名家真迹也各有优劣
平素里,收藏界人士在评价某书画名家一生的创作状态时,将有的名家划分为“早熟”与“晚成”二种类型。“早熟”的名家代表性人物首推张大千,在他年仅20多岁时,所画的摹古类型作品,比同龄画家水准要高出许多,使得他年纪轻轻就声名远播。遗憾的是张大千的艺术成就在他成名后就没有往更高层次里发展,直至他中晚年时期,很多作品竟判若两人(属笔者个人判断),所作一些传统类型的人物与花鸟题材作品,笔墨浮燥,造型庸俗,带有极强的商业性。即便是号称为晚年代表性作品的泼墨泼彩类山水画,现在也被一些行家认为是“色彩或墨的肌里与点线衔接得非常生硬,缺乏协调性”的平庸之作。“晚成”名家中,最突出的是黄宾虹。书画鉴藏界多有评论说,黄宾虹的山水画凡在80岁以前作的艺术质量并不高,80岁过后,他的山水画一下子出现了质的飞跃,有的作品已臻至炉火纯青的完美境界。如图1与图2,分别是黄宾虹49岁和89岁作的画,它们的艺术质量着实无异于“天壤之别”!
可以这样说,功成名就的实力派书画家,那怕是处在其个人艺术创作的鼎盛期,也不见得(或者说不可能)随时随地都能出佳作,无论名家的水平有多高,精品都只占其所有作品的少数。心病身痛、人际或商业性应酬等因素以及创作他们所不擅长的题材或创作工具材质变换时,就都可能作出大失他们正常艺术水准的劣质作品,尤其是那些曾经大批量出卖作品给各地经销商与收藏者的名家们,如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与黄胄等等,他们的作品均不同程度存在着艺术质量大起大落的现象。所以,收藏者不能盲目崇拜任何一位书画名家的每一件作品。
“书画名家”泡沫化性质显著,需经历史检验'
真正的名家是需要上百年以上时间的检验的。随着海内外艺术市场的一片繁荣,以及收藏人士的不断扩充,现在作品有价位的“书画名家”正无限量逐渐增多起来,但艺术经得起推敲者却廖若晨星,或者说“徒有其名”的“书画名家”占的比例极高。而书画收藏界中的多数人在目前尚很难一下子仅凭自己的眼睛就能分的清楚,这些“书画名家”们的孰“实”孰“虚”,也没有哪一股力量能很快解决这一令人棘手的“社会现实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引起收藏人的注意:同是书画名家,每个人的能力结构其实是大不一样的。能力结构也就是书画作者直接反映于所创作作品的各内在要素,如用笔、用墨、造型三方面的艺术水平的客观状态。从一般意义说,若是某名家创作的作品各内在要素的质量样样都是高水准,说明该名家能力结构平衡,系名符其实的名家;要是作品各内在要素相互之间质量并不相当,有的相对高,有的相对低,说明该名家能力结构不平衡。例如,长期从事西洋画创作的名家去画中国画,那在他们作品中的造型水准多半要高于用笔和用墨。举中西画兼擅的名家吴作人作品为例,他画的国画熊猫,刻划动态入目三分,艺术效果甚佳,说明他造型能力很强。但是,他作品中的用笔和用墨包括题款的笔迹相对就逊色一些,总体笔墨较为单薄。这些美中不足在他画以竹子做配景的熊猫题材作品上似乎颇为明显。
名家书画的品质与鉴定工作难易的关系
名家书画的品质与书画鉴定工作的难和易存在着必然的关系。为让大家能弄清该问题,现通过做个象限形示意图来帮助理解:横轴表示书画造型质量值,值数自左0向右逐级递增至100;纵轴表示书画笔墨质量值,值数自下由0向上递逐级增至100。根据书画鉴定的基本原理,笔者在图上分别作出a、b、c三个正方型各表示不同能力结构的书画名家及其作品:a正方型区域表示书画名家各单项与总体造诣都高,能力结构平衡。依据该图理解,似有一道屏障(图上粗线)将名家真迹与赝品明确地阻隔开。换句话说,凡是伪作它根本就不可能在各内在要素或总体质量都十分接近于真迹。b正方型所在区域表示书画名家的能力结构呈造型相对高笔墨相对低的不平衡状态,处在这一区域的名家作品在真伪鉴定时将具不小的难度。在现实中,一些容易引发不同见解,令行家都莫衷一是其真伪的署名名家书画,多半就出自于此间。c正方型所在区划表示书画名家的能力结构是笔墨水平高造型水平低。处在该区域的书画名家们,他们作品被造假的难度也不小,鉴定起来并不碍事。
该文章整理了玉溪基本的一些方言词义和解释,给玉溪的亲人们恶补一下,当然外地来的朋友也可以借此学习一下。也欢迎大家补充更正。方言词:扎筋解释:形容人为人、做事或者说话啰嗦,纠缠不清。例句:他这个人太扎筋了,我一见着他我就怕。方..
2025-09-23随着国内书画拍卖行情的快速升温,特别是古书画作品跨入“亿元时代”,各种五花八门、花样翻新的书画造假伎俩也相继出现。尤其是近一两年,一种以“高仿真书画印刷品充真”的造假手法在市场中屡见不鲜,许多印刷品已纷纷涌进大拍,以“书画印..
2025-09-19日前,在扬州晚报、扬州收藏协会主办的古玩交流周活动中,扬州市收藏协会资深收藏家孔祥东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今收藏市场中收藏品真假难辨,当代二三流书画家的作品更具有增值的空间。天价成交不乏炒作对于一些书画家的作品步入亿元时..
2025-09-19收藏者的身份涵盖了优秀艺术文化传承的责任,收藏风尚变得意义凝重。油画的保养并非易事,现在给大家分享几招。油画在居室如长时间的陈列,地点的选择和陈列的方式颇有讲究。一般油画作品的放置位置应选择在通风、干燥处,避开阳光强烈照射的..
2025-09-18其实,与其等到书画破损、霉变了,请修复专家妙手回春,还不如在书画受损之前,对其进行完善的保护,延长它们的“寿命”。如何在成都这样酷暑湿热环境下保存书画?如何避免书画作品受到霉变等伤害?如何利用家庭条件保护书画?收藏收藏,藏家..
2025-09-18“当代艺术为了几个臭钱谄媚西方、愤世嫉俗!”“书画收藏圈的人被洗脑很深!”……这场由中国书画收藏圈和当代艺术圈的微博“掐架”成为这个夏天最热闹的艺术事件,并在近日达到高潮,共有近百位艺术家、艺术媒体、艺术批评家卷入了此次骂战..
2025-09-18近年来,艺术品市场风起云涌,大量原本对艺术品并不熟悉的普通收藏者蜂涌入市。但是,在具体的收藏过程中,不少人却屡屡失误,不仅没有品尝到收藏的乐趣,而且吞下了因错买藏品而自酿的苦果。对此,着名收藏家郭庆祥告诫收藏者:收藏艺术品最..
2025-09-18时下,许多人已经渐渐从关注收藏到参与其中,并开始尝试着将收藏当作个人理财的一种方式。我把我自己在收藏方面的浅显体会总结了一下,提醒刚刚“上道”的朋友们注意一些事情。在私人收藏艺术品方面,我认为应追求以下“六品”:第一是“真品..
2025-08-27书画收藏的“收”,主要是解决鉴定问题,多有人谈及,令人遗憾的是,很少有人论及书画收藏之“藏”。作为一个书画收藏者,倘若只知“收”,而不知“藏”,那将功亏一篑。书画属于纸绢类文物,纸绢类有机物的寿命有如俗话所说的“纸寿千年绢八..
2025-08-27收藏不能满足于“收”和“藏”。作为一个成功的收藏者,要善于发掘自身的创造潜能,对藏品进行再创造,使收藏活动增添无穷乐趣。诱人的“奇石宴”安徽池州奇石收藏者龙旺路从多年来收集的池州石中精心挑选,根据石头的色、形、纹制作出一桌拥..
2025-08-27国画在我国是一个由来久远、博大精深的画种,收藏的人也很多。笔者认为收藏国画需要注意3点。初涉国画收藏,首先要有明确的定位,这是因为收藏和投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一幅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未必能在市场价位上得到相应的体现,只有那些..
2025-08-27艺术品收藏,艺术一般是以绘画、雕塑、建筑为正宗,所谓不是功能性的,这和陶瓷官窑、青铜器、玉雕都不一样,这些在美术史框架中一般被称之为装饰性艺术或者是实用性、功能性艺术。绘画、建筑、雕塑在西方的市场定义中是纯艺术或者是高端艺术..
2025-08-27人们一定还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惊艳登场。北京的“京”字被幻化成一个奔跑的人形印章,中间的英文“Beijing”和阿拉伯数字“2008”出人意料地用毛笔书法的形式写成,书体风格脱胎于古老的敦煌汉简体,古朴稚拙..
2025-08-27收藏的动力来自何方?开放时代需要开放的收藏观:最高境界是为守护人类文明物证推动文化而收藏,其次是审美境界,讲究个人娱乐和修身养性,第三也要充分肯定投资的动力,但唯有投资而无文化,必然也走不远。我认为开放时代的收藏观要用开放的..
2025-08-27“利玛窦携来西域天主教像,乃女人抱一婴儿,眉目衣纹,如明镜涵影,踽踽欲动。其端严娟秀,中国画工,无由措手。”来自明末清初时期姜绍闻的画史着作《无声诗史》中的一段文字,可窥见西洋画作为域外画种进入我国之始初。西画自明代传入,由..
2025-08-27收藏本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当收藏变成了可以升值保值的投资时,一切就都变了。从过亿的拍品,到过亿的赝品,国内的拍卖市场似乎永远不缺少“眼球”。最近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一条2.2亿元成交的汉代玉凳同样赚足了眼球,当然它的代价便是赝品..
2025-08-26收藏书画作品,已是很多私人和企业考虑的投资意向。确实,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收藏些美术作品,装饰在居室、会议室时时揣摩、观赏,既陶冶情操,提升文化品位,又使资金保值、升值,进而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保护了文化遗产,真是几全其美..
2025-08-26中国扇子历史悠久,从实用品、礼仪物演变为艺术品,经历了漫长过程。近年来,扇画行情水涨船高。2006年,匡时春拍扇子专场,齐白石的大尺寸成扇《红梅蜜蜂》和《蝴蝶兰》以46.2万元和44万元成交,创下当时中国扇画在世界拍卖市场上的新纪录。..
2025-08-26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圈子里,李国昌是个响亮的名字。从注重学术推广的墙美术馆(始建于2006年),到全国首家创新性的“艺术银行”(2007年),到创建资本雄厚的中国当代艺术基金(2008年),再到具有良好学术口碑的“中国当代艺术国际论坛”(2009年第一..
2025-08-26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