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方言中的人称代词

2025-02-23 08:54历史文化

桐城(安庆)方言中的人称代词非常特别,不仅与别的方言语系大相径庭,比之相近的其它地区江淮官话和赣方言,差别也不小。故此,有专门研究之必要。

一、第二人称

桐城方言中的第二人称最为特别,有一个自成音节的舌尖浊鼻辅音,即-n(恩)。从发音上看,近似于侬、你、您,但明显有所不同。关于这个字的来源,学者们的观点并不一致。

观点一:吴语说。实际上,吴语的第二人称通常为侬、奴、耐、倷,-n(恩)的用法几乎没有。这些学者认为,-n(恩)实际上是“侬”传到别的地方的音变。他们的理由有三:(1)虽然江淮官话和赣方言与吴语差别较大,但相通的地方也不少,特别是人称代词,比如表示第三人称的“渠”,吴语很早就已经使用;(2)-n(恩)与“侬”在发音上太过于相近;(3)江淮官话和赣方言表示第二人称的普遍用法并不是-n(恩),可见这极可能是外来语。不过,本人并不同意这种观点,理由同样有三:其一,吴语中的“侬”从“奴”演变而来,出现应当比较迟,而且最初用来表示第一人称,甚至用来表示人称复数,比如我侬、你侬、他侬;其二,人称代词是常用语,没有充足的理由证明,别的地方的人为什么要放弃原来自己的用法而改用吴语;其三,现在使用这一用法的大多为赣方言地区,同样没有充足的理由证明,这些人是吴语地区的移民。

观点二:赣语说。现在使用-n(恩)的,基本为赣方言地区和与之接壤的部分江淮官话方言区,可见,-n(恩)应当属于赣方言。但是,有三个问题至今无法破解:(1)这个字到底怎么写,是一个独立的字,还是别的字的音变?(2)为什么这种用法的方言区非常狭小?为什么别的赣方言地区和江淮官话方言区没有这种用法?(3)这个字的源头到底在哪里?看来,现在想彻底搞清这个问题有点难。

细察之下,赣方言地区和江淮官话方言区的人源流比较复杂。窃以为,说-n(恩)的人,大多应当为北方移民。所以,-n(恩)的来源,好象应当从北方方言中寻找才是正途。而在北方方言中,与-n(恩)发音相近的是“您”,而不是“你”。这个字在金元散曲中出现,但不作第二人称尊称,而是个俗字,与“恁”字通。“您”字作为第二人称尊称,大概起源于清末,是非常晚的事。我主张,为了与现在的“您”相区别,干脆将-n(恩)写成“恁”。当然,这纯粹是一家之言。

二、第三人称

桐城方言中的第三人称并不一致,城关官话用“他”,东乡、南乡和西乡的一部分用“渠”。从地域来看,桐城说“渠”的地区靠近安庆,近而靠近江西。所以,“渠”明显是来源于赣方言。不管“渠”本身属于赣方言还是吴方言,桐城方言的“渠”从赣方言而来,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

很多人在字典中发现,这个字不读作“客”,也不作为第三人称。这是因为,“渠”的标准写法是“亻渠”,现在的“渠”是个俗字。在赣方言中,一般不写作“渠”,而是写作“佢”,读音依旧是“客”。

三、人称复数

在普通话中,表示人称的复数用“们”,比如:我们、你们、他们、同志们。但在桐城方言中,表示人称复数时不用“们”,而是“jie”。《桐城县志》中标为“节”,比如小伢节、老爹节、奶奶节;安庆方言中标为“几”,比如我几、他几、大伙几。

应当说,这种写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其一,读音相同或相近。其二,这两个字都可以表示复数。其三,“节”一般作为量词,它可以表示疑问,如“多少节”“哪节”;可以表示实指,如“这节”;可以表示数量,如“三节”。从逻辑和语法上讲,也可以表示泛指复数,只是方言中并不多见。其四,“几”一般作为疑问词,并不表示泛指的复数。但方言用法历来比较随便,作为人称复数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是,我总感觉,这两种写法似乎都不太准确。道理有二:

1、这两种写法在别的方言语系中难以找到,在赣方言和江淮官话中似乎也没有,这实在是过于离奇。

2、桐城话与安庆话不仅属于一个语系,而且写法大多相同。可以推测,这两种写法并不表示它们来源于两种形成路径,只是大家根据读音揣摩的两种不同写法而已。也就是说,即使真的有离奇的写法,也只有一种,不应当有两种。

那么,桐城方言中表示人称复数的“jie”,到底应当怎么写呢?让我们先来看看所有方言语系中关于人称复数的表示方法。归纳如下:几人、家、家底、俩、底(中原官话);大家、两人(徽语);班(帮)人、等人、家人、些人、多人、侬、班侬、家侬、些侬、多侬、多、等(吴语);人、兜、俚、党、班、多畬、侪(客赣语);侪人、伙人、各侬、伙(闽语);两个、每、家(江淮官话);些(西南官话);都(晋语)。

在赣方言和江淮官话中,与这个字发音相同或相近的,应当是“侪”。实际上,这种写法更多的不是在赣方言中,而是在闽语中。这并不表明我们桐城人是福建移民,而是因为闽语中保留了大量古语和古音。要注意的是,在普通话中“侪”不读作“jie”,而是读作“chai”。

四、尊称

一般来说,按照“年尊辈长”“自贱他尊”的规矩。如果你称呼别人,即便别人年龄比你小,也要按辈份来称呼;如果别人称呼你,你辈份长按辈份称、你年龄长按年龄称。比如,称呼一个年长的晚辈,不能叫大侄子,而应当叫大哥哥。为了避免辈份和年龄不一致造成的尴尬,在实际生活中一般要“跟着晚辈称”。比如,称自己的女儿,一般叫大姑、二姑。

当然,还可以按照亲属关系来称。桐城方言中对父亲的称呼很不一致,大致有:爸爸、伯伯、椒椒、大大、爷爷。由于过去是个大家庭,称呼适用于较广的范围。假如你是大家庭中某一辈的老大,大家庭中的所有晚辈都叫你“伯伯”,你自己的儿子也叫你“伯伯”;同理,假如你不是大家庭中某一辈的老大,大家庭中的所有晚辈都叫你“椒椒”,你自己的儿子也叫你“椒椒”。

  • 遂川方言俗语集锦

    遂川人家不说家,说屋滴。遂川人老公不说老公,说老林德。遂川人妻子不说妻子,说婆老林。遂川人小孩不小孩,说细涯德..

    2025-08-07
  • 景德镇方言知识

    【景德镇话版流行语】1、爸比,爸比,我们去哪里呀~(呀诶,呀诶,鹅们切哪里哟~)2、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鹅虚突得..

    2025-08-07
  • 搞笑的永丰方言

    《生活篇》:睡觉不叫睡觉,叫快告,吃饭不叫吃饭,叫恰饭,说话不叫说话,叫挖事,逛街不叫逛街,叫当该,读书不叫读..

    2025-08-07
  • 吉安方言俗语集锦

    我们吉安人吃不说吃,说掐。我们吉安人掐不说掐,说撅。我们吉安人说不说说,说挖。我们吉安人肉不说肉,说妞。我们吉..

    2025-08-07
  • 大余本地方言俗语集锦

    在大余,有一种谦虚叫,蛮失文。在大余,喂鸡时会说“丢丢丢丢”在大余,喂鸭子时会说“啊~~滴滴滴滴”有一种蜘蛛叫:拉..

    2025-08-07
  • 赣州方言中常用到的叠词

    济济晒:形容很湿坑坑黄:物品泛黄板板恩:形容很硬盼盼晕:头晕的感觉踏踏溜:很滑的感觉毕毕软:形容非常柔软揪揪佞..

    2025-08-07
  • 南康方言俗语集锦

    在南康,肥皂叫洋敢,把香皂叫香敢有种转圈叫打另另,有种狂吼叫挣老命有种黑叫乌凄凄,有种摔跤叫跌高有种螃蟹叫老凯..

    2025-08-07
  • 最全最有味的崇仁方言

    形容词(前面为副词、后面为形容词)热——捏【nie】湿——辣西【laxi】大——咧嗨【liehai】轻——飘墙【piaoqiang】软..

    2025-08-07
  • 抚州方言俗语集锦

    在抚州,有一种热叫哇烧,有种脾气叫作翘,有种笨蛋叫扭脑,有一种脾气叫作翘,有一种难过叫拖給,有一种讨厌叫nia咸..

    2025-08-07
  • 十大中国历史上最惨的人,商鞅被指谋反惨遭五马分尸

    人心莫测,历史上有很多我们无法想象的事情,每个皇帝都有自己的得力大臣,而且都明白功高盖主这个道理,开国后想方设..

    2025-08-06
  • 世界上最恐怖的人面犬,人面狗身诡异至极如同变异

    所谓人面犬,也就是人面狗身的怪异犬类,脑补一下一只拥有人脸的狗,肯定会感觉到很是诡异,但是现实中真的有人面犬的..

    2025-08-06
  • 亚洲最强壮的人黄哲勋,帅气面庞和身体的巨大反差萌

    黄哲勋是亚洲最强壮的人了,他也是唯一可以媲美欧美健美大师的亚洲人。他是一名韩国人,据说他曾经的体重只有100于斤..

    2025-08-04
  • 世界上最高的人,清朝巨人詹世钗3.19米

    如今说起高个子的人,我们一般会想起姚明这个2.29米的大高个,可是在我国清朝有一位巨人詹世钗他的身体竟然有3.19米之..

    2025-08-04
  • 吉尼斯纪录世界上最高的人,罗伯特·潘兴·瓦德罗2.74米

    说到世界上最高的人,大家脑海里浮现的一定是那位清朝时期的商人詹世钗,其实真正经过世界吉尼斯认证的最高的巨人是罗..

    2025-08-03
  • 长这样的人最能花钱!不加克制,晚运堪忧!

    今天就要决战双11啦亲们的手都准备好了嘛?如今的双11就好比小时候的——“办年货”已经成为了全民的一项"消费运动"早..

    2025-08-03
  • 骆秉章是个怎样的人?为何知道他的人很少呢?

    清朝的时候出现了一场非常盛大的运动,就是太平天国运动,这期间涌现了很多名将,如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等..

    2025-08-02
  • 面相分析,什么样的人难发财!

    从轮回的角度来讲,贫穷的人前世,其实是富翁,但是因为太过于吝啬,为富不仁,这世沦为了穷人甚至乞丐,从面相来说什..

    2025-08-02
  • 这5种面相的人不聚财!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发财,也希望自己聚财,但有的人虽然赚钱很多,却总是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耗散,不聚财,从面相来说什..

    2025-08-02
  • 李建成是个怎样的人?是李世民故意抹黑的吗?

    李世民和李建成都是唐高祖李渊的儿子,后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射杀李建成。那么李建成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

    2025-08-01
  • 5种狐媚眼型面相的人,其人多奸诈!

    眼睛辨善恶,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可以看清一个人的内心形态,是善是恶,是君子还是小人。善良的人眼睛,目秀而..

    2025-08-01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