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清入关之前,就已经十分重视皇子的教育问题。努尔哈赤创制满文后,在赫图阿拉,为子侄请师傅,教他们读书识字。皇太极是努尔哈赤16个儿子中,成绩最好的一位。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皇太极时期,更加重视对皇子的教育。然而,当时连年征战,江山未定,皇子教育的相关制度一直没有得到建立和完善。清入关后,顺治帝英年早逝,也未能着手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一、上学年龄
康熙帝定制,皇子6岁开始读书。这里的皇子,包括皇子、皇孙、皇曾孙、皇玄孙等等。
二、读书地点
皇子读书的地点在上书房,又称上斋。上书房的地点,在紫禁城、西苑、畅春园、圆明园都有。据《啸亭杂录》记载,紫禁城内,”书房在乾清宫左,五楹,面北向“。此外,毓庆宫也曾被用作上书房。到了雍正初年,上书房则被建到了乾清门内东侧南庑。
三、上课时间
据《养吉斋丛录》记载,皇子需早上寅刻(寅正4时,也就是凌晨4点)到上书房,先学习满洲语文、蒙福古语文,之后学习汉语文。师傅到上书房,以卯刻(卯正6时,也就是早上6点)为准。也有资料显示,皇子每日寅时(凌晨3~5时)到书房早读,师傅每日卯时(凌晨5~7时)到书房上课。
皇子未分藩者,每日未正(下午14点)二刻,或至申(下午16时),下书房。皇子分藩后,与外府读书之王、贝勒等一样,午初(午正12时,也就是中午12点)下书房。部分年幼的皇子,因为课程简单,也是午初下书房。
一年之中,只有元旦、端午、中秋以及本人生日当天不用到上书房,此外还有腊月二十九、三十两个半天的假期。
四、学习内容
上书房功课的内容更,主要包括六个部分:
一是满洲语文、蒙古语文、汉语文。
二是儒家经典,如”四书“、”五经“等。
三是骑马射箭,后来还有火枪。
四是文化知识,史部、子部、集补的书。
五是作诗。
六是书法、绘画。
五、学习纪律
上书房的教学纪律非常严格,每天从早上到下午,课间休息不过一两次,每次不过一刻(15分钟),而且必须经师傅批准后才行。课余时间,可以一起看书、讨论,但不准无故走出教室或出院闲逛。
上课的时候,师傅可以戴便帽、吸烟,学生则不准。夏季,允许学生换纱衫、摘帽、脱鞋,不准解带,上课时也不准挥扇。遇到学得不好或不听话的,师傅有权让学生罚书、罚字、罚站,但不允许罚跪。
毕竟,皇子是天潢贵胄,即便是再尊师重道,皇帝也不允许自己的子孙向他人屈膝。
基诺族男女青年都喜爱踩高跷赛。竞赛分两种:一种是高跷踢架。两人一组,双方踩在高跷上,相互以高跷架踢对方踩着的高跷架,踢倒对方高跷者为胜方。另一种是高跷赛跑。人数不限,参赛者踩着高跷站在起跑线上。一声令下,踩着高跷跑向终点。距..
2025-09-12佤族是居于中国西南边疆的一个古老民族。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佤族总人口为39.66万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盟、沧源、孟连、耿马、澜沧、双江、镇康、永德以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腾冲、昌宁、景东、普洱等县。其主要居住区位于澜沧江与萨..
2025-09-02我国的德昂族主要分散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镇康、耿马、永德、保山、澜沧等县,分布面积达3万多平方公里,是一个大分散小聚居的民族。绝大多数的村寨都是和景颇、佤、汉等族分寨杂居。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德昂族..
2025-09-01保安族的传统民歌,以其生动鲜明的语言,贴切的比喻,优美的曲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些民歌分为花儿、宴席曲、号子、小调、婚礼歌等类型。保安民间“花儿”,在“回汉花儿”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蒙古族、藏族民歌的艺术特点,高亢嘹亮,..
2025-09-01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