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书法充斥着大量伪作 藏家须小心鉴别

2025-03-11 08:05历史文化

广州藏家李先生收藏的一幅启功书法,经专家鉴定,为仿临之物。我在北京的古玩市场,曾见过摆在摊位上的所谓的“启功书法”,每张10元便可购得。时下,“启功书法”作品在艺术品市场上鱼目混珠,也使不少藏家受骗上当。

从收藏角度看,由于启功的学术地位及其艺术性,其作品足以为人们赏识珍藏,故其真迹动辄过万元一幅。以致一大批未出名的书画人,或为生存、或为逐利争相假冒他的作品,加上启老采取宽容态度,对别人伪冒他的作品一笑置之,故令书画市场上充斥着大批的启功伪作,令欲购者难辨真假。

藏家来信:

我是书画收藏的爱好者,前不久,我从书画市场买到一幅启功书法“海中大佛八宝盖,云端仙人双翠翘。”不知是否真迹,请专家进行鉴定。广州市李先生

专家鉴定:

本期专家:广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广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秋明

启功书法有一种洵洵儒雅的书卷气和恬淡从容的古典气息,他的书法可用“雅、清、简、静”四个字概括。

启功书法延续了董其昌一脉,并上追唐人楷法,融入自己的学识和理解,其书法造诣极深,笔墨精到、线条简练、结字、章法都十分得体。启功书法由于结体比较平实,用笔相对单调,形式缺少变化,便于作伪者仿临,有些人甚至仿冒到乱真的程度。然而,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作伪者由于不具备启功先生的深厚文化学养,不论采取什么现代手段,字里行间仍可透出一些信息,看出一些漏着。

藏家李先生收藏的这幅启功书法,是一幅伪品,我从启功书法集,也找出一幅真品。表面看似乎差不多,但神采、用笔都大相径庭。伪品上联的“海”字,末笔盘带横笔较弱,按行草规则“实则实之,虚则虚之”(南宋姜白石:“是点画处皆重,非点画处偶相引带其笔皆轻”)之说,该笔是应该实写而不应轻带;“大”字的撇,原作撇尽提笔很自然,而伪作的撇尽头仍有犹豫,捺笔是渐重变化的笔画,原作仍可感觉这种轻微的变化,而伪作却是平铺而下少了提按,诀窍就在一线之间;伪作“佛”字显得纤弱乏力,笔法露出破绽,其中几个折笔,按提节奏不清,竖画也简单直抹缺少笔意;“宝”字的字形重心不稳,向右下倾斜,横钩用笔不到位;“贝”字的小脚也未安排好,原作右竖比左竖长许多,以便将横撇点安排好形成稳重的形态,而伪作却少了楷书基本常识,两竖写得一样长,致使后面笔画安排不妥,难以撑起整个字。

伪作下联“云”字的横钩,其病理与“宝”字的横钩相同。“人”、“双”、“翠”仅得形似,用笔同样柔弱无力。再看启功的落款,原作十分精彩,两字一纵一横,一聚一散,一实一轻,足见艺术家匠心独运。“启”字笔画间的穿插避让巧妙而有变化,真是做到紧密不容针,而“功”字的“力”旁有意留空,得疏能跑马之妙;伪作将“启”字的上部拉长,过分夸张失度,“口”字也略大,用笔拘紧,感觉上下部分不连贯。

总之,书法是十分精致的艺术,大名家是不会轻易失位失笔的,有比较才有鉴别,两者相较,自然容易辨出真伪了。

  • 张即之书法特点

    张即之书法深受唐人影响,后转师米芾,参以晋唐经书汉隶,并能“独传家学”,自成一家体系。张即之擅长楷书和榜书,尤喜作擘窠大字。楷书结构严谨、端庄,行书则用笔枯硬,近于刻露,毫无温润典雅之感。有人称之为“宋书殿军”。..

    2025-11-02
  • “佛教书法”之晚唐五代直抒心意的狂草书

    我以为晚唐是中国书法史上佛教精神表现得最明显、最彻底的一个时期,它给中国书法艺术以深刻的启迪。 众所周知,佛教在晚唐时代,主要是禅宗,特别是主顿悟的南宗禅。南禅特色,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认为只要“本心..

    2025-10-28
  • 杨凝式书法对艺坛的影响

    杨凝式生活的时代,正是唐王朝走向灭亡继之以五代战乱的时期。这位才子,势必变为怪才,甚至要以疯子的病相求得免祸存身,而他借以慰籍心灵的书法艺术也自然端庄不起来了。他的表现其精神个性的行书也可以说正是他所遭遇的这个衰乱时代的在他..

    2025-10-12
  • 孙过庭的书法特色

    细观《书谱》墨迹,孙过庭既得二王笔法的真谛,又有所发扬、创新。全篇开始一段用笔沉稳。速去援来,应规入矩,就象交响曲的引子,意和气平;中间写得兴起,笔势渐转放纵,点画相连,钩环牵引;到了后段,随逸兴遄飞而达到高潮,只见笔下生风..

    2025-10-12
  • 欧阳通的书法特色

    据《旧唐书》载欧阳通“少孤,母徐氏教其父书。每遗通钱,绐云:‘质汝父书迹之直。’通慕名甚锐,昼夜精力无倦、遂亚于询”。由此可见,欧阳通的书法渊源家法,尽学父书,《述书赋》有“继美”之誉,并赞之曰:“父掌礼邦,子居庙堂,随运变..

    2025-10-12
  • 浅谈中国书法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

    书法作为我国独有的民族文化,荟萃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在其发展历程中,不仅因其独特的雄浑之美使迁客骚人为之醉心,也因其秀逸之美而深受文人墨客的亲睐。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书法教育改革已成了时代的呐喊和教育的主旋律。要继..

    2025-10-12
  • 拍卖市场兴起书法热

    尽管不少观点认为今年春拍艺术市场仍处于调整期,但一个可见的事实是部分市场正在渐渐复苏,“只有作品的好坏,没有市场的好坏。”一位书画收藏家在上周的朵云轩春拍后如是说。这从上海、杭州两地春拍中的书法作品行情或可见出端倪所在。曾有..

    2025-10-11
  • 名家谈中国书法的三性与三境

    书法是汉民族经过数千年的积累,逐渐积淀、形成、完善的民族艺术,其历史渊薮决定了书法在未来的继承与发展中应当始终具有其相对清晰的发展轨迹。中国书法与其他国家、民族的“书法”虽然有共同之处,有一定的关联,但中国书法是沿着本民族的..

    2025-10-11
  • 《苏孝慈墓志》书法欣赏,刻于大隋仁寿三年

    《苏孝慈墓志》,全称《大隋使持节大将军工兵二部尚书司农太府卿太子左右卫率右庶子洪吉江虔饶袁抚七州诸军事洪州总管..

    2025-10-06
  • 千万小心了!民间流传各种鬼怪的形成的原因

    各种鬼形成的原因及防范方法!防鬼必看!一、饿死鬼:形成原因:旧社会穷苦人活活饿死怨气所致。 出现方式:常有气无..

    2025-10-03
  • 女生夜间十大禁忌,晚上出行小心鬼上身!

    晚上女生需要注意些什么,有什么禁忌呢?除了不要一个人在阴暗处,僻静的没人的地方去,在家的时候也需要多加警惕,不然小..

    2025-09-24
  • 文徵明的书法特点

    文徵明于书法则是博习专精的典范。文徵明的小楷造诣最高。主要师法传为王羲之的《黄庭经》、《乐毅论》以及钟繇《宣示》,王献之《十三行》等,又能融入唐人小楷笔法于一炉,形成“温纯精绝”的自家风貌。文徵明小楷《真赏斋铭有叙》》的主要..

    2025-09-20
  • 邓石如书法解读

    自魏晋以降,篆书一体逐渐走向了沉寂,擅长篆书的书家,已如晨星。直至清代,伴随着金石学、考据学的兴起,才迎来了篆书复兴昌盛的春天。乾嘉年间邓石如出,彻底打破了篆书低迷的僵局,开辟了新的生面。邓石如改变了过去几百年的作篆方法,充..

    2025-09-20
  • 艺术品疯涨之下小心“赝品年”

    573亿,201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总成交额注定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因为2009年的成交额只有225亿,仅仅一年之中增长了150%。在这样的“上升通道”之中,中国的现当代艺术家,不管是已故的还是在世的,身价通通上涨,其中最高的是傅抱石,他作品每..

    2025-09-19
  • 皇帝也造假字画 古字画伪作亦有真价值

    艺术品市场热钱涌动,2011年春拍成交额创下历史新高,比2010年秋拍增长了20%。伴随成交额的步步高升,“新出炉”的假字画也纷纷浮出水面,甚至有研究者悲观估计,市场上真品和赝品的比例大概是二比八。高度成熟的制假(制造赝品)、造势(宣传炒..

    2025-09-19
  • 瑾妃的家世如何?她的书法水平如何?

    古人通常用毛笔书写,而要掌握毛笔书写绝非易事。有很多文人墨客的书画流传至今,最受追捧的还是一些书法大家的作品。..

    2025-09-14
  • 梁鹄的书法特点

    除前文提及的师宜官、梁鹄等五人外,蔡邕、张昶、皇象,索靖、王羲之、王献之等,也都兼工八分书。可以看出,东汉至魏晋是八分书体最盛行的历史时期。前人盛赞八分“凶险可畏”“奋研扬波”“龙虎腾踞”“交戟横戈”是指八分书在结体、笔势上..

    2025-08-27
  • 梁鹄的书法风格

    在字体布局上,其笔画简者,笔道写得丰腴,有时参与篆书的萦折笔画,在体势上多取横势,增强文字的厚重之感,如“魏”、“运”等字;其笔画繁者,笔道则写得爽劲,尽量减少波折,运笔方纵,自然跌宕。一字之内点画之间的穿插避让,笔道粗细,..

    2025-08-27
  • 王徽之书法特点

    有集八卷,佚。今存文一篇,见《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诗二首,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其书法长于行草,以韵胜。《新月帖》,见于辽宁省博物馆藏的唐摹万岁通天帖,传为王徽之书,唐摹本。此帖以行楷为主,挥洒自如,笔法多变,妍..

    2025-08-27
  • 皇象的书法特点

    《三国志・吴志・赵达传》裴松之注引《吴录》曰:“皇象字休明,广陵江都人。幼工书。时有张子并、陈梁甫能书。甫恨逋,并恨峻,象斟酌其间,甚得其妙,中国善书者不能及也。”晋葛洪《抱朴子》誉皇象为“一代绝手”。南朝宋羊欣云:“吴人皇..

    2025-08-27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