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著草起卦法是一种常见的卜筮方法,被广泛运用于古代的占卜、预测和决策等领域。
本文将以著草起卦法为例,详细阐述其用法和原理,并探讨其应用价值。
著草起卦法,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可追溯到周朝时期,是古代卜筮中的一种重要形式。
它的基本原理是借助草木的自然生长形态,通过草木的排列、生长状况和密度等特征,来推测某种事物的发展趋势或者情况的变化。
我们先聊聊第一种。
首先,进行著草起卦法需要选择一片相对开阔的场地,以确保草木有足够的自由生长空间。
然后,将一些特定的问题或者目标写在纸上,贴在场地的中央位置。
接下来,观察场地中的草木,注意它们的排列方式、生长状况和数量。
通过观察草木的自然状态,我们可以判断出它们的生长趋势,以及获得一些启示和预测信息。
例如,如果观察到场地中心周围的草木向一侧倾斜,则可以推测与中心相关的事物或者目标可能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如果发现场地的一侧草木生长茂盛,而另一侧的生长相对较弱,则可以推断出这两个方向对应的事物的变化情况也会存在差异。
此外,草木的密度和高矮也可以给出一些有关事物发展趋势的线索。
例如,如果观察到场地中心的草木密集并且高度较高,可能表明与该事物或目标相关的情况将变得更加繁荣和蓬勃发展。
著草起卦法的应用价值在于它能够提供一种非常直观和自然的卜筮方式。
相比于其他卜筮方法,例如投钱、摇筛或点烛等,著草起卦法更加注重自然的观察和感悟,遵循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它通过观察自然界的草木生长状态,将自然规律与人生的变迁联系起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事物的变化与发展。
当然,著草起卦法仍然存在一些限制和局限性。
首先,它依赖于观察者的主观判断和理解能力,可能会出现误读或者误解。
其次,它并不是一种科学严谨的方法,缺乏实证数据的支持。
因此,在运用著草起卦法时,我们应该保持一种谨慎和客观的态度,将其作为辅助思考和决策的手段,而非绝对的依据。
第二种
使用五十根著草进行占卜的方法如下:
首先从中随机取出一根著草,作为代表天地未分的太极的标志。
然后将剩下的四十九根著草随意分成两组,分别握在左右手中。
接着从右手中取出一根,夹在左手的小指间,然后数左手中的著草,每八根为一数,数完后将其丢弃,然后将剩下的著草与小指间的著草合在一起,总数为一时,表示得到乾卦;总数为二时,表示得到坤卦;总数为三时,表示得到离卦;总数为四时,表示得到震卦;总数为五时,表示得到巽卦;总数为六时,表示得到坎卦;总数为七时,表示得到艮卦;总数为八时,表示得到坤卦。通过这个方法,一次占卜即可得到一个完整的卦象。
如果只想得到卦象的上卦部分,仍然将四十九根著草分成两组,分别握在左右手中,然后从右手中取出一根夹在左小指间,再数左手中的著草,数完后将其丢弃。
剩下的著草与左小指间的一根合在一起,总数为一时表示得到初交变;总数为二时表示得到第二变;总数为三时表示得到第三变;总数为四时表示得到第四变;总数为五时表示得到第五交变;总数为六时表示得到第六变。最后根据变换的卦辞进行占断。
说到这里我想到一个铜币占卜的方法。
使用三枚古代铜币进行占卜的方法如下:首先选择乾隆铜币,如果没有则可以使用香港的铜币或普通的硬币。
将三枚铜币抛掷,如果得到两个正面一个反面,则表示为少阳一;如果得到两个反面一个正面,则表示为少阴一;如果得到三个反面,则表示为变老阳,记为0;如果得到三个正面,则表示为变交老阴,记为×。通过这样的抛掷六次,就可以由下到上得到完整的卦象。
当六次抛掷中出现一个变交情况时,占断将依据本卦的卦辞进行解读;当出现两个以上的变交情况时,占断将根据变卦(将变交老阴×变为一以及老阳0变为一后得到的卦)的卦辞进行解读。
古代的著草起卦法是一种古老而有趣的卜筮方式。
无论是哪种方法,其背后的哲学观念和思考方式也对我们理解自然、思考人生变化有着积极的影响。
虽然著草起卦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它仍然是一种值得探索和体验的古代智慧。
公众号:HD捧腹
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所专家对文殊山石窟群的前山万佛洞、千佛洞和后山古佛洞、千佛洞壁画进行详细病害调查和现场修复前期实验由于年久失修,加之近年来不断遭受地震、洪水冲刷、雨水侵蚀等自然灾害,作为中国早期佛教遗存的甘肃文殊山石窟文物..
2025-10-08千年古刹·支提山华严寺内一供桌上的《西游记》主题木雕,惟妙惟肖。(图片来源:中新网摄影:李松)《西游记》主题木雕——孙悟空大战二郎神。(图片来源:中新网摄影:李松)华严寺坐落于福建宁德境内的支提山,也称华藏寺,为汉族地区佛教..
2025-09-152010年4月28日上午,全国首部石窟类360度环幕电影——大足石刻《千年佛足》在重庆大足宝顶景区举行了开机仪式。该电影的拍摄和播放,对于充分彰显大足石刻崇高的价值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千年佛足》这部影片不仅仅只展现石..
2025-09-14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总人口29万,其中瑶族占57%以上,在恭城瑶族中,有两个“婆王三姐妹”的传说:一婆王在嘉会乡唐黄村,二婆王在栗木镇欧寨村,三婆王在莲花镇势江村;还说:“唐黄婆婆最正直,势江婆婆最风流,欧寨婆婆爱哭涕。”在观音乡也..
2025-08-06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