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中国古代描写清明节和清明节气的诗歌

2025-03-29 08:21民俗

清明,首先是中国传统农历的一个节气,同时我国又以4月5日为“清明节”,是传统的祭祖节日。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历朝历代文人墨客所写与“清明”有关的诗歌非常多,这里做简要介绍。

先说说关于清明节气、清明节的知识。大约4月初的清明节气,正值中原大地草木萌芽返青、万物欣欣向荣时节,生气旺盛、寒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因此称“清明”节气,含清新、明朗、清洁之意。对于古代的农人,清明正是播种时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对于古代的文人,清明更是踏青郊游的好时节。

一般认为,清明节沿袭自古代“寒食节”。它在冬至节气后第105天、紧邻清明节气,因当天禁烟火、只吃冷食的习俗而得名。寒食节既有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忠臣“介子推”的目的意义,也与上古“改火”习俗有关,古籍《周礼》中说:“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寒食节绵延2000多年,逐渐增加祭扫、踏青、秋千、蹴鞠、斗鸡等风俗,是中国民间最重要的祭祖日。

中国古代正式将清明节气前后作为祭祖日推行至全国,是在唐宋时期。唐代因官吏在寒食节时回乡扫墓、有耽误职守的情况,唐玄宗即颁布政令在寒食节时放假4天,后又增加到7天假期,从此寒食节就成为一个很隆重的祭祖扫墓节日。宋代寒食、清明假期仍是7天。1935年,***政府又确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

下面介绍中国古代一些与清明节气、清明节、寒食节相关的诗歌作品。首先,当然是描写清明祭扫习俗的诗句。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寞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代高翥的诗中则描绘:“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宋代诗人杨万里也有《寒食上冢》:“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这些诗都展现了郊野扫墓的凄凉和对亲人的思念。

其次,古代文人当然更喜欢清明踏青、吟诗写景。

南宋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表达了对清明时节西湖美景、大好春光的赞美,但对游春乐境并未过多渲染,只用“梨花”、“笙歌”稍作点染,构思绝妙,是一首非常出色的春游诗。宋徽宗赵佶也有一首《宫词》:“三月风光触处奇,禁宫通夜足娱嬉。踏青斗草皆馀事,闲集朋侪静奕棋。”所写如同当代的春假和春游。还有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等等。

当然,描写清明景色的诗歌,最家喻户晓的还是唐代诗人杜牧这首《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大家非常熟悉,不再多说了。

此外,有些诗也抒发了诗人在清明时节的特别情绪。

唐代诗人王维的《寒食汜上作》:“广武城边逢暮春汶阳归客泪沾巾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反映了作者触景生情、吊古伤今的感情;唐代诗人张继的《闾门即事》:“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是描写农民被大量征发、田园荒芜,清明时节没有几处在烧火做饭;宋代王禹俏的《清明》:“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描绘了一位贫寒读书人,乞得邻家烟火、发奋读书的情境。

最后,再来说说与寒食节礼俗相关的诗歌。

唐代王冷然在《寒食篇》中写到:“天运四时成一年,八节相迎尽可怜。秋贵重阳冬贵腊,不如寒食在春前。禁火初从太原起,风俗流传几千祀。算取去年冬至时,一百五日今朝是。……”就描述了寒食节的日期和来历;唐代诗人王建的《寒食》:“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白衫眠古巷,红索搭高枝。纱带生难结,铜钗重欲垂。斩新衣踏尽,还似去年时。”更是描绘了寒食节的一些习俗。

关于寒食节的诗,不得不提宋代苏轼的《黄州寒食诗》二首,是苏轼因文字狱被贬黄州第3年的寒食节时所发的人生之叹,展现了诗人惆怅孤独的心境,苍凉伤情的意境。苏轼抄录这两首诗为书法作品《寒食诗帖》,书法上乘、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天下第三行书”。《寒食诗帖》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横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17行、129字,通篇书法起伏跌宕、气势奔放、光彩照人。两首清明诗与书法交相辉映,也堪称佳作,如下。

一曰:“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闇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须已白。

二曰:“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 中国古代其实一直地广人稀和人力资源紧缺

    就在这几年,中国人突然对人口有了危机感,很多人开始认识到“人”才是这个社会宝贵且稀缺的资源。其实,中国古代一直..

    2025-09-10
  • 详解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具体都是什么意思?

    二十四节气中,节和气是两个不相同的概念,准确的说应该是十二节和十二气。“节”指的是一年中的一个节段,是时间的表..

    2025-09-03
  • 雨水:一个踩着惊蛰上位的节气

    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见龙。祭鱼盈浦屿,归雁迴山峰。云色轻还重,风光淡又浓。向春入二月,花色影重重。----唐·元稹《..

    2025-09-01
  • 历史盘点:中国古代的十种乐器

    上下五千年,我国的声乐文化一直在不断发展。在古代,演变出了许许多多迎合人们需求的乐器。那么古代的乐器你知道多少..

    2025-08-25
  • 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经过了哪些演变与发展?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守。”我国从古代开始就是礼仪之邦,那么历史上得到礼仪制度是什么时候形成..

    2025-08-20
  • 闰月清明不上坟,上坟祸临门?

    都说这世间,唯一不需要付出就可以获得的是年龄。可背地里我们付出的,可不在少数,例如身体的健康……又是一年清明了..

    2025-08-19
  • 历史科普:中国古代著名典籍有哪些?

    如果谈起古代名著典籍,大家应该对《诗经》《论语》接触得最多。那么除此之外,中国古代著名典籍还有哪些?感兴趣的读..

    2025-08-18
  • 中国古代的名医师承谁?他们都是自学成才吗?

    诞生于原始社会的中医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基本形成了中医理论。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当今学..

    2025-08-10
  • 当诗歌遇上成亳州方言!笑哭了!

    沙扬娜拉亳州话版最带劲一勾头嘞暖和逗跟一个fei莲花不害怕呼啦啦嘞风样再见嘞时候,嘟囔一句你可得好好嘞,嘟囔一句好好嘞那一句好好嘞有甜蜜嘞愁——再见航。偶然亳州话版我是天上嘞一块云彩,不知道影跑你心窝嘞捞——恁白斜呼,更白鬼嘞给..

    2025-08-08
  • 清明节不只有哀伤 上海市民"热忆"传统清明文化

    寒食记忆、放鸢碧空、清明插柳……这些在现代都市人眼中日益淡漠的传统清明习俗,而今在上海又被越来越多的市民重新拾忆。上海清明文化节18日在此间开幕,现场吸引约1000名市民慕名而来,感受独特的清明文化氛围。踏青游玩放风筝,是中国流传..

    2025-08-07
  • 清明时节美食制作

    清明时节也是中国传统第一个祭祀时节,那么到底该做哪些食物来食用呢?亲亲宝贝网为您推荐以下几道:油炸撒子绵延2640..

    2025-07-25
  • 中国三大鬼节盘点,清明节中元节中元节

    中国由于历史十分悠久,从古代就流传着许多节日。自古以来百善孝为先,每年作为后代子女们都会进行祭奠祖先灵魂,所以..

    2025-06-20
  • 小雪节气吃什么养生?小雪节气食谱

    黑荸荠荸荠皮色紫黑,肉质雪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誉,北方人则视它为“江南人参”。荸荠中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含量比较丰富,但热量却不是特别高,特别适合冬季养生食用。中医认为,荸荠是寒性食物,有清泻内火的功..

    2025-05-25
  • 大寒吃什么?大寒节气的饮食变化

    1月20日是大寒节气,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示寒冷程度的一个节气,同时也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之后便是来年立春..

    2025-05-24
  • 凶厄之兽是什么 中国古代民间神话传说的神兽有哪些

    中国古代民间神话传说神兽介绍凶厄之兽九婴传说中怪兽名。能喷水吐火,尧时出,作害人间,被羿射杀于北狄凶水之中。其..

    2025-05-17
  • 大雪节气要吃什么?大雪节气饮食简介

    大雪节气要吃什么呢?12月7日是大雪节气,其实在大雪节气这天要吃ldquo;三大rdquo;,那么是哪三大呢?分别就是大白菜、..

    2025-05-05
  • 谈谈中国古代“术数”预测文化的来龙去脉

    “术数”是中国古代特有神秘文化的核心内容,它不是数学,而是以迷信为基础建立的预测学,但也可能成为科学的起源。“..

    2025-05-04
  • 春分节气的祝福短信

    春分到了,万物复苏了,春暖花开了,桃李争艳了,蝶舞纷飞了,小蛇苏醒了,狗熊钻出树洞了,你也别睡了,走出老窝,和美丽的春天来次亲密接触吧。春分养生有门道,学会挑食是妙招;黄绿蔬菜防春困,南瓜青椒都是宝;饮食清淡消春火,多喝莲子..

    2025-05-03
  •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貂蝉竟是个假冒的

    你知道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分别是谁吗?我想只要稍微懂一点点历史的人可能知道,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所形容的就是这中国古..

    2025-05-03
  • 中国古代四大妖姬,让君主为之亡国的红颜祸水

    似乎古代许多朝代的灭亡,最终都把原因推给了女人。于是就出现了这祸国殃民的四大妖姬,她们的美色使得君王沉溺,不顾..

    2025-05-03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