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修建长城需要大量的砖石 古人是怎么运上山的

2025-04-08 08:04历史解密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长城修建,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对于不少游客来说,去北京游玩,除了故宫外,长城也是一个必备的打卡圣地。它的恢弘在于它的长度和规模,据统计现存的长城总长度多达2.1万公里,是名副其实的万里长城。

我们如今看到的长城大多由砖石构成,这就让我们不免产生一个疑问,在古代没有大型起重机械,也没有可以用来运输货物的卡车,古人又是如何将那些巨石运到长城上的呢?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楚长城的来龙去脉。

虽然人们往往会觉得长城是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修建的,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误解。早在春秋时期,为了防备北方游牧民族,中原各国已经开始修筑长城,只不过因为各国人力物力水平有限,这些零散修建的长城大多只是短短的一截,只能用来在某一地区充当防御工事。

到了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才开始大规模修筑长城。可是,秦朝距离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了,当时的建筑水平十分有限,人们筑造长城时也只好因陋就简。

秦长城和后来的汉长城一样,多是使用古老的夯土版筑工艺,这种筑城方式最早可以追溯到龙山文化时期。所以,对这种技术就不要有太大期望了。

秦人修筑长城时,会先在地上挖沟,放入基石并加以固定,用木板和基石搭成一个小木盒,再将黄泥填到木盒里面压实,等到黄泥凝固最后再将木板撤去。

虽然听上去很简单,但毕竟是在修造防御工事,人们也会格外用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们甚至会事先将黄泥加热炒熟,杀死泥土中的虫卵,防止虫子对墙体的破坏。

另外,他们还会现场取材,用工地旁边的芦苇或稻草编成槽板,插在黄泥里。这样一来既方便城墙排水,也能增加墙体的强度。

总体来看,这种版筑技术不费时也不费力。根据记载,当时一支不到百人的筑城队伍,一个星期就能搭建足足一公里长的长城墙体。可以说,秦长城也在侧面反映出秦人务实、踏实的生活态度。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秦长城都是这样的建造方法。一些重要的地段,人们会利用周边现成的石材加工成规则的石片来交错叠压,打造更加坚固的石质长城。

这种石头城墙用的不是我们现在经常看见的那种巨石,它更加扁平。与夯土长城相比,这种石片叠压的长城在坚固程度上有过之而无不及。

汉朝时期的北境战乱更加频繁,因此汉朝对于长城也更加重视。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筑造工艺也开始成熟。汉朝人除了夯土筑城和用石片垒城外,还学会了用土坯砌墙。

这种建筑方式有些像我们现在一些地区用砖头垒墙的方法,不过,汉朝人用的“砖头”,却是没有烧制过的泥砖坯。与夯土筑城一样,土坯材质的长城最大的优点同样是就地取材,更加方便。甚至由于少了挖沟填埋地基这一步,它的建造速度还要快过夯土法。

只不过,无论是和夯土长城还是石质长城相比,它的耐用性和坚固程度上都稍微差上一些,堪称长城界的速成款。只不过,由于建造速度快,这种量产版长城在汉代最为多见。

有些网友看到这里可能就觉得有些纳闷了,那我们平时旅游看到的那些由石砖筑造的长城又是什么长城呢?这种长城大多源自于明代,即所谓的明长城。

秦汉之后,有的限于国力,比如南北朝大分裂时期,有的因为地缘环境不同,比如宋、元,已经少有王朝会对长城如此上心了。唯独明代,出于军事需要,对于长城的修造极为重视。

而此时距离秦汉时期已经过去一千多年,在技术水平上,明长城堪称古代众多长城的巅峰。我们如今看到的那些砖石,并不是天然石材打磨支撑,而是由明代工匠烧制的专用建材。

这种外部由砖石结构组成的长城,坚固程度令人发指,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甚至还能在一些砖石表面看到工匠们留下的名字、籍贯等信息,这不是为了什么纪念,而是用来当作追责时的证据。可以说,明长城的每一块砖石,都凝结着制造者的心血和汗水。

除了砖石以外,它的粘合技术更是让现代人都赞不绝口。这些砖石,由于用上了糯米糊做底液,掺杂沙子、碎石乃至煤渣的粘合剂,彼此间的粘合性极强,这也是为什么明代长城并没有使用大块石材的原因。

最后,回到我们开头的那个疑问,无论是春秋、战国、秦汉还是明朝,长城的建造者们都有意无意地将“就地取材”看得很重。在这样的要求下,人们无需去动辄几十公里外挖掘搬运那些坚固却笨重的巨石,即使是明长城这种长城中的VIP,也通过使用粘合剂摒弃了对巨型砖石的依赖。

可以说,正是因为这种以量取胜的思路,万里长城这一世界建筑史上的工程奇迹才能出现。

免责声明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jiuchisu@foxmail.com

最近更新

  • 古代粮食不够吃土地又多 古人为何不去积极开荒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人种地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话说,当今我国耕地处于紧张状态,原因为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锐减,同时,经济飞速发函各类基建层出不穷,又会占用大量耕地。以至..

  • 古代和尚平时都是吃素的 他们为何大多数都长得很胖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古代和尚身材,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后,便受到了中国老百姓众星捧月般的待遇。由于古代中国常年发生战乱,民不聊生,百姓们只得从佛教中寻求精神寄托来逃避残酷的..

  • 为关羽刮骨疗毒的医生是谁呢?

    “飘然昨夜渡黄河,读罢春秋感慨多。汉贼几人逃显戮,宝刀如月不须磨。”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自先秦以来,每逢乱世便会造就一批威名赫赫、名传千古的能臣将士。在这些名臣将士身上,或多或少会发生一些颇具传奇..

  • 临沂方言段子集锦

    no.1.临沂煎饼,连续数百年销量领先,一年卖出10亿多个,煎饼长度连起来可绕地球120圈。no.2早上一大叔买了三块钱的煎饼,正准备离开,卖煎饼的大妈喊到:喂,你的煎饼!大叔回眸一笑:是你的煎饼。no.3不是所有的煎饼都叫临..

  • 临沂方言宝典

    小雨叫“雾露毛子”口水叫“冽些”馒头叫“膜膜”喝水叫“喝匪”花生叫“果子米”胳肢窝叫“隔了肢”昨天叫“夜来”木棍叫“把棍子”中间叫“当央”灰尘叫“布土”厨房叫“锅屋”不知道叫“知不道”串门叫“溜门子”..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