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崇祯皇帝,想必大家应该都非常的熟悉,作为一个皇帝,在自己去世之前就留言说“皆诸臣之误朕也”。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明朝的臣子们究竟是怎样把这位皇帝“误”上绝境的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为什么崇祯皇帝总结自己执政十七年的过往,得出的结论是:“然皆诸臣之误朕也”?小编分析主要有以下的原因:
第二,士族阶级把持朝纲,底层人才难以上升,魏忠贤在位的时候,底层人才和公公们搞好关系,拜个干爹,兄弟什么的,还能靠关系得到举荐,被提拔到能施展才华的位置。比如袁崇焕,孙传庭等将领,都是魏忠贤在位期间提拔起来的国之栋梁。东林党得势以后,士族子弟被大量安插到官场任职,导致皇帝政治方面被变相架空,实际处于权力弱势被动。
东林党为首的士族阶级把持朝政期间,这三个问题基本都是源自其党羽。崇祯皇帝在位十七年,最后几年才明白这些读书人是多么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把权力交给这些人简直是瞎了眼。崇祯皇帝在位这些年一再的被东林党等士族官僚集团蒙蔽误导,所以造成了明朝迅速的灭亡。
明代皇帝中,后世对于明仁宗和明宣宗的评价一直很高。继明成祖朱棣之后,明仁宗与明宣宗采取一系列政策使国家出现盛世..
2025-09-06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