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鼎鼎的江南四大才子,在当时是什么水平?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明代是中国许多才子涌现的朝代之一,出现了解缙、杨慎、徐渭、唐寅、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等在后世鼎鼎大名的人物。
解缙主持编修《永乐大典》,杨慎写下流传千古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徐渭则文学、书画、戏曲、兵法无不精通,号称全才。而并称为江南四大才子的唐寅等人也是各有成就,留下了许多轶事典故。
那么,明朝三大才子解缙、杨慎、徐渭,和江南四大才子比哪个更高一筹呢?
我们看看这些各领风骚的才子们都有着怎样的生平。明代三大才子这一称呼最早见于明代儒学大师唐顺之在《荆川先生文集》中的评价,他以博学、博览已经影响力、成就等多方面考虑,选出了解缙、杨慎、徐渭三人。
其中,解缙被誉为永乐第一才子,是明成祖朱棣时代最为著名和位高权重的才子。朱棣即位的永乐元年(1403),在建文帝时代不受重用的解缙得以进入翰林院任职,随后他又进入文渊阁,成为了明代内阁的早期成员之一。
众所周知,朱元璋出于自己极强的权力占有欲,加上害怕丞相专权,便废除了丞相制度,政务亲力亲为。朱棣继位后,难以招架为数众多的各种文件,便设置了内阁。解缙能力出众,曾任职过内阁首辅,可见其不只是文学成就高,理政能力也十分出众。
我国名著《三国演义》开篇,有着著名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段为人所熟知的诗词出自于杨慎的《临江仙》。杨慎被许多人认为是明代三才子之首,以博学著称。
杨慎虽然自幼才学出众、聪慧过人,但性格刚正不阿,常常直言进谏,于是被贬谪到偏僻的云南戍边。杨慎在云南三十余年,阅读了大量书籍,从而积累了深厚的才学,人称无书不读。杨慎读得多,写的也多,他的著述多达数百部,令人惊叹。
徐渭,也就是后人常说的青藤老人徐文长。他开创中国画中的泼墨大写意画派,也善书法、懂音律,为后世留下许多妙诗美文,对后世影响巨大。除了文学上的成就,徐渭在兵法上有所成就。
明代万历年间著名的壬辰抗倭援朝战争中,明朝将领李如松指挥明军取得大胜。而李如松从小跟随父亲李成梁南征北战,积累军事经验之外,还得到了徐渭的倾囊相授,这才得以运筹帷幄,大破日军。徐渭在三才子中被认为是最为有才的一个。
而江南四大才子则是生活在江南一带的唐寅、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四人的合称。其中,唐寅最为著名,他十六岁时就考中苏州秀才的头名,但后来科举时被牵涉进考场舞弊案,此后便不再热衷于考取功名,而是专攻书画,以卖字画为生。
唐寅的好友祝枝山则官运好一些,他历任兴宁知县、应天府通判等职,政坛得意。文学方面,他也有很高的造诣,其狂草尤其受世人的推崇。文徵明的诗词、书法、绘画都十分出色,人称四绝。他在书画上的成就在整个明代都算得上数一数二,在后世也得到了很大的追捧。
徐祯卿可能是江南四大才子中知名度最低的一位了,他最为人喜爱的是其诗作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他喜好对文学、社会进行批判,也留下了《翦胜野闻》这样充满争议的,批判明太祖的作品。
北宋太祖赵匡胤原本武夫,与其弟赵光义在文化素养上有所不同,但当他得天下之初(960―975),即留意搜求书面,赵光义时(976―996)更有过之。赵光义以苏大参镇守金陵,即南唐旧都,命其就墨守成规区内访求名贤墨迹,“后果得千余卷上进”。..
2025-10-1124日,青海民族大学科考组宣布,他们在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5座岩窟内发现总面积大约200平方米的古代唃厮啰时期佛教壁画遗存。壁画画面主要由释迦牟尼、弥勒佛及诸多表示某种佛教教义的几何形图案组成。初步判定壁画作品的年代在公元11世纪至1..
2025-10-07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