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天地是彝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的一种仪式。祭祀由毕摩主持,祭坛多设在具有三台形状的山顶(俗称祭天山或三台山),也有以人工筑成的三台祭坛。若祈风雨,祭品用黑色的牛、羊或鸡,若祈晴朗,祭品则用白色的。明天启《滇志》..
2025-02-05一、道教特有的神秘文字东汉顺帝时(126年一144年),沛国(在今江苏境)人张陵在四川鹤鸣山创立五斗米道,造作种种道书,逐渐发展成为后来的道教。为了使道书神秘化,同时也使传道活动具有隐蔽性,因而道教文献中常常采用一些特殊文字,使外人无..
2025-02-15“想你是挝啰,爱你是挝啰……”,峨山火一样的花腰彝围着火堆唱起了民歌,跳起了左脚舞。如果你到了这里,你就会知道彝族有多能歌善舞。滇西独有的彝族民居土掌房也错落有致地分散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这里居住着美丽热情的花腰妹,上演着古..
2025-04-04摇晃的红酒杯,暧昧的香水味,蠢动的音乐、调暗的灯光……这样的氛围里,多数人能度过一个美妙的夜,但“快枪手”却有可能感到心理不适:“持久力”下降,让他们在床上的表现大不如前,既担心她不满意,又觉得自己没..
土族,现有人口191624人,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东部的互助土族自治县以及民和、大通两县,其余散居在同仁、乐都、门源等地。土族聚居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全境分山区、浅山区和川水区三种地形。北部山区森林密茂,有..
清代建筑。戏台坐北朝南,位于正殿与前殿之间。四根30厘米见方的青石金刚柱支撑台顶。戏台两侧为长廊看台,与前殿和后殿连结。
清乾隆年建。庙分前后两殿,戏台居中,面朝正殿。有四根圆形檐柱支托屋顶,额枋内外都绘《三国志》故事。台沿三面设置栏杆。每年的正月十六日庙会及秋收之后,都要在这演戏酬神。..
建于明代晚期,戏台四面临水,左靠一座三孔大石桥,俗称戏文桥。村民在岸上和土地庙廊下都可观看演剧。据传,该村每年四月六日整夜必演《琵琶记》全本。..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