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八零后”以前的湖北人都晓得“老子”一词。充“老子”是本地人一个占“相赢”(占便宜)的说法,意淫对方“自己是其父辈”。当然,更多的时候是一句口头禅,并无羞辱对方之意。有时候甚至如同鲁迅文中说绍兴话里“妈.的”一样,“老子”是好友交流时一种表达“亲昵”的方式,简称“老们”。
这些土话随着普通话的推广,正在逐步消失。而“老子”一说又与武汉标志性建筑黄鹤楼还有不少渊源,似乎有必要闲扯几句,聊作记录。
“老子”作为自称历史悠久,但“充老子”——即有“我是你爸爸”的意涵,估计是近代才有。至少笔者在明末的文献中看到的“老子”多是老头子的自谦,类似“老夫”。至于什么时候成为今天的意思,未考,还请网上方家不吝赐教。现仅聊聊“老子”的一些文史趣闻。
首先,“老子”的意思肯定是《道德经》或《德道经》的原作者老聃的尊称了。但史书上“老子”作为“老夫”之意,则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古籍中有庾亮的记载:“庾太尉在武昌,秋夜气佳景清,佐吏殷浩、王胡之之徒登南楼理咏。音调始遒,闻函道中有屐声甚厉,定是庾公,俄而率左右十许人步来,诸贤欲起避之,公徐云:‘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因便据胡床,与诸人咏谑,竟坐甚得任乐”(该文字引自《世说新语》“下卷容止第十四”。有趣的是唐人撰《晋书》之“庾亮传”也收录了此事。)
晋书卷七十三庾亮有传
王羲之认为庾公“丘壑独存”
这段趣闻激发了后人的诗意,从李白杜甫杜牧等唐代大咖到明朝的非著名诗人都引用此典故(读过的会心,有兴趣者百度),于是乎,“老子”、“胡床”、“庾公楼”“庾楼”“兴”“浅”等字眼频频出现在唐宋元明诗中。
作者因查阅祖籍贯地方志而得明代李东白《游黄鹤楼》诗,窃以为水准不低,加之又喜爱李东白风流潇洒之性情,故特别中意此诗,分享与诸君:
西望家山一改容,白云飞尽楚江空。
兴饶老子胡床上,秋在仙人铁笛中。
鄂渚霜花沿岸白,汉阳枫树隔江红。
倚阑拍手招黄鹤,千古登临感慨同。
这里“兴饶老子胡床上”即用庾亮典故。只是这首诗很不“著名”,只能收录在县志的艺文录和某个诗话专著中。
还得补充一句的是庾公的武昌高楼应在今天的鄂州,而非今日之武昌,而李东白明代的黄鹤楼则是指今天的武昌,从晋代到明末一千多年的光阴,将地名混淆是稀松平常的事儿。正如苏东坡将黄州赤壁弄的比历史上真正的赤壁——湖北蒲圻还要有名一样,导致今天蒲圻只能背水一战,将自己的地名改成赤壁市,一笑。
回头说为何笔者不认为明代的湖北人有“充老子”的口头禅呢?也还是从明末竟陵文学派作品中略见端倪。比如谭元春的《秋寻草自序》中有:“天下山水多矣,老子之身不足以了其半......”此处的老子就是类似“老夫”之意。毫无半点“我是你爸爸”的意思。
用庾亮的“老子”“胡床”典故咏黄鹤楼的诗据说还有明末文坛盟主李维祯的《登黄鹤楼》,但此诗在其文集《大泌山房集》中并未查阅到。方家朋友说从格调气势看好像不是李维祯的。因有“老子”“胡床”之典,姑妄录之:
江汉萦回鄂渚矶,先朝楼阁已全非。
暂携老子胡床坐,一听仙人铁笛归。
洲树新含鹦鹉绿,山云旧作凤凰飞。
楼头攀鹤来游者,可是苏耽与令威?
......
前几天在小区广场见几个小学生们聊天,听着他们讲着纯正的普通话,欣慰不已:北京人不再敢以“口音”来歧视我们的下一代了!随之,又略感惆怅:我听到他们的普通话“纯正”到甚至有京味——因听到熟悉的“丫的”用语。
自己的乡音正在式微......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应该讲一种话,这样降低交流成本,促进地域融合,正能量的说法还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但,作为一个湖北人,我们是否也应该警醒,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湖北人扮演什么角色呢?比如在未来的普通话里能否注入更多的湖北、楚文化元素呢?在中华民族融合、文化传承的历史长河中,楚人贡献巨大!从屈原、宋玉到明末的公安派、竟陵派,我们可以开出长串曾经引领中华文化发展的先辈名单。
但现实是残酷的。要让自己的俗语成为通用语,要么经济实力强大,比如改开以来的粤语,“洗头”、“老公”、“波鞋”、“不好意思”等都进入了普通话词汇,百年前的上海话也如此。京畿地区坐拥行政优势更不用说。赵本山一个人、《武林外传》一部剧则让东北、西北话风行一时,全国人民都知道怎么“忽悠”,谁都知道表达情感时来个“额的神”。今天,湖北人贡献了什么呢?俗语中的“家家婆”(外婆)全国人民大部分不知,“小毛毛”(婴儿)则九零后的本地人也不知道了。
因此,要让祖宗显赫,还得后人加油。要让家乡前人的话流行,还得后人努力。总之,所谓的历史和残酷的现实,都得靠当下人来诠释和演义。反过来说,能够流行自己的祖辈俗语、拥有诠释先民事迹的权力,那说明你在当下混的还不算窝囊,比如前年武汉某位女医务工作者的“老子到处说”就让全国人民知道了“老子”的厉害。
好像又跑题了,“老子”就此搁笔。
恁---------你们恁家-----------你家俺家---------我们家嫩-------那么嫩远-------那么远佛话---------说话白----------别白罗嗦---------别罗嗦白客气----------别客气怪----------挺、非常、非一般粘闲--------厉害怪粘闲-----------怪厉害..
2025-09-01kao到麻赖呆:蟾蜍喝毛乌子:蝌蚪侃空:说假话妞门子:串门掼跤:摔跤了(liao第三声)了:结束了转人:骗人该代(第二音和平声),有事吗的意思。噎熊算了吧,拉倒吧的意思。kei饭(kei,第二声),吃饭的意思。栽跤摔跤的意思杠家(gone家),回家的..
2025-08-31在界首,鸭子不叫鸭子,叫扁嘴子;玉米不叫玉米,叫棒子;花生不叫花生,叫落生;豆角不叫豆角,叫豆撅子;黄豆不叫黄豆,叫豆子;甘蔗不叫甘蔗,叫甜树接;十三香不叫十三香,叫佐料面子;辣椒不叫辣椒,叫秦椒;香菜不叫香菜,叫颜碎;山药不叫山药,..
2025-08-31在宣城:有一种失败叫---吊的了;(屌得了)有一种敲门叫(拷门);搞对了!!!有一种柔软叫猫软;搞对了!!!有一种口袋叫(活包);(应为“荷包”)有一种叹词叫---哒;(没什么好奇怪的!)有一种硬度叫绑摁;(梆硬,意思是硬梆梆)有一种吹牛叫抛皮;(泡皮,很形..
2025-08-31追根溯源,宣城话不是单一性的地方话方言.从早说起,宣城地属吴楚,汉名宛陵,(说的应该是吴语,这是从东汉说起的),在早些说的是在春秋,宣城地方人名叫山越人,看样子是先属越国,公元前494年,被吴吞并,直到公元前473年被越国收复,说以宣..
2025-08-31男的发现老婆把他的衣服没洗干净。男:你个脓包东西,你看你洗的衣服,哈漆黑马乌滴,叫我怎么穿到出门哎。女:哪港滴,洗成这样不就照了蛮,你哈真吊精类,哈能把衣服洗成新的啊。男:你个不弄子,洗个掉衣服洗不干净,你还能还麻活哦。女:..
2025-08-31从陵阳的黄石溪经过兰溪到分水岭,老远就看到一个山峰,像一个好看的小麦妮站在那开,这山峰叫“美女尖”。传说,老早老早的时候,陵阳县大老爷不管民事,整天7喝玩乐,老百姓都不敢作声。牛山村有个小麦妮叫山花,长得体体面面地,还缪港人嘎..
2025-08-31东至县(由东流、至德两县合并而成)辖尧渡[含原徐村、良田、查桥(含原马田乡)、建新4乡]、东流(含原长安、长岭、七里湖3乡)、张溪(由原张溪、汪坡、五丰3乡合并而成,含原坦埠、白笏两乡)、洋湖(含原高山乡)、葛公[原平原乡(含原洪方乡)]、官港..
2025-08-31东北的朋友注意啦啊,咱这疙儿眼瞅要升温了,大家出门多注意啊,别扬了二正的到处撒磨,跩一跤,埋了八汰的。工作上也别老突噜反仗,半拉咔叽的,有点敬业精神。虽说这年头挣点钱都不容易,但也别老买那便宜娄搜的破玩意儿,对自己好点儿。家..
2025-08-30丁坝儿—副词—总是,一直不断地压根儿—副词—根本,从来就是如此整个浪儿—副词—全部,所有地浮溜浮溜地—副词/形容词—满满地,满得几乎溢出来岗尖儿—副词/形容词—东西装得很满,冒尖了老鼻子了—形容词—多极了,特别多管够儿—东西特..
2025-08-301、一把抓住,两头不露影。(个子矮小)2、咬着屎橛子打滴溜。(认死理)3、蛐蟮找他二大娘。(弯弯曲曲)4、上枝子花红。(混得很吃香)5、二大爷赶集随便遛。(自由自在,无拘无束)6、排场得跟段老谋一样。(形容某人侠义疏财)7、好是好,恶是恶,光腚..
2025-08-09【马虎子】:一种喝的东西,像稀饭.例如:咱喝~~去吧!【疙包】:糊状,饭渣.例如:看你身上盯的~~!【血得】:舒服,不错.例如:这东西弄的~~!【管谈】:不错,行.例如:这人对工作挺认真,以后~~!【好类很】:非常好.例如:这件事办的..
2025-08-09沙扬娜拉亳州话版最带劲一勾头嘞暖和逗跟一个fei莲花不害怕呼啦啦嘞风样再见嘞时候,嘟囔一句你可得好好嘞,嘟囔一句好好嘞那一句好好嘞有甜蜜嘞愁——再见航。偶然亳州话版我是天上嘞一块云彩,不知道影跑你心窝嘞捞——恁白斜呼,更白鬼嘞给..
2025-08-08马会——马上。晌午头——上午.后晌——下午。吃响晚——下午。合黑——黄昏。夜个——昨天。清起来——早晨。晚黑来——晚上。月黑头——漆黑的夜晚。对午时------------昼夜.麻似亮——无微明。多大会——多长时间。早晚——总有个时候。天..
2025-08-08安徽省六安地区的方言中有许多有趣的词汇,下面尽可能介绍六安地区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对话来增进这些词汇的乡土气息和亲切感。也更容易让人们在这些词汇中体会到六按地区的风土人情、乡土乡音。1.“日霉”:在外地这可能算脏话,可在六安来说是老..
2025-08-081.儿化音较多。2.调值不够。尤其阴平调值为5—5调值,而东北地区基本停留在3—3调值;上声调值为4—1—2,而东北地区基本上是4—13.东北方言大部分地区平翘舌区分不清4.平直中有波澜,东北人(尤其辽宁人)说话有弯儿。东北方言有的来自多元文化..
2025-08-081,老么卡哧眼儿例:瞧你长的那样,老么卡哧眼儿,那个能看上你,形容又老又丑的人2,皮儿片儿:乱七八糟的例:老王家那小子把家里造的皮儿片儿的,同皮皮片片。3,魂儿画儿=魂画:指出去玩儿回来的孩子脸上和身上很脏例句:你这脸上抹啥了,..
2025-08-08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