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子、黄鹤楼到楚方言

2025-04-26 08:06国学

估计“八零后”以前的湖北人都晓得“老子”一词。充“老子”是本地人一个占“相赢”(占便宜)的说法,意淫对方“自己是其父辈”。当然,更多的时候是一句口头禅,并无羞辱对方之意。有时候甚至如同鲁迅文中说绍兴话里“妈.的”一样,“老子”是好友交流时一种表达“亲昵”的方式,简称“老们”。

这些土话随着普通话的推广,正在逐步消失。而“老子”一说又与武汉标志性建筑黄鹤楼还有不少渊源,似乎有必要闲扯几句,聊作记录。

“老子”作为自称历史悠久,但“充老子”——即有“我是你爸爸”的意涵,估计是近代才有。至少笔者在明末的文献中看到的“老子”多是老头子的自谦,类似“老夫”。至于什么时候成为今天的意思,未考,还请网上方家不吝赐教。现仅聊聊“老子”的一些文史趣闻。

首先,“老子”的意思肯定是《道德经》或《德道经》的原作者老聃的尊称了。但史书上“老子”作为“老夫”之意,则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古籍中有庾亮的记载:“庾太尉在武昌,秋夜气佳景清,佐吏殷浩、王胡之之徒登南楼理咏。音调始遒,闻函道中有屐声甚厉,定是庾公,俄而率左右十许人步来,诸贤欲起避之,公徐云:‘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因便据胡床,与诸人咏谑,竟坐甚得任乐”(该文字引自《世说新语》“下卷容止第十四”。有趣的是唐人撰《晋书》之“庾亮传”也收录了此事。)

晋书卷七十三庾亮有传

王羲之认为庾公“丘壑独存”

这段趣闻激发了后人的诗意,从李白杜甫杜牧等唐代大咖到明朝的非著名诗人都引用此典故(读过的会心,有兴趣者百度),于是乎,“老子”、“胡床”、“庾公楼”“庾楼”“兴”“浅”等字眼频频出现在唐宋元明诗中。

作者因查阅祖籍贯地方志而得明代李东白《游黄鹤楼》诗,窃以为水准不低,加之又喜爱李东白风流潇洒之性情,故特别中意此诗,分享与诸君:

西望家山一改容,白云飞尽楚江空。

兴饶老子胡床上,秋在仙人铁笛中。

鄂渚霜花沿岸白,汉阳枫树隔江红。

倚阑拍手招黄鹤,千古登临感慨同。

这里“兴饶老子胡床上”即用庾亮典故。只是这首诗很不“著名”,只能收录在县志的艺文录和某个诗话专著中。

还得补充一句的是庾公的武昌高楼应在今天的鄂州,而非今日之武昌,而李东白明代的黄鹤楼则是指今天的武昌,从晋代到明末一千多年的光阴,将地名混淆是稀松平常的事儿。正如苏东坡将黄州赤壁弄的比历史上真正的赤壁——湖北蒲圻还要有名一样,导致今天蒲圻只能背水一战,将自己的地名改成赤壁市,一笑。

回头说为何笔者不认为明代的湖北人有“充老子”的口头禅呢?也还是从明末竟陵文学派作品中略见端倪。比如谭元春的《秋寻草自序》中有:“天下山水多矣,老子之身不足以了其半......”此处的老子就是类似“老夫”之意。毫无半点“我是你爸爸”的意思。

用庾亮的“老子”“胡床”典故咏黄鹤楼的诗据说还有明末文坛盟主李维祯的《登黄鹤楼》,但此诗在其文集《大泌山房集》中并未查阅到。方家朋友说从格调气势看好像不是李维祯的。因有“老子”“胡床”之典,姑妄录之:

江汉萦回鄂渚矶,先朝楼阁已全非。

暂携老子胡床坐,一听仙人铁笛归。

洲树新含鹦鹉绿,山云旧作凤凰飞。

楼头攀鹤来游者,可是苏耽与令威?

......

前几天在小区广场见几个小学生们聊天,听着他们讲着纯正的普通话,欣慰不已:北京人不再敢以“口音”来歧视我们的下一代了!随之,又略感惆怅:我听到他们的普通话“纯正”到甚至有京味——因听到熟悉的“丫的”用语。

自己的乡音正在式微......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应该讲一种话,这样降低交流成本,促进地域融合,正能量的说法还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但,作为一个湖北人,我们是否也应该警醒,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湖北人扮演什么角色呢?比如在未来的普通话里能否注入更多的湖北、楚文化元素呢?在中华民族融合、文化传承的历史长河中,楚人贡献巨大!从屈原、宋玉到明末的公安派、竟陵派,我们可以开出长串曾经引领中华文化发展的先辈名单。

但现实是残酷的。要让自己的俗语成为通用语,要么经济实力强大,比如改开以来的粤语,“洗头”、“老公”、“波鞋”、“不好意思”等都进入了普通话词汇,百年前的上海话也如此。京畿地区坐拥行政优势更不用说。赵本山一个人、《武林外传》一部剧则让东北、西北话风行一时,全国人民都知道怎么“忽悠”,谁都知道表达情感时来个“额的神”。今天,湖北人贡献了什么呢?俗语中的“家家婆”(外婆)全国人民大部分不知,“小毛毛”(婴儿)则九零后的本地人也不知道了。

因此,要让祖宗显赫,还得后人加油。要让家乡前人的话流行,还得后人努力。总之,所谓的历史和残酷的现实,都得靠当下人来诠释和演义。反过来说,能够流行自己的祖辈俗语、拥有诠释先民事迹的权力,那说明你在当下混的还不算窝囊,比如前年武汉某位女医务工作者的“老子到处说”就让全国人民知道了“老子”的厉害。

好像又跑题了,“老子”就此搁笔。

  • 潘集方言大全

    1、行不行--叫可照。2、(坏)了--叫考了。3、怪好的(非常好)4、险(喊、嚎叫)5、过劲!(厉害)6、掘事(赌咒)7、掘人(骂人)8、各、各饭(吃)9、细比扣(吝啬)10、吊烟(狗屁)11、腌喳人!(恶心人)12、打吊腰(心不在焉)13、物掉了(太好,很激烈)14、搞哄..

    2025-11-05
  • 经典繁昌方言

    屁肖→很薄蹦翠→很脆啊子→鸭子铁摁→很硬窝粑粑→解大便来丝→厉害词西西→谢谢句猫软→很软的意思旋甜的→非常的甜碰香→很香很香透轩→非常的鲜美龙鼻子→鼻涕词得龙→得心应手词却黑→很黑!很暗活水→喝水词大大→爸爸词门子→明天词噶起..

    2025-11-05
  • 芜湖方言大全

    样:也许。碌索:垃圾。开坼:开裂。得亏:幸亏。二面二:两边。两半边:两半。两万二:两万二千。年把(年):一年左右。斤把(斤):一斤左右。百把(百):一百左右。包把(包):一包左右。一挂车:一辆车子。饶么经:稍微,大概。刚刚好:恰好,..

    2025-11-05
  • 含山方言中的歇后语

    裕溪口的纤——搭上就背下雨不打伞——淋头(林头)筲马子装菱角——里戳外捣老鼠拖秤砣——自堵门路红大椒拌豆腐——有红似白阳沟里老鸭——顾嘴不顾身木匠戴枷——自作自受苍山小白龙——出门就闯祸鞭索子拴蛤蟆——没打死给拖死之屙屎拔茅针..

    2025-11-05
  • 偃师方言你能听懂叽角儿

    有一种沉默叫包吭气有一种蹲下叫古装有一种昨天叫页儿个有一种走路叫丝跟有一种疲惫叫四类黄有一种楼梯叫可台儿有一种吃饭叫坐桌有一种洞叫库鲁儿有一种化粪池叫毛缸有一种默默无闻叫闷兜事儿有一种恶心叫阿杂菜有一种鄙视叫不之嘎有一种缺心..

    2025-11-05
  • 偃师方言大全

    老能——骗人的吧?矿人——骗人姜家儿——刚才该———在我着——我知道萦记——关心,牵挂厮跟——一起,一块衅球——傻瓜,二百五烧包——显摆,炫耀抓类?------干啥燕个-------昨天前个-------前天呛qiai-------早上起来仔细------节俭毛到..

    2025-11-05
  • 趣谈偃师方言

    作为豫西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偃师方言不仅有别于灵宝方言、渑池方言、嵩县方言,就是和其相邻的巩义、孟津、新安、伊川、宜阳以及洛阳方言也有较大区别。如在发音方面,偃师话特别是偃师口语较普通话发音语音更轻,也更委婉。如“人家”,偃..

    2025-11-05
  • 济源话发声规则及方言词汇

    济源虽是河南的一个城市,但济源话和河南话完全是两个方言系统的,济源方言的发音和河南话有着本质的区别。最重要的一点是济源方言中有河南方言中没有保留的入声发音,自然济源方言被归为晋语方言的一部分。历史上济源及周边地区曾是怀庆府辖..

    2025-11-05
  • 经典武陟方言大搜罗

    妈妈:mēi爸爸:dádá伯父:bǎibāi伯母:娘娘舅妈:jìng外公:魏公/姥爷外婆:魏婆/姥姥连襟:一根杠”/“抬家”侄子——职漏泄气——撤火麻烦缠人——麻馋没把自己放对位置——烧包挤在一块——圪挤大叫——瞎活蹲下——咕吨甘蔗——甜..

    2025-11-05
  • 神奇的沁阳方言大杂烩

    膝盖不说膝盖说柯西鹿摔倒不说摔倒说板跌翻拖鞋不说拖鞋说拖拉板(还有说杀鞋~~)板凳不说板凳说小股蹲腋窝不说腋窝说胳老吱油条不说油条说油葛别儿玉米不说玉米说交草玉米粥不说玉米粥说各星(还有一种叫麦仁~~)西红柿不说西红柿洋瘦茄子不说茄..

    2025-11-04
  • 济源方言集锦

    一、景象、地物类方言年儿个:去年一晃:下午、后晌的合音前年个儿:前年黑来:夜里多咱儿:什么时候夜儿隔:昨天将才、将侬呢儿:刚才年下:春节明儿隔:明天恁年:那一年前一隔儿:前天恁个:那一天灰灰明儿:天刚亮时一目楞儿:短时间睡眠..

    2025-11-04
  • 东北方言“忽悠”“嘚瑟”进入新版词典

    作为国内最权威的一部通用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的每一次修订都受到国人的关注。7月16日,记者走访沈阳各大书店发现,新版《现代汉语词典》已在沈阳部分书店悄然“露面”,“身价”较第5版上涨了20%左右。而从内容上看,让广大辽宁人眼前一亮..

    2025-11-04
  • 河北土话—河北承德方言

    1.摇道("道"发轻声):意思很复杂,主要是形容心术不正,事儿多的那种女性.例:小李真妖道,总是张家长里家短的。2.邀末("末"发轻声):就是估计,大概的意思.例:等了这么久,我约末着他不会来了。3.嘀咕(轻声):就是轻声说话的意思,有时候也说"..

    2025-11-04
  • 豫剧唱腔与河南方言声韵

    豫剧作为我国影响最大的地方戏曲之一,与其他地方戏一样,形式上最主要的标志是语言和音乐唱腔。它采用的河南方言是以..

    2025-11-04
  • 宜阳方言汇编

    1.摆制:修理的意思。2.排场:美丽(指女子);壮观(多指场面)。3.步罗盖儿:膝盖4.洋柿子:n.番茄,西红柿。5.信求:傻的意思,多指人,也指动物等没脑子,笨的意思。6.剩蛋:嚣张、卖弄。贬义词7.饭塞人:烦人,讨厌人。贬义词。8.抬杠:狡辩,..

    2025-11-04
  • 杞县方言

    杞县方言:­花生不叫花生叫罗什­辣椒不叫辣椒叫秦叫­西红柿不叫西红柿叫环茄­面条不叫面条叫闷条­馒头不叫馒头叫馍­衣服不叫衣服叫衣裳­女孩不叫女孩叫小闺女­男孩不叫男孩叫小小子­蹲下不叫蹲下叫古堆­现在不叫现在叫沿儿­早上不..

    2025-11-04
  • 周易经传中的河洛方言

    周易经传中有不少河洛方言,这些方言至今仍在使用,足以证明《周易》的诞生与河洛地区关系密切。举例如:汔(音qì)..

    2025-10-15
  • 辽宁葫芦岛方言

    本当稳重大不离儿还可以备不住说不定粘包坏事了造了吃了云山雾罩说话玄乎瞟着用眼睛看着约用秤称东西白话夸张调理人捉弄人宾服佩服撒么撒么四处看一看到了去能办事老鼻子老多老多不起眼不怎么样眯着不许说话打腰得宠麻溜地赶快地冷丁的突然地..

    2025-10-15
  • 盘锦方言

    一.发音1.东北话中平翘舌均读成平舌在盘锦话中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了,仅原籍辽宁的成年人有少数仍平翘舌均读成平舌2.零声母a前加r及r变y现象进本上也不存在了,但盘锦青年知道这种现象,有时候会用变了以后的读法活跃气氛,如恩爱(nai),人(yin)民.3..

    2025-10-15
  • 辽宁土话—辽宁朝阳方言

    【巴巴儿的】bābārdi说话娓娓动听。你说话巴巴儿的,尿炕哗哗的。【白呲拉骨】báicīlāɡǔ物体发白而难看。你这衣服白呲拉骨不好看。【半潮乱架】bàncháolànjià发傻而鲁莽。【半拉不落】bànlǎbùluò未全部完成的状态。房子盖的半..

    2025-10-14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