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广西那坡县城厢镇西南方约18公里处的达腊屯是一个彝族村寨,这里有别具一格的民居建筑、民俗风情,魅力四射的服饰和饮食文化。近日,在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公布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里,达腊屯榜上有名。
据资料记载,达腊彝族是从越南那边的方向,也就是达腊屯的南边迁徙过来的。族里有特殊的七老制度。七老也叫七师,即屯中选出来的最有威望、妻子健在、有儿女、人品好的七个老人。七师的老婆们叫七婆。七师中有两位是祭司,第一祭司叫腊摩,第二祭司叫司囊。其余五位老人又被称为五师或五老。五师相当于候补人员,如果第一祭司或第二祭司去世,或他们的妻子去世,便由五师中的一位代替其职位。正式顶替叫立位,也要有一项很严肃的仪式。立位的时候要由四个人(舅舅、同族兄弟、姑爷、女婿)到云南广西交界一个叫"广西坳"的地方,在一块有三个角的岩石周围砍回竹子做成象征性的剑。
达腊彝族的节日繁多,其中跳弓节是一年之中最隆重的节日。相传远古时候,一位勇敢骠悍的彝民军事将领,率领一群从各个山寨征召来的小伙子,自寒冬直至次年暮春时节,一直转战在边疆战场。抵御入侵之敌,保卫美丽的家园,春节也顾不上过。一天,敌重兵压境,彝民士兵被包围在一处遮天蔽日的金竹丛林中,情况十分危急。突然,有一位小伙子提议,以金竹为弩,奋起反击。果然,箭无虚发,节节取胜,击退了敌人,于夏历四月之初凯旋。各村屯民众杀鸡杀鸭,摆席设宴,盛情欢迎荣归子弟。酒席间,人们敲起铜鼓,吹起五笙,载歌载舞,欢庆胜利,预祝丰收。此后便年年相传,就成了"跳弓节"。
于是,如今每年农历的四月初八到十一,彝族的男女老少都会身穿盛装,欢呼雀跃地从四面八方聚集到种有金竹的舞坪,伴随着激昂的铜鼓声和五笙声,翩翩起舞。
跳弓节当天,人们就在舞坪的中央种下一篼金竹,清晨带着供品到山中请出铜鼓,由"喃公"和"麻公"(将领)主持祭仪,祈求以杀猪来代替人的死伤。然后鸣枪入场,在一位装扮威武的骑士"麻公爸"的率领下,全村寨的人绕竹丛游行九圈,随之敲响铜鼓,以葫芦笙队为前导,男女老幼牵手按鼓点和曲调的变换踏步绕竹丛尽情欢舞,持续至第二天,人们又到各家去跳舞祝福。第三天,"喃公"、"麻公"及各户主携狗、鸡牲品去祭祀山神,并举行埋铜鼓仪式,跳弓节便随之结束。
跳弓节期间不仅有邻寨的彝族同胞前来参加,也有壮、汉等兄弟民族前来祝贺助兴,同欢共乐,充满着民族团结的气氛。
神秘失踪悬案:人类未解神秘事件第一:Louis Le Prince失踪案Louis Le Prince现今被誉为电影之父,他用单镜头摄影机在..
2025-09-07“七月半来七月半,稻谷弯腰新米饭。”滇中高原,农历的七月半是祭祖的日子,也是家乡尝新的日子,是彝族的新米节。新米节定在每年农历七月的属狗天或属龙天,辛苦一年的农人,在节日里得以初尝丰收的甘甜。记得我小时候,每年才到栽秧,就开..
2025-08-28四川绵阳平武县西北部的白马、木座、木皮、黄羊关4个藏族乡镜,聚居着一支古老的民族,通称白马藏族(许多专家学者认为是氐族,系古代白马氏的后裔)。他们的服饰十分独特。不论男女,头上都戴一顶盘形、圆顶、荷叶边由羊毛压模后制成的白色毡..
2025-08-11鼓藏节每隔13年过一次苗族是一个以祖宗神灵和山水神灵为崇拜的民族,这个民族敬祖崇宗、不忘根本,具有浓厚的坚守本根的原生态文化。基于这种文化特质,苗族在传说中追溯自己的祖宗,传说中古枫木的树心粉子,受到阳光雨露的滋养而化为蝴蝶,..
2025-08-06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