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文化,在我国由来已久。由最初的桃符,到楹联,到今天的门联。
古代认为东南方太阳升起的地方有桃都山,山上有一颗桃树,是万鬼出入之口,有两个神把守,叫做神荼、郁垒。因为桃树是控制万鬼出入的门户,对鬼有约束作用,所以,古人认为桃树能辟邪!所以过年在门前挂桃符,王安石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说的就是这件事。古代的房屋由“外堂”和“内室”两部分组成,所以讲“登堂入室”。堂屋大门的前方两侧有两个柱子,叫做“楹”。挂在楹柱上的桃符,后来逐渐被对联取代,就是楹联。现在一般的房屋建筑已经没有楹柱这个结构了,于是楹联就变成了直接贴在门上的门联。

门联写作的形式,来源于诗歌的对仗(修辞上叫对偶)。对偶有正对儿、反对儿和串对儿三种形式。正对儿和反对儿在形式上属于并列关系、转折关系或选择关系。在这种关系下,内容和角度相同相似的就是正对儿;内容和角度相反的就是反对儿。串对儿又叫流水对儿,顾名思义,上下联之间不是双峰并峙,而是像水一样从上流到下,这就形成了语法上的顺承、递进、假设、因果、条件、目的等关系。
除了这种语法要求,还要讲究声音上的琅琅上口,这就要讲究“平仄”(平,就相当于汉语拼音的一声和二声;仄,就是三声和四声。古代还不完全是这样)。上下两联平仄要相对,比如,上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要对“仄仄平平仄仄平”。上联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联要对“平平仄仄仄平平”。七言联去掉前两个字就是五言联的平仄,多于七言也在前面增加。今天的人不一定这么讲究了,但上联结尾用仄声字,下联结尾用平声字,这个是必须遵循的。
下面举例说明。
正对儿:
1、孙行者,祖冲之
2、去留无意,宠辱不惊
3、烟锁池塘柳,桃燃锦江堤(上下联均含金木水火土五行)
4、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5、一念常惺,才避得过神弓鬼矢;纤尘不染,方解得开地网天罗
反对儿:
1、墨,泉
2、满招损,谦受益
3、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4、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5、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
串对儿:
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因果倒装)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假设)
3、巧理千家事,温暖万户心(目的)
4、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顺承)
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假设)
在对联上述三种基本形式下,文人们又不断的翻新花样,别开生面,形成了灿烂的对联文化。借对儿、嵌字联、隐字联、拆字联、谐音联、回环联不一而足。
借对儿是对联写法的一种变通,某个字在表现本义之外,还兼表示另一个字的音或义,。因此,借对儿有借音和借义两种情况,比如下面两个对联:
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第一联中的“鸿”和下联中的“白”表面没对上,但“鸿”除表本义外,又被借用表示“红”的音,这样红和白对的就工整了。第二联“沧”又被借用做“苍”,这样,表示青色的苍才和下句蓝能对上。这两联是借音,再看借义的例子:
3、沈酣于东海西湖南朝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
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
这是一个嵌字联,嵌“沈括梦溪笔谈”六字。上联的“沈”在古代是“沉”的繁体字,因此在表示沈括的姓的同时,借用做“沉”的意思,也读沉的音。再说一个嵌字联:
4、国之将亡必有
老而不死是为
这是康有为过七十大寿,章太炎送的一副对联,据说收到这副对联不久康有为就被气死了。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实际受益者,很无耻。章太炎把“有为”俩字嵌在联尾,说康有为老而不死,有他这样的人,国之将亡!这副对联在嵌字的同时,又是“隐字联”人们经常说,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国之将亡必有妖孽。因此上联隐含“妖孽”二字。人们还经常说“老而不死是为贼”,因此下联隐含“贼”字。整个对联就是说,康有为老而不死,是国贼妖孽。再说个拆字联:
5、鸿为江边鸟
蚕是天下虫
谐音双关联有时更见智慧,看下面两副对联:
6、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鲁肃不如樊哙,文臣不如武将)
八音齐奏,笛清怎比箫和(狄青不如萧何,武将不如文臣)
7、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
心向佛法,守八戒方可悟空
回环联更见文字功夫,看几个例子:
8、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山西悬空寺空悬西山
9、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
还有一种对联,叫“无情对儿”,就是要求形式严格对仗,而内容又要毫不相关。这种对联趣味性极佳,看例子:
10、堂前花始放
阁下李先生
上联说堂前的花刚开放,下联说,您是李先生。每个字的词性都对的严丝合缝。但这个对联还不是太无情,因为下联可以解释成“阁子下面李子树先生出来”。再看一个非常无情的:
11、三星白兰地
五月黄梅天
词性对的太工整了,但上联说酒,下联说天气,毫无关系。
中国对联整体讲究哲理和意境,大家可以根据上面的例子去欣赏。再举两个例子:
12、血肉之躯且归泡影,何论影外之影?
山河大地尚属微尘,而况尘中之尘?
有道理没有?
13、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大家看,有意境没有?
据说中国还有三个绝对儿,自从上联出来以后,下联一直没有对出来:
14、画上荷花和尚画
15、月照窗纱,格格孔明,诸葛亮
16、七里山塘,人行半塘三里半
这三个上联,始终没人对出下联。中国的对联文化太博大精深了,上面只是举了几个例子而已!对联文化又只是中国传统文化小小小小的一部分。吓着没有?
傣族的社会发展,和祖国的历史分不开的。在公元前二世纪以前,傣族地区就是祖国西南和中印半岛的缅甸、印度、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要道。西汉元封二年(前109)汉武帝开发西南地区,建置益州郡时,傣族地区即是益州郡的西..
2025-11-16双沟是一块古老的土地,从1800多万年前的双沟醉猿,到5万年前的下草湾人,大自然的演变和人类诞生的过程,在为双沟留下厚重地域文化积淀的同时,也不断滋养着双沟历史文化的延伸。而在这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双沟酒文化都一直贯穿着。双..
2025-11-11中国人的好客,在酒席上发挥得淋沥尽致。','中国人的好客,在酒席上发挥得淋沥尽致。人与人的感情交流往往在敬酒时得到升华。中国人敬酒时,往往都想对方多喝点酒,以表示自己尽到了主人之谊,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兴,说明客人看得起自己..
2025-11-10全球碑酒大麦供不应求大麦具有生育期短、早熟、丰产、抗逆力强、适应性广等特点,又因营养价值高,兼有食用、饲用、酿造等多种用途,因而在发达国家或干旱地区是发展最为迅速的谷物之一。上世纪全世界大麦种植面积增长翻番,面积和总产仅次于..
2025-11-10缅甸的景颇族被称为克钦族,约有60万人(1995年),主要分布在缅北的密支那、八莫、杰沙、兴威、腊戍、孟拱、果当、葡萄、户拱河谷、瓦扎等地,此外还分布在瑞丽江流域、恩梅开江和迈立开江汇合处的三角地带、中缅边境地区、掸邦部分地区。缅..
2025-11-07藏族有悠久灿烂的文化,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7世纪初就有藏文文献传世,最早的有木简木牍、纸卷皮卷、金铭石刻等。吐蕃王朝崇奉佛教,曾专设译场,宋代自内地传入雕板刻经,其典籍著述之丰富可与汉族媲美。书籍装帧为横条散叶梵夹本。藏文..
2025-11-061、象形文字纳西族东巴文2、汉字及其变体汉文、方块壮字、方块侗字、水书、白文。3、音节文字纳西族哥巴文、彝文。拼音文字(一)印度字母体系——藏文、傣文。(二)阿拉伯字母体系——老维吾尔文、老哈萨克文以及乌孜别克文、柯尔克孜文、塔..
2025-11-06少数民族指的是多民族国家中人数最多的民族以外的民族。在我国,指汉族以外的民族,如蒙古、回、藏、维吾尔、哈萨克、苗、彝、壮、布依、朝鲜、满等民族。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
2025-11-06已婚老外西拉斯梅纳德(silas Maynard)在中国疯狂猎艳偷拍中国女孩有一个老外,叫西拉斯梅纳德(silas Maynard)。他..
2025-11-05宣城是“徽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乡”。文房四宝中的笔、墨、纸、砚,在宣城均有上千年制作历史,宣纸、宣笔、徽墨自古为翰墨名家推崇。宣纸,产于古宣州泾县,质地绵软、洁白,不腐、不蠹,有“千年寿纸”之誉。宣笔制作有..
2025-11-02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