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族群众在金滩弹奏独弦琴欢庆哈节
“都说蒙古族是逐草而居的民族,而京族是逐鱼而居的民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江平镇尾村,村支书苏明芳对笔者说。
据史籍记载,京族先祖于16世纪初从涂山(现越南海防附近)追逐一硕大鱼群,来到现今的京族三岛,并定居此地。靠海而生的京族,始终坚守着自己古老的传统,对大海充满虔诚和敬畏。每年一度的“哈节”是京族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哈”为京族语,含有“歌”和“请神听歌”的意思。在这个节日里,京族人扛着华伞、香案、祭品台、彩旗到海边迎神;祭神时,进香歌、天灯舞、花棍舞、竹杠舞等歌舞不息,通宵达旦。
在京族哈亭和京族博物馆里面,存列着京族自己的文字——“字喃”。乍一看,这种文字跟汉字非常相像,可是按照汉语语法读起来却又不知所云。
“字喃”与汉字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京族老人苏维芳说,京族历史上也曾使用汉字用于书写,但因为汉字无法准确地表达京语的读音和语法,使用起来音义分离,很不方便。于是聪明的京族人就仿照汉字的“会意”、“假借”、“形声”等造字方法,把汉字按照京语的语音、语义组合起来,创造了“字喃”。“字喃”这个名词本身就反映了京语和汉语的区别,按照汉语的语法,“字喃”应叫为“喃字”,意思是“南国的文字”。但京语的习惯是把修饰词放在后面,就成了“字喃”。
说到京族民俗文化,不能不提到为“唱哈”伴奏的京族传统乐器独弦琴。近年来,独弦琴以其优美独特的音色,成为最能代表京族文化的符号,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上,都响起过独弦琴婉转悠扬的“余音”。
在京族三岛,最出名的独弦琴师要数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苏春发。50多岁的苏春发告诉我们,独弦琴只有一根弦,由琴身(共鸣箱)、摇杆、弦轴和琴弦组成,是京族古老的民间乐器,琴身长105厘米,是用一段毛竹筒(长1米,直径12—15厘米)的多半边做琴体,开口部分朝下,在竹筒表面纵向挑起一条细而长的竹皮为弦。音色清澈,优美动听。
苏春发习琴弹琴已经40多年。“可能是天生就感兴趣的原因,走到哪都没放下独弦琴,再忙再累,每天回到家,都忍不住要弹上几曲。”
在苏春发的楼顶上,安装着3个高音喇叭,平日里,苏春发弹琴的时候,就通过大喇叭播放出去,让全村的人都听得到。
“有时候我在家弹琴,在码头、海滩上劳作的村民还打电话来点播曲子,他们点什么我就弹什么给他们听。”苏春发说:“独弦琴是京族人的音乐,具有民族心理认同感,大人小孩都喜欢。”
截至目前,他已经培养出了200多名学生,他说:“我希望他们能和我一样热爱京族文化并传承下去。”
藏族有悠久灿烂的文化,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7世纪初就有藏文文献传世,最早的有木简木牍、纸卷皮卷、金铭石刻等。吐蕃王朝崇奉佛教,曾专设译场,宋代自内地传入雕板刻经,其典籍著述之丰富可与汉族媲美。书籍装帧为横条散叶梵夹本。藏文..
2025-11-06在宁夏博物馆“回族民俗文物”展厅内,陈列着一组由6幅条屏组成的阿拉伯文书法作品。该条屏每幅长208厘米,宽52厘米,底为深藏蓝色锦缎,由金粉、香料、水银等调和为泥金,从右至左书写,一气呵成。其所书内容大意是:赞美真主,是他创造了人..
2025-10-29窝风桥古代石桥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之一,集中体现了一个时期桥梁科技、桥梁美学、桥梁艺术和民俗风情的面貌,因此无论是石拱桥还是石梁桥,它们反映的不仅是建筑技术,更大层面上反映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其中道教文化对中国古桥建筑有着深..
2025-10-29马头琴是产生和流传于蒙古族的一种拉弦乐器。它那独具特色的音色,悠扬、深沉、宽广、抒情的旋律,蕴含了独特的审美文化、人文思想和民族精神,与蒙古族的成长、发展、生活环境密不可分。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潮流中,挖掘其文..
2025-10-16鹰(布日古德)是萨满化身的神物象征。如果解释蒙古萨满的起源,则离不开鹰。萨满传统的说法是“鹰是天的神鸟使者,它受命降临到人间和部落头领成婚,生下了一个美丽的女孩,神鹰便传授给她与天及众神通灵的神术,并且用自己的羽毛给女孩编织..
2025-10-16壮族绣球女 悄悄话制作绣球2012年2月6日是2012年传统的元宵佳节。这一天,百色市在森林广场举办民俗文化活动展演。参加这次这次展演的有百色市12个县(区)各代表队,一共30个方阵,参演人员近3000人,他们先在百色市森林广场集中表演,之..
2025-10-131920年的那场大地震将时间定格在了12月16日。由于地震,海原县形成了全国绝无仅有的民俗和地震文化。如每年这一天,失去亲人的家庭保持着上坟的习惯;保持着炒豆子、立铁锹等习惯。从这些乡俗可以感受到海原大地震的悲伤记忆。这记忆,在一代..
2025-09-24布洛陀被认为是壮族人文始祖。28日,2012年广西百色市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在布洛陀文化发祥地——广西田阳县敢壮山布洛陀文化遗址景区拉开帷幕。布洛陀文化不仅影响珠江流域,还波及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2006年,布洛陀..
2025-09-22藏族节日是藏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藏族传统文化、宗教文化和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族节日文化在其社会发展和历史沿革中形成、发展和丰富起来的,它承载着藏民族在生产活动、宗教活动和文化活动中的思想观念、精神风貌、价值取..
2025-09-20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