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殉葬制度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殉葬制度,是指用活人殉葬自己的主人,殉葬人有活埋的,也有被杀或自杀后陪葬。
考古发现的中国最早殉葬制度始于商代,到了唐朝,殉葬制度已经不大兴盛,代之的是陪葬制度(即皇帝喜欢的达官贵人在去世后葬在帝陵附近)。
明朝初期,尤其是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这爷孙三人,殉葬的嫔妃就有31人之多,宫人、奴婢更是不计其数。
下面我们来看看为功迈汉唐的永乐大帝的殉葬之人:
为明成祖朱棣殉葬的十六位嫔妃
明成祖朱棣共有后妃20人,其中皇后是徐达的女儿徐氏,徐皇后去世的早,当然,即便皇后长寿,因为地位尊贵也不会成为殉葬的考虑对象。
另外昭献贵妃王氏、和昭懿贵妃张氏、恭献贤妃权氏早卒,避免了被活殉的悲剧。
不过,这16为嫔妃还不是最冤的,因为她们毕竟没有生育过皇子或是公主,撇开其他因素,即便为了避免成祖皇帝死后再戴绿帽子,她们可能也不会被允许久存于世。
可明仁宗朱高炽的妃子就冤枉了,恭肃贵妃郭氏为朱高炽生了三个儿子,竟然也被活殉。
为仁宗朱高炽殉葬的五位嫔妃
明仁宗朱高炽比爹爹成祖朱棣少了些妃子,一共有后妃11人,除了皇后张氏外,贞静敬妃张氏,是河间忠武王张玉之孙女、英国公张辅之女、明成祖的昭懿贵妃之侄女,以勋旧之女特恩免殉葬,另外有四位嫔妃早卒,剩下的五人,即便生育过皇子 ,也没能逃脱殉葬的厄运。
她们五人是:生了生朱瞻垲、朱瞻垍,朱瞻埏三位皇子的恭肃贵妃郭氏;恭僖顺妃谭氏;贞惠淑妃王氏;惠安丽妃王氏;恭靖充妃黄氏。
进步后尘,明宣宗朱瞻基也学爷爷和父亲,让十个妃子给自己殉葬。
明宣宗朱瞻基共有后妃14人,废后胡善祥、皇后孙氏,她们自然不在殉葬之列,另外生育了朱祁钰的妃子吴氏、朱瞻基喜爱的妃子郭爱没有被殉,其她十位妃子均被殉葬。
这十人是:何贵妃、赵贤妃、吴惠妃、焦淑妃、曹敬妃、徐顺妃、袁丽妃、诸恭妃、李充妃,殉宣宗为充妃、何成妃。
如此残酷的制度,还有人愿意嫁入皇宫,那真是用自己的生命在位家族的兴盛做赌注啊……不得不慨叹权利、富贵对人的引诱力。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