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是五代十国,从五代十国时期发行的钱币就可以看出这个时代是多么的混乱,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唐朝灭亡之后,那些独立出来的军阀、诸侯及豪强,以年号为名打造钱币,造币的材料也是五花八门。经济状况良好的王朝,使用铜这种传统素材制造钱币。经济状况不济的,便只能发行铁、铅制造的劣制钱币。还有些奇葩小王国,还发行过泥钱这种货币。
五代十国中的五个引导者,每个国家都铸造过一种专属的货币。“十国”中的国家体量有限,仅有三分之二的国家有实力铸造货币。剩下的那几个国家,皆因为国力不振没有能力发行独立的货币,或没有必要发行独立于开元通宝的货币,这些王国直到灭国都没有铸过币。
吴越、荆南虽然被收录在“十国”之中,但这两个国家的统治者都没有称帝,维持国祚的方式便是向其他强国俯首称臣。以吴越、荆南两国的经济状况来看,发行货币也是有可能的。不过,当时在两地的开元通宝坚挺不衰,统治者没有必要发行另一套货币搅乱市场。
北汉没有造币的原因就比较简单了——没有实力。后周取代后汉,难免会有后汉的宗室子弟不服。刘知远的弟弟刘崇不愿臣服于后周,于是便在自己的封地搞独立,登基称帝,建立北汉王国。北汉刘崇虽然是名义上的皇帝,但他的帝号是不被中原王朝认可的。
因为缺乏合法性,所以北汉与中原王朝的关系极其恶劣,连年交战。每年都打仗,刘崇根本不能将精力放在铸造钱币上。即便他有那个闲工夫,经济条件也不允许。本来,刘崇是后汉的太原留守,相当于一方诸侯。建立北汉时,刘崇的手底下只有十二个州的地盘。
就算是在繁荣的盛唐,这片土地上的人口仍不足三十万户。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和五代初期的动荡之后,太原十二州的经济状况急转直下,人口已不足四万户,仅为鼎盛时期的八分之一。如此贫弱的王朝,之所以能够生存在乱世的夹缝中,完全是靠着契丹人撑腰。
当时北宋与契丹相互对峙,北汉依附于契丹,所以才能免于亡国。可即便有契丹人当靠山,北汉本身的实力不济也是大问题,所以其国祚仅绵延了二十八年就结束了。
几年前笔者曾在网上看到一些贩卖“北汉钱”的网店,这些网店还拿出“专业人士”的考证报告证明“北汉钱”价值不俗。
炒得比较热的“北汉钱”有两种:
一种是“广运通宝”;
另一种则为“汉元通宝”。
对此,笔者只能说“汉元通宝”并非北汉铸造的货币,而北汉广运通宝更是历史上未存在过的假币!
刘知远、刘承祐两位皇帝,总共统治了后汉四年。虽然时间比较短,但历史仍承认后汉的合法性与正统性。乾佑元年,刘承祐发行了汉元通宝。这种货币使用的模板,就是开元通宝的旧模板。从亲缘关系来看,北汉刘崇是刘承祐的叔父。从文化上来看,两个国家又同样打着“汉”的幌子。可即便如此,“北汉”仍不是“后汉”,二者之间是有差别的。
曾有人将蜀汉钱当作是西汉钱,这种做法与错认汉元通宝为北汉钱有何不同?
被炒起来的广运通宝就比较有意思了,它的现存数量相当稀缺,目前仅有几位收藏者声称自己的手里有真货。广运是北汉末代皇帝刘继元的年号,当时的北汉已行将就木。这时的刘继元,哪里有心思去发行货币呢?有那个经济条件,还不如花点功夫在强兵,免得让北宋灭掉。所以说,如果真的有北汉发行的广运通宝,极有可能是假币。
但如果说,这种广运通宝是西夏李元昊或大理段正严发行的,还有这种可能,毕竟,当时的西夏和大理正值蓬勃发展期,有造币的实力,同时两位皇帝也使用了“广运”的年号。
威士忌历史蒸馏这种方式大概是由埃及人和中国人在提取香水的时候发现的,后来在大约十一世纪的时候欧洲的修道士对蒸馏的方式进行了改进,当时这主要是为了提炼葡萄酒的精华来制作白兰地。由于酒精会给人带来快感所以蒸馏这种方式很快流传起来..
2025-10-20哥伦布第二次航行美洲时来到古巴。他从加纳利群岛带来了制糖甘蔗的根茎。让人们料想不到的,竟然是这些根茎代替了人们来到土著人称作cipango的这个岛上寻找的金子。在怀念天主教皇费尔迪南和伊莎贝拉一文中有人这样一句"把切下的制糖甘蔗一..
2025-10-19杜松子酒是在1660年,由荷兰的莱顿大学名叫西尔维斯(doctorsylvius)的教授制造成功的。在医学技术远不如当代这般发达的17世纪中叶,为了帮助在东印度地域活动的荷兰商人、海员以及移民预防热带盛行的疟疾病,他尝试着将杜松子果浸于酒精之中..
2025-10-19酒经就是记载关于酒的酿造,历史的书籍,酒早在古代就有,历朝历代都有热心的文人记载各个时代的名酒,以及其酿造方法,这都是中华民族的财富。 公元960年,赵匡胤废周帝,登极称帝,国号宋,史称北宋。1127年金灭北宋,同年,宋康王在应天府..
2025-10-19北宋太祖赵匡胤原本武夫,与其弟赵光义在文化素养上有所不同,但当他得天下之初(960―975),即留意搜求书面,赵光义时(976―996)更有过之。赵光义以苏大参镇守金陵,即南唐旧都,命其就墨守成规区内访求名贤墨迹,“后果得千余卷上进”。..
2025-10-1124日,青海民族大学科考组宣布,他们在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5座岩窟内发现总面积大约200平方米的古代唃厮啰时期佛教壁画遗存。壁画画面主要由释迦牟尼、弥勒佛及诸多表示某种佛教教义的几何形图案组成。初步判定壁画作品的年代在公元11世纪至1..
2025-10-07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