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谈:传统京剧剧本构成及其它……

2025-05-30 08:05历史文化

编剧是现代一个独成体系知识专业。本不是可作“泛谈”的话题,思考良久,从事演员这个行业,必然较长时间接触剧本,我也只有站在演员的角度从分析角色的认识里,谈谈传统京剧剧本的构成。诸位;“草船已到江心”有不同意见尽可万见(箭)齐发,我只有“躲”在舱内,拱手高喊:多谢丞相箭!!!

这里勿需谈戏曲史里什么“南戏”“参军戏”“诸宫调”“明盛杂剧”…,省略那些不易讲清楚的“演变”过程,单刀直入就说我眼里的传统京剧,这样我的胆子大一些了。

我认为:传统剧本保留着民间口头文学的痕迹,也有传统章回小说结构成分。剧本的结构样式有“幕表戏”,“提纲戏”、“连台本戏”、“全本戏”、“单本戏”……。最大的特点它是“删繁就简”尽最大的时空赋予中心人物,突出人物在事件中的命运结果。七十年代末期,我巡回演出偶遇原是“富连成”流落在江西小地方一位李姓的老先生,聊戏之间他写给我下面几句话,要我一辈子用心琢磨。抄录此间供诸位玩味。剧本构成离不开“六书”:象形谐声(形声)指事假籍会意转注。表演离不开“六根”:目?视根耳-听根鼻-嗅根舌-味根身-触根意-念虑根。李说:不知“六书”如“一堆乱金丝。”不懂“六根”如“金丝成乱麻。”这其中说明编剧人要充分运用“六书”作为写作技巧,从情节提取,人物塑造,语言色彩,“时空”转换等等…,以“删繁就简”为原则,尽少有“旁枝繁叶”犹如国画“泼墨”处大气磅礴,“留白”处意境无穷。细微处“毫发毕现”,繁复处“起伏跌宕”……。:不知“六书”如“一堆乱金丝。”素材再是“金丝”银线,珍珠粒粒,没有技巧去“铺陈”一个好构架也成为不了优秀剧本。不懂“六根”如“金丝成乱麻。”这句话辩证地提出了编剧要“懂”表演的重要性。“因人设戏”是其中极为特色的落笔重点。传统剧本“精中求细”为“角儿”量身打造,扬其长,避其短。即便在“听戏”的年代,“角儿”的“开口音”好,还是“闭口音”差,是那个辙口韵脚适应角儿,无不了如指掌,方好写出脍炙人口的好唱腔以留人悦耳之美,哼上几句也叫人口齿留香啊!再说京剧以“唱做念打”高度综合性成为剧种之大家,编剧必须为“唱做念打”在剧本情节取材时,做好铺陈。京剧的编剧某种意义上讲;所谓一度创作里必须留有二度创作的空间。如果一个编剧不懂,或是对剧种的表演手段一知半解,缺少表演的形象思维,能创作出好的剧本,那岂不是咄咄怪事?

所以近年来冒出了许多为京剧振兴“看病下药”的大夫“闭门造车”写故事,一心心想以情节取胜,创作了不少“死本子”。孰不知业内表导演拿到本子束手无策无从下手。有两出新编历史京剧“贵人遗香”、“长剑魂”,作者本人好像学过几年地方戏,后改做编剧。说公平的话,剧本故事取材读起来倒是不错的文字读物,无论理性,人物思想的内心活动,读起来倒是有意思。可是,作者不懂京剧表演的基本要素,写出来的东西充其量也只算是那没有脱离“说唱体”色彩的地方剧。本子里的唱词长短句除去没有章法外,它不写则已,一写那可要拿“尺”量长度,说它是剧本那没有错。说它是“京剧”只有叫人“晕”,永远无语。

心里一直担忧,戏曲艺术当此“气衰”的状况,可万万不能也搞腐败呀,它已经承受不起“蒙古大夫”的诊治,也吃不得“假药”啊!可是京剧的新编历史剧只要出台,这奖,那奖,剧评的赞歌声声与实际情况是不是那么回事儿?“几百万”的剧目造政绩,又有几出戏有保留价值,是观众喜闻乐见的吗?“专家”们抬轿子,吹喇叭亏不亏心?可要摸摸“学问”人的良心啊!

京剧剧本的作者在取材时要始终思考“角儿”(主演)表演技能为目标。必须根据演员的自身素质条件,为演员提供富有新意的创作体验,使演员一听剧本就有创作冲动和激情。一个剧本中的角色不能使演员有创作欲望,那么这剧本的价值何在呢?!

说到京剧剧本的构成,这就不能不说京剧的“角儿制”。京剧的辉煌,京剧的历史无不与流派革新,创始者及剧目联系在一起。没有新派辈出和他们的代表剧目说句调侃的话:京剧早死在“公元174747”吧。“角儿挑班”,不是行政干预能行,更不是思想“红”,台上就“红”。角儿是靠“叫座”又“叫好”才成为角儿。没有几个好角儿领衔带“班儿”,一班子人“嚼谷”在那儿还不知道呢!角儿是财神爷,是“班底”养家糊口的希望。演员能搭上一个好班子不易,能“傍”上一个有影响的角儿,那是一个演员的造化。好花固然还要绿叶配,可“龙配龙,凤配凤,跳蚤配臭虫。”谁“傍”谁,是大有讲究的啊。传统京剧以角儿为中心,剧本在结构上要为角儿“唱念做打”设置“卖点”。还要考虑角儿“缓口气”休息的间隔时间,“换行头”“赶场”是否忙乎得过来?除了这些外,还要考虑用些什么情节,什么行当,什么形式作为“垫场”?“垫场戏”是调节场内的气氛,还是“交代”情节?仔细揣测观众的欣赏心里节奏,也是京剧剧本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编剧技巧。

传统京剧的剧本,取材于民间广为流传的传奇故事。剧目之多浩瀚如烟。有市井俚俗的玩笑打闹戏;什么“老黄请医”,“纺棉花”,“荷珠配”…,有文人墨客玩词,赏意的戏;“太真外传”,“天女散花,“廉锦枫”…,有老少咸宜的格斗戏;“金钱豹”,“四杰村”,“嘉兴府”…,生、旦、净、丑,行行都有自己的“本工戏”,也有“合作戏”、“对子戏”,还有“歇工戏”。

京剧在为情节“打”结构时,非常有趣的是“时空”关系的处理。明明两个人就在眼前,却给你“咫尺千里”视而不见的感觉。满台灯光透亮,却俨如伸手不见五指黑。没有人见过鬼,然而“鬼”就站在你面前是有鼻子有眼,这一切观众都“认同”。其中,“虚与实”,“大合理,小不合理”这种处理“繁,简”的准则,起到了重要的手段。

举例:京剧“凤还巢”中的一个场次。

“穆居易到程府拜寿,程浦与穆居易对坐畅饮。(桌上有杯,有壶‘实’,无菜,无筷子‘虚’)程雪娥奉父命在门外偷觑。舞台上只是一句‘干’字,立即小锣打上程雪娥,在舞台的前端有三番台词的内心独白。这么长的时间,程浦,穆居易就像是电影里的‘定格’,是呆若木鸡。这合理吗?如果真要较真儿;程浦,穆居易又吃又喝,是推杯换盏,试想,那程雪娥的表演还不给搅了?!真要如此,观众该骂:我花钱是看角儿程雪娥,你们一个挂胡子的,一个光嘴巴的是没有喝过酒还是怎么的?这一定是‘搞笑’啦。”

举例:京剧“盗御马”的情节设置的“虚与实”

“盗马”一场戏的唱词极为简单,依照这场戏的时间,地点、环境、行为、心情…,如果编剧要体现自己的文字功力,设计为大段的“咏叹调”也非错误。妙就妙在剧情设置只是极简单地作交代,留出了大篇幅的想象空间,这才有流传百年的经典表演。那月色蒙蒙,窦尔敦潜踪蹑足爬山涉水,越溪过涧…。由几组“舞性”非常强的表演来体现就远比话语形容高妙的多了。演员肢体的身韵美,传出的语言信息使观众是一饱眼福。

戏曲观众是特殊的观众群体。首先,他们是明明白白地欣赏,不是期待事件的结局。戏曲观众对演员,对行当,派别有“长效”顽固的“迷恋”情结。不妨对京剧观众做个问卷:

问:“您看这出戏,看了多少次?”

答:“哎哟,记不清罗……。”

“只要有人演这出戏,我要是拉下没去看,那准是病啦。”

“我喜欢这个行的戏,爱看。”

“每个角儿演这出戏能分出个好歹来,‘叫好’那是在现场过瘾,说‘不好’那是散戏抬杠的话题。”

问:“这出戏,您都能背下来,还看它有意思吗?”

答:“怎么没有意思?角儿在台上唱,我坐在台下‘心里’哼,看戏是一个‘累’心的活儿,太有意思啦。”

问:“什么时候才叫好,有规定吗?”

答:“这可没有规定。不过,什么节骨眼儿叫好,那是观众的满意热情‘度’,听彩声,也有学问。有人瞎起哄,不怎么懂,有看热闹的,也有看门道的。”

……。

京剧剧目对初看京剧的观众有浅入深出,渐进佳境乃至“入迷”的效应。它也像中国的“酒”,要么滴酒不沾,一沾上它,就可能成为“酒鬼”啊!

以上的两个例子,只是稍加佐证,也许本人心拙,表达的不尽人意。

说到这些,是不是该打住啦。有人该笑我弄这么点儿常识在这儿臭显摆。真的,也许我不知深浅。咱没上过戏文系、导演系,更没有参加过什么硕士“研究班”,只是个吃开口饭的小演员,露砌啦!

  • 河灯歌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精彩碰撞

    每到七月半河灯歌节,资源县城就变成了灯的世界、歌的海洋,人们享受着节日带给他们的乐趣。因百姓广泛参与,奠定了河灯歌节良好的群众基础。2004年,资源县河灯歌节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十大百姓生活游主题活动之一。河灯歌节已成为资源人们..

    2025-10-13
  • 京剧的净行

    净行是一个学术名词,俗话叫花脸。因为在脸上勾画一些彩色的脸谱,所以俗称花脸,又叫花面。一般都是扮演男性角色,概括说,净行可分为正净、副净和武净三大类,从前还有一种红净,就是前面介绍的红生,现在红净和红生合并了,所以现在只说是..

    2025-10-10
  • 京剧的乐队及场面

    京剧乐队是由打击乐器和管、弦乐器组成的。打击乐器称武场。管、弦乐器称文场。京剧乐队总称场面,或文武场。文场:京剧伴奏中的管弦乐队称为文场。一般重唱工的文戏,以管弦乐伴奏为主(虽也少不了打击乐),因此传统习惯称管弦乐为文场。文场..

    2025-10-10
  • 京剧的锣鼓经

    锣鼓经冲头长尖长丝头小锣长丝头带锣小锣带锣一封书慢长锤快长锤散长锤撞金钟摇板长锤拗锤闪锤反长锤纽丝快纽丝抽头七字锣小锣抽头滚头子大锣水底鱼小锣水底鱼四边静扑灯蛾小锣扑灯蛾急急风紧锣串锤望家乡搓锤小锣搓锤阴锣九锤半双飞燕马腿儿..

    2025-10-10
  • 京剧服装-短衣类

    京剧服装的第二大类是短衣裳类。短褂子,裤子,裙子都属于这一类。这一类的样式不太多,大致可以分成下面这么几类;一种叫作茶衣,是专名词,实际上是用蓝布做的半身的短招褶子。也分为两种,一种是跟褶子一样,斜领,大襟,穿这种茶衣的比较..

    2025-10-10
  • 京剧服装-盔帽类

    京剧服装的第四大类是盔帽类。盔帽就是戴的帽子。京剧服装里的帽子分为四类:盔、冠、帽、巾。总称为盔头。本来都是头上戴的帽子,由于制作质料的不同,戴帽子人的身分、地位、行当、年龄不一样,所以帽子的样式与名称也就不一样了。盔,是武..

    2025-10-10
  • 阮在京剧乐队中的应用

    中阮和大阮已成为京剧乐队中的常规伴奏乐器。阮的声音柔美、丰厚、音域宽广。在京剧乐队中与四大件结合的很好,既能完整的演奏旋律,又能支持旋律重音。中阮属中音乐器,大阮属低音乐器,中阮和大阮填补了京剧乐队的中音和低音声部。尽管常用..

    2025-10-10
  • 京剧声腔板式:二黄慢板

    在二黄原板的基础上,用加花、延伸的手法放慢节奏发展而成的是二黄慢板。二黄三眼完全是在二黄原板的基础上加花发展而成,二黄原板的框架结构不变,只是将节奏放慢,由2/4节拍一板一眼和的原板,变化成4/4节拍一板三眼的慢板。二黄慢板的唱腔..

    2025-10-10
  • 《千手观音》三十集电视剧剧本创作研讨会在京召

    6月26日,由平顶山市政协、河南省电影电视制作集团、宗教文化出版社主办的观音文化暨《千手观音》30集电视剧剧本创作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平顶山市政协主席裴建中、副主席潘民中,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厅级干部严寄音等出席会议。中国文联原副主..

    2025-10-07
  • 追念先祖,了解传统美食

    每年的4月4日是我国民间重要传统节日---清明节,它是重要“八节”之一。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2025-10-02
  • 京剧声腔板式:二黄碰板

    二黄碰板是一种开唱形式,不是一种新结构的板式。最大的特征是在开唱前不用大过门,而只用一个小垫头就起唱。二黄碰板有原板类别的、也有三眼类别的。它与相同名称板式的唱腔结构完全相同,只是改变了开唱形式,使节奏更加紧凑。原板类的碰板..

    2025-09-18
  • 京剧声腔板式:二黄中三眼

    二黄中三眼是从二黄慢板派生出的板式,可以理解成“中等速度的三眼”。它比慢三眼要快,比快三眼要又慢,这种不快不慢的节奏,对于演唱和伴奏都是很难把握的,这就是我们在教学中,主张学生先学好原板、慢板,而后再学中三眼的理由。旦角二黄..

    2025-09-18
  • 京剧声腔板式:二黄新板式

    在介绍和分析了二黄综合板式的唱腔之后,要做补充说明的是,京剧在排演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时,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根据剧情的主题思想、剧情、人物形象、地域特色的需求,突破了京剧原有程式的局限,在京剧表演、声腔、美术诸方面都取得..

    2025-09-17
  • 京剧声腔板式:反二黄慢板

    反二黄慢板(三眼)是从反二黄原板拓展而来。反二黄慢板和反二黄原板的关系,与二黄慢板和二黄原板的关系相同。反二黄慢板旦角和老生的唱腔基本相同。但旦角唱腔的节奏比老生唱腔的节奏要慢。旦角的反二黄慢板唱腔所加的华彩音比老生的要多,..

    2025-09-17
  • 京剧脸谱的描绘着色方式

    剧脸谱的描绘着色方式有揉、勾、抹、破四种基本类型。揉脸:是用手指将颜色揉满面部,再加重眉目及面部纹理轮廓,是一种像真性的脸谱。京剧《三国演义》戏中的关羽所揉的红脸,是按照小说、评书所描述的关羽面容而设计的,表示关羽面如重枣,..

    2025-09-17
  • 化妆与京剧化装艺术

    化妆,就是装饰、变型(形)、美化,即通过运用各种化妆工具,施以丰富的化妆用品,遵照美容规律的步骤,采用适于个性的技巧和方法,对脸面、五官及其它部位进行构想的描画、渲染和调整,以强化主体形象,使面部色彩和外型(形)与服饰及气氛环境..

    2025-09-17
  • 京剧的面具

    京剧中扮演神鬼角色,有的要戴面具(术语叫做“脸子“)。面具是一种夸张面部形貌的化装手段。我国古代歌舞,面具的应用是非常普遍的。元杂剧和明清两代的戏曲,神鬼角色戴面具的很多,后来大都改为勾脸。从前演剧,每逢年节或喜庆堂会,多跳加..

    2025-09-16
  • 白族传统的三月街有着怎样的来源和历史

    关于三月街的来历,一说在南沼细奴逻时(公元649年一902年),观音于夏历三月十五日在今三月街的所在地传授佛经。成书于..

    2025-09-11
  • 不要让“报喜不报忧”成为传统艺能

    人活在世,难免有很多臭毛病。大多数毛病,可以饶恕。但也有些毛病,实在可恶。比如“报喜不报忧”。要知道,生于忧患..

    2025-09-06
  • 哈萨克族的名称含义是什么?哈萨克族的传统生产方式

    迤逦起伏的天山,绵延于新疆的中部;雄居于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冰封雪岭,与天山遥遥相望。在这两大山系及其各支脉的崇..

    2025-09-02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