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服装的第四大类是盔帽类。盔帽就是戴的帽子。京剧服装里的帽子分为四类:盔、冠、帽、巾。总称为盔头。本来都是头上戴的帽子,由于制作质料的不同,戴帽子人的身分、地位、行当、年龄不一样,所以帽子的样式与名称也就不一样了。盔,是武将在战争时用来防护头部的帽子。一般说都是硬胎的,如夫子盔、霸王盔及帅盔等。盔上一般都缀有绒球、珠子作为装饰品。帅盔上还带着缨子。帅盔就是元帅戴的盔头。夫子盔之类,就是一般大将戴的盔头。冠,是比较郑重的礼帽,一般都是硬胎的,比如皇帝戴的平天冠、九龙冠。年轻的皇子、太子戴的紫金冠,还有皇后戴的凤冠等都是。巾,是家常随便戴的一种便帽,种类比较多,软、硬胎都有。常见的如员外巾,即员外戴的帽子。另外凡是绅士、富户,也戴员外巾。达官、显贵在家里穿便服戴的帽子叫相巾。《宇宙锋》里的赵高戴的就是相巾。相巾是比较硬的硬胎,形状是四四方方的,并且上边带有几道楞子。还有一种文生巾,凡是比较清秀、潇洒的书生和一般扮演儒雅公子的角色都戴它。文生巾自帽顶至两侧的后半截有扇子形的硬边,与左右如意头的硬边连接。挂流苏,两耳下垂丝须。巾背垂有两条飘带。又称公子巾,或小生巾。另有武生巾,式样与文生巾相同,唯巾的顶部正中插有小火馅(俗名软火焰,为红绸子结成的蝴蝶结)。武生巾背没有飘带。开打时摘去流苏。为剧中扮演武生或武小生所戴。例如《拾玉镯》的傅朋戴的帽子,就是武生巾。傅朋这个人物本来是文的,为什么他戴武生巾呢?根据剧情介绍,他是世袭指挥,指挥是武官。虽然他的表演是文质彬彬的,但因为他有武官的身分,所以戴武生巾。一般家境不太富裕的书生、秀才戴的黑色方形帽子叫方巾。方巾有两种,帽身高一点的叫高方巾,矮的就叫方巾。丑角扮演的一些文人,很多都戴方巾。所以,我们在介绍行当时曾经说过,丑行里有一种叫方巾丑的,名称即由此而来。有些由丑扮演的纨绔子弟,就是依仗父兄势力,为非作歹的一些朝廷大官的后代,在戏曲、小说里被称作“衙内”,这帮无恶不做的衙内,他们戴的帽子,叫棒锤巾,其形状是上小下大,有点像棒锤的样子,绣花的后边竖起像桃形的两根小翅子,一走一颤悠,显得轻佻浮躁,这种棒锤巾,与这些衙内的身分、行为,是很配称的。一些穿箭衣、开氅的武将或有武功的人戴的帽子,叫扎巾。比如《一箭仇》里的史文恭,《艳阳楼》里的高登以及老将黄忠等。还有一些老年人戴的叫老人巾、鸭尾巾。巾的种类比较多,以上介绍的只是主要的、常见的。
罗帽有两种。一种是硬罗帽,硬胎的,并且较高,上边缀满了绒球和珠子,一动就哗啦啦响。另一种是软罗帽。软罗帽有黑的和花的两种。石秀和武松戴的是黑罗帽,《三岔口》里的任堂惠,《艳阳楼》里的呼延豹,《武文华》里的万君兆(后半场)戴的都是花罗帽。
帽子当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乌纱幅,简称为纱帽。纱帽是古代官员戴的一种帽子。这种纱帽的正式名称叫?头(音伏头),俗称为纱帽。纱帽的帽身背后下端,左右对称平插一对帽翅,像左右平伸的两支脚,叫纱帽翅。纱帽翅的正式名称叫作“展”,俗称帽翅。纱帽翅有好几种,一种叫相纱。最典型的是包公(包拯)戴的帽子,一般是宰相戴的帽子,所以叫相纱。两旁的翅子有一尺多长,一寸来宽,翅的尾巴略为向上翅起,实际就是两根黑漆的平板。有些改良的相纱,是在翅子尖上加些珠子。后来不仅在翅子上加装饰品,黑的纱帽也改成了绣花的帽子,所以又名相貂,或称改良相纱。另一种最常见的,是名叫方翅的纱帽。翅子是长方形略带椭圆形的。这种方翅纱帽是一些正派官员戴的,老生、小生一般都戴它。还有两种,一种是桃形的尖翅。戴这种纱帽的人物,都是贪婪、狡诈、凶残的一些官员。像《四进士》里的顾读,《算粮》里的魏虎这祥一些角色。所以尖翅纱帽又被叫作“奸纱”。还有另一种是圆翅,滚圆滚圆的纱帽翅。戴这些纱帽翅,都是些昏庸糊涂的贪官,例如《六月雪》里的山阳县知县就戴圆翅纱帽。还有一些是诌上骄下,吹牛拍马的势利小人,或是险诈狡猾,阴谋害人的人物,例如《审头刺汤》里的汤勤就戴圆翅纱帽。此外,还有极少一部分由丑角应工的,带有浓厚喜剧色彩的滑稽的小官吏,例如《小上坟》的刘禄景等,也戴圆翅纱帽。由此来看京剧服装,有这么一个特点:从纱帽翅的形状上就可以看出对人物的褒贬和品评,观众只要一看见戴着尖翅纱帽的,就知道不是好人。
舞台上的驸马戴的帽子,专用名词叫驸马套。它的特征是在纱帽壳上套着一圈特制的装饰品,包括双龙戏珠的贴金立翅(附于纱帽壳背后)以及大红绒球、红色穗子等。例如《四郎探母》里的杨延辉,《铡美案》里的陈士美。戴的就是驸马套。另外,凡是在纱帽两边插着金花的,是为了新中的状元准备的特定的帽子。在京剧里,什么角色戴什么帽子,是很讲究的。现在有些剧团,在驸马的脑袋上戴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就不合适了。这样讲绝非保守,因为它已成为规定的制度,或者是一种特定的形象。如果随便改变这种形象的规格。就会影响在群众中已经形成的欣赏习惯,给人一种错觉,同时也不符合人物身分。
此外,还有一般劳动人民戴的毡馆,和尚戴的毗卢帽,以及公差、衙役戴的皂隶帽等。
京剧的乐器单皮鼓又称小鼓。是打击乐和管弦乐的指挥乐器,演奏时用两根细竹(通称鼓箭子、鼓签)。指挥方法用底鼓,有时并配合手势,各种乐器都随着它的指挥来演奏。歌唱时辅助板打节奏。司鼓、板者称为鼓佬(即鼓师)。板亦名檀板、拍板。打击乐..
2025-11-22凡京剧爱好者,都知道京剧有个上口字的问题。什么是上口字?简言之,即凡是京剧语言中与普通话声、韵(声调除外)不同的那些字,就是上口字。换句话讲,上口字就是至今仍保留在京剧唱念中的那些古音、方言字,古音来自《中原音韵》(或“中州..
2025-11-22近日中央电视台11频道《跟我学》栏目,邀请北京京剧院青年京剧名家,国家一级演员杨少彭、国家京剧院一级琴师赵建华、香港著名月琴演奏家雷群安、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国家一级鼓师马勇,合作录制了一期特别的节目――实力派演员与高水平乐队亲密..
2025-11-22中国戏曲艺术在演出构成上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即表演部分和演奏部分,虽然在整体上以表演为主,但是,演奏在演出中占有半壁江山,它不仅要为演员的唱腔伴奏,还要为演员的动作表演以及内心感受进行音乐烘托,还要完成全剧的音乐形象塑造。板鼓..
2025-11-22京剧乐队是由打击乐器和管、弦乐器组成的。打击乐器称武场,管、弦乐器称文场。京剧乐队总称场面,或文武场。文场:京剧伴奏中的管弦乐队称为文场。一般重唱工的文戏,以管弦乐伴奏为主(虽也少不了打击乐)。文场包括的乐器,主要有:京胡(..
2025-11-22现在的新编京剧,能称做"精品"的很少,我以为,主要是没有掌握京剧的“精髓”之所在。编京剧,关键也在剧本,而如何评判京剧剧本的优劣呢?除了对戏剧的一般要求之外,就是要看这剧本是否充分地抓住了京剧的“精髓”。那么,什么是京剧的精髓..
2025-11-21本源及其艺术规律贵州省安顺市第二高级中学洪阜内容提要:京剧声腔是以一种有别于其他戏曲的声腔旋律构成的,有着一种特定的独具的声腔韵味。其韵味要受汉语语音的制约,根据汉语语音生发旋律,创造声腔。京剧声腔韵味通过发声吐字这个飞跃来..
2025-10-31纵观京剧声腔和音乐发展史,我们大致可以总结出涵盖于其中的规律:京剧自身固有的声腔、板式的发展;引进地方音调;横向借鉴生活中的音乐形式;吸收了宗教音乐的某些旋律。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京剧音乐在吸收其他姊妹艺术的同时,也在不断为其它艺术..
2025-10-31京剧声腔丰富,包罗万象,来源广泛而复杂,这里作一个简单罗列。1、属于皮黄声腔系统的部分(主腔部分,使用胡琴伴奏)西皮:脱胎于梆子声腔,最早产生于湖北襄阳地区,名叫襄阳调。基本板式有--慢板原板二六流水快板散板(导板、散板、摇板..
2025-10-31(1)真嗓亦名大嗓、本嗓。京剧演员发音方法之一。演唱时,气从丹田而出,通过喉腔共鸣,直接发出声来,称为真嗓。用真嗓发出的声音称真声。如丹田气经过喉腔时,演员将喉腔缩小,使之发出比真嗓较高的音调,则称为假嗓。真嗓与假嗓在行腔时衔..
2025-10-31(31)长吭长(音掌)是增长,吭是嗓音的俗称,此处指音量。长吭好似加大音量。(32)砸夯比喻演员演唱似夯地基时的鼓努为力,含贬意。演员不善于掌握演唱方法,用气过头,或使蛮力,演唱(多在尾音)出现笨拙的重音,谓之砸夯。(33)工尺戏..
2025-10-31我们常听京剧演员说某某唱正工调或六字调,也有说工半调,六半调的,由于过去以正工调为京剧舞台的标准调门,所以又有正工老生和正工青衣的说法。原来我国古代音乐中乐器的定调以笛或箫为准。通用的笛分为七调。即上字调,相当于今之降B调;..
2025-10-31过门,就是演员在演唱之前,由乐队演奏的引子和在演唱之中的间奏,俗称"垫头"。什么板式的唱腔就要有什么样的过门,有经验的观众一听过门就知道演员要唱什么板式,什么调门,什么节奏,甚至能分出演唱者是老生,还是老旦,是青衣,还是花脸。..
2025-10-31对于一个演员来说,要做到一台无二戏,就是要在表演的过程中自始至终进到戏的规定情境中去,集中精神、集中精力演好自己的角色。毫不懈怠地把角色的神气和情态传达给观众,既不消极地懈场出戏,也不单纯卖弄技艺以表现自我,因为这同样是与角..
2025-10-31指架子花脸演员表演哭最难,表演笑的难度也很大,仅次于哭,再次是念白。在这里把念白列为第三位,并不是表示念白容易。实际上,在架子花脸的表演中经常是念多于唱,而且有的戏念韵白(如《法门寺》的刘瑾),有的戏念方言白(如《审李七》的李七..
2025-10-31这条谚语流传极广,其含义在于强调念白在整个京剧表演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条谚语并无贬低唱工的意思,只是通过念与唱对照的方式构成夸张的修辞效果,以突出地显示念白的重要性,即以矫枉过正的语言纠正人们轻视念白的观念。为什么说念..
2025-10-31京剧前辈名家在演唱方面,一向主张出新,从不墨守成规。近些年来,也曾出现几位后辈演员,在出新方面取得成就。前些年,看童芷苓演出“荀派”名剧《勘玉钏》,由秦雪玲以二旦扮演丫环鸾英。这出戏里的这个角色,虽归于二旦,可是戏很轻。只有..
2025-10-30梅派唱腔雍容华贵,醇厚园润,端庄大方,自然流畅。为其伴奏的梅派胡琴其韵味气度也是如此。这里提到梅派“琴韵”而不说“琴艺”,是因为“艺”字易于令人联想到外在的技巧,属于表层问题;“韵”是内在的含蕴和实质,是音乐高度修养的体现,..
2025-10-30净行是一个学术名词,俗话叫花脸。因为在脸上勾画一些彩色的脸谱,所以俗称花脸,又叫花面。一般都是扮演男性角色,概括说,净行可分为正净、副净和武净三大类,从前还有一种红净,就是前面介绍的红生,现在红净和红生合并了,所以现在只说是..
2025-10-10京剧乐队是由打击乐器和管、弦乐器组成的。打击乐器称武场。管、弦乐器称文场。京剧乐队总称场面,或文武场。文场:京剧伴奏中的管弦乐队称为文场。一般重唱工的文戏,以管弦乐伴奏为主(虽也少不了打击乐),因此传统习惯称管弦乐为文场。文场..
2025-10-10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