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方言的渊源

2025-06-24 08:08历史文化

昆明方言与北方方言同出一源。云南的各种方言,一般是以人口占多数的某地区移民的方言为主体,吸收其他地区移民的方言以及当地世居居民的语言而逐步形成的。需要指出,这里的“世居居民的语言”是少数民族语言。此外,还受到地理环境、历史沿革、行政区划等因素的影响。昆明方言也是这样,其形成主要与昆明汉族人口的来源和构成有关。

1、昆明汉族人口的来源和构成

昆明地区所在的滇中一带,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远在3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滇池周围就有人类居住。公元前3世纪初,庄蹻入滇,在今天的晋城附近建立了滇王国,这是内地汉族(主要是楚民族)第一次向滇池地区移民。继庄蹻之后,则有汉晋时期汉族大规模的移入。

汉代进入益州郡的汉族人口有以下几类:①官吏、郡兵及仆从②民工商贾③屯兵、罪犯④散兵游卒⑤难民

昆明汉族人口的构成,以历代的省外移民为主,同时也有省内其他地区移入的。

南中大姓来自中原和长江中下游等地区,他们原是汉族,掌握实权后,一方面与当地及周边的“夷”民杂居、通婚,另一方面仍然会与内地亲族保持一定联系。

在元、明时期大量内地的汉族移居云南以前,云南的居民中,除了此前不久才流寓云南的汉族及其子孙算是纯粹的汉族外,在为数众多的彝族、白族等世居民族中,也会有汉族血统的成分。

元代初期外来移民对改变云南的民族构成也有明显的影响。云南的平章政事赛典赤·瞻思丁及其子孙任职期间,从中国内地和中亚细亚等地,携带来许多“北人”、色目人在云南各地屯田戍守,其中,当有留居云南的。以蒙古族来说,当时移入云南的,至今仍有13ooo多人。回族则更多,云南几乎每个县都有回族,有些市、县,还有回族聚居的村落与街巷。蒙古族、回族尚且如此,那么,随忽必烈、赛典赤等人先后进入云南的北方汉族当不在少数。

在整个明代,多次大批移民进入云南。除北方汉族以外,更有相当数量的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汉族。如: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南京、四川、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市。今天问起世代居住于云南的汉族,其祖先何时从何地迁来,几乎绝大多数人家都会说是明代跟从沐国公入滇的,原籍是南京应天府的“柳树湾”或“高石坎”。此说流传很普遍。前几年为了修地方志,先后有数批人去南京考察,证实南京昔时确有“柳树湾”这一地名,位置在今中华门内的西部,原明故宫一带地方。那里是昔时的兵营驻地,开赴各地的士兵大都是从那里启程的。据此,则所谓原籍南京“柳树湾”之说,是指军队出发地点而言的,虽不确实,也多少有点根据。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那次统兵征滇的三个将领中,兰玉、沐英都是安徽定远人,傅友德是安徽宿州人,籍贯都在南京附近。三人跟从朱元璋举事,统兵征战几十年,其士兵当以南京一带的江淮地区人为多。

明末清初因避难而流人云南的人口中,亦多来自中原和江南的广大地区。在此前后,陆续进入云南的开矿人家,也以江西、湖广或从川黔辗转来滇者居多。

从清代中期直至现在,云南的汉族人口,究其来源,仍是省外进入的最多。昆明的汉族人口构成也是如此,所不同的只是,进入昆明的汉族,除省外来的以外,还有省内其他地区来的。

2、昆明方言的形成

①汉语主体地位的奠定

在2000年的历史长河里,昆明地区一直与内地有所交往,并且越来越频繁而且密切。立于东汉时期的《孟孝琚碑》,立于晋代的《宝子碑》、《龙颜碑》和立于唐代的《王仁求碑》等碑刻,可以推断,远到东汉,晚到唐代,至少在一些重要城镇的上层人士之中,已以通行汉语,并且使用汉字了。元代初期是云南历史发展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第一次设立行省,统属于中央,汉语设为通行的语言。明代初期,大批内地的汉族军民来到云南屯垦开发,汉族人口的数量超过了其他世居民族的数量。

县城和坝区一般是该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各民族的人们都要到这中心来从事各种活动,为便于交际,人们只能使用彼此都懂的“通语”,这对方言的形成所起的作用很大。

②以江淮方言为基础

云南汉族的祖先,大多数是明代洪武后期从内地陆续迁移来的。其中,以江南、江西、湖广、南京一带的人最多,也有相当数量的山西、陕西、河北一带的人,大都是北方方言。这种以安徽、南京一带的江淮方言为基础而又杂有南腔北调的汉语方言,就是昆明方言的源头。据我们考察,属于昆明方言系统和所操语言与昆明方言十分接近的地域相当广阔,人口数量很多,并且其方言相当一致,表明各地居民的来源是比较一致和相近的。

③对华北方言的吸收

华北方言对昆明方言有一定的影响,这与官场的活动和文化教育的推行有密切关系。昆明方言对华北方言的吸收,可以从昆明方言的音系、词汇和语法中找到证明。在明代前期,14世纪末年,大学者兰茂于15世纪40年代写出了两部声韵学著作《韵略易通》和《声律发蒙》,归纳出当时的昆明汉语方音,计声母20个,韵部20部等。由此可以看出昆明方言与华北方言的语音是很接近的。并且昆明方言的土语中,保留着元杂剧中所见的大量的词汇和俗语。元杂剧初期的著名作家大多数是大都(今北京)人或山西、河南、山东一带的北方人,他们在元杂剧中使用的语言当是大都一带的方言,在演唱流传中又经过不断地加工提炼。

④受其他一些方言的影响

昆明方言在形成过程中,还受到其他一些方言的影响,如吴方言、赣方言、湘方言等。

  • 潘集方言大全

    1、行不行--叫可照。2、(坏)了--叫考了。3、怪好的(非常好)4、险(喊、嚎叫)5、过劲!(厉害)6、掘事(赌咒)7、掘人(骂人)8、各、各饭(吃)9、细比扣(吝啬)10、吊烟(狗屁)11、腌喳人!(恶心人)12、打吊腰(心不在焉)13、物掉了(太好,很激烈)14、搞哄..

    2025-11-05
  • 经典繁昌方言

    屁肖→很薄蹦翠→很脆啊子→鸭子铁摁→很硬窝粑粑→解大便来丝→厉害词西西→谢谢句猫软→很软的意思旋甜的→非常的甜碰香→很香很香透轩→非常的鲜美龙鼻子→鼻涕词得龙→得心应手词却黑→很黑!很暗活水→喝水词大大→爸爸词门子→明天词噶起..

    2025-11-05
  • 芜湖方言大全

    样:也许。碌索:垃圾。开坼:开裂。得亏:幸亏。二面二:两边。两半边:两半。两万二:两万二千。年把(年):一年左右。斤把(斤):一斤左右。百把(百):一百左右。包把(包):一包左右。一挂车:一辆车子。饶么经:稍微,大概。刚刚好:恰好,..

    2025-11-05
  • 含山方言中的歇后语

    裕溪口的纤——搭上就背下雨不打伞——淋头(林头)筲马子装菱角——里戳外捣老鼠拖秤砣——自堵门路红大椒拌豆腐——有红似白阳沟里老鸭——顾嘴不顾身木匠戴枷——自作自受苍山小白龙——出门就闯祸鞭索子拴蛤蟆——没打死给拖死之屙屎拔茅针..

    2025-11-05
  • 偃师方言你能听懂叽角儿

    有一种沉默叫包吭气有一种蹲下叫古装有一种昨天叫页儿个有一种走路叫丝跟有一种疲惫叫四类黄有一种楼梯叫可台儿有一种吃饭叫坐桌有一种洞叫库鲁儿有一种化粪池叫毛缸有一种默默无闻叫闷兜事儿有一种恶心叫阿杂菜有一种鄙视叫不之嘎有一种缺心..

    2025-11-05
  • 偃师方言大全

    老能——骗人的吧?矿人——骗人姜家儿——刚才该———在我着——我知道萦记——关心,牵挂厮跟——一起,一块衅球——傻瓜,二百五烧包——显摆,炫耀抓类?------干啥燕个-------昨天前个-------前天呛qiai-------早上起来仔细------节俭毛到..

    2025-11-05
  • 趣谈偃师方言

    作为豫西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偃师方言不仅有别于灵宝方言、渑池方言、嵩县方言,就是和其相邻的巩义、孟津、新安、伊川、宜阳以及洛阳方言也有较大区别。如在发音方面,偃师话特别是偃师口语较普通话发音语音更轻,也更委婉。如“人家”,偃..

    2025-11-05
  • 济源话发声规则及方言词汇

    济源虽是河南的一个城市,但济源话和河南话完全是两个方言系统的,济源方言的发音和河南话有着本质的区别。最重要的一点是济源方言中有河南方言中没有保留的入声发音,自然济源方言被归为晋语方言的一部分。历史上济源及周边地区曾是怀庆府辖..

    2025-11-05
  • 经典武陟方言大搜罗

    妈妈:mēi爸爸:dádá伯父:bǎibāi伯母:娘娘舅妈:jìng外公:魏公/姥爷外婆:魏婆/姥姥连襟:一根杠”/“抬家”侄子——职漏泄气——撤火麻烦缠人——麻馋没把自己放对位置——烧包挤在一块——圪挤大叫——瞎活蹲下——咕吨甘蔗——甜..

    2025-11-05
  • 神奇的沁阳方言大杂烩

    膝盖不说膝盖说柯西鹿摔倒不说摔倒说板跌翻拖鞋不说拖鞋说拖拉板(还有说杀鞋~~)板凳不说板凳说小股蹲腋窝不说腋窝说胳老吱油条不说油条说油葛别儿玉米不说玉米说交草玉米粥不说玉米粥说各星(还有一种叫麦仁~~)西红柿不说西红柿洋瘦茄子不说茄..

    2025-11-04
  • 济源方言集锦

    一、景象、地物类方言年儿个:去年一晃:下午、后晌的合音前年个儿:前年黑来:夜里多咱儿:什么时候夜儿隔:昨天将才、将侬呢儿:刚才年下:春节明儿隔:明天恁年:那一年前一隔儿:前天恁个:那一天灰灰明儿:天刚亮时一目楞儿:短时间睡眠..

    2025-11-04
  • 东北方言“忽悠”“嘚瑟”进入新版词典

    作为国内最权威的一部通用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的每一次修订都受到国人的关注。7月16日,记者走访沈阳各大书店发现,新版《现代汉语词典》已在沈阳部分书店悄然“露面”,“身价”较第5版上涨了20%左右。而从内容上看,让广大辽宁人眼前一亮..

    2025-11-04
  • 河北土话—河北承德方言

    1.摇道("道"发轻声):意思很复杂,主要是形容心术不正,事儿多的那种女性.例:小李真妖道,总是张家长里家短的。2.邀末("末"发轻声):就是估计,大概的意思.例:等了这么久,我约末着他不会来了。3.嘀咕(轻声):就是轻声说话的意思,有时候也说"..

    2025-11-04
  • 豫剧唱腔与河南方言声韵

    豫剧作为我国影响最大的地方戏曲之一,与其他地方戏一样,形式上最主要的标志是语言和音乐唱腔。它采用的河南方言是以..

    2025-11-04
  • 宜阳方言汇编

    1.摆制:修理的意思。2.排场:美丽(指女子);壮观(多指场面)。3.步罗盖儿:膝盖4.洋柿子:n.番茄,西红柿。5.信求:傻的意思,多指人,也指动物等没脑子,笨的意思。6.剩蛋:嚣张、卖弄。贬义词7.饭塞人:烦人,讨厌人。贬义词。8.抬杠:狡辩,..

    2025-11-04
  • 杞县方言

    杞县方言:­花生不叫花生叫罗什­辣椒不叫辣椒叫秦叫­西红柿不叫西红柿叫环茄­面条不叫面条叫闷条­馒头不叫馒头叫馍­衣服不叫衣服叫衣裳­女孩不叫女孩叫小闺女­男孩不叫男孩叫小小子­蹲下不叫蹲下叫古堆­现在不叫现在叫沿儿­早上不..

    2025-11-04
  • 周易经传中的河洛方言

    周易经传中有不少河洛方言,这些方言至今仍在使用,足以证明《周易》的诞生与河洛地区关系密切。举例如:汔(音qì)..

    2025-10-15
  • 辽宁葫芦岛方言

    本当稳重大不离儿还可以备不住说不定粘包坏事了造了吃了云山雾罩说话玄乎瞟着用眼睛看着约用秤称东西白话夸张调理人捉弄人宾服佩服撒么撒么四处看一看到了去能办事老鼻子老多老多不起眼不怎么样眯着不许说话打腰得宠麻溜地赶快地冷丁的突然地..

    2025-10-15
  • 盘锦方言

    一.发音1.东北话中平翘舌均读成平舌在盘锦话中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了,仅原籍辽宁的成年人有少数仍平翘舌均读成平舌2.零声母a前加r及r变y现象进本上也不存在了,但盘锦青年知道这种现象,有时候会用变了以后的读法活跃气氛,如恩爱(nai),人(yin)民.3..

    2025-10-15
  • 辽宁土话—辽宁朝阳方言

    【巴巴儿的】bābārdi说话娓娓动听。你说话巴巴儿的,尿炕哗哗的。【白呲拉骨】báicīlāɡǔ物体发白而难看。你这衣服白呲拉骨不好看。【半潮乱架】bàncháolànjià发傻而鲁莽。【半拉不落】bànlǎbùluò未全部完成的状态。房子盖的半..

    2025-10-14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