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上该买孩子克。——诸位别吓着,此句意为“走,上街买鞋子去”。云南街读“该”。
2、你聂饭给请掉了?“你聂”,尊称对方,约同于“您”。兄弟估计,可能就是“您”的变音。说句题外话,云南汉族多为明时从内地移入。因旧时交通不便,可能云南方言保留了不少古汉语读音。
3、你支费男朋友太”曹奈”了,十块“切”(读第二声)“吼”场电影呢舍不得。注解:“这”念“支”音,“支费”者,“这种”也。“曹奈”,龌龊也,昆明人尤其爱说,切记!钱,读切(第二声)。看,本地人一般用“瞧”和“吼”,吼字现在多老年人还有,快失传喽,可惜可惜!
4、昨日(第一声)巴西队“哎费”球“抓”(读第二声)呢老实臭呢!“哎费”,基本同“哪费”|“支费”,不过有点看不起或蔑视之意。抓,踢球也。如,走,抓球刻!意为——走,踢球去!
5、哪费食堂,菜难吃死掉。打一个如呢还要块,老实个鬼火绿(读第二声)呢!此句有点难,注解一下“哪费”即什么、哪样,如者肉也,肉在云南读“如”。呢语气词,常用在句尾或句中。老实非诚实。是非常、很之意。鬼火绿,非常常用,不难理解,太生气了,怒发冲冠之谓也。注意,要读“陆”!
6、给吃掉饭了——意为饭吃了没有?“给”(用此字仅表读音,也有人写为“左口右格”,不知何意。以下举云南读音皆如此不再一一说明)在云南话里用得极多,多置于句头,表反问、提问。例,给打牌?意为——打不打牌。
沙扬娜拉亳州话版最带劲一勾头嘞暖和逗跟一个fei莲花不害怕呼啦啦嘞风样再见嘞时候,嘟囔一句你可得好好嘞,嘟囔一句好好嘞那一句好好嘞有甜蜜嘞愁——再见航。偶然亳州话版我是天上嘞一块云彩,不知道影跑你心窝嘞捞——恁白斜呼,更白鬼嘞给..
2025-08-08马会——马上。晌午头——上午.后晌——下午。吃响晚——下午。合黑——黄昏。夜个——昨天。清起来——早晨。晚黑来——晚上。月黑头——漆黑的夜晚。对午时------------昼夜.麻似亮——无微明。多大会——多长时间。早晚——总有个时候。天..
2025-08-08安徽省六安地区的方言中有许多有趣的词汇,下面尽可能介绍六安地区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对话来增进这些词汇的乡土气息和亲切感。也更容易让人们在这些词汇中体会到六按地区的风土人情、乡土乡音。1.“日霉”:在外地这可能算脏话,可在六安来说是老..
2025-08-081.儿化音较多。2.调值不够。尤其阴平调值为5—5调值,而东北地区基本停留在3—3调值;上声调值为4—1—2,而东北地区基本上是4—13.东北方言大部分地区平翘舌区分不清4.平直中有波澜,东北人(尤其辽宁人)说话有弯儿。东北方言有的来自多元文化..
2025-08-081,老么卡哧眼儿例:瞧你长的那样,老么卡哧眼儿,那个能看上你,形容又老又丑的人2,皮儿片儿:乱七八糟的例:老王家那小子把家里造的皮儿片儿的,同皮皮片片。3,魂儿画儿=魂画:指出去玩儿回来的孩子脸上和身上很脏例句:你这脸上抹啥了,..
2025-08-08当然东北方言的词语太广泛,相对来说词语也特别多,我只列举出一部分的词语:1,喇子:塑料水桶2,喂得罗:下小上大的水桶3,棒槌:人参,以前洗衣服用的棒子4,苞米:玉米5,被垛:指几床被摞在一起6,哈喇:肉和油变质称7,石砬子:陡峭的石..
2025-08-08东北方言隶属官话方言的分支,说话腔调接近现代汉语普通话,其他方言区的人大体上能够听明白,这就为近些年来东北方言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传播提供了必要条件。特殊性东北方言,是汉语方言。这种方言的特殊性,就体现在它源头的特殊性。第一,..
2025-08-08东北方言是东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方言的历史成因是由当地各民族语言文化相互融合而产生的。东北方言的形成也有其认知动因,隐含型东北方言和半隐含型东北方言是通过人类的隐喻和转喻思维得以体现。字面型东北方言也并非其构成因子字面..
2025-08-08声母1.平翘舌不分这里所指的是z—zhc—chs—sh三组有对应关系的舌尖前音,又称平舌音。zh\ch\sh都是舌尖后音,又称翘舌音。在东北方言中,平舌音和翘舌音都有,只是在使用上与普通话体系不相一致。普通话中的翘舌音比较多,而东北方言中则是平..
2025-08-081、噶哈:意思是有什么事,干什么去,视具体语言环境而决定具体所代表的意思2、咯了盖儿:膝盖3、卡了:摔倒,栽跟头了4、埋汰:脏,形容词。也做动词用,埋汰人,比喻侮辱人。5、上该里溜达:上街上,到街里闲逛。6、唠扯:聊天7、唠嗑:谈话..
2025-08-08东北方言,就是东北的地方话。东北话,是北方方言次方言北京官话的地方变体。以北京官话(由北京话和东北话话构成)为中心的北方方言,在近代已经成为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东北话和北京话一样,同属于北方方言的北京官话,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2025-08-08二人转这个名字最早见于伪满洲国康德二年(1934年)四月二十七日《泰东日报》第七版“……本城(阿城)三道街某茶馆,迩来未识由某乡邀来演二人转者,一起数人,即乡间蹦蹦,美其名曰‘莲花落’,每日装扮各种角色,表演唱曲……”1953年4月,在北..
2025-08-08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