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族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不仅在东乡族的形成过程中起过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东乡族的历史发展、风俗习惯和文化生活,都具有很大的影响。
约在元末明初时,由哈木则率领的第一批40名传教士到达东乡地区。后来人们尊称他们为40个“舍亥古杜布”(即智者、哲人、贤人)。据说,哈木则精通阿拉伯文,持两种文字的经卷,足迹遍及东乡各地。哈木则选择了一个林密草茂的山梁定居,今称“哈木则岭”,并用本山的木材,在那里修建了第一座清真寺,称大礼拜寺。其余的一些传教士,在去河州路上的一个村庄里相聚后又分散到其他各地。此后,第二批传教士来到东乡地区,由阿俩塔率领,共8人,后人尊称八大“赛义德”(阿拉伯文音译,意为“主人”、“先生”、“首领”)。阿俩塔落居在高山乡布隆谷。这40名“舍亥古杜布”和8名“赛义德”除远走他乡传教外,有14人落居东乡,至今坟墓尚在,并留有后裔。约在明末清初,穆豪引吉尼来到东乡地区,曾落居在北岭乡大湾头地方。这些传教士的到来和礼拜寺的相继建立,为伊斯兰教在东乡地区的传播起了重要的作用。自清中叶以来,东乡地区也是西北伊斯兰教内部产生教派与门宦的主要地方之一。
在东乡族中,伊斯兰教通常分为三大派系,即老教、新教、新兴教(又称色勒夫,俗称三抬)。老教分为四大派系,即哲赫林也、虎菲也、库不稳也,嘎底林也。各大派系又分出若干小支系。西北地区习惯上把伊斯兰教的这种老教派派系称作“门宦”,“门宦”属于伊斯兰教中的神秘派,在国外称为“苏菲”(阿拉伯语),在我国新疆称为“依裨”(波斯语),在甘肃、宁夏、青海一带亦称为“门宦”。东乡族信奉老教(门宦)的人数最多。共有九个门宦。即胡门、白庄、华寺、大拱北、张门、穆尖提、沙沟、海门、风门等。新教(又称伊赫瓦尼)信徒分布也较广。新兴教(又称色勒夫,俗称三抬)是解放初期产生的,信徒较少。
各门宦都有自己的教主,又被称为“老人家”,教主的地位由创始人的嫡系世袭,有的门宦也有不世袭的,传给贤徒或教徒们举贤。
老教和新教各有自己的清真寺,教民只参加本教派清真寺的活动。新教(伊赫瓦尼)的教民一般都与本教派的教徒结婚。
老教有门宦,有拱北,有教主,新教没有门宦,没有拱北,也没有教主。老教的主麻日(礼拜五聚礼日)在任何清真寺都可以做,新教则认为非在中心地区的大寺不可。
老教阿訇在教民中进行宗教活动时,先念《古兰经》,尔后吃饭,也可以接受“哈吉牙”(教徒施舍的财钱)。新教阿訇念了经就不能吃饭,吃了饭就不能念经,并且不能接受“哈吉牙”。
新教对天课五拾勒,非提勒,则卡提(宗教规定的税捐)看得很重,老教注重念经、“哈吉牙”。新兴教(色勒夫,俗称三抬),礼拜时要抬手三次(老教、新教只抬一次),教徒留长发,而老教和新教均不留长发。
东乡族对丧葬很重视,对所有亡者,不分年龄性别,一样对待。东乡族实行土葬、速葬。通常在逝世当天料理丧事,进行埋葬不隔夜。只有亡人的直系亲属因路远赶不及当天奔丧的,才破例等候一天。丧葬较节俭,亡人埋葬不用棺木,不戴饰物,不陪葬。..
2025-07-19东乡族信奉伊斯兰教,信教者仅次于回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伊斯兰教对东乡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对东乡族社会、经济的发展都起过重要的作用,对东乡族的风俗、文化、伦理道德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伊斯兰教在东乡地区兴起大约在明代,但..
2025-07-19东乡族婚礼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基本上由父母决定,男女青年不得谋面相谈,大多由“找赤”(媒人)中间传话。一般先由男方请“找赤”到女家说亲,女方应允后,男方就要送“订茶”做见面礼。“订茶”一般是几斤细茶和几件衣服。之后便履行正式的订..
2025-07-18东乡族是古老的游牧民族,羊毛制品是东乡人服饰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东乡族的服饰与回族有相似之处,但其特点也颇为明显。男子多戴平顶的无檐帽,有黑、白两色,穿白衬衣,外套黑坎肩,穿青蓝色裤,老年人则以黑、灰、白为上。冬季穿羊皮袄,不..
2025-07-18东乡地区山大沟深,海拔2400多米,是高寒地带,毛毡为高寒地带所必须之物。擀毡是东乡族的传统手工艺。擀毡也是东乡族比较普遍的手工活。村里的男人一般都会擀毡,且手艺精湛。东乡毛毡的种类很多,有春毛毡、沙毡(山羊毛)、绵毡(绵羊毛)..
2025-07-18东乡族以面食如小麦、青稞、玉米等为主食,副食主要是洋芋等蔬菜。食牛、羊、鸡、鸭肉,但须经阿訇或伊斯兰教的长辈屠宰,放血后才能吃。遇节日和吃“宴席”,喜以面和清油为料,炸“油香”、“酥馓”等以及各种花果,味香色美,十分好吃。东..
2025-07-18小时候我在山东济南老城区“洋楼”(天主教堂)以东的两熨斗隅街胡同深处由状元府马棚改建的一四合院中长大。街南首有一条东西长近200米、宽4米的青石板铺路的小街——将军庙街。耳闻目睹有关将军庙街的往事仿佛还历历在目。将军庙街西首路北是..
2025-07-09在广州市中心的一德路,坐落着有“远东巴黎圣母院”之美誉的天主教堂——石室圣心大教堂。1863年8月,石室圣心大教堂正式破土动工,历时25年,于1888年建成。教堂的得名有着独特的意义:因奉耶稣圣心为主保,故命名为耶稣圣心堂,又因教堂全部..
2025-07-09擦擦—持剑菩萨如同玛尼石遍及西藏各地受到崇拜一样,“擦擦”也遍及西藏各地,受到人们的崇拜。“擦擦”是一种类似于玛尼石,其不同的地方在于:其一,玛尼石是天然的白石,“擦擦”则是人工制品;其二,玛尼石有大有小,“擦擦”则普遍偏小..
2025-06-18老上师在著名的果洛石经旁边。资料图片藏文石经,是用金属等工具将大藏经镌刻在石头上的一种特殊的经书形式,又称石头书。在藏族地区,人们又形象地称其为“多卡“或“多让”,意为“石经墙”。这是因为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石板两面镌刻经书..
2025-05-28世界的三大家宗教有着不一样的文化习俗,那么在婚礼中这三大宗教又有着什么样的形式呢?宗教婚礼习俗之佛教结婚仪式一般来说,佛教婚礼中新娘可穿龙凤褂,旗袍而新郎可穿中式长袍或一般西服。1、婚礼开始,全体来宾入坐;2、新郎新娘下跪于证..
2025-04-27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因此也都有不同的宗教情感体验。宗教情感作为“绝对的依存感”,透过直觉有限的活动,使我们对永恒的东西满怀崇敬,唤起“对无限的情感”,找到精神家园。以美学的游戏理论来解读宗教情感,似乎可以为连..
2025-03-28《生命之树》thetreeoflife导演:泰伦斯·马力克主演:布拉德·皮特西恩·潘评分:9.0当以罗伯特·德尼罗为首的本届戛纳评委会宣布金棕榈奖得主是美国著名电影导演泰伦斯·马立克的《生命之树》时,没有太多人会感到意外。不仅是因为电影本身..
2025-01-29关于西藏的巫师,我们知道的很少。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在西藏人们心中扮演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而现在还有巫师的存在吗?正是这些谜团,吸引无数专家学者前往探秘考察。 作为藏族原始宗教祭祀主持人的巫师,在原始部落和氏族时代,..
2025-01-29李村基督教堂位于李沧区中心,李村河北岸,308国道从其东侧穿过。德帝国主义强占胶澳地区后,德国基督教信义会(亦称路德会)派遣传教士昆祚等来青传教。1900年昆祚、和士谦二人在李村选定教堂基地,1904年由德国传教士邵约翰来李村主持修建完成..
2024-12-17顺着外面搭设的楼梯上去,是观景台,由于这颗橡树实在是太老了,当地人们不得不用木棍支撑着它,防止它承受不住过重的压力而崩溃。教堂内摆放着供售卖的旅游纪念品教堂内的圣母像每年来此参观的游人络绎不绝窄小的缝隙直通教堂内部,稍微壮实..
2024-12-16在藏传佛教中有一种最独特也最精致的宗教艺术,每逢大型法事活动,寺院中的喇嘛们用数百万计的沙粒描绘出奇异的佛国世界,这个过程可能持续数日乃至数月。但是,喇嘛们呕心沥血、极尽辛苦之能事创作出的美丽立体画卷,并没有用来向世人炫耀它..
2024-12-14核心提示:一部菩提树下顿悟的舞剧,让每个观看过它的人都留下了喜悦和伤心的泪水,初临佛陀涅盘离世之地,佛祖离世的故事让林怀民的舞蹈变得更加清澈,在禅修中获得宁静的力量,在舞蹈中清澈生命的本源。凤凰卫视3月27日《大剧院零距离》,以..
2024-12-13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