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皇帝印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纸币的出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普通的金、银、铜、铁相比,纸币当然更轻,更有利于交易。中国纸币最早出现在北宋四川地区,最早由当地商人引进。纸币的出现并非偶然。北宋时,金多用于装饰和储藏,银多用于赔款,两者都很少见。
一般而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是使用铜钱。但是,随着对外贸易逐渐发达,铜钱逐渐外流,北宋境内铜钱数量下降。为遏制这一趋势, 朝廷禁止民间私人开采铜矿,由官府垄断。
铁币虽可流通,却极为不便。铁较为廉价,而且太重。当时买一匹布要带上大约五百斤重的铁钱。逛街也许不是为了买东西,可能只是为了单纯锻炼体力。所以,当时就有十六家富商联合起来,一起创建了发行纸币的机构“交子铺”,发行了中国最早的纸币”交子“。
但是,因为经营不善,交子铺倒闭,北宋朝廷接手处理善后。对于纸币的态度,北宋朝廷内部有不同的意见。反对者认为应当取缔,不应保存。
北宋当时国库紧张,财政严重不足。所以,只能通过发行纸币,来缓解这一危机。这是中国纸币历史的开端,非常重要,不可忽略。而由此之后,纸币的发行,便基本掌握在朝廷手中。
作为朝廷中最有权力的皇帝,并不能随意发行纸币。否则,容易造成非常严重的社会混乱。北宋以后,历次胡乱发行纸币造成的情况,都说明了这一问题。
宋徽宗时期,蔡京掌权,发行了大量纸币,直接造成当时物价飞涨,社会混乱。因为纸币的发行,必须有相应的“准备金”,可以用来兑换,实行本身的价值。否则,它本身就是一张废纸。
但是,蔡京大量发行纸币,提供的准备金不仅没有增加,最后干脆直接取消。朝廷也借着这一办法,肆意搜刮民财。时人怒骂蔡京,认为他推行的纸币政策,比强盗土匪更可恶。
宋徽宗推行的政策,很快造成北宋社会混乱。北宋亡,迁都杭州,建立南宋。南宋时,又继续推行纸币制度,曾取得较好的效果。宋孝宗在位时,曾建立一套较为稳定的纸币发行制度。宋孝宗的做法,便是提供充足的“准备金”,限制纸币的发行数量,可以让百姓进行兑换,并且可以用纸币缴税。
种种做法,就是要让纸币本身有价值,可以使用。这套纸币制度维持了三十年,保证南宋的社会稳定。后来因南宋本身国情原因,因为军费开支过大,朝廷为补亏空,大量发行纸币,引起社会严重混乱。
朝廷用强制措施推行纸币,不顾现实规律,自然遭来严重反弹,引起民间不满,社会严重***。直到南宋灭亡前夕,这种情况都没有缓解,反而愈加严重。当时两百贯钱币,只能购买一双草鞋。
在古代社会中无法广泛的使用,只能走向衰落。不过,古代的纸币并非完全没有留下下来。晚清时发行的“大清宝钞”和“户部官票”,就成了现在“钞票”一词的来源。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