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大秦赋》中向世人展示了秦始皇兼并六国完成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吕不韦对秦始皇个人有着很重要的功劳,对整个大秦王朝而言也是十分重要的。历史上对于秦始皇的身世众说纷纭,有人认为秦始皇是吕不韦的私生子,也有人认为秦始皇是正统的秦朝王室血脉,秦异人的儿子。然而《大秦赋》中,在吕不韦想要离开咸阳,秦王嬴政所做出来的举动,不免让人浮想联翩,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随着嫪毐叛乱的被平息,因为嫪毐是吕不韦举荐给赵姬的,所以随着嫪毐的覆灭,吕不韦也受到了牵连。秦国宗室趁机纷纷向秦王表明吕不韦曾经犯下的错误,要求秦王对于吕不韦严惩。
秦王尽管将吕不韦奉为仲父,但是确实不能够无视宗亲们的需求,所以他并没有将吕不韦严惩,反而将他赶出了咸阳,回到了自己的封地,其实这一做法也看出了秦始皇对于吕不韦是非常感激的。
秦王嬴政一直想要达到中央集权的目的,但是吕不韦在咸阳经营多年,他的势力错综复杂,如果吕不韦一直在咸阳城存在的话,那么秦始皇想要达到中央集权的目的,势必会受到影响。
但是他又不能够轻易的动吕不韦,因为目前为止,朝中的势力还不明朗,秦始皇还需要大臣们的辅助,所以一方面考虑吕不韦是自己的仲父,为了达到政治目的,所以秦始皇便将吕不韦赶出了咸阳。
秦王嬴政站在高台上,望着这一切,其实他的内心是很想去送仲父吕不韦的,但是他不能,因为他不想让别人看出他的真实意图,让别人过分解读他。
而此时在他一旁的秦王妃看出了秦王的心意,于是便对急忙说:“扶苏哭了,扶苏想必是想要去送仲父一程。”秦王听完之后恍然大悟,于是便令秦王妃带着扶苏走到了城墙外,来到了吕不韦面前,送吕不韦离开。
扶苏的出现,极大的给了吕不韦最后的体面,因为扶苏很小,他还不会讲话,所以他不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是不可能主动要来送仲父,当然这一切都是秦王背后授意的,所以吕不韦明白,大臣们也明白。
因此吕不韦十分的感激秦王,但是秦王的这一做法,却令后世之人十分的不理解,因为这一做法,正和历史上传言的吕不韦正是秦王的亲生父亲这一说不谋而合。
总结:纠结了上千年的问题,至今为止没有一个准确的结果,我们也不能够轻易的下评判。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但是它留给我们的疑问仍然存在,如果我们想要解开历史,我想首先要从打开秦始皇陵开始吧。有朝一日,秦始皇陵打开的一瞬间,想必很多的问题我们都能够找到答案了。
基诺族男女青年都喜爱踩高跷赛。竞赛分两种:一种是高跷踢架。两人一组,双方踩在高跷上,相互以高跷架踢对方踩着的高跷架,踢倒对方高跷者为胜方。另一种是高跷赛跑。人数不限,参赛者踩着高跷站在起跑线上。一声令下,踩着高跷跑向终点。距..
2025-09-12佤族是居于中国西南边疆的一个古老民族。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佤族总人口为39.66万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盟、沧源、孟连、耿马、澜沧、双江、镇康、永德以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腾冲、昌宁、景东、普洱等县。其主要居住区位于澜沧江与萨..
2025-09-02我国的德昂族主要分散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镇康、耿马、永德、保山、澜沧等县,分布面积达3万多平方公里,是一个大分散小聚居的民族。绝大多数的村寨都是和景颇、佤、汉等族分寨杂居。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德昂族..
2025-09-01保安族的传统民歌,以其生动鲜明的语言,贴切的比喻,优美的曲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些民歌分为花儿、宴席曲、号子、小调、婚礼歌等类型。保安民间“花儿”,在“回汉花儿”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蒙古族、藏族民歌的艺术特点,高亢嘹亮,..
2025-09-01高山族对子女的教育特别重视。父母为使子女在成年以后成为生产中的能手和村社的保卫者,男女从小就要跟父母或兄长学习各种生产知识。男孩子在家学习制作各种日用品和修建房屋;在农田或山上学习耕种和打猎。住在沿海地区的要学习造船、织渔网..
2025-09-011949年前,佤族对青年一代的教育只贯穿在生产、宗教等社会生活活动中,未形成专一的学校教育体系,极少的私塾或学校也未形成正规教育,学校教育机构和人员奇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佤族地区的民族教育事业逐渐兴起和发展。佤族在过去漫长..
2025-09-01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