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布孜,是哈萨克族弓拉弦鸣乐器。汉文又译作霍布兹、霍布斯、柯布孜等。历史久远,构造古朴,音色柔美,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巴里坤、木垒哈萨克自治县、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和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等地。据民间艺人相传:远在古代,库布孜与宗教有着密切关系,它是哈萨克族巫师给人们占卜和治病必用的乐器。巫师在哈萨克族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他不是万能的,而是由天神来主宰一切。巫师在请神过程中,要先用库布孜演奏神灵爱听的曲调,神灵才下凡附于巫师之身,并借巫师之口回答各种问卜。
库布孜成了巫师与神灵沟通的工具,巫师演奏库布孜的技巧越高、曲调越动听,神灵出现的就越早,库布孜也就成了巫师必须学好的一种技艺。每逢哈萨克族的节日或喜庆之时,巫师就演奏民间乐曲助兴,它又是群众娱乐的乐器。虽然文献史籍不载其产生年代,但从古代哈萨克族人民与蒙古族、柯尔克孜族人民睦邻而居,库布孜与蒙古族弹弦乐器托甫秀尔、柯尔克孜族拉弦乐器克亚克形制相似、渊源密切来看,也可见其历史的悠久。

最早的库布孜,又称克勒库布孜,是一种在哈萨克族民间流传的最古老的拉弦乐器,琴体呈弓状,只设有一条马尾弦,琴颈也无指板。由于牧民们制作时就地取材、因材而制,往往琴的式样和规格尺寸很不一致。这种最原始的拉弦乐器,目前在哈萨克的边远山区仍能见到。后来在克勒库布孜的基础上,增加弦轴(左右各一)、琴弦和指板,制成了两弦的库布孜,仍采用马尾弦或牛筋弦,它与今日柯尔克孜族拉弦乐器克亚克十分相似。
[page]传统的库布孜,琴体用一整块木料挖制而成,全长60厘米~65厘米(图)。共鸣箱外观呈羹匙形,上大下小,箱长27厘米~29厘米,上半部为敞开式外露、不蒙皮膜或木制面板,下半部蒙有骆驼羔皮或羊皮。琴头无饰,下设弦槽和弦枕,两侧设有三个弦轴(左一右二)。琴颈细而长,正面不设品位。皮膜上置有琴马,张三条骆驼筋弦。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中国乐器博物馆里,陈列着一支来自哈萨克族民间的库布孜。琴体采用一整块桑木制成,全长63厘米,在其木料下部挖出腹腔,共鸣箱上部呈半圆形,下部为半筒形,琴箱长28.5厘米、上宽15厘米、下宽10厘米、上厚8厘米、下厚5.5厘米,中、下部蒙以羊皮为面,上部露空。琴头呈半弧形弯曲,中间开长方形弦槽,两侧置三轴(左一右二)。弦轴梨木制,为小提琴弦钮式,轴长6厘米。皮面置木制琴马,张三条丝弦。琴弓的弓杆木制,拴以马尾为弓毛,与小提琴弓相似。1959年,音乐研究所著名民族音乐学家简其华先生赴新疆调查采风时,将此琴由北疆购得带回。已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演奏乐曲多为民歌曲调,较著名的有《阿勒泰》、《黑走马》等。这种改革库布孜,是富有地方特色的拉弦乐器,已用于哈萨克民族乐队中。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收藏有一支中音库布孜。琴体核桃木制成,全长75厘米。琴箱背板用六块木
[page]板条拼粘而成,下半部蒙以羊皮为面,上半部蒙以鱼鳞松薄板,琴箱长34厘米、上宽19.5厘米、下宽10厘米、上厚7.5厘米、下厚5厘米,面板上刻有两个对称的乐徽(西洋弹弦乐器里拉)和桃形图案,沿图像线条钻有小孔为音窗。琴头似小提琴头,顶端呈螺旋形,下开弦槽,两侧设三轴(左一右二)。弦轴梨木制,提琴弦钮形,轴长7厘米,弦槽下方设有弦枕。琴颈为半圆形柱状体,前平后圆,正面为按弦指板。皮面上方置木制琴马,马长2厘米、马高3厘米,下方设有木制缚弦,其形与小提琴弦总相同,下系于琴底尾柱。张三条丝弦。琴弓为木制弓杆,张马尾弓毛,弓长74厘米,弓尾置金属螺旋,弓毛张度可调。此琴制于1964年,选料细致,工艺精良,面板四周镶嵌黑白相间骨制饰缘和淡黄色金属绳纹,通体髹橙黄色漆,木纹清晰,外表美观。已被载入大型画册《中国乐器图鉴》中。玎光,傣族新型弓拉弦鸣乐器。傣语“玎”为琴,“光”为鼓,意即鼓琴。因琴筒与象脚鼓相似而得名。20世纪80年代初,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歌舞团的音乐家们,在傣族民间传统拉弦乐器玎嘎那的基础上,琴筒吸收象脚鼓造型美、余音长等特点..
2025-10-25据哈尼族迁徙史诗《哈尼阿培聪坡坡》的记载,哈尼族先民擅长用树枝、棍棒、石块、竹箭等作为武器获取猎物和抵抗外部势力的侵袭,久而久之,形成了丰富多采的体育活动项目,打秋千、打陀螺、爬山、射弩、打石头、泥巴架、跳水、斗鸡等等。泥巴..
2025-10-25土家族的先民与古代巴人有直接的渊源关系。但其来源,目前说法不一,一说为古代从贵州迁入湘西的鸟蛮的一部;另说是唐末至五代初年(910年前后)从江西迁居湘西的百艺工匠的后裔。史籍中将湘鄂西一带土家族称为“土人”、“土民”等,清末地方..
2025-10-25土家族新娘回门时,忌为娘家扫地,恐将娘家财气扫光。回门日,新郎吃岳丈家头一餐时,忌将岳家特意多盛的一大碗饭吃光,忌将酒杯中事先投入的两粒黄豆(金豆)吃掉,酒后应留在杯中,以免将岳家吃穷喝光。回门时,忌新婚夫妇在岳(娘)家同房..
2025-10-25次喔,是哈尼族弓拉弦鸣乐器。汉族称牛角琴。流行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元阳等地。琴体小巧,琴杆木制,全长仅40厘米。琴头与月琴(弦子)近似,向后微弯,呈弧形。中间开弦槽,下设山口,两侧各置一轴,左上右下。琴杆呈圆柱形,..
2025-10-25哈尼族有多种自称,以哈尼、卡多、雅尼、豪尼、碧约、布都、白宏等自称的人数较多。另外还有糯比、糯美、各和、哈鸟、腊米、期的、阿里卡多、阿古卡多、觉围、觉交、爱尼、多塔、阿梭、布孔、补角、哦怒、阿西鲁玛、西摩洛、阿木、多尼、卡别..
2025-10-25哈萨克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见于15世纪中叶,由古代乌孙人和突厥人的后裔组成、后有12世纪初西迁的部分契丹人后裔和13世纪初兴起的蒙古人的若干部落以及15世纪脱离乌孜别克汗国东迁的部分操突厥语的游牧部落长期融合而成。哈萨克人除少数从..
2025-10-24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