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德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士尔”的意译,回族有的称其为“大尔德”,也有称其为“小尔德”。与古尔邦节、茂鲁德节并称为回族的三大节日,并流行在全国十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中,但这十个民族在过节时又有许多本民族的特点和习俗。
尔德节是“莱麦丹月”的最后一天。由于希吉来历是纯阴历,所以尔德节出现在每年的不同时期。
“莱麦丹月”为什么要封斋呢?穆罕默德40岁那年(希吉来历九月),真主把《古兰经》的内容传授给了他。因此,视莱麦丹月为最尊贵、最吉庆、最快乐的月份。为了表示纪念,就在九月封斋一个月。起止日期主要看新月出现的日期而定。
初一的傍晚,太阳落山后,各地的回族有的到清真寺的宣礼塔上,有的到墙头上或房屋顶上,有的站到眼界开阔的地埂和渠坝上,盯着西方的天空,细心寻找月牙儿,见月牙儿就入斋。如果大多数人都没有看见,有两个以上的人确实看见了,大家也都公认“见新月了”,可以入斋了。如遇到雾气茫茫、黑云翻滚、黄沙弥天等特殊的气候条件,不能目睹新月,可推迟到初二、初三的晚上。现在,绝大多数回族都是按照这个习惯办的。
这一月,回族的生活安排得比往常要好。
参加封斋的人,在东方发白前,要吃饱喝足。如果有的人起得晚了,来不及吃,那就不吃不喝,清封一天。东方发晓后,至太阳落山前,要禁止行房事,断绝一切饮食,无论是在炎热的暑夏,还是在严寒的冬季,不管是口干舌燥,还是饥肠辘辘,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条件下,都不准吃一点东西,也不许喝一口水。平时抽烟的人在斋月里也要戒掉,做饭的人或搞饮食业买卖的人,可以品尝,但不能咽到肚子里。
这样封斋的目的,就是让人们体验饥饿和干渴的痛苦,让有钱的人真心救济穷人。通过封斋,回族逐步养成坚忍、刚强、廉洁的美德。
开斋时,若是夏天,有条件的先吃水果,没有条件的喝一碗清水或盖碗茶,而后再吃饭。这主要是斋戒的回民在夏天首先感到的是干渴,而不是饥饿。若在冬天,有的人讲究吃几个枣子后再吃饭。相传穆罕默德开斋时爱吃红枣,所以现在也有这种习惯。
以上这些,只是狭义的斋戒。广义的斋戒是,不仅不吃不喝,更重要的是要做到清心寡欲,表里一致,对耳、目、身、心都要有所节制。要做到耳不听邪,目不视邪,口不道邪,脑不思邪,身不妄邪。如果只禁饮食,挨饥饿,而两面三刀,恶语中伤,横行霸道,胡作非为,是不符合斋戒真谛的,也是不全面、不完美的。
至斋月二十七,是“盖德尔夜”,也有的叫“坐夜”。
“盖德尔”是阿拉伯语,即“前定”和“高贵”之意。回族群众认为,在这一夜,安拉把全部《古兰经》通过哲卜利勒天使下降给穆罕默德。在这一夜做一件好事,胜过平时一个月所做的事。因此,在这一夜,一般都要做些可口的开斋饭,特意送到清真寺里让大伙儿吃,有的还请一些人到家里吃开斋饭,经济条件较好的还设宴待客。吃完饭,可以到清真寺赞圣、诵经,也可以在家砸一些核桃,炒一些瓜子和花生,或煮一些羊骨头,边吃边聊天。整夜不眠,通宵达旦。
有些地区在这一夜还张灯结彩,互赠礼品,庆贺“盖德尔夜”。
斋月结束,还未举行节日会礼前,回要按照家庭人口多少计算,舍散“费土尔”钱。封了一个月斋,不交“费士尔”钱,便失去了斋戒的完美性。
斋戒期满,就是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之一——尔德节。
随着社会的发展,回族的开斋节也增添了不少新的内容。全国回族聚居的一些地方,除节日参加聚礼等活动外,还组织各种文娱活动。如辽宁鞍山市的回族青年,在节日里耍狮子舞,踩高跷;河北沧州地区的回族在节日里表演武术;保定一带的表演摔跤或举行比赛;西北一些青年在节日里摔跤、扳手腕、拧指头、打扑克;城市里一些回族喜欢游公园等等。
岁首节,即春节,是朝鲜族一年中最喜庆地节日。元日凌晨鸡鸣破晓,便开始拜年。早饭后,给老人和邻居拜年。元日的早晨,通常吃打糕或大黄米饭,吃各种鱼、肉、菜和山菜。过去,男人喝特制的“屠苏酒”,这是用桔梗、防风、山椒等原料酿造的一..
2025-08-06九月大会亦称“十月大会”,裕固族传统宗教节日。流行于甘肃肃南县裕固族聚居区,每年农历十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日举行,为期三天,系纪念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逝世日而举行的传统宗教活动。节前寺院墙壁及门窗都刷成白灰色以示纪念。节日..
2025-08-06生育习俗散居在仙桃、洪湖、天门、潜江等地的回族,其生育习俗受汉族的影响颇深。比如小孩满月、周岁、十岁都要请客祝贺,产妇“坐月子”等也和汉族相似,但也有和汉族不同的地方。回族的生育习俗有一个完整的程序,它包括三个环节,即“取经..
2025-07-17赏花是生活中的一种雅兴,中国人在赏花方面所积累的民俗文化成果尤称丰富,旧时流行于各地城乡的花朝节就是一例。 二月仲春,正值芳菲盛开、绿枝红葩的时节,为花朝节的活动提供了繁丽丰硕的天然背景。这一天花贩在出售莳花时,照例用红布条..
2025-07-15能仙节:是景颇族青年男女为主的聚会、唱歌跳舞的节日。一般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十日举行。这个季节正值春回大地,万物生长,辛劳一年的青年男女利用这一农闲的好时节,依照传统在依山傍水的平坦地方举行能仙节。节日里,男女青年穿上节日的盛装..
2025-07-15节日时段每年农历十二月初七举行盛行地区四川凉山木里藏族自治县节日来源俄喜节是四川凉山木里藏族自治县藏族人民的古老节日。关于俄喜节的由来,当地民间传说颇多,其中有这样一种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从西藏、云南等地先后迁来阿哲、让甲..
2025-07-14瑶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广西龙胜、全州等地区。每年农历六月初六举行。这天清晨,人们带上酒、豆腐、生猪肉、活鸭到历年撒秧的秧田边,供祭五谷大仙,祈求消灾灭虫、保护秧苗。祭时,摆上借口,点上香烛,然后杀鸭或公鸡,将血沉在酒杯、纸钱、..
2025-07-14二月初八的北岳庙会,纳西语称作“祭三朵”,这也是纳西族祭祀本民族保护神或战神“三朵”的传统节日。北岳庙,因南诏时曾封玉龙山为北岳,三朵庙建在玉龙山麓而得名。相传,古时有一猎人,在玉龙山上发现一块奇异的雪石,背回家去,走到现今..
2025-07-13介绍 “耍歌堂”节,又叫“耍望”节,是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瑶族自治县瑶族人民的隆重节日“耍歌堂”是瑶语译音,意为庆丰收。也是青年男女对歌觅友的节日。三五年举行一次,一般在金秋季节,十月十六日左右。祭祀耍歌堂是连南排瑶祭..
2025-07-13回族把祭祀亡人叫“锅里倒油”或叫干“尔麦里”。主要是祭祀直系亲属亡人,祭祀教主等。祭祀直系亲属亡人一般根据亡人“无常”(逝世)时间的长短来采取不同的规模。祭祀从人“无常”后埋葬的当天晚上开始。丧主家要熬“米粥”,炸油香和烙油..
2025-06-26相传吊罐是盛唐时期由波斯商人传入我国的,是回族传统的沐浴设施,主要是供回民洗大净用的。一般回民家里除了必备汤瓶外,家家户户都悬挂一个“吊罐”,且大多数都是在门背后或墙角或房顶上打着一个长钉子,钉子上系着一个铁钩,在铁钩上挂着..
2025-06-26在黄土高原上,我国回族人民居住的崖窑和箍窑富有自己的特点。回族群众挖崖窑多在山塬梁峁处铲出一个断面,然后掘窑洞。掘窑洞有专门的“窑匠”。有的铲出的断面大,有的断面小,小则能挖三孔窑,大则能挖五六孔窑。窑洞的样式为底方顶圆,大..
2025-06-26小净,回族穆斯林通常称洗“阿卜代斯”(波斯语)。回民洗小净主要在大小便和下气、呕吐、出血昏迷、休克,两手接触了肮脏的东西等情况下洗的。其程序如下:洗两手至腕部。洗两便,回族群众叫“净下”,净下时,须蹲成南北方向,用右手拿汤瓶..
2025-06-26撒金豆,回族群众也叫“撒喜”。当新娘入了洞房,送亲客人进屋后,主人一方面安排接待客人,一方面请阿訇按照回民的习俗,给新郎新娘念“尼卡哈”:在堂屋正中设一张香桌,上方坐阿訇,左右坐证婚人和父母亲。地下铺上毯子,新郎、新娘跪或站..
2025-06-26七里寺原名“慈利寺”,本来是当地的一座庙宇。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了一个地方的地名总称。如果你是个急性子的人,七里寺的“花儿”会可提前满足你的好奇心,六月初五下午,这里已经搭上许多帐篷(主要是做买卖的),“先行者”们甚至已经开始纵..
2025-06-03新水节又称"迎新水",时间在佤历一月初一至初三,即公历11月。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部落的头人盖大房子时,全寨欢歌起舞。而每天晚上都有一个陌生的漂亮姑娘来和头人儿子广格倮王子对歌。广格倮简直对不赢她,王子爱上了姑娘,要求跟姑娘回家..
2025-06-03藏历新年期间,西藏各地(市)专业艺术团将为广大进城务工人员、城市社区居民、部队官兵、寺庙僧尼、敬老院等社会各阶层群众进行丰富多彩的节日慰问演出80余场,同时组织群众演出队广泛开展积极向上的自娱自乐文化活动,丰富广大基层群众的节..
2025-05-14回族的法图麦节在每年的斋月十四,即伊斯兰教历九月十四日。为纪念穆罕默德的女儿、阿里的妻子法图麦,由回族妇女亲自出动,收敛钱粮,选择一个住宅宽敞的回民家里,架几个特大铁锅,熬几大锅杂豆粥,烙一些油香或炸油香,请阿匐念经祈祷并赞..
2025-05-14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