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服饰习俗

2025-09-24 08:34历史文化

回族的服饰,根据性别形成了男子服饰和女子服饰,且男女服饰区别很大;根据年龄形成幼儿服饰、成年服饰和老年服饰,回族妇女的年龄服饰更清楚,有未婚服饰、已婚中年服饰和已婚老年服饰;根据地区和季节、宗教职业形成不同的服饰等。下面就男女服饰两大类中的主要服饰品目,作一概述。

(一)回族男子服饰

号帽:回族男子戴的无檐小白帽,亦称“顶帽”、“孝帽”、“回回帽”或“礼拜帽”,意为回族的号头和标志。

号帽从颜色上看,有白、灰、蓝、绿、黑五色,分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来戴。一般春夏秋季戴白色帽最多,冬季戴灰色或黑色。云南的回民还有戴尖顶红帽的。阿訇多戴绿色帽,特别是“穿衣”的阿訇一般均戴绿帽。《固原州志》说:“阿訇,由各庄公送四角尖顶冠,长领袍,尚绿色,而回民寻常帽式,则多用白色者”。从过去到现在大多数回族喜欢戴白帽。

白色帽子一般用的确良、涤卡、棉布等料子制作,还有用白棉线钩制的。黑色是用平绒、花达呢做的,也有用粗毛线钩的。

回族号帽的样式也很多,因教派和地区不同,有戴小圆白帽的,有戴白色角帽的(有四角帽、六瓣帽),哲赫忍耶教派的回民,爱戴白色和黑色圆边六角尖顶帽。其帽由六个等边三角形缝合而成,上尖下宽,帽顶缀一个同颜色的布料结成的疙瘩,形似阿拉伯式的圆形屋顶。六瓣表示坚信六大信仰,帽圆表示万教归一,帽顶表示真主独一无二。

回民有些白色号帽很精致,镶有金边和美丽的花纹。泉州、海南等地的有些回民,在帽前正中用金黄色线绣着阿拉伯经文“真主至大”,有的绣有“清真言”,即“万物非主,惟有真主,穆罕默德,真主使者”。北方回民到了冬天,里面戴一顶小白帽,并故意把小白帽戴斜,然后戴上棉帽露出小白帽的边子。这样做,一则为了衬汗,更重要的是表示自己是回回民族。

回民为什么喜欢戴无檐小白帽呢?这主要与伊斯兰教有关。回民在礼拜叩头时,前额和鼻尖必须着地,为了方便,他们就戴上了无檐小白帽。有个别回民戴遮阳帽后,遇到聚礼活动,把帽檐的一段挪到后面。可见戴无檐小白帽比戴遮阳帽方便得多。由于宗教的原因,逐步养成了回民戴无檐小白帽的习惯。现在回族男子无论是百岁老人,还是四五岁的儿童,上寺礼拜和不上寺礼拜的都喜欢戴这种标志回回民族的“号帽”。当回民过节参加会礼时,你放眼望去,白帽帽白得耀人眼目,好像一片银河。

戴斯达尔:波斯语音译,意为清真寺的阿訇或教长头上缠的布。

回族除了戴白帽外,有些也用白、黄色毛巾或布料缠头,俗有“缠头回回”之称。相传穆罕默德在早期传播伊斯兰教时,头缠戴斯达尔礼拜。戴斯达尔长度一般为9尺或12尺。缠头时有许多讲究,前面只能缠到前额发际处,不能把前额缠到里面,这样不利于叩头礼拜,缠巾的一端要留出一肘长吊在背心后,另一端缠完后压至后脑勺缠巾层里。

过去回民头缠戴斯达尔的较多,现在多数头戴白帽,只有清真寺里经常上寺礼拜的阿訇、满拉和笃信宗教的回族老人缠头。

麦赛海袜:亦称麦赛袜子,是北方穆斯林老人冬天穿的一种皮制袜子。“麦赛海”为阿拉伯语音译,意为“皮袜子”,一般用近似皮夹克软、薄的牛皮制成,洁净光亮,结实耐用。伊斯兰教规定,穆斯林每日五次礼拜须洗小净,如果穿上麦赛袜子可以免去小净中的洗脚程序,而且用湿手在袜子的脚尖至脚后跟摸一下,即等于洗脚。我国北方冬天寒冷,一日五次礼拜前洗脚既冷又不方便,所以回族穆斯林一般比较喜欢麦赛袜子。过去麦赛袜子都是自己缝制,现在甘肃临夏等地有专门加工麦赛袜子的工厂,满足了广大穆斯林的要求,受到了好评。

准白:阿拉伯语音译,意即“袍子”、“长大衣”。这是回族满拉、阿訇和回族老人喜爱的服装。准白一般选用黑、白、灰等颜色的棉布、化纤料或毛料制作,有单、夹、棉、皮四种。其款式近似现代的长大衣,但领子一般都是制服领口。

回族男子还喜欢穿白衬衫、白高筒布袜、白布大裆宽松裤等。

坎肩:是回族男子服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了回族简朴、大方的民族特点。

回族男女都爱穿坎肩,特别是回族男子喜欢在雪白的衬衫上套一件适体的对襟青坎肩,黑白对比鲜明,清新、干净、文雅。

回民根据不同的季节,穿不同的坎肩,有夹的、棉的,还有皮的。既可当外套,又可穿在里面。回族男子的青坎肩,装饰工艺比较简单,在襟边、袋口处用针扎出明线,使衣服各边沿平挺工整,突出服装造型的线条美,同时,用相同的衣料做小包扣,显得雅致。皮坎肩选料颇讲究,要用胎皮和短毛羊皮,缝成后轻、柔、平、展。冬天穿上这种皮坎肩,再穿上一件外套,既轻便保温,又感到和谐、不臃肿。特别是回民爱清洁,讲卫生,又有尚武习俗,经常要洗脸、洗手、洗小净、练武,穿上坎肩,挽袖子洗手洗脸、干活、习武既方便,又保暖。

回民对在清真寺念经毕业的满拉,举行了“穿衣”仪式的,本坊的教民则给他准备一身新衣服、绿帽、绿袍等,让他穿上。北方回民冬天还用黑色棉布或狐狸尾巴做耳套,用布料做的耳套。其外形似桃子,并绣有简单的图案。回民喜欢穿自己缝制的搭面子二毛皮大衣、老羊皮大衣。

回族男子的鞋,一般都是自制的方口或圆口布鞋,也有用麻和线自制的凉鞋。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多数回民现在到商店购置各种布鞋和牛皮鞋、凉鞋等,但忌穿猪皮鞋。农村男子的袜跟、鞋垫一般都是绣花的。回族老人均扎绑裤腿。

回族男孩的童装,有的地方所用颜色比较俗,有的地方一律用花布。衣服的袖口和膝盖处也喜欢绣花。有的用碎布块块对起来给孩子做坎肩。

回民还特别注意面容的修饰。男子必须留胡须,认为留胡须是一种风度美和大丈夫气概。北方农村有些回民把没有胡须和不留胡须看作是一种缺德和不光彩的事。因此,有的回族男子从二十岁左右就开始留胡须。由于各地教派不同,胡子的形状多种多样:有的留全脸胡,有的只留下巴胡,也叫山羊胡。哲赫忍耶教派的始传者马明心在清朝被押期间,两腮胡须被刑拷拔掉,从此以后,哲赫忍耶教派的穆斯林为了表示纪念,不再留腮须而只留下巴胡。回民还注意经常修饰胡须,有的回族老人每天早晨还要用梳子梳理一番,显得整齐、干净、美观,别有一番风采。

回族男子还喜欢随身佩带一把小刀,俗称腰刀。回民挂腰刀,一是为了装饰,二是为了随时宰牲、救牲。这种习俗与唐代杜环记载的阿拉伯人“系银带,佩腰刀”的习俗是一样的,是从阿拉伯传人我国回族人民当中的,后来逐渐成为回族人民的习惯。

  • 白族丧葬习俗

    白族大都实行棺葬,极少部分地区实行火葬。人死后,要急速通知亲朋好友,若死者是女的或入赘的人,要等后家来人验证后,才能选时辰入棺。入棺后要在家停枢数日,供孝子、亲友凭吊,并要摆酒席宴请亲友。在这期间要超度亡灵,请人看坟家(年老者..

    2025-09-25
  • 日本中秋节习俗

    现在日本人过中秋节的传统是由古代中国传入的,在那个以学习汉文化为荣的久远时代传入。日本语中中秋节的正式名称是“栗名月”,也叫“豆名月”、“芋名月”。我们知道日本人赏樱花叫做“花见”,那么日本的赏月活动叫什么呢?对了,就叫“月..

    2025-09-24
  • 满族的祭祀习俗

    满族的祭祀活动,神秘庄重,从程序到内容都十分讲究。整个祭祀过程分为:祭祖、祭神、祭神杆、祭星4个部分。在祭祀的前3天,全族人就要着手准备了:要在院子的大门当中悬上一把谷草,这就是表示从挂草把的日子起,一直到祭祀完毕,不许头戴狗..

    2025-09-24
  • 中国古代服饰的变化:各朝各代的服饰颜色介绍

    中国古代服饰的文化是怎样的?各朝各代的服饰颜色有何特点?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殷商时期“其色..

    2025-09-16
  • 历史探索:古代女性的服饰发展史

    衣食住行是人们生存的必需品,“衣”排在了首位,可以知道衣服对人们的重要性。中国古代女性服饰的变迁史是怎样的?下..

    2025-09-16
  • 历史文化探索:浅谈夏商周三代的服饰特点

    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中国历史正式进入了奴隶制社会。除开其他的,当时的手工业及染织业也达到了新的水平。那么夏..

    2025-09-16
  • 基诺族各方面的介绍 基诺族的生活习俗

    基诺族是云南的独有民族之一,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基诺族总人口为1.8万人,其中云南省有1.78万人。截至1..

    2025-09-12
  • 感恩节的由来和习俗是什么

    你肯定听说过感恩节,那么你知道感恩节的由来吗?感恩节像中国的春节一样,大家都要和自己的家人团聚,那么你知道感恩..

    2025-09-10
  • 荷兰的习俗礼仪

    荷兰的习俗礼仪荷兰王国(thekingdomofthenetherlands),简称荷兰(netherland)。位于欧洲西部。面积40884平方公里。人口1414万。平均每平方公里有410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首都阿姆斯特丹(amsterdam)。但是荷兰王国的议会、政府..

    2025-09-03
  • 回族人的“三禁”

    回族禁止求签、玩赌、拜偶像。自古至今,男女老少均不让阴阳、算命先生给自己算命,也不去给别人算命,不揣骨相面,不信风水阴宅,不求仙方神药,不搞驱鬼治病等等。回族认为求签、算命等这一切都是不正当的污秽行为。因为回族信仰伊斯兰教人..

    2025-09-02
  • 土族回族鸡蛋会

    流行民族土族、回族流行区域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和互助土族自治县等地区举办时段一般都在农历三月三、三月十八、四月八等农历三四月间,正是万物复苏生长的极好时节,天晴气朗,气候格外宜人,春苗破土,杨柳叶翠,人们都盼望着在新的一年..

    2025-09-02
  • 回族的族称族源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回回”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北宋的文献里,它所指的是唐代以来居住在安西(今新疆南部及葱岭以西部分地区)一带的“回讫人”(回鹘人)。“回回”和“回鹘”音近,可能是后者的转音或俗写。南宋时有的文献里提到“回回”..

    2025-09-02
  • 回族首饰

    回族戴戒指的习俗,一是受到阿拉伯国家风俗和伊斯兰教的影响。在阿拉伯国家,穆斯林女子订婚时,一般都要视其男方的经济条件,要适当的金银首饰作为聘礼。伊斯兰教允许妇女戴金饰这个习俗至今在一些穆斯林国家还沿袭着。在土耳其,现在给女子..

    2025-09-02
  • 德昂族有怎样的婚配习俗?德昂族家庭的情况

    一夫一妻的父权制家庭。在云南镇康县、耿马县的德昂族,其婚姻制度严行一夫一妻制。在父系氏族的大家庭中,妇女还保持一定的地位。盛行的是单线姑舅表婚,每个氏族的男子成员,基本上固定同另外一个氏族女子通婚。若本村互相婚配的氏族中无法..

    2025-09-01
  • 高山族包括哪些族群?高山族习俗概况

    高山族是台湾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包括了布农人、鲁凯人、排湾人、卑南人、邵人、泰雅人、雅美人、曹人、阿美人、赛夏人等十多个族群。“高山族”这个名称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对台湾省民族的总称。历史上,特别是明代以前,并..

    2025-09-01
  • 高塘卯节:古代劳动习俗“活化石”

    8月3日(农历7月5日),施秉县杨柳塘镇高塘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高塘卯节。这是当地苗族人的一次盛会。高塘卯节,是黔东南苗族人中比较大的民族节日。它的最大特点是:特殊的祭祀方式,全村性的捉鱼大行动。高塘过卯节一般是在农历七月第一个卯..

    2025-08-28
  • 13个传统民间结婚习俗,婚礼上千万要注意!

    如今,传统的很多婚礼仪式规矩都已经淡忘,其实有许多讲究都是有其寓意和道理的,符合这些中国传统婚俗的规矩,可以让..

    2025-08-25
  • 斗茶是什么?揭秘古代的斗茶习俗

    古人的娱乐方式有很多,比如蹴鞠、斗蟋蟀等,其中还有一个大家不怎么熟悉“斗茶”。这个“斗茶”要怎么“斗”?感兴趣..

    2025-08-22
  • 旧重庆人的服饰穿戴

    说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沟通越来越方便,各个城市之间,甚至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别,特别是服饰方面的差别日..

    2025-08-22
  • 古代三书六聘指什么?揭秘古代成亲习俗

    不论在古代还是现代,女儿出嫁都是人生大事,理应大操大办。中国古代关于结婚的习俗有很多,三书六聘,三媒六礼,这是..

    2025-08-21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
蜂鸟影院 2048影视资源论坛 熊猫影视 河马影视 星辰影视 萝卜影院 八哥电影网 人人看电影 无忧影视网 橙子影视网 叮当影视网 天天影视网 青青影视网 电影天堂 开心追剧网 西瓜影院 麻花影视网 70影视网 年钻网 茶小舍电影 藏影堂 新神州影域 煮酒观影 体积影视 爱看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