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方言的语言特点

2025-08-08 08:16历史文化

声母

1.平翘舌不分

这里所指的是z—zhc—chs—sh三组有对应关系的舌尖前音,又称平舌音。zh\ch\sh都是舌尖后音,又称翘舌音。在东北方言中,平舌音和翘舌音都有,只是在使用上与普通话体系不相一致。普通话中的翘舌音比较多,而东北方言中则是平舌音比较多。东北方言把普通话的绝大部分翘舌音都发成平舌音,又把普通话的平舌音都发成翘舌音。概括地看,就是表现为二者混用。在普通话中,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是很严格的。东北方言将其混用,能造成很多歧义,容易引起语音混乱,出现交际障碍,如:市长——司长、诗人——私人、主力——阻力、终止——宗旨等。

2.改换r声母

在东北方言中,有些地方的语音系统中几乎没有翘舌音声母r,普通话中的r声母音节分别被n\l和y(零声母)声母取代了。n取代r只涉及一个字“扔(rēnɡ)”,l取代r的音节也不多,大都部分是r声母音节被y(零声母)音节取代的。东北方言区部分地方这种改换普通话r声母的现象是有一定规律可寻的,一般来说改换成n、l或y(零声母)这几个声母与韵母有关:普通话r与u、ui等韵母构成的音节,东北方言将r换成l,例如,儒生(rú)东北方言读儒生(lú)、花蕊(rǔi)东北方言读花蕊(lǔi);r与其它韵母构成的音节,r都被改换成y,例如,吵嚷(rǎnɡ)东北方言读吵嚷(yǎnɡ)、闷热(rè)东北方言读闷热(yè)、肥肉(ròu)东北方言读肥肉(yòu);当y遇到不能与之相拼和的韵母时,韵母则发生变化,例如,人民(min)东北方言读人民(yín)。东北方言区没有r声母音节的地方虽然不多,但影响却很大,有些有r声母音节的地方也常常出现将r声母改换的问题。成系统的改换还比较容易纠正,个别音节的偶尔改换则就不容纠正了。

3.多加声母n

在普通话语音系统中,绝大部分韵母是可以自成音节的,不用声母,所以称为零声母音节。只有-i(前)、-i(后)、onɡ、enɡ等4个韵母不能构成零声母音节。在东北方言区,有些地方零声母音节要少一些。普通话中的e、ɑi、ɑo、ou、ɑn、en、anɡ等7个开口称零声母音节,常常被加上个声母n,变成了n声母音节。例如,恶人(è)东北方言多读成恶人(nè)、癌症(ái)东北方言易读成癌症(nái)、棉袄(ǎo)东北方言中读棉袄(nǎo)、昂扬(ánɡ)东北方言读昂扬(nánɡ)等等,就连“俺(ǎn)”这个原产自东北方言的口语词也被东北人读成了nǎn。这类语音现象具有典型性。

4.个别字声母变换

在东北方言中,有些音节的声母发音与普通话不一致。这种不一致不是表现在一个音节对应的所有字上,而是反映在该音节所属的个别字上,有些甚至是个别字的个别词上。这类字往往都是一些常用字。东北方言对个别字声母的改换一方面是不成系统,另一方面是不严格对应,但也不是杂乱无章的。有些是将不送气声母发成送气声母,例如,同胞(bāo)东北方言读同胞(pāo);或将送气声母发成不送气声母,例如,扒手(pá)东北方言读扒手(bā);也有些是将擦音声母发成塞擦音声母,例如,机械(xiè)东北方言读机械(jiè);或将塞擦音声母发成塞音声母,例如,刹那(chà)东北方言读刹那(shà);或将塞擦音声母发成塞音声母,例如,解扣儿(jiě)东北方言读成解扣儿(ɡǎi);还有些是将塞音声母发成塞擦音声母,例如,来客了(kè),东北方言读来客了(qiě)。这类个别字声母改换问题,在东北方言区普遍存在,只是各地方所涉及的字的多少有些不同。

韵母

在普通话音节的声、韵、调三大要素中,东北方言在韵母上同普通话比较产生的差异最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以e代o;二是iɑo代üe;三是多加鼻辅音nɡ;四是个别韵母变换。

1.以e代o的现象在普通话中,双唇音声母和唇齿音声母直接与圆唇音的单韵母o相拼,不与扁唇的单韵母e相拼。而东北方言恰恰不是这样的,双唇音声母和唇齿音声母都只和e相拼,不和o相拼。东北人不习惯发圆唇音,甚至是把o给取消了,是东北方言语音特点中一个很普遍的特点。这种以e代o的现象是成系统出现的,而且是很显著的。东北方言中没有bo、po、mo、fo音节,有的是be、pe、me、fe音节,例如,胳膊(bo)东北方言读胳膊(be)、衣服破了(pò)东北方言说成衣服破了(pè)、抚摩(mó)东北方言读抚摩(mē)、乐山大佛(fó)东北方言读乐山大佛(fé)。在这里我还要特别指出的是普通话双唇音声母m可以和e相拼,就是在“什么”的“么”音节中可以与e相拼,构成轻音的me,而且这个音节只有这一个字。

2.以iɑo代üe的现象东北方言区部分地方的语言系统中,少有或没有üe韵母音节,而是用iɑo韵母音节代替。由于普通话的普及使得这一特点在现在看来已经不是很突出了,只有一部分老年人体现的严重一些。就像我们在家里经常会听到隔辈人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xué)”,但是他们说出来的往往是“好好学习(xiáo)”,“学”这个字是最能体现出以iɑo代üe的这一特点的,此外常用的还有雀跃(yuè)东北方言一读成雀跃(yào)、疟疾(nüè)东北方言读疟疾(niào)、忽略(lüè)东北方言读忽略(liào)等等。由于普通话中üe韵母的音节本来就不多,加之普通话教育的开展东北方言的这一发音特点会逐渐消失的。

3.多加鼻韵母nɡ的现象

普通话中有一部分零声母音节,其中齐齿呼、合口呼和撮口呼音节规定了用y、w隔音的办法,而开口呼音节在发音时没有明显的辅音特性的起始方式,东北方言区部分地方习惯在这类音节前面增加一个明显的鼻辅音来起始。在东北方言区,除一部分人习惯在开口呼音节前加一个前鼻辅音n外,还有一部分人喜欢在这一类音节前加一个后鼻辅音nɡ。这一特点很难通过一个词或是一个短语做例子来解释,它是东北人在平时说话中时不时表现出来的,甚至在这句中有所体现,在别的语句中就不明显了。

4.个别字韵母变换

在东北方言中,有些音节的韵母发音与普通话不一致。这种不一致不是表现在一个音节对应的所有字上,而是反映在该音节所属的个别字上,有些甚至是个别字的个别词上,而不是反映在该音节的所有字上。东北方言相对于普通话在韵母方面的变换是有规律的,也有一部分是没有什么规律的。

以ɑo带ou。东北方言中,双唇音和唇齿音声母b、p、m、f不与圆唇单韵母o相拼,由此,以o做韵腹的复韵母ou与双唇音声母和唇齿音声母相拼也为东北人所不习惯。于是,普通话中ou韵母与双唇音声母和唇齿音声母构成的音节在吉林话中就变成了ɑo韵母与双唇音声母和唇齿音声母构成的音节。例如:剖(pōu)东北方言读成pāo;谋(móu)东北方言读成máo;否(fǒu)东北方言读成fǎo。

丢掉韵头和改换韵头。普通话韵母可细分为韵头、韵腹和韵尾三部分。有的韵母三部分俱全,有的韵母只有其中的一部分。韵头是介于声母和韵母的主要元音(韵腹)之间的部分,所以又叫做介音。在普通话音节中可以用来充当韵头的有i、u、ü三个高元音。韵头的发音虽然较短促,但并不模糊,不是能忽略和改换的。而东北方言中,有些音节恰恰是把普通话音节的韵头丢掉或改换了。这种情况在东北方言区并不普遍存在,但却比较典型。例如:温暖(nuǎn)东北方言丢掉了韵头读温暖(nǎn);产卵(luǎn)东北方言丢掉了韵头读产卵(lǎn);挑衅(xìn)东北方言中改换韵头i为ü,读为挑衅(xùn)。

其他类型的韵母变换。还有一些字的韵母对于普通话韵母发生变换,但并没有什么规律可言,是由于长时间的习惯性使用而固定下来的,甚至有的字词是随意而言的。例如,剥皮(bāo)东北方言读剥皮(bē);胳臂(bei)东北方言读胳臂(bo);厉害(lì)东北方言读厉害(liè);塑料(sù)东北方言读塑料(suò);干啥(ɡànshá)东北方言读干啥(ɡàhá),等等。以上这些字词的改读从普通话读音的角度来看就是错读,但在东北方言口语的实际应用中是广泛被人民大众所使用的,这是经过历史的沿袭而日渐稳定下来的方言读法。

声调

我们说话时,音节总是有些或升或降或平或曲的变化,这种贯穿整个音节的高低升降变化就是声调。声调是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音节它可以没有声母、韵头和韵尾,却不能没有声调和韵腹。声调也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东北方言的声调和普通话音节的声调作用相同,调值系统也相同,其差别主要表现在调类的调值不尽相同和一部分字的调类不同。

1.调值不到位

与普通话相比,东北方言说出来显得平淡、含混,不够响亮、清晰,听起来缺乏起伏变化,不富抑扬顿挫。这种情况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由于调值不到位造成的。

东北方言声调调值的基本形状与普通话声调相同,但每类声调的起止点却不同。普通话的阴平是高而平的“55”调值,东北方言的阴平调值一般只相当于“44”度;普通话的阳平是高升的“35”调值,东北方言的阳平调值一般只相当于“24”度;普通话的上声是低降升的“214”调值,东北方言的上声调值一般只相当于“213”度;普通话的去声是全降的“51”调值,东北方言的去声调值一般只相当于“42”度。总体看来,东北人说话有点高低、升降、长短不分明。

2.字调不一致

东北方言与现代汉语普通话除了在调值上存在差异,有一部分字的“调”也不一样,这就不仅是调值不足或太过的差别了,而是一种声调的改读:

普通话是阴平,东北方言是阳平。例如,剽窃(piāo)东北方言读成剽窃(piáo);普通话是阴平,东北方言是上声。例如,泼辣(pō)东北方言读成泼辣(pě);普通话是阴平,东北方言是去声。例如,氛围(fēn)东北方言读成氛围(fèn);普通话是阳平,东北方言是阴平。例如,猫腰(máo)东北方言读成猫腰(māo);普通话是阳平,东北方言是上声。例如,符合(fú)东北方言读成符合(fǔ);普通话是阳平,东北方言是去声。例如,愉快(yú)东北方言读成愉快(yù);普通话是上声,东北方言是阴平。例如,悄然(qiǎo)东北方言读成悄然(qiāo);普通话是上声,东北方言是阳平。例如,请贴(tiě)东北方言读成请贴(tiē);普通话是上声,东北方言是去声。例如,可恶(kě)东北方言读成可恶(ké);普通话是去声,东北方言是阴平。例如,卑鄙(bǐ)东北方言读成卑鄙(bì);普通话是去声,东北方言是阳平。例如,瞭望(liào)东北方言读成瞭望(liáo);普通话是去声,东北方言是上声。例如,开辟(pì)东北方言读成开辟(pǐ)。

小结

狭义上的方言就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所以,东北方言的以上语音特点又与中国人性格的地区差异有关,性格差异无非源于地区的人文差异和自然差异。人文方面,东北曾是满人等少数民族崛起的地方,少数民族的粗犷豪放影响了这里的人民,他们继承了东北土著居民粗放的血统。自然方面,这里是中国最北的地域,冬季蒙古西伯利亚冷空气在这里横冲直撞,气候恶劣,东北人坐在火炕上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暴躁、干脆、粗放的语言也不足怪了。东北方言不讲平仄,语调中缺少抑扬顿挫,起伏变化不大,这也与东北人不拘小节、淡然处世的性格有关。

中国自古就是泱泱大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进入封建社会后,经济上、政治上都不能保持统一的局面,这就在地域上形成分化,各地区使用的本来相同的语言,共同点不断减少,不同点不断增加,于是共同语就在各个地区形成了变体,出现了方言。汉语方言形成以后,社会仍然处于不充分统一的状态中,方言就一方面保持自己的特点,一方面又服从汉语共同语的发展趋势,东北方言也是遵循着这样的一个规律发展着。汉语方言的划分是根据语音上的几个重要的特点进行的,东北方言是北方方言的“次方言”。尽管这些年来东北方言在全国范围内的传播很广,影响也很大,甚至有很多吴、粤、湘、赣、闽方言区的人也有意识地学习东北方言、说东北方言,甚至把学说东北方言当成是一种时尚,但是,这场“东北方言热”是媒体宣传、演员演绎、人们喜爱的结果,而不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造成的语言统一。本文之前大篇幅阐述东北方言的语音特点,就是要与现代汉语普通话形成比较,揭示两者语言上的显著差异,来说明东北方言虽然在近年来很有“市场”,但是它永远不可能取代普通话——汉民族共同语的地位。一方面,以北京语言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的普通话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这与北京自古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密不可分的,而东北一直是中国比较落后的地区;另一方面,解放后,党和政府为适应全国的空前统一大力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向统一方向发展,而东北方言只是在艺术家们的创作下得到的短暂繁荣。推广普通话是为了消除方言之间的隔阂,而不是禁止和消灭方言。方言是不能用人为的力量消灭的,它只能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逐步缩小自己的作用,最后趋向消亡。研究方言,找出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不但对推广普通话有重要意义,而且为研究汉语言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 玉溪方言测试

    一、20题选择,每答对一题4分,总计80分。1:克歪家甩饭么?其中的“克”、“歪”、“甩”指的是:a、“克”字指:跑“歪”字指:走“甩”字指:用b、“克”字指:去“歪”字指:我“甩”字指:吃c、“克”字指:那“歪”字指:点“甩”字指:..

    2025-09-22
  • 东北方言特有的歇后语

    疤痢眼照镜子——自找难看铲子切菜——不地道(抵刀)吃柳条拉筐子——肚子里编出门逢债主,回屋难揭锅——内外交困床底下亮相——姿态不高大粪缸里练游泳——真是不怕死(屎)肚子里揣漏勺——心眼太多光屁股拉磨——转圈丢人黄鼠狼看鸡——越看..

    2025-09-22
  • 东北话果然是全国最不适合谈恋爱的方言

    1场景一约好的一起去看电影,他买好的票在开场前五分钟丢了,原本只想安慰的说一句:没事儿,实在不行就看下一场吧。..

    2025-09-22
  • 黑龙江佳木斯方言

    刚才被吃掉了,再贴一次。噶哈:干啥马葫芦子:下水道马路牙子:路边逼逼扯扯:讨人厌地说个不停扣逼飕飕:小气哏:屁了吧唧的尬点儿哈:赌点什么波灵盖儿:膝盖。踏拉板:拖鞋好赫儿:好吃的,长用来逗小孩儿锛儿楼:前额大鼻听:鼻涕忽悠:..

    2025-09-22
  • 东北那嘎达·方言俗语

    得瑟泛指人不稳重,做事爱出风头。隔路泛指人的个性强,不愿与人交流,不合群。麻应人泛指看到某些事物后一种不自在的..

    2025-09-22
  • 东北方言入门基础

    在东北,有一种开始,叫原先;在东北,有一种不着急,叫赶趟;在东北,有一种唠叨,叫磨叽;在东北,有一种错误,叫岔劈;..

    2025-09-22
  • 东北方言的亲和力

    东北方言是最具亲和力的方言,它从来都是直白和直通人心的,有如那一望无尽的大草原,质朴而纯真,不矫揉造作,不留余地,就像东北方言所常用的那句话——“可着劲儿造”,充满了张力和情趣,它能神奇般地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近,让你永远都..

    2025-09-22
  • 黑龙江哈尔滨方言

    东北方言终极版1.隔路—泛指人的个性强,不愿与人交流,不合群。2.得瑟---泛指人不稳重,做事爱出风头。3.麻应人----泛指看到某些事物后一种不自在的反应,有起鸡皮疙瘩的意思。4.嘎咕----泛指事物比较与众不同。5.小嘎----就是指十多岁的小孩..

    2025-09-22
  • 辽宁话-辽宁方言解析

    ①最好听的方言:大连嗑。具代表性的:血好、歹饭、彪乎乎、半彪等等等等,大家比我都清楚,我就不罗嗦了。大连话发音特点,以四声为主(降调)。②最难听的方言:沈阳、朝阳、阜新区域。沈阳具代表性:贼好(好),一顿炮(打人),拽了(跌倒了)。..

    2025-09-22
  • 佤族语言的渊源是什么?佤族文字的基础

    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有布饶克、阿佤、佤三种方言,每种方言又有土语的差异。佤语与德昂语、布朗语有亲属关系,与傣语的关系更为密切,词汇中大约有10%的傣语借词。解放前,除部分地区曾使用过一种用拉丁字母拼写的文字外,佤..

    2025-09-02
  • 塔塔尔族民族语言的基础是什么?塔塔尔语的发展

    塔塔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克卜察克语支。塔塔尔语有三种方言:即中央或中部方言(包括伏尔加、喀山和中国境内塔塔尔族的方言)、西部或米希尔方言(指居住在鞑靼自治共和国境内塔塔尔族的方言)以及东部或西伯利亚方言。塔塔尔语是在保加..

    2025-09-02
  • 德昂族语言的用途是什么?德昂族文字作品

    过去,一些德昂族知识分子曾用傣文拼写德昂语言,用以记载本民族的历史、习惯法等,但应用不广泛。如今,许多德昂族不仅会讲汉语、傣语、景颇语,而且还会写文章、散文、诗歌等,曾出版过《德昂族药集》、《崩龙族(德昂族)文学作品选》等书..

    2025-09-01
  • 高山族语言有什么特点?高山族使用的文字

    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内部差别较大,彼此不相沟通,但都是属于多音节的没有声调的黏着语,现尚有语言15种,在聚居区和家庭等不同范围内使用,大体可分泰雅、曹、排湾三种语群。没有本民族文字,普遍兼通汉语文。民..

    2025-09-01
  • 界首方言词汇大汇总

    恁---------你们恁家-----------你家俺家---------我们家嫩-------那么嫩远-------那么远佛话---------说话白----------别白罗嗦---------别罗嗦白客气----------别客气怪----------挺、非常、非一般粘闲--------厉害怪粘闲-----------怪厉害..

    2025-09-01
  • 明光方言大全

    kao到麻赖呆:蟾蜍喝毛乌子:蝌蚪侃空:说假话妞门子:串门掼跤:摔跤了(liao第三声)了:结束了转人:骗人该代(第二音和平声),有事吗的意思。噎熊算了吧,拉倒吧的意思。kei饭(kei,第二声),吃饭的意思。栽跤摔跤的意思杠家(gone家),回家的..

    2025-08-31
  • 有一种方言叫界首话

    在界首,鸭子不叫鸭子,叫扁嘴子;玉米不叫玉米,叫棒子;花生不叫花生,叫落生;豆角不叫豆角,叫豆撅子;黄豆不叫黄豆,叫豆子;甘蔗不叫甘蔗,叫甜树接;十三香不叫十三香,叫佐料面子;辣椒不叫辣椒,叫秦椒;香菜不叫香菜,叫颜碎;山药不叫山药,..

    2025-08-31
  • 有一种方言叫宣城话

    在宣城:有一种失败叫---吊的了;(屌得了)有一种敲门叫(拷门);搞对了!!!有一种柔软叫猫软;搞对了!!!有一种口袋叫(活包);(应为“荷包”)有一种叹词叫---哒;(没什么好奇怪的!)有一种硬度叫绑摁;(梆硬,意思是硬梆梆)有一种吹牛叫抛皮;(泡皮,很形..

    2025-08-31
  • 入门级宣城方言大科普

    追根溯源,宣城话不是单一性的地方话方言.从早说起,宣城地属吴楚,汉名宛陵,(说的应该是吴语,这是从东汉说起的),在早些说的是在春秋,宣城地方人名叫山越人,看样子是先属越国,公元前494年,被吴吞并,直到公元前473年被越国收复,说以宣..

    2025-08-31
  • 宣城方言家常对话

    男的发现老婆把他的衣服没洗干净。男:你个脓包东西,你看你洗的衣服,哈漆黑马乌滴,叫我怎么穿到出门哎。女:哪港滴,洗成这样不就照了蛮,你哈真吊精类,哈能把衣服洗成新的啊。男:你个不弄子,洗个掉衣服洗不干净,你还能还麻活哦。女:..

    2025-08-31
  • 青阳方言故事《美女尖》

    从陵阳的黄石溪经过兰溪到分水岭,老远就看到一个山峰,像一个好看的小麦妮站在那开,这山峰叫“美女尖”。传说,老早老早的时候,陵阳县大老爷不管民事,整天7喝玩乐,老百姓都不敢作声。牛山村有个小麦妮叫山花,长得体体面面地,还缪港人嘎..

    2025-08-31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