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溯源,宣城话不是单一性的地方话方言.从早说起,宣城地属吴楚,汉名宛陵,(说的应该是吴语,这是从东汉说起的),在早些说的是在春秋,宣城地方人名叫山越人,看样子是先属越国,公元前494年,被吴吞并,直到公元前473年被越国收复,说以宣城最早的方言应该是越语,后为吴越方言,到战国时受楚文化影响.
在后来,说到的是宣城话系的基本形成,在清朝同治5年(1866年)来的湖北,湖南,皖北,河北,客民大量迁入,在宣开荒,安居下来,后在民国时,江北大灾,又有了我们所谓的江北下江南,又有了安庆话和江北话,有此可见,以宣城为主的地方话系大至为湖北话,江北话,略带安庆腔的宣城话,和我们地到的宣城话.
这些语言的交汇后,互相通融、互相渗透、互相异化,它使正宗的宣城话已不复存在,庆幸的是一种新的语言又产生了,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宣城土话。
[热身]宣城土语:基础篇
1.卷舌音没有,全部用前舌音替代。如:“智、翅、是,”读成“(自、次、四)。”
2.“n”发音没有,全部用“l”替代。如:“南、牛、年,”读成“蓝、流、连。”
3.“in”发音没有,全部用“ing”替代。如:“斤、亲、明”读成“京、清、名。”
4.很多地方“j”读作“g”。如:“茭瓜”读“(高)瓜”、“豇豆”读“(刚)豆”、“涨价”读“涨(嘎)”。
5.湖北系的将“h”与“f”颠倒使用,如“化肥”读成“(发回)”;安庆系的将“ong”念作“eng”。如:“中东”念作“(针登)”。
[进阶]宣城土语:日常用语
宣城是个五方杂处的地方,因而语言相当复杂,有些语言现在的年轻人可能都无法理解了。
【食品味道很甜】=宣甜地
【食品味道很苦】=瘟苦地
【食品味道很咸】=齁含地
【食品味道很淡】=bia淡地
【食品味道很辣】=辣死人地
【能阁阁地】:很能干聪明
【发狠】:勤奋、下决心
【吕地】:女人
【男地】:男人
【精明】:特别聪明
【杠货】:小孩子打架
【同年锅】:年龄一样大
【一担挑】:通称姐妹们的丈夫为“连襟”,俗称“一担挑”。
【七饭】:吃饭
【一啊】:一瓣
【透鲜地】:很鲜
【搞么呀伙】指问你在干什么
【顶龙】:指达到较高的境界,多用贬义。
【出生】:畜牲
【吵死鬼人】:很吵闹,表示烦透了所发出的声音。
【芹西】:大声地,有时也指至极的。如“紧的芹西”,指颠狂至极。也经常用作“芹西鬼叫”
【猛削的】:很薄的
【也】:表示惊讶如“也,今天什么风把你出来了"
【倒霉】:运气不好【奥后】:突然发现了不好的事,如:“奥后出门已在路上,钥匙忘记带”。
【五马羊西】:(指做事、说话没大小、不正经、带一种开玩笑意思)
【我回kei了】:我回家了
【干吗】:问干什么
【糟死人地】:特别脏
【老板】:丈夫
【对过】:对面
【将好将】:刚刚好
【情死啊】:作死
【一担挑】:连襟
【宗家】:同姓之间的通称
【漆黑地】特别黑
【雪白地】特别白
【炸弹】:假货
【相好的】:男女情人
【呕死了】:很生气
【勺的狠】:喜欢搭讪
【侉子】:指安徽北方的人
【爬海】:螃蟹
【么得了】:没有了
【抛皮】:爱吹牛
【棍气】:讲义气
【告花子】:讨饭的
【搞得一头(身)地劲】:做事有点认真、还搞不好
【拽地很】穿着漂亮洋洋得意
【洋货】形容打扮的时尚
【拐子】:专指拐骗小孩的歹徒
【摆架子】:有点看不起别人
宣城话算是较好懂的“方言”,无论是天南地北的人到宣城来办事,宣城人操宣城话和其交流,一点问题也没有;但宣城话离普通话差老鼻子远了,c、z、s和ch、zh、sh不分,常常把“是”读成“四”。宣城人的舌头硬得像一根棍,就是读不好翘舌音,因此,宣城人说普通话特别难听,拿腔拿调的,让人听了直起小痱子。
但宣城话特“油”,很能造出一些又生动、又形象、又幽默的词来,与北京话里的“火”、“侃”、“大腕”、“款爷”等词比毫不逊色,比香港话“酷毙”、“帅呆”强多了。只是宣城是个小地方,流传不远,不如北京、香港话风靡全国。
比如请人吃饭,下馆子喝酒,不说请客、赴宴,而叫“滑肠子”。想那在馆子里吃,自然油水多多,嘴呀、胃呀、肠子呀一并跟着赴宴的人沾光润滑润滑,多形象!比“打牙祭”要好玩一点点吧?慢慢就简化为一个字——“滑”!看人红光满面嘴巴上还插根牙签,打招呼就问:“您今天在哪‘滑’的?”
宣城话称假冒伪劣产品为“炸弹”。如假烟、假酒、假药都叫“炸弹”。看看炸弹的威力也不难想象假冒伪劣产品的利害。后来引伸为办不成的事,做不了的活,人们都说:“你真‘炸’!”不称职的***,假冒的记者都可以叫“炸弹***”、“炸弹记者”。
骗人称之为“玩蛇”。蛇的阴险、狡猾、狠毒、冷酷,常常使人不寒而栗,能“玩蛇”的人当然更胜蛇一筹,用来比喻设局骗人、玩花样的人是再贴切不过的了。
宣城话还时常折射出时代的特点。改革开放前因农民贫穷而看不起称为“二哥”;这些年随开放的深入,“窗户打开了,新鲜空气进来的同时,蚊子苍蝇也进来了。”
“大篷车”是指农用三轮车,而“大雅机”是指城里的摩托三轮车,同是三轮,两种叫法,城乡差别从这两个词面上就一目了然了;管钱叫“老人头”叫“水”不难理解(百元大钞的图案,薪水的简称),二三十年前称姑娘为“小天”就令人费解了,其实谜底抑或出自领袖的语录“妇女能顶半边天”,“小天”即未婚的小姑娘罗。
当然,宣城话里也有不好的东西,如谑称某些素质差的联防队员为“黑头鬼子”,他们的祖宗大概就是日伪时期穿黑制服的可怜可嫌的伪军。这种骂人的词当然要净化,一如北京话里的“牛x”、“傻x”。
聪明的宣城人肯定还会在以后的岁月里造出更丰富生动的词来。你我都留意点儿,没准那个在每一个宣城人嘴上流行的词就是你造的呢!
值得一说的是,宣城方言和芜湖方言、南京方言,三地极其相似。宣城和芜湖语速较快,南京话略带尾字的拖音。
宣城方言是很有地方特色的,语速快,说话如竹筒倒豆子,一吐为快。
kao到麻赖呆:蟾蜍喝毛乌子:蝌蚪侃空:说假话妞门子:串门掼跤:摔跤了(liao第三声)了:结束了转人:骗人该代(第二音和平声),有事吗的意思。噎熊算了吧,拉倒吧的意思。kei饭(kei,第二声),吃饭的意思。栽跤摔跤的意思杠家(gone家),回家的..
2025-08-31在界首,鸭子不叫鸭子,叫扁嘴子;玉米不叫玉米,叫棒子;花生不叫花生,叫落生;豆角不叫豆角,叫豆撅子;黄豆不叫黄豆,叫豆子;甘蔗不叫甘蔗,叫甜树接;十三香不叫十三香,叫佐料面子;辣椒不叫辣椒,叫秦椒;香菜不叫香菜,叫颜碎;山药不叫山药,..
2025-08-31在宣城:有一种失败叫---吊的了;(屌得了)有一种敲门叫(拷门);搞对了!!!有一种柔软叫猫软;搞对了!!!有一种口袋叫(活包);(应为“荷包”)有一种叹词叫---哒;(没什么好奇怪的!)有一种硬度叫绑摁;(梆硬,意思是硬梆梆)有一种吹牛叫抛皮;(泡皮,很形..
2025-08-31男的发现老婆把他的衣服没洗干净。男:你个脓包东西,你看你洗的衣服,哈漆黑马乌滴,叫我怎么穿到出门哎。女:哪港滴,洗成这样不就照了蛮,你哈真吊精类,哈能把衣服洗成新的啊。男:你个不弄子,洗个掉衣服洗不干净,你还能还麻活哦。女:..
2025-08-31从陵阳的黄石溪经过兰溪到分水岭,老远就看到一个山峰,像一个好看的小麦妮站在那开,这山峰叫“美女尖”。传说,老早老早的时候,陵阳县大老爷不管民事,整天7喝玩乐,老百姓都不敢作声。牛山村有个小麦妮叫山花,长得体体面面地,还缪港人嘎..
2025-08-31东至县(由东流、至德两县合并而成)辖尧渡[含原徐村、良田、查桥(含原马田乡)、建新4乡]、东流(含原长安、长岭、七里湖3乡)、张溪(由原张溪、汪坡、五丰3乡合并而成,含原坦埠、白笏两乡)、洋湖(含原高山乡)、葛公[原平原乡(含原洪方乡)]、官港..
2025-08-31东北的朋友注意啦啊,咱这疙儿眼瞅要升温了,大家出门多注意啊,别扬了二正的到处撒磨,跩一跤,埋了八汰的。工作上也别老突噜反仗,半拉咔叽的,有点敬业精神。虽说这年头挣点钱都不容易,但也别老买那便宜娄搜的破玩意儿,对自己好点儿。家..
2025-08-30丁坝儿—副词—总是,一直不断地压根儿—副词—根本,从来就是如此整个浪儿—副词—全部,所有地浮溜浮溜地—副词/形容词—满满地,满得几乎溢出来岗尖儿—副词/形容词—东西装得很满,冒尖了老鼻子了—形容词—多极了,特别多管够儿—东西特..
2025-08-301、一把抓住,两头不露影。(个子矮小)2、咬着屎橛子打滴溜。(认死理)3、蛐蟮找他二大娘。(弯弯曲曲)4、上枝子花红。(混得很吃香)5、二大爷赶集随便遛。(自由自在,无拘无束)6、排场得跟段老谋一样。(形容某人侠义疏财)7、好是好,恶是恶,光腚..
2025-08-09【马虎子】:一种喝的东西,像稀饭.例如:咱喝~~去吧!【疙包】:糊状,饭渣.例如:看你身上盯的~~!【血得】:舒服,不错.例如:这东西弄的~~!【管谈】:不错,行.例如:这人对工作挺认真,以后~~!【好类很】:非常好.例如:这件事办的..
2025-08-09沙扬娜拉亳州话版最带劲一勾头嘞暖和逗跟一个fei莲花不害怕呼啦啦嘞风样再见嘞时候,嘟囔一句你可得好好嘞,嘟囔一句好好嘞那一句好好嘞有甜蜜嘞愁——再见航。偶然亳州话版我是天上嘞一块云彩,不知道影跑你心窝嘞捞——恁白斜呼,更白鬼嘞给..
2025-08-08马会——马上。晌午头——上午.后晌——下午。吃响晚——下午。合黑——黄昏。夜个——昨天。清起来——早晨。晚黑来——晚上。月黑头——漆黑的夜晚。对午时------------昼夜.麻似亮——无微明。多大会——多长时间。早晚——总有个时候。天..
2025-08-08安徽省六安地区的方言中有许多有趣的词汇,下面尽可能介绍六安地区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对话来增进这些词汇的乡土气息和亲切感。也更容易让人们在这些词汇中体会到六按地区的风土人情、乡土乡音。1.“日霉”:在外地这可能算脏话,可在六安来说是老..
2025-08-081.儿化音较多。2.调值不够。尤其阴平调值为5—5调值,而东北地区基本停留在3—3调值;上声调值为4—1—2,而东北地区基本上是4—13.东北方言大部分地区平翘舌区分不清4.平直中有波澜,东北人(尤其辽宁人)说话有弯儿。东北方言有的来自多元文化..
2025-08-081,老么卡哧眼儿例:瞧你长的那样,老么卡哧眼儿,那个能看上你,形容又老又丑的人2,皮儿片儿:乱七八糟的例:老王家那小子把家里造的皮儿片儿的,同皮皮片片。3,魂儿画儿=魂画:指出去玩儿回来的孩子脸上和身上很脏例句:你这脸上抹啥了,..
2025-08-08当然东北方言的词语太广泛,相对来说词语也特别多,我只列举出一部分的词语:1,喇子:塑料水桶2,喂得罗:下小上大的水桶3,棒槌:人参,以前洗衣服用的棒子4,苞米:玉米5,被垛:指几床被摞在一起6,哈喇:肉和油变质称7,石砬子:陡峭的石..
2025-08-08东北方言隶属官话方言的分支,说话腔调接近现代汉语普通话,其他方言区的人大体上能够听明白,这就为近些年来东北方言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传播提供了必要条件。特殊性东北方言,是汉语方言。这种方言的特殊性,就体现在它源头的特殊性。第一,..
2025-08-08东北方言是东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方言的历史成因是由当地各民族语言文化相互融合而产生的。东北方言的形成也有其认知动因,隐含型东北方言和半隐含型东北方言是通过人类的隐喻和转喻思维得以体现。字面型东北方言也并非其构成因子字面..
2025-08-08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