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后,阿佤山发生了历史上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与提高,佤族的人民教育事业才真正开始,并不断发展。
云南各地区佤族人民开始了历史的新时代,到1982年,沧源佤族自治县有小学校290所,在校学生18000余名;高、初中学校8所(含农业中学1所),在校生2500余名;中小学校教职工共有1000多名;举办教师业务训练班19期,培训教师1086人次,选送616名教师到内地的大专院校进修深造。西盟佤族自治县全县有小学166所教师,在校学生9511余名;高、初中学校4所(含农业中学1所),在校1008余名;教师进修学校1所,在校师生40余名;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共700余名。
几十年来,佤族地区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建设阿佤山经济文化,高等院校为佤山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现在佤族人民不仅有了自己成千上万的中、小学毕业生,而且有了本民族一定数量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在中央和地方的部分高等院校里佤族也有自己本民族的专家教授。许多大学毕业已锻炼成为当地各级领导干部和各行各业的主要骨干。
锡伯族喜欢吃奶制品,如奶子稀饭、奶子面条、奶酪、酸奶子疙瘩、酸奶、奶茶。锡伯族有饮茶和喝糊米水的习惯。伍他茶是将黄豆、玉米等炒熟后磨成面粉,或将麦面用羊尾巴油炒成,食用时用开水冲,放入少许糖、羊油或奶油即可食用。..
2025-10-05冬子锣,又称小钩锣。土家族敲击体鸣乐器。流行于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宣恩、咸丰、来凤和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响铜制成,形似盘状,锣面平坦无脐,锣体较钩锣更小。面径10厘米,锣边宽1.7厘米。锣边无孔无绳。锣棰木..
2025-10-04点子,土家族、布依族敲击体鸣乐器。流行于湖北、贵州、湖南、广西等省区。用响铜制作,形似小锣,锣面平坦无脐,锣面直径9.5厘米~10.5厘米、锣边宽2.3厘米~3厘米,锣边钻有三个小孔,用细绳系于带有三条腿的圆形竹圈中,锣面悬空朝上,竹圈..
2025-10-04在湖南湘西北的大山深处,有一种古老的民间打击乐,它能用简单的乐器,打奏出深山里飞禽走兽、花鸟虫鱼以及人们喜怒哀乐的声音。千百年来,当地人们用清一色的铜制乐器打奏出了天籁之音,并且曾多次作为中国打击乐艺术珍品走出国门,蛮声海外..
2025-10-04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