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前,佤族对青年一代的教育只贯穿在生产、宗教等社会生活活动中,未形成专一的学校教育体系,极少的私塾或学校也未形成正规教育,学校教育机构和人员奇缺。***成立后,佤族地区的民族教育事业逐渐兴起和发展。
佤族在过去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没有文字、没有学校、没有教员,停留在“刻木记事”、以实物表情达意阶段。其主要教育途经和组织形式,是以家庭教育为基础的生产生活教育,即在共同劳动生产与生活中,由长辈进行口头教育和行动教育,从中学习生产生活经验与技能。宗教祭祀、集会、歌舞、日常交往礼节、恋爱婚姻等社会生活的知识,也多靠寨子长者结合乡规民的言传身教。在口头传授中,更能发挥教育作用的,是村寨老巫师运用本民族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如神话、传说、故事、歌瑶、谚语、格言等,使青年一代学到生活基本知识了,了解民族发展史,增加对自然界的朴素认识。
佤族办学堂,据史料载,也只是近百年的事。二十世纪初,清王朝扑灭了佤族人民的反清斗争后,曾在佤山办过一所学堂,入校人数很少,为时不长。国民初期,又先后在沧源地区设置“土民简易识字塾”与“沿边土民学塾”,学汉文,维持不久,无有成效。1935年至1946年间,***政府先后在沧源的岩帅等地开办了几所乡镇小学,设本校和分校,教师共6人,学生二百余人,从学汉语、识字到设汉文课程,时办时停,收效甚微。1943年,一个姓黄的汉族先生也曾到佤族中心区西盟佤山办了一所私塾,因条件差,于1944年夏离去。1945年,爱国人士陈易夫来到西盟佤山继黄先生之后办起了学校,招收了30名青年入学。1948年因陈先生参加***武装队伍,终止了教育工作。1921年英籍美人传教士永文森(m.vincentyoung)等到佤山开办教堂,并以拉丁文模式设计了一套不太科学的佤文(老佤文),仅在“布饶克”方言部分信教的部落推行。佤族中信奉大、小乘佛教,是近百年来的时间。佛寺中长老、佛爷是佤族的知识分子,儿童可进寺当和尚学文化、受教育。但只在少数民族地区盛行一时,日渐衰落。
佤族传统教育的内容,是与生产劳动、宗教信仰、道德习俗等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具体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劳动教育
佤族当时的生产原始落后,手工业、畜牧业、商业与农业都没有明显的社会分工,均从属于农业。佤族的畜牧业也很原始,就是家庭养鸡养猪,“仅作送鬼神之用”。因此,生产知识大都集中在“刀耕火种”和狩猎方面。因无文字记载,生产知识除直接体现在个体劳动者的口头经验中外,大量保存在民间口头文学和谚语、格言中。
流传在佤族人民中间关于生产劳动的歌谣、祝辞、谚语、格言,比比皆是。歌谣、祝辞押韵,谚语、格言凝炼,朗朗上口,易诵、易记,是一处生动形象的口头教材。
(2)道德教育
佤族人民很重视身体力行的道德教育,如:在原始公有制基础上的集体观念;不计较报酬多少,不多拿多占,不偷东西;吃苦耐劳,团结互助;劳动荣耀,懒惰耻辱;尊老爱幼,青年人在老人们面前循规蹈距,喝酒、饮苦茶先敬长辈;亲人出远门和归来,都要献酒祝福。
(3)婚俗教育
佤族男女青年在婚前和婚后都受长辈们良好的教育和社会道德风尚的熏染。佤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对违反婚俗的行为处罚严厉。因此,对男女青年的婚俗教育也十分重视。男女青年在婚前、婚后都受到长辈们良好的婚俗教育。
佤族是居于中国西南边疆的一个古老民族。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佤族总人口为39.66万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盟、沧源、孟连、耿马、澜沧、双江、镇康、永德以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腾冲、昌宁、景东、普洱等县。其主要居住区位于澜沧江与萨..
2025-09-02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有布饶克、阿佤、佤三种方言,每种方言又有土语的差异。佤语与德昂语、布朗语有亲属关系,与傣语的关系更为密切,词汇中大约有10%的傣语借词。解放前,除部分地区曾使用过一种用拉丁字母拼写的文字外,佤..
2025-09-02我国的德昂族主要分散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镇康、耿马、永德、保山、澜沧等县,分布面积达3万多平方公里,是一个大分散小聚居的民族。绝大多数的村寨都是和景颇、佤、汉等族分寨杂居。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德昂族..
2025-09-01保安族主要聚居在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境内,少数散居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各县和青海省的循化县。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保安族人口数为16505。聚居区的保安族使用保安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大多数人兼通汉语,通用..
2025-09-01保安族的传统民歌,以其生动鲜明的语言,贴切的比喻,优美的曲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些民歌分为花儿、宴席曲、号子、小调、婚礼歌等类型。保安民间“花儿”,在“回汉花儿”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蒙古族、藏族民歌的艺术特点,高亢嘹亮,..
2025-09-01高山族对子女的教育特别重视。父母为使子女在成年以后成为生产中的能手和村社的保卫者,男女从小就要跟父母或兄长学习各种生产知识。男孩子在家学习制作各种日用品和修建房屋;在农田或山上学习耕种和打猎。住在沿海地区的要学习造船、织渔网..
2025-09-01佤族民间医生对疾病的诊断方法较为简单,一般常用的方法有:一问、二看、三号脉〈诊脉〉、四顶指甲尖。问,问患者病因、病情、疼痛部位,以及冷热、出汗、饮食和大小便等情况。看,看患者精神面貌,看皮肤。面红发热多为伤风感冒或其他疾病所..
2025-09-01在云南西部边隆的沦源、西盟、孟连、耿马等县的群山中,居住着一个古铜肤色的民族—佤族。他们以一曲《阿佤人民唱新歌》为世人所知。在以往的记忆中,神秘的“司岗里”传说,雄浑的木鼓舞、奔放的甩发舞,是我们对仇族的全部印象。来到阿佤山..
2025-09-01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