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艺术品市场一派繁荣,但同时局面又有些混乱,既有人谈其“文化盛世”,又有人评说其“乱象丛生”,令人亦喜亦忧。2011年,多家新闻媒体曝光了徐悲鸿之子参与“指鹿为马”,将中央美院油画系第一届研修班学生作品“指”为“先父徐悲鸿真迹”,并以7280万元高价拍出一案。媒体还揭露了谢根荣出高额鉴定评估费请了5位权威鉴定家将其伪造的“金缕玉衣”鉴定为真品,估价24亿元,并以此欺诈银行的内幕。这两件令人震惊的案例引发了人们对当事人的强烈抨击,同时社会上对规范艺术品市场的呼声日益高涨。
艺术品登记认证制度的确立举步维艰
实际上,我国文化发展的“十一五”规划中就有了“推广艺术品登记认证制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等内容,但笔者认为时至今日,依然未取得太大的成效。怎样才能让中国的书画鉴定工作、书画管理工作走出困局?怎样才能抓住这一难题中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以更高一筹的战略思考和最佳的解决方案扭转局面,这也是文化部领导一直关心的重要问题。
当代中国艺术市场混乱局面的形成,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不只有国内因素,还有国际因素,情况十分复杂。若要对其治理,不仅要面对艺术品防伪、辨伪的专业问题,又要面对艺术品管理与监管的政策法规问题,甚至还要面对知识产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艺术品收藏与交易等方面的一些司法问题。解决这些难题,需要艺术品鉴定者、收藏者、管理者乃至全社会共同努力,需要各有关部门齐心协力、密切配合、综合治理。绝对不是由政府部门召集几次会议,下发几个文件就可以解决问题的。那种让政府出面成立几个“权威的”艺术品鉴定机构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建议更不可取,因为艺术品鉴定机构的权威性不应靠政府出面去树立,而是要靠鉴定方法的科学性与鉴定结果的准确性来树立。否则,即使政府出面或直接参与也无济于事,甚至有害无益。关于要求修改拍卖法或出台艺术品市场管理条例的问题,是要严格按法规程序进行的,而不是某些人某个部门就可以解决的事。文化部有关部门及相关专家长期在做艺术品市场管理的政策法规研究,艺术品市场管理条例也有望出台。为了解决艺术品管理方面的问题,专家学者进行了调研,各有关部门与相关单位也曾多次联手“会诊”,但遗憾的是,近些年来,艺术品高仿技术迅速发展,各类赝品的产量与质量不断提高,很多艺术品在登记之初就难辨真伪,而在艺术品登记之后又无法将其锁定,不仅不能解决防止偷梁换柱的问题,而且产生了是否被偷换的纠纷后又难认定,总之由于各种原因致使艺术品登记认证制度至今尚未被推广。
启动书画真伪科学鉴定系统
面对艺术品鉴定与市场管理方面的诸多难题,文化部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在艺术品科研工作中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可以为该领域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2008年,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在文化部的直接领导下,在科技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正式启动了国家科研项目――书画真伪科学鉴定系统。该项目要让书画鉴定突破依据作品风格、作者功力在书画作品的艺术形态领域鉴定的局限,以科学取证、科学论证的理念,将书画鉴定专业拓展到作品物质形态领域,并将现代光学技术引入书画鉴定专业,其成果能够促使艺术品鉴定领域发生根本性变化。艺术品鉴定行业诸多无法准确鉴定的部分难题,艺术品市场监管不力、艺术品登记认证制度不易推广的难题,依托此项目成果也有望得到解决。该项目绝非是一个简单引进国外科研仪器及方法的项目,它将改变书画鉴定仅凭经验行事的局面,使其走向科学化、信息化。因此,该项目成果于2010年12月通过验收后,一年来受到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与期待,并在一些省市的部分单位进行了推广应用。
当代艺术品创作、收藏、交易、研究的各环节,其实都已经有了某种方式、某种程度的管理。所以说,在此不是没有管理,而是管理不善的问题。书画家在其作品创作完成之时,都会在画面中签名盖印,这也是一种管理措施,它让作品自身佩带了一项“身世证明”。人们可以通过查看题款和印记了解该作品的作者、年代,通过验证笔迹、印迹识别作品的真伪。但是,现在这种“身世证明”的说服力已被大大减弱了,以此识别真伪已经不可靠了。当代书画赝品制造技术已突破了这条中国书画防伪的陈旧防线。书画原作无论是在被庋藏的静止状态下,还是在被交流、交易的流动过程中,都有可能被仿造复制,被赝品假冒替代。虽然许多书画家都有各自的防伪方法,收藏家以及收藏机构都有各自的管理措施,但还是会常常防不胜防。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防不胜防的难题呢?经过多年预研究的充分准备,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已正式启动了国家科研项目书画科学备案认证系统。
该系统的应用范围很广泛,它对书画家及其作品的知识产权具有维护作用,在书画收藏与交易、展览与交流、抵押与典当、管理与监管诸多方面都具有十分有效的防伪作用。
鉴定系统正在完善中
长期以来,有许多书画家作品往往要遭受赝品与仿品的双重侵害。如何把中国书画艺术家的原创真品及时“锁定”备案保护起来?如何在中国书画作品的汪洋大海中把一件件赝品识别出来?又如何在“仿品”的汪洋大海之中把一件件原创作品凸显出来?这是当代中国书画鉴定与研究工作中的重要任务。而今有了艺术品科学备案认证系统的支撑,便可以及时地为在世的书画家作品防伪备案。有人将此系统比喻为“艺术品出生证明”,而且配有“DNA”检测,无法被冒充与替换。由此,则能减少日后辨伪工作的诸多麻烦与困难。
书画真伪科学鉴定系统依据书画材质进行断代分析、识别真伪的方法,其合理性虽然已经验证,但是,由于目前的数据库库存的比对数据还十分有限,在其应用中必然还会有很多欠缺与不足。建立一个理想的书画鉴定数据库,需要拥有众多的历史资源信息与文化遗产数据,还要拥有不断产生的艺术品新作及新材质信息与数据。这是一个工作量巨大的文化科技工程,仅靠一个课题组或一群专家无法完成工作任务。还有,书画科学备案认证系统的科学原理与社会功能,其应用范围不局限于中国书画,而且有望拓展到油画、版画等画种以及雕塑、工艺品等领域。所以其价值与现实意义就更不可低估了。如果我们在艺术品创作、研究、收藏、交易各环节尽快启动科学备案认证系统,就能在未来的艺术品鉴定工作中占据主动地位。
艺术品的科学辨伪、防伪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系统,它的推广应用需要培育大量的专业人员,对此,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将在2012年启动此专业的培训工作。另外,在文化部指导下形成的《湖南省艺术品市场管理条例》,已列入了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2年立法计划。湖南省文化厅已与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达成协议,将以湖南省的文化市场作为推广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艺术品辨伪、防伪成果的实验基地。这将对湖南省乃至全国各省市发出一个信号――中国艺术品市场管理的新法规建设将伴随艺术品科研成果的科技支撑开始新的起步。相信艺术品科学备案认证系统一定能在中国艺术品鉴定与管理的工作中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并在司法、金融等其他相关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内艺术收藏力量不断增强,中国书画的地位及价值将无法估量对书画有难好的人,除收藏欣赏之外,还作为一种保值、增值的投资方式。不要做超越自身能力的投资,要量力而行。尤其是在起步阶段,谨慎为宜。拍卖市场售出的书..
2025-11-02与其他种类的艺术藏品(瓷器、玉石器、紫砂器和铜器等)的保管相比,书画的保管养护更难,需在防火、防紫外线、防尘、防燥、防虫、防油烟、恒湿、恒温等方面做到万无一失。虽然博物馆保管书画的专业方法对市民家庭难以比拟,但通过专家传授秘诀..
2025-11-02书画辨伪的基本原则是“对照比较”,即俗话所说“有比较才能鉴别”。比照的主要根据是已被确认的“标准器”和“参照系”。面对一件书画作品,如何辨别真伪?只有鉴定者将作品与自己所掌握的“标准器”和“参照系”进行充分比对,分析之后,才..
2025-11-01一是忌污染,如油渍、汗渍、茶渍和灰尘等,灰尘常吸附酸性物质、霉菌孢子,使纸张酸化、生霉。二是忌生霉,特别是黑、黄、红、紫等各种产生颜色的霉菌,产生的霉斑极难清除。三是忌虫蛀,蠹鱼、烟草甲等害虫,往往能把书画蛀蚀得千疮百孔,惨..
2025-11-01从长远而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内艺术收藏力量不断增强,中国书画的地位及价值将无法估量对书画有难好的人,除收藏欣赏之外,还作为一种保值、增值的投资方式。书画收藏与许多投资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关键在于要掌握收藏书画的五..
2025-11-01对于书画收藏爱好者而言,藏护问题尤其重要。因为书画作品使用的材料是纸、绢、绫等纤维材料和丝织材料,一旦保存不善就会导致书画作品易脆、易断,寿命减短。在长期的书画收藏过程中,彭成秋积累了大量书画保养经验,值得广大藏友借鉴。首先..
2025-11-01人们的物质生活富裕之后,势必向往高级的精神生活。由于一幅好的字画对应的是一种很高雅的精神享受。所以,无论是出于艺术欣赏的目的,还是出于投资理财的理念,收藏名人字画总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它既能提升人的文化品位,提高企业形象与知名..
2025-11-01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的需求得以满足的同时,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高涨起来,收藏风的刮起便是这现象的见证之一。一、要具有收藏条件1、要具有一定的鉴别能力。想在收藏的过程中从一窍不通学起,要负出的代价太大,切不可尝试。在决定收..
2025-11-01一、要避光、因字画一般都以纸、绢等为载体,阳光中的紫外线会使纸、绢的纤维变质或泛黄、褪色、发脆,造成字画的损坏,从而缩短字画的寿命。所以,字画应放置于避光、阴凉、干燥和清洁的地方妥善保管。二、要去尘、字画收藏前,最好掸去字画..
2025-11-01一、熟悉掌握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历史。熟悉中国书画的发展历史,是为了在鉴赏书画作品中,能够把握其艺术的时代特征和个人风格特征,进而比较准确地对其创作年代、创作风格、艺术特色和艺术价值作出大致的合理判断。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经..
2025-11-01时下,名家书画因被人们视为“软黄金”而争相购藏,显得炙手可热。但是由于造假日渐猖獗,市场鱼龙混杂,买家常不免被投机者所害。当前在书画投资中主要存在以下五大误区,需引起广大藏家的警惕与注意。听故事一些造假者为了兜售他们手中的赝..
2025-10-11目前在国内,书画艺术品的投资是一个特殊的门类,许多人将“书画收藏”作为一种保值增值的投资行为,其投资效益往往比别的项目更显著,其增值幅度也超过别的投资。它的特殊性在于书画艺术品不仅是一种物质存在;而且是一种精神文化的结晶,既..
2025-10-11北宋太祖赵匡胤原本武夫,与其弟赵光义在文化素养上有所不同,但当他得天下之初(960―975),即留意搜求书面,赵光义时(976―996)更有过之。赵光义以苏大参镇守金陵,即南唐旧都,命其就墨守成规区内访求名贤墨迹,“后果得千余卷上进”。..
2025-10-11面对国内书画市场的日益活跃,投资书画诸多益处的逐步呈现和经济状况的不断改善,人们对中国书画的爱好潜质亦不断被激发,越来越多的人向往步入投资收藏中国名人书画之途,以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经济上的回报。但是,面对既丰富多彩又错综复..
2025-10-11近几年国内日益火热的收藏市场,已经让有着悠久历史的书画艺术成为了最为热门的收藏品种。对书画有爱好的人来说,除了收藏欣赏之外,书画也被当作了一种保值、增值的投资方式。成都广域鑫成艺术品投资部总监代成英向笔者表示,虽然书画收藏与..
2025-10-11古人写作书画,一般是在纸或绢上。因此,如果能对历代绢、纸有所了解,对鉴定书画的真伪尤为有用。中国绢的发明在纸之先,用绢来作书画的年代也比较早。不过绢有一个缺陷,就是保存的时间不象纸那么长。无论保存得有多好,不受任何意外损伤,..
2025-09-19在中国古代书画研究史上,有关书画同源这一话题,历代不乏论述,但多局限于书画之观象思维。其实,此处“源”字,应包含二义,其一为“象”,其二为“神”。本文拟就以上二义进行如下分析。所谓“象”,是指文字与绘画在远古时期均源于古人的..
2025-09-19法国大思想家帕斯卡尔曾经说过:人只不过是宇宙间一根芦苇,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王存臻先生就是一根燃烧着思想之火的芦苇。他的思想超凡脱俗,神游宇宙,催生了“宇宙全息统一论”这枝宇宙奇葩,一鸣惊寰宇。匠心独运,他又进一步提出了..
2025-09-19随着国内书画拍卖行情的快速升温,特别是古书画作品跨入“亿元时代”,各种五花八门、花样翻新的书画造假伎俩也相继出现。尤其是近一两年,一种以“高仿真书画印刷品充真”的造假手法在市场中屡见不鲜,许多印刷品已纷纷涌进大拍,以“书画印..
2025-09-19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